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搞科研-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非挖了挖耳朵。
“你刚才说铁匠坊坊主是缺……大德圣人的什么?我没听清后半句。”
他总觉得谢老说铁匠坊主的时候发音含糊; 似乎有瓜。
谢增老脸一红; 但也没有隐瞒矩子的意思,凑到他跟前小声说道。
“宗门里有传说,那位坊主原本就是圣人的儿子来着; 是圣人某位红颜知己生给他的,但一直没得到名分。”
“当初圣人传位时那位宗主还年轻,所以矩子是由他的大徒弟做的,但也只是传位不传矩子令,应该是准备等坊主威望够了再交接。”
“二十年后,圣人病重,临终前对二代矩子有交代。那时候铁匠坊主羽翼丰满,若不是后来出了那样的事,做三代矩子也是没什么问题的。”
明白了,这是缺德圣人留给亲儿子的私货,难怪系统都被消耗到休眠墨宗也只有5点发展值,原来除了续命,岳万峰还偷偷藏了一笔小金库。
至于兑换记录中看不到,说不定被提前就删除了,毕竟矩子令还是要传下去的,让人看到有损圣人脸面。
呵,还要脸。
宁非咧了咧嘴。
事情的框架已经摸得差不多,百炼钢和炒钢法都是岳万峰给儿子的晋身资本,不但比天火雷来的安全,而且更加实用也更容易赚钱,所以铁匠坊原本就是作为墨宗最强技术储备而存在的。
因为某些幕后黑手的原因(现在看大概率和阊洲薛家脱不了干系),这位没名分的太子连同铁匠坊被人一网打尽,从此下落不明,而他掌握的炒钢法和百炼钢,则成了薛家日后的发家资本。
就是不知道薛家的血脉里,有没有那位小公主的贡献了。
“矩子问这些旧事做什么?”
谢老有点疑惑。
宁非摇头。
“没什么,就好奇而已。”
正说着,两人已经走到了坞堡中心。新的食间就建在附近的一块空地上,早前鱼老就带着一群人开始垒火炕,到现在还没干完。
倒不是工作量大,而是之前大家都没做过这东西,全靠着宁非一张嘴画大饼,所有的技术细节都要土木组在施工中逐渐完善。
好在大家一起搞脑力风暴,进度倒也没被耽搁,新的食间很就出了框架,再加上这几天开始盘的火炕,总算是大功告成。
这是一座工字形的建筑,坐北朝南,南北两侧都有门可以进出。北面是吃饭的地方,宽敞明亮,木工班打了很多桌椅板凳放进去,看着和现代大学食堂十分相似。
食间的中间连通着厨房,里面垒起了好几个大锅大灶,烟口一直通到南侧的房间。房间原本是一字连炕的设计,不过既然要住人,那也不能大家都挤在一个房间。宁非觉得南面可以划分一下,土炕连通但房间相对独立,这样住进去的人也能保有一些隐私。
他现在在墨宗分量十足,鱼山当场就召集人手研究了一下,决定在隔断墙中添加烟道的设计,承重不变,内部空间尽量做分割,竟然也十分可行。
不过因为条件所限,目前分割的房间里就只有一条炕,余下什么家具都没有,略显空荡。
这是从没出现过的新建筑,造型和以前的泥草房完全不同,灰色的墙面让食间在一众灰扑扑的房子中格外显眼,目前已经成为坞堡的新地标。
铺设暖炕的时候,城里没什么事的闲人都过来围观。等看到用火砖砌成的弯曲烟道,众人都有些瞠目结舌,不明白这样费事到底要干啥。
反正是走烟,就一条通不好么?何必浪费这么多材料烧砖呢?
