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我在古代搞科研 >

第86章

我在古代搞科研-第86章

小说: 我在古代搞科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围的大小娘子嫌她吵,无奈她站得位置实在优越,为了学织布只能暂时忍了。
  秋婆婆示范完毕,便将织机交给萍花,配合着讲起了分解步骤。
  这堂课上得时间很长,一直持续到傍晚。除了在新食间干活的娘子必须要去做饭以外,院子里没有一个人离开。
  不吃不喝,舍不得走,小解都嫌浪费时间。
  好容易排到自己,摸着织机的手都有点抖,生怕一不小心把这么精致的东西弄坏了。但是很快就都摸出了门道,织布机扎扎作响,棉纱卷急速转动,飞梭被在弹簧的驱使下发出清脆的声音。
  听在女人们的耳中,简直是最美妙的旋律。
  这一天,城里的爷们多少也感觉到了变化。
  傍晚的时候,各个工坊的汉子们进入新食间就餐。今天晚上是麦粥和蒸土豆,搭配酱炒的干菜,和平时似乎没什么两样。但是味道嘛,就有点做得不走心了。
  干菜里面的酱块没有炒开,粘粘的糊在一起,吃到啥全看牛婶子的心情。
  有人一碗给的都是酱,有人只盛到没沾到味道的菜叶子,牛婶子全程黑脸,也不知道在跟谁生气,一把大马勺敲得叮当,吓得墨宗一众老少爷们都不敢吭声。
  木东来就是倒霉蛋那一伙的。他有家有婆娘,惯常这个时间已经吃起王氏的小灶饭菜,根本不用跟着一众单身小子挤食间。
  但今天婆娘也不知道发哪门子疯,扔下他和儿子就去学啥织布,连带着两个丫头也走了。
  家里的两个爷们谁都不会做饭,只好端着碗去食间,结果盛到的就是一碗半生不熟的还没味道的干菜条。
  木东来怒了。
  牛婶子比他资历深,平时他也不太敢惹,但是这次实在太过分,他必须去说道说道!
  于是木东来就端着碗去找牛婶理论,牛婶也没说什么,直接给他的干菜条里添了一勺汤,变成了咸菜条。
  “这就完了?”
  木东来瞪眼。
  “我们干了一天的活,就给这玩意?”
  牛婶子正气不顺呢,毫不示弱和木东来喷。
  “不然你还要啥?以前草团子你不也吃过?现在咋就不能吃?”
  从打下午开始,她手下的一群帮工就不见了踪影,听说是去学什么纺织机。
  牛婶子有点不高兴,心里闷闷的,平生第一次感觉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动摇。
  那些大小娘子都是她收的,好多是活不下去才来投了墨宗,如果不是她留人下来干活,她们根本没有地方安身立命。
  可是现在,一个纺织机就都把人心给勾走了,干活的时候越发魂不守舍,私底下还在研究什么织布法,完全没把食间的活计放在心里!
  尤其是今天下午,人虽然是回来了,但是心还留在秋婆子那,叫都叫不回神!
  她的食间怎么了?就这么不招人待见吗?
  偏偏木东来还不长眼地往上撩火。
  “那能一样吗?!”
  他把碗推到牛婶子面前,“你自己尝尝,这玩意还不如猪食!”
  结果牛婶子只看了他一眼,一声没坑,转身进后院把喂猪的泔水桶临了过来,重重放在木东来面前。
  “猪食也有,你要吃自己盛!”
  说着,她一摔大马勺,硬邦邦地扔下一句。
  “要吃就吃,不吃滚蛋!”
  说完,就径自走去后院生闷气去了。
  正赶上宁非也来吃饭,听说牛婶子被气走了,便走进后院看看情况。
  他进来的时候,牛婶子正坐在房檐下抹眼泪,见他进来,慌忙擦了几下站起身。
  “矩子来了?我给你端饭去!”
  “不用,我自己拿了。”
  宁非端着自己的小饭盆,挨着牛婶子坐下,先咬了一口土豆。,然后被咸的只皱眉。
  别看牛婶子对木东来没个好脸,但看宁非还是十分宝贝的。知道是自己调味出了纰漏,马上脸臊的通红。
  “矩子啊,咸了是不?我去给你重炒一份。”
  “不用,正好就粥。”
  宁非摇头。
  “婶啊,你怎么不高兴了?”
