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繁花[综红楼]-第2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秋节过后; 太子殿下对圣人说:“父皇; 儿臣想皇家和宗室; 对刚出生的孩子; 照料的是在仔细没有的,可还是有很多小孩子,不满周岁就夭折了。想必在乡间; 这样夭折的婴儿会更多。除了母亲生育年龄的这个原因外; 儿臣想查查是不是还有其它原因。”
国以民做根本; 人口增加,尤其是婴幼儿能尽可能多地存活下来,对朝廷的未来; 无疑是拥有巨大的好处的。
“成贤,你可想好怎么去做吗?”
“儿臣想; 先让太医署出面; 先分区域、分批地召集京城的稳婆,她们是最了解刚出生的婴儿的。”
“好。”圣人看儿子每次在朝会上,都听的很认真。每次下朝后,自己也有单独考问他; 这几个月下来,发现儿子进步很大,对朝廷政事是很有见解的。但自己不问,儿子就基本不在朝会发言。即使有什么不同意见; 也都是私下里; 父子间再来交流。现在儿子给他自己选了一个这样的差事; 他大力支持。
说实在的,圣人每次想起自己夭折的嫡长子、二个嫡女,还有其他的孩子,心里还是隐隐作痛的。
太子在圣人那里报备后,请户部尚书给自己派了几个熟悉京畿的老主事,又请了太医院致仕的几位老太医,然后就是京城的捕快、里正。太子让户部的主事,率捕快、里正,对京城的人口,走家进户地进行统计。而太医院致仕的老太医,则分了几个区域,每人对该区域的稳婆,进行挨个的问询。内容有最近一年新出生的幼儿健康状况,还有产妇的状况。另外还聘请了医女,跟着稳婆,去看稳婆的接生。
天气转凉,九月九的重阳节后,就到了秋后问斩的时候了。太子和贾赦,被圣人派去执行监斩。
因太子出面监斩,贾代善调了京营的千名士兵,配合紫禁城的御林军,一起护卫太子。
太子和贾赦——荣国公世子,高高上坐,下面跪了一流的二十几个人犯。午时三刻一到,已经核对好身份的死囚,在太子的一声开斩的令牌丢下,骨碌碌,第一批的人头落地。
刽子手都是穿着衙役的制服,身上斜披大红布,鬼头大刀的刀柄上也缠着红布。
如是几批挥刀过处,人头落地了,太子缓缓站起来,走下高台,与贾赦并辔骑马回宫。
回了东宫,六福已经准备了火盆、艾浴等。
太子回了书房的院子驱邪,贾赦被六福安排去客院驱邪。
沐浴后,太子沉着脸,歪在书房的大靠椅里。
六福蹑足进来。
“太子爷,今儿在哪里用午膳?”
“不吃了,让我好好待会。别和太子妃说我在书房。”
“是。”
傍晚的时候,贾赦过来看太子。
“明允,你如何了?”贾赦的脸色也不怎么好。这样的差事,对他来说也是第一次。而且今天被砍头的人里,还有认识的人。
“不大好。”太子呆坐了一下午了,眼前还是那些骨碌碌滚了满地的头颅。
“我父亲说,圣人让咱倆练胆。明天还有二十几个呢。”
“还不如一天都砍完了呢。你中午吃饭没?”
“没有,吃不进去。你吃啦?”
“没有,不想吃。”
俩人默默相对而坐,屋子里渐渐暗下来。六福等了许久,听不见屋里有任何动静。他悄悄地探头,想看看太子和世子在做什么。
“六福”,贾赦看到他探头,大声叫他。
声音响亮,把冥想中的太子、还有缩头缩脑的六福都吓了一跳。
“世子,请吩咐。”
“你打发个人,去和我的伴当说,我这几晚都宿在东宫,不回去了。”
“是。”
六福赶紧让身边跟着的人,去替贾赦报信。
“太子爷,晚膳?”
“素席吧。打发人去跟太子妃,晚上我宿书房了,不回后面了。”
太子和贾赦在东宫蔫头蔫脑地闷了一下午,圣人和贾代善在养心殿也没安稳。君臣二人,想过去东宫看看,又觉得不大好。派了几波小内侍,来回去看二人在做什么。回答都是坐在椅子里发呆。
傍晚的时候,贾赦的长随,往养心殿报信给贾代善:世子这几晚上要宿在东宫。
贾代善犹豫:“圣人,东宫要不要备下安神汤?”