这一个铺下来,得填进去多少砖?虽然山上的土不花钱随便烧,但没必要浪费嘛……
有人心中咋舌,有人却若有所思。
比如土木组的一些年轻学徒,每每路过的时候都要来看一眼,在心里暗暗琢磨火炕的结构,竟然也能颇受启发。
再比如鱼忻,他动作很快,几乎在火炕盘了一半就提交了新的冬建房设计,和后世华国农村的明堂房屋竟然相差无几,可见十分灵性了。
当然,最上心的除了土木组,那还有食间的大婶们。
食间目前有十几个人帮工,都是女性,由食间领头人牛婶子带队。
牛婶子是墨宗资深老人,虽然正值壮年但辈分却和鱼山差不多,食间就是她的一言堂。
她手底下这十几个女人,有些是墨宗弟子遗孀,丈夫或因病或因意外去世,孤身带着孩子在城中过活。宗门对于这些妇孺当然会尽力看护,可近些年来粮食格外紧张,能分的食物并不多,她们又不好意思白白吃用宗门的东西,便寻了食间尽个心力。
还有些人,原本是和墨宗没什么关系的,机缘巧合进了坞堡。这十年中,食间来去的人不少,有些已经改嫁别家,有些在外面遭了难又回到坞堡,食间就成了她们的容身处。
牛婶子是个宽厚的人,眼光却是毒辣得很,凡有不良心思的一概进不来,久而久之,三老也都任凭她做主了。
这两天,食间的伙食好了许多。牛婶子也不怕麻烦,野菜团子都调了好几种口味出来,保证让干活的人吃着舒爽。
毕竟,这是在给她们造房子,看着一天天起来的水泥砖房,食间干活的女人都脸上挂笑,干劲十足。
她们早就听牛婶子说了,这火炕房建好以后,会安排她们这些孤身的居住。大家都住在一连趟的房子里,有什么大小事彼此都能照看,出门上工也就走几步路,再也不用贪黑起早。
虽然坞堡里很安全,可扔下孩子在家自己走夜路,还是有不少人心中不踏实的。
这下子好了,留一个人照看一下各家,她们干活的时候也能放心了!
眼看着新食间一天天地建好,女人们心中忽然又有些担忧。
倒不是别的,而是眼前这房子修得太好了!她们一辈子都没住过这样亮堂的房子,就算地方没有以前的家宽敞,这个墙密实得不透风,地平整得连个坑都没有,城里的老爷们也没住过这样规整的屋!
可她们这些人,既不是匠房里的工匠,又没有什么过硬的亲戚在墨宗,有些甚至在附近村寨活不下去才来墨宗坞堡做工,她们真的配住这样好的房子吗!?
渐渐的,女人们开始心神不宁,做饭的水平也忽高忽低,很快被牛婶子发现了不对劲。
“你们几个咋个回事?做点团子都能忘了放盐?人家干活正是吃劲的时候,不放盐那脚不就软了?!”
她把当班的几人叫到外面,厉声呵斥道。
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其中一个大着胆子问出了心中的疑惑。听说是为了这事,牛大婶豪爽地一挥手。
“瞎想什么?矩子都答应我了,说本来就是准备给我们住的!”
“我们天天都在食间干活,要是这里有别人来回出入反倒麻烦!你们放心,咱们家的矩子不是你们以前遇到的那种混蛋男人,他说话绝对是算数的!”
“房子都是按人头来的,将来一人一间,关起门来都过好自己的日子。”
牛婶子清了清嗓子,脸上满是严肃。
“但有些丑话老娘得说在前,既然你们想住食间的房子,就给我好好收拾好好生活!带孩子可以,带汉子不行!想汉子就去他家耍,咱这里住的都是婆娘,你偷个汉子进来,别人可没脸听!”
呀!竟然是这样!
几个女人有点脸红,又十分高兴。
想汉子啥的,以前的老房子不是地方?何必让人听墙角羞人!她们还要脸哩!
她们是做梦都没想到,原来是矩子都想着哩!那个孩子果然心地纯善,做个墨宗的领头人也不改初心,没忘记她们这些苦命的婶子和姐姐!