  牛婶子一屁股坐在台阶上,看着天边挂着的月亮,声音有点闷。
  “没不高兴,就木东来挑事么。”
  “以前做啥都能吃,现在吃了几天他婆娘的小灶,就看不起我做的饭食了。”
  其实这也是牛婶子最近一直憋闷的原因。
  墨宗建起水泥房后,因为需要烧灶加热,所以很多有家室的都把粮食领回家,自己烧饭烧菜吃。
  如此一来,一直兴盛热闹的新食间一下子就冷清了不少,饶是牛婶子变着花地给大家烧菜,来食间吃饭也只有那些还没成家的半大小子,食间变成了发放食材的地方。
  重要性没了,牛婶子一下子心态失衡,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
  然而这还只是个开始。
  没过多久,刘通和萍花造出了织布机,坞堡里的女人好多都去学织布。开始的时候新食间的几个还信誓旦旦说没意思,结果没过多久就被牛婶子发现她们偷偷去上课,回来还私底下相互探讨,和当初说的一点都不一样!
  她也问过那几个女人,她们要么痛哭流涕,要么结结巴巴,但都说织布是个能活下去的生计,她们绝对不会耽误食间的活计,希望牛婶子也放她们在空余时间琢磨一下。
  牛婶子还能说什么?她这个人虽然泼辣爽利,但从来不强人所难。人家另有它路,她也只能希望她们能走好。
  “结果……就成了现在这德行……”
  说到这里,牛婶子叹了口气,转头看向宁矩子。
  “都不来食间吃饭我能懂,谁不想回家就能吃口热乎的称心的?但矩子啊,你说咱们这灶台活真就这样不受待见么?咋就比不得人家织布的,没人爱干呢?”
  “也不是。”
  宁非摸了摸鼻子,和牛婶子一起坐在台阶上,把碗里最后一口麦粥喝掉。
  “城里那些大酒楼的掌勺大师傅,那不也是很受待见的人物?可是店里的顶梁柱呢!”
  这话一下子就戳中了牛婶子的痒处,让她心情瞬间好了不少。
  稀罕矩子不是没原因的,人家就是会说话,一张口就说到你心坎里,让你想不高兴都难!
  再加上长得又好看又乖巧,还有本事,可不比木东来那张老脸顺眼太多!
  心里虽然熨帖,但嘴上还是要谦虚一下。
  “咱就是个烧菜的,哪能跟人家城里酒楼的大厨子比?”
  “怎么不能比?”
  少年矩子转过头,清秀的脸上满是真诚。
  “婶子你做菜很好吃的,上次调制汤头的时候,鲜得我舌头差点掉了,就连封大都护和封家的公子都赞不绝口呢!”
  “封家人你知道吧?定安城里的酒楼他们都吃过,你是没看到他们吃了多少,大都护把汤都喝干了……”
  这话倒真不是恭维,那天封家父子三人大开吃戒,横扫了整整一桌的食材才走人,宁非是亲眼看到的。
  是以话说得根本不心虚,越发听得牛婶子心花怒放,整个人都轻飘飘地要飞上天!
  哎呀,这是多大的光彩!堂堂大都护什么好吃的没尝过,偏偏就喜欢她做的汤头,这也太涨脸了吧!
  但转头想到新食间的现况,牛婶子又觉得憋闷。
  既然不是她手艺不好,那为啥大家都不来了?
  现实就是,以后来新食间吃饭的人越来越少,那她要给谁做饭去?难不成也要织布?
  可她绕着灶台转了半辈子,从来也不会织布啊!?
  宁锯子看出牛婶子的心思,放下了手中的碗筷。
  “没事。”
  少年矩子笑眼弯弯。
  “婶子那些酱油,酿的怎么样了?”
  牛婶子一愣,然后点头。
  “都按矩子说的方子,算算再过一个月也快到时候了。”
  “这油做出来要咋用?”
  宁非没有回答,而是反问了牛婶子一个问题。
  “婶子可知‘醢’”
  牛婶子点头。
  “自然是听过。”
  她想了想,“据说是用肉制成的好物,烹菜时倒入一些,味道鲜美无比。”
  “嘿嘿。”
  宁锯子笑得一脸奸诈。
  “我这油也是一样,烧肉烧菜倒些进去,味道鲜美无比。”
  “啥?!”