“备吧。老贾啊,今晚你也别回去了。”
“行,我去兵部的值房。”
圣人也没心情召小答应陪着了,和贾代善草草地用了晚膳。报信的小内侍回来了。
“太子殿下和荣国公世子要了素席,吃了大半。”
能吃进去就好。
君臣二人略微放下心,圣人看折子,贾代善看兵书。
到宫门快落钥了,东宫那边传信过来,说是太子和世子都喝了安神汤,已经睡着了。
圣人感慨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贾代善心有同感,“圣人说的是。睡了就好了。”然后与圣人告辞与兵部值房。
第二日一大早,太子和贾赦还是起来晨练,练剑的照旧练剑,练枪的只能练棍。然后俩人一道,去乾清宫混早餐。
圣人仔细看着这俩的神色,还算可以吧。
“明允啊,一会儿你俩还去天牢提人?”
“是,父皇。”太子坚持要自己去天牢核对待决的人犯。人犯都押上囚车后,他才肯在士兵的护送下去法场。
圣人对儿子做事这么认真,只有认同,没有反对。
“你俩今天还能坚持吗?”他可担心二人呢。要是在法场出点啥意外,那就太丢脸了
“没事的,父皇,儿臣还好。”
“回圣人,小臣也可以的。”
“行,那就去吧。”
一连六天,太子和贾赦俩人,终于坚持着、干完了、监斩这差事。俩人的脸,都小了一圈。而贾赦只能休息俩日,就得奔赴西北了。太子还以为贾赦会在家好好歇着,与妻子好好卿卿我我俩天,没想到隔天,贾赦又来到东宫。
“明允,求你点儿事啊。”
求这个词,从贾赦嘴里出来,太稀罕了。太子三辈子,都没听贾赦说过“求”。
“你说,孤得看看是什么事儿,能让你用上‘求’字。”
太子谨慎,从来不求人的,一开口求人,绝对不会是容易办的事儿。
贾赦尴尬,“你先说你应不应吧?”
太子丢一个白眼给他,拉长声音说:“恩侯,你多大了,还玩这把戏?”
“明允,你看你那是啥样子。是这样的,我母亲吧,你知道的,她对张氏,总有点小看法。不是张氏不好,是我母亲她……”
贾赦不知道该怎么把话说出来了。
“行啦,孤懂,不就是做婆婆的,要拿捏儿媳妇嘛。你说,要孤怎么帮你?”
咳,咳,贾赦不好意思地干咳两声,掩饰一下。
“我母亲早同意不与王家结亲了。然后我父亲也说通了母亲,让我岳母帮着,给我二弟相看。我就想着让我岳母相看一个,能和张氏处得来的。但圣人说了要指婚的,你看我后天离京,明春指婚的时候,你能不能……”
“孤能做什么?”
贾赦吭哧了半天,最后一闭眼说道:“你能不能到时候,先在圣人那儿问问,要指婚的是什么人。然后在指婚前,请太子妃带张氏去见见人,看看投不投眼缘。”
太子沉吟一会儿,这事有难度,不过也不是不能做的。
“恩侯,我答应你尽量去做,不敢保证一定能做到。”
“行啦,你答应了,我就放心了。到时候请太子妃多费心啦。”
贾赦说完了事儿,满腹的心事卸下了,人也恢复阳光灿烂的模样,听太子又唠叨一遍,在西北要注意安全、要多保重。他也叮嘱太子几句多加小心后,兴高采烈地走了。
天气渐冷,冬月底的时候,京城当年前十个月的、已出生的新生儿,尚存活的、夭折的统计,还有太子的分析报告,摆到了圣人的案头。
仍旧是太子的风格,有图有表的分析,一目了然。
圣人看着一脸渴望认同的太子,笑着问:“做的很好。明允,下一步,你想怎么做?”
“父皇,儿臣想让致仕的老太医,还有各大药堂精通妇儿科的郎中一起,合作编写一本册子,内容就是教导稳婆如何规范地接生,才能降低产妇的死亡率,减少七日风的新生儿,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儿臣计划,通过衙门,把京城的所有稳婆,分批地培训一遍。通过考核的,才能继续接生。在京畿试行一年,如果可行,以后就把那册子,发给下面的州县,让下面的州县按着册子,培训稳婆。还有,要是那些怀孕的妇人,也能来听课,也是大有裨益的。”
“好。”
圣人拿着太子那厚厚的一叠报告,指着最后一张图说:“这个所谓的产椅,你准备怎么办?”
