慈继阁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综武侠]我自倾城 >

第115章

[综武侠]我自倾城-第115章

小说: [综武侠]我自倾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操作打了曹营谋士一个措手不及。
  做生意讲究有来有往,李澈要求质子出其不意,但还可以商量,比如留下大公子,留个小公子什么的,扯皮不费事,万一成了呢?
  但曹昂只要想到老父还在牢里受苦,就一刻都不想耽误。
  数日之后,几个曹家公子被一并送到了军营之中。
  议和和割地赔款的事先前早已定下,如今豫州全线撤兵,交州也在割让之中,曹昂和李澈派来的使者郭嘉商议了换人地点和时间,在离别之前见了见几个弟弟。
  曹操爱美色,他自己长得一般般,还有些矮,几个儿子倒是个个漂亮,且都继承了曹操的头脑,其中个头最高,长得最漂亮的曹植时年九岁,见到自家长兄,第一句话便是“李澈有灭我曹氏之心,兄长不可信其言”。
  曹昂这些日子胡子也不刮,脸也不洗,整个人瘦了一大圈,闻言叹道:“父亲失陷敌手,吾等为人子,纵死也得去,为兄答应你们,此行兄不死,弟不死。”
  曹昂的承诺很重,然而曹植才不管这个。
  此时营帐内只有诸曹公子,曹植也就直言道:“父亲若归,吾等尽在徐州,何如坐地等死?吾非为自身,而为吾父,此行我带了伴读数名,年纪不等,兄长若看他们机灵,能换下我兄弟一人是一人,他们也都知道利害,不会泄底。”
  曹昂有些惊讶地看着自家这个弟弟。
  曹植年纪不大,脑子是真活跃。
  他带来的几个伴读大多都是曹氏旁支子弟,这些人平日里养尊处优,和曹操更有几分相似之处,年纪也都对得上,最重要的是,曹植的母亲卞氏已经派人控制了这些孩子的家人,确保他们不会胡言乱语。
  曹昂的眉头蹙起,思索许久,便道:“吾弟言之有理,见过你们的人不多,应当可以隐瞒过去。”
  曹植微微松了一口气。
  以他的年纪,这计策自然不是他自己想出来的,从曹昂这蠢笨的举动来看,有一个聪明的母亲真的是十分重要。
  曹昂常年跟在曹操身边,认识他的人很多,他自然是不能换的,但曹植年纪不大,自他以下的曹氏子弟久居江东,极少见到外人,就连曹植自己,除了拜了个蒙师,也没有什么社交网络。
  曹昂带着几个曹氏子弟去换人的时候,情况十分顺利,看上去没有人发觉不对。
  就在这时,郭嘉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从袖中取出一个锦囊,当着曹昂的面打开,取出一张质地轻薄的白绢,笑道:“主公有命,几位公子入徐州之前,需先考评,若有一个考不过,就要曹公一只手,若有三个以上考不过,就要曹公项上人头。”
  曹昂和几个曹氏公子的脸唰得一下全白了。