  牛婶子被吓了一跳,本能地以为矩子吹牛。
  宁非一本正经。
  “真的,味道不相上下,几可乱真。”
  他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
  “我以大德圣人的名声和功德担保,绝对是差不多味道的好东西。”
  墨宗弟子都信大德圣人,牛婶子也不例外,听矩子这样说便信了。
  但心里还是有些不踏实,忍不住压低了声音问道。
  “真一样?可咱……咱这油……可是豆子沤的啊……”
  “婶子放心。”
  宁锯子笑得一脸纯善。
  “婶子莫不是忘了豆腐?豆子做的豆腐传到京城,那些高姓大阀的郎君不也说和那价值千金的玉膏脂一个味道?不然也不会把薛家的店铺都砸啦!”


第112章 
  不管牛婶子信不信; 对于酱油的好奇心已经被吊到最高,倒也没时间去和织布坊争风吃醋了。
  她重新打起精神,照顾酱缸也越发用心; 倒是让宁非刮目相看。
  牛婶子真是位女中豪杰,说不纠结就不纠结; 马上满血复活状态; 比好些小心眼的爷们都利索。
  比如宗门的某些汉子,因为失恋的缘故; 到现在还没缓过劲呢。
  不过时间不等人; 春耕过后; 九凌湖的建设就提上了日程。
  这日宁非召集三老开会,传令的依旧是小孩克雷,地点定在宗门小会议室。
  所谓的会议室; 其实就是宁非家的西厅。
  这里刚建成的时候,曾经被用作上课的教室。后来墨宗全员上农课,这个小厅就显得有些拥挤; 索性又择址建了一个大平层。
  于是这个西厅便改成了议事的地方,各匠房的负责人有事也可以来这里找矩子汇报; 兼具办公室的功能。
  鱼山进来的时候; 谢增和木东来都已经到了。
  除了这二人,坐在一旁的还有种植组的柳老头; 矿队的杨东林,以及秋婆婆。
  最让鱼山没想到的; 是萍花也在场。虽然这小娘子坐在最不起眼的角落; 却已经吸引了全场的目光。
  鱼山有些惊讶。
  矩子最近的动作,他大概能猜到织布坊是要造起来了。
  秋婆婆来理所应当,棉花和织布机她都有出力; 做织布坊的领头人当之无愧。
  如果有第二个人,他以为来的会是刘通,毕竟刘通是改造了织布机的人,矩子也很看重他的本事。
  但萍花……?
  于是等宁非进门的时候,对上的便是一屋子若有所思的目光。
  当然,这里面大部分都是冲着萍花去的。宁非笑了笑,倒也很能理解这些人的想法。
  毕竟相对于其他几个匠房的负责人,萍花的年纪和资历都太年轻。不过他的团队从来都不是有年资就能熬出头的,关键还是要看个人能力。
  刘通有能力,是块搞研究的料子,但是今天商量的是要组建织布坊的事,刘通算是技术型人才,做经营他性格不适合。
  上辈子的宁非虽然一直走佛系路线,但能在勾心斗角的大家族中混成人缘奇好,除了他那个无药可救的破身体是加分项外,善于和人打交道也是他的专长。
  他不是学经营出身,但他可以观察,从他的叔伯长辈,堂兄表妹的行为中品味诀窍。家族企业中,成功的,失败的,霸气侧漏,马失前蹄,得意忘形,功亏一篑,这些例子就放在他眼前,只要用心,总能获取不少经验。
  更别说他还有个好人缘,家族的兄弟姐妹叔伯长辈都喜欢他,在闲聊的时候也不吝分享一些成功的体悟。
  宁得觉得,想做好一家企业,最重要的还是用人。把合适的人放在适合的位置,让他去做最擅长的事,就算不能事半功倍,但也不会浪费资源。
  萍花就是他看好的人。
  这个小姐姐,刚来的时候基本是社交自闭,几乎不与任何人接触或交谈。大家除了知道知道她的来历,看到她脸上的青印,余下几乎一无所知。
  但是很快,萍花就抓住命运给予的第一次机会,她接下了别人都不敢接或是不屑接的工作,成为墨宗第一也是目前唯一的劁猪匠,成功在宗门站稳了脚跟,并且让大老板宁非注意到她。
  接下来,她又一个人承包了养猪的活计,展示了自己强大的工作能力。有了这样的铺垫,第二次机会很快到来,她得到了和秋婆婆一起做纺织机的机会。
  萍花的胆子很大,一旦认准就不回头,不畏惧男女大防,不在意外人的眼光,和技术骨干刘通一起,成功晋升为纺织机研发小组的核心成员。
  宁非很欣赏这种敢想、敢拼、敢闯的劲头。
  织布坊是九凌湖新城开工建设的第一个轻工业,是工业区的重要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