“儿臣想让内务府做一批,材质可以是各种硬木的。免费配给京城的稳婆。有去请稳婆接生的时候,就帮稳婆把椅子抗过去。”
圣人点头,这样的一批椅子,宫里支付的起。
“父皇,儿臣最想的是,能够在京城成立一些个专门为妇人生产而准备的场所,就在各大药铺附近才好。这样可以依托着各大药铺备有的郎中,万一遇到难产的,稳婆和医女处置不来,可以直接求助药铺的郎中相帮。”
圣人想想,觉得这主意不错。
“明允,你算过这样的生产场所,每年要花多少银子吗?”
太子笑得有点狡黠。
“儿臣想这个费用,还是让那些喜欢发善心的、信佛的人来捐献。反正她们去庙里上香,一捐就是几百的香火银子,一点长明灯,也是几百两的银子。与其靠别人念经修来世,不如直接救人性命。”
“不能全靠善款,还是朝廷先拨一部分的好。产妇能出的,就出点,贫困的就免了。多活一个,将来朝廷可能就多一个成丁人口。”
这事儿,拿到内阁去说,没遇到什么反对。剩下的就是选择地方了,没想到这地方的选择,引起了京城诸多的生药铺的争抢。
第329章 废太子33
药铺的想法很直白,要是自家边上有一个官府督办的产院; 对自家的声誉、信誉都是一种认可。对自家的生意; 也只有好处。几个大的生药铺子; 直接向负责此事的太子投书; 可以免费或者半价提供现成的院子。
太子攥着这些投书,让东宫的属官、还有户部的主事,去查看那些药铺提供的院落大小、房舍的新旧程度。万一需要改建; 房主的意见等等; 都要一一收罗仔细,各项查问明白。
东宫的属官,也都跟着太子投入了这项调查活动中。
三日后; 太子择中了六家院子,三家分布在中等收入偏低一些的市民居住区域; 三家靠紧贫民居住的区域。
“父皇; 儿臣想先在这几家院子做试点。富裕一些的人家,一般都有财力,请稳婆上门接生。穷苦一些的; 多是在家生产。要是他们能因为免费; 把产妇送去这几家产院; 最后孩子大人能平安; 也就不白建这些产院了。”
圣人仔细看了太子的规划; 从稳婆、医女的人员配备、培训; 到基本的药品准备; 都考虑的很细致。
“我儿想的周全。就按你这个来吧。”
“父皇; 有关产妇、新生儿的册子,儿子也召集精通妇儿科的专才人士,编写了一个粗略的产妇、新生儿照料指导。”太子递上蝇头小楷抄写的《妇儿百日篇》
这《妇儿百日篇》是从生产前一百天,到生产后的一百天。产前的一百天,主要是关于产妇的,产后的一百天就主要是关于新生儿的。从妇人怀胎临近七个月,可以到产院免费诊查三次。过了七个月,每月一次,中间含有纠正难产体位的艾灸方法,跪姿指导等。新生儿则有脐带的护理、小儿拍奶嗝、母乳不足的补充喂法,甚至如何为新生儿洗澡,都有讲解。
最后则附上了京中著名的妇儿郎中的姓名,其所在药铺及药铺相助的产院。
圣人手指轻敲这最后一页。
太子赶紧解释,“父皇,这些药铺虽为了名利,但也切实为产妇、幼儿,提供了帮助。儿臣想在产院的门前立碑,表彰这些铺子。”
圣人点头,表示理解。
“至于产院的帮手,儿臣不想再花钱请了。享受了免费生产的妇人,以后可以通过来产院做工,比如帮着清扫、或是洗洗铺盖等。也可以在产前,用帮忙来做事,抵扣费用。儿臣还想让在慈幼局里的那些女孩子,七岁以后就到产院去打个下手,耳濡目染,学些医女的本事。长大后,再专门教导一二年,还可以派去州县的产院做事。”
时下的穷苦人家,常有弃掉女婴的。慈幼局收养了女婴,一般是等人领养,特殊的身有残疾的,长大以后,也就在慈幼局帮忙做事了。
“好,好。成贤,好好干。仁心呐,我儿有颗仁心啊。”圣人感慨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