第160章 三国(26)
  这一行质子之中; 除了曹昂本人和三公子曹彰; 还有年岁最小,刚出生半年不到的小公子曹冲; 其余都是由曹氏族子替代,曹彰年岁比曹植稍长; 也是卞氏之子,因他天生黄发; 一时找不到替代之人; 只得跟随长兄为质。
  曹昂看一眼畏畏缩缩的几个曹氏族子,再看使者那副似笑非笑的模样,哪里不知自家想好的计策已经被人窥破,这时也顾不得许多,对着郭嘉长揖而拜,道:“李公慧眼,不敢欺瞒使者,吾弟尚在营中; 某这就派人把他们带来; 还请使者稍待。”
  郭嘉笑了笑; 说道:“大公子不必客气; 奉孝在徐州时就听闻过曹公诸子的名声,不知这些人里; 可有公子植?”
  曹昂面露难堪之色。
  郭嘉仿佛早已料中了一般; 微微叹了一口气; 说道:“大公子纯孝; 可惜了。”
  郭嘉点到即止,却不容曹昂不多想,曹植年纪不大,这件事的背后自然是卞氏在筹谋,事情若成,留在江东的曹氏诸子之中,便唯有曹植出挑,若他们入了徐州之后被识破,到时父亲已归,身边有子,即便此事激怒李公,也是他们来承受怒火。
  大难当前,他连自身都肯舍弃,却有人利用他的牺牲,趁机牟利。
  理智告诉他,李营的人说话不能听,但不妨碍他心里泛起些许寒冷之意。
  曹昂的人回到曹营的时候,几个留在曹营的公子被一窝端走,唯有曹植在随从的护卫下逃出了二十多里,还是被熟悉地形的军士绑了回来。
  诸曹公子在公孙瓒新建的大营之中面面相觑。
  郭嘉到底没有出什么试题,试题本身就是假的,原本曹营若有心思偷龙转凤,必然会准备充分,出再精准的试题也很难一一辨认,他诈的是曹昂的拳拳爱父之心。
  曹操早知儿子逃不过算计,却没想到李澈明面上给了他喘息之机,却把他的后路挖得一干二净,谁建功立业不是为了传给后嗣,如今他的继承人连带几个儿子一并被送到徐州去,他被放回去有什么用?就算他还能生,谁来保证他生下的孩子就是好的?他可也早夭了几个孩子的。
  然而不管曹操怎么心寒,他还是作为交换条件被放了回去,临走之前还让他看了一眼。
  发觉自己几个儿子当真一个不落地聚在敌营,曹操眼前一黑。
  他本以为以自家妻妾的聪慧,至少能保下一两个的。
  豫州战事结束之后,又过两个月,公孙度败,辽东全线落入李澈之手。
  如今纵观天下,除了远在凉州的韩遂马腾,也就是刚刚议和的江东曹操了。
  韩遂马腾感到很慌,曹操已经淡然了。
  如今他心态转变,已经不再想着争霸,而准备待价。
  江东多豪富,先前曹操得势时很注意分寸,小豪族打压抢掠,大豪族拉拢交好,只为在征战之时能有个安定的大后方,如今他都不想着征战了,哪还有安内的心思,一回到扬州治所,当即派遣大军扫荡全境士族豪强。
  任谁都觉得李澈下一步肯定是要打凉州的,然而李澈却很不理解。
  明明并州和凉州之间,还夹着一大块地盘呢,怎么所有人都觉得他会忽略过去?
  并州作为李澈统辖区域内和凉州最近的地方,和凉州之间夹着的是羌胡,也就是昔日威名赫赫的匈奴和一些聚集抱团的杂胡部落。
  早在征辽东之时,李澈就派遣太史慈大军顺手灭了比羌胡还要强横一些的的乌桓,如今羌胡正挡在他一扫天下的路途上,自然也得一并拔除。
  没等李澈用兵,匈奴大单于于夫罗便派遣使者来降。
  于夫罗占的地盘不大,心却不小,使者持两国邦交之礼前来,于夫罗的降书之中没几个正经条件,除了称臣和愿意任用汉人官员之外,几乎没有实际的,李澈把降书扔到使者脸上,只道大军已在并州境内集结,于夫罗若真要降时,便献出地盘,自来徐州称臣,否则大军一到,必定屠城灭族。
  李澈对外的态度一向都是不咸不淡的,汉人忌讳屠城,他也没有触犯过这层禁忌,然而他知道,糅合了匈奴部族的羌胡是经常残杀边境百姓,一有机会就要屠城的。
  使者被吓得连夜赶回羌胡,不多时,匈奴大单于于夫罗当真来到徐州称臣。
  这并不让人意外。
  有汉一朝,世代打击匈奴,后来汉朝国力衰弱,渐渐又复行和亲政策,然而那时匈奴已经不成气候,如今李澈强势,他们自然就成了弱势。
  于夫罗此来不仅提出称臣,还有意将膝下三个女儿送给李澈为妾。
  和中原士族争相给李澈这么个庶人之子做脸不同,于夫罗的诚意非常足,他不认为李澈这么一位雄主会娶异族公主为妻,只说为妾,另外先前曾有谋士建议让他自己去联姻,被于夫罗想也不想地拒绝了,开什么玩笑?自古和亲是安抚政策,别人把女儿嫁给你,是为了安抚你,让你不要生事,他现在还有什么安抚的必要?
  做人要识时务。
  于夫罗非常识时务,李澈也不好为难他,没要他的女儿,直接将羌胡兵就地解散回家生孩子,随后不客气地接手了羌胡的地盘。
  羌胡投降之后,凉州韩遂马腾两兄弟发生了一点争执。
  韩遂早年就造过反,一身的反骨,认为凉州兵雄马壮,李澈穷兵黩武,接连不断打了好几年的仗,刚下辽东,不可能立刻染指西凉,如果他一意孤行,便会在凉州遭受迎头痛击。
  马腾也是一员猛将,虽然年纪大了,但傲气还在,可再大的傲气也得服人,天下乱世二十年,李澈的人主之象越来越清晰,到如今大半江山在手,曹操那边眼看也生不了事,何苦螳臂当车?不如早日称臣,也许能像吕布公孙瓒那样得个晚年安生。
  马腾想要投降,不光为自己,也为了自己的儿子,若没有李澈,他的儿子自然可以雄踞凉州,逍遥一世,可如今天下一统在即,如不能此时投诚,再赶上去打一波曹操争个功,往后就没有仗打了!
  没有仗打,还没有功劳的武将,能有什么好日子可过?他辛劳一生,难道要看着子孙后代落魄下去,代代不如人吗?
  不论马腾如何劝说,韩遂就是头铁不肯听。
  话说到尽头,马腾的火气也上来了,当即便道:“我年纪大了,已经不想再打仗,凉州让与兄长罢!”
  韩遂六十多岁的人了,气性上来还砸了一地的东西。
  却挡不住马腾投降的心。
  马腾说到做到,他和韩遂共治西凉,地盘也不小,但去投降李澈时只带了亲随部从和一小部分军队,当真是将凉州让给了韩遂。
  李澈并不在意马腾没有自带地盘,他问过马腾的意见,得知他和几个儿子都不愿意领兵去打凉州,便把马腾拨去豫州,让他治理汝南郡,正好和公孙瓒做了邻居,至于马腾的几个儿子,除了长子马超愿意跟随李澈打仗之外,其他的都要跟着父亲走。
  马超年纪和李凝相仿,膝下都有了长子,李澈看着他就很容易想到首战告捷之后,越发不想嫁人,满脑子带兵征战的妹妹。
  他有预感,他这辈子是见不到妹夫了。
  遗憾的同时,又有一些莫名的喜悦,这种感觉很淡,却不容错认。
  世人都将女子婚嫁当成天大的事,但李澈却觉得,她高兴就好。
  他难道就很想一世一世地把妹妹交给别人照顾吗?无非是怕她敏感多思,没有人陪,觉得寂寞罢了,他毕竟是兄长,不是夜阑人静之时能将她抱在怀里给她温暖的夫郎。
  只要她不觉得寂寞,想做什么都好,哪怕是做个女皇帝呢?
  李澈不是头一次有这样的想法,他也试图向李凝推销过,但李凝一点都不觉得整日待在后方批阅公文是什么好差事,女皇帝听上去不错,可她没有那个脑子。
  李澈压根不觉得当皇帝是件费脑子的事。
  也许最麻烦的就是太子人选。
  李澈不准备为了生孩子而生孩子,他也没生过孩子,并不能理解血统传承的好处,在他看来,人的资质是有限的,祖宗优秀不代表后世子孙也聪明,让一条血脉代代传承当皇帝,又没有神仙祖宗庇佑,就难怪朝代更替的速度那么快了,可他也不觉得世道发展到如今,还能实行古时禅让制,改变一个世道很难,他已经做了许多事情,不怕再费事一点。
  说起来有些怪怪的,但李澈头一个盯上的人就是曹操。
  这个人……很会生孩子。
  曹操长子曹昂没什么心眼,人品却十分不错,曹昂虽蠢,但世人在李澈眼里都差不多,这缺点也就不算什么了,饶是李澈,把曹昂剥皮拆骨的时候,也感叹过曹操生了个好儿子。
  曹操的几个儿子各有心眼,没心眼的也有许多优点,这伙质子在李澈看来就是一窝宝矿。
  他虽然没有儿子,但可以把别人的儿子变成自己的。


第161章 三国(27)
  远在江东的曹操并不知情。
  他近来在江东大肆收拢地皮,不仅补足了李澈那里的亏空; 连带着江东军至少三年的军费都有了。
  曹操是个很在意身份的人; 他一贯以世宦子弟自居; 虽不避讳出身,却也不大愿意时时刻刻被人提醒,拿下江东之后,他对境内豪族的手段并不激烈; 大部分的阴私是在背地里干的。
  比如实在缺军费又筹不到,只能派遣精兵去悄悄挖墓; 美其名曰摸金校尉; 又比如想收拾看不顺眼的人; 却找不到理由,他就梦游砍人; 醒来跟人说是梦里杀人。
  这种小心思聪明人懂的都懂; 他手底下多是聪明人; 就像他本人打出的旗号; 奉天子以令不臣一样; 是块遮羞布; 勉强遮一遮。
  但现在; 他觉得这块遮羞布没什么必要披在身上了。
  曹营很快就完成了从汉室权臣到叛逆乱党的转变; 不过曹操养了天子也有几年了,近来天子似有所觉; 乖巧得像个即将挨宰的小兔子; 每天惴惴不安; 曹操也懒得吓他,为了安抚他,便把先前答应给曹丕的小乔又送给了天子。
  天子安心了,他倒不是缺这一两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