这个世道,一个女人想要过得好不容易,想要一个人活下来更是难上加难!在家的时候要辛苦操劳,看顾弟妹,嫁了人不过是换个干活的地方,有时候还要被丈夫责打被婆家凌虐,卖进城里的花街都不是什么稀罕事!
没想到,流落到塞外竟然还有人帮……
“真是……”
其中一个婶子嘟囔道。
“也不知道将来那个丫头有福气,能嫁矩子这么好的汉子了!”
第56章
食间建成的第二天; 墨宗坞堡的第一座火炕即将投入运行。
这项目已经成了城中的大热点,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谈论,都等着看这个据说是“过冬利器”的东西; 到底有多神奇。
能用,就会推广到正在建设的过冬房。新食间的房子盖得大气漂亮; 大家嘴上念叨着废材料; 其实心里都羡慕得不要不要的。
一大早,鱼山项目组所有人员到齐; 木东来和谢增也来了; 新食间外圈的空地上围满了人; 挤在最前面的是以牛大婶为首的食间娘子军。
大家都翘首期盼,等着检验这座新房子到底能不能热起来。
倒是宁非来得最晚。
昨天晚上他回到主楼,又仔细查看了一遍系统记录。系统虽然休眠; 但能开放的权限都给他开了绿灯,他能够看到岳万峰之前所有的骚操作。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某一条奖励记录里,宁非找到了百炼钢和炒钢法的名字。
这竟然是岳万峰第一个新手任务完成后给的礼包; 可见系统当初是多么殷切期盼他好好发展,尽快推动世界的技术线!
呵; 只是这份心意; 终究是错付了。
系统给缺德圣人准备的家底,被他传给了儿子; 然后落在了阊洲薛家的手中。
什么炼丹偶得,什么梦入神山; 都是薛家掩盖黑历史的遮羞布!墨宗在牛背山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容易么?差点没全员饿死在荒郊野岭!就这样薛家人还不放过他们; 幽灵一样跟来了定安城,他们是想再刮一遍骨髓油么?!
越想越生气,宁锯子一晚上在床上翻来覆去烙大饼; 几乎没怎么睡着。第二天一睁眼才想起新食间落成,这是冬建项目中第一个完工的成品,顶着两只熊猫眼也得来参加。
来到现场,正看到鱼山一群人神情凝重,还以为是火炕出了什么毛病。仔细一问才知道,因为今天人来得太多,大家最近又一直在念叨,鱼山组紧张了。
“嗨,紧张个啥,大不了就是不热么。”
宁矩子嗤笑。
“这么大坞堡都建起来了,害怕小小一个火炕?”
他在大厨房里溜达了一圈。
“行,那就点火吧!”
话音刚落,张二柱就举着一支火把走了进来,神情庄重递到宁非面前。
宁非:……什么情况?
宁非:“不是,难不成你们还准备了一个火炬传递仪式?”
张二柱不明白啥仪式,他抓了抓头,憨憨地朝着宁非笑了笑。
“矩子,按照宗门传统,完工后的第一次得要你亲自来。”
宁非:……
给他,他也不会烧火啊!从来就是吃现成的,除了要猪油和淀粉,他就没进过后厨!
尤其是这种大灶,能把灶升起火来可是有技巧的,他只会用火把烧房子。
无奈众人的眼神太殷切,宁锯子只得敷衍地用火炬戳了几下灶膛。
果然点不着,所以他灵光一闪,伸手开始召唤牛婶子。
“婶啊,”小少年笑得眉眼弯弯。
“这里以后是你们工作和居住的地方,我觉得这第一灶火还是你来升才有意义!”
牛婶子受宠若惊。
“我?我……我行吗?”
“有啥不行的。”
宁非摸了摸鼻子。
“你天天生火开灶,百十号人的饭菜都能应付,这点火算啥。”
“嗨,那咋能一样哩。”
自诩为见惯大风大浪的牛婶,在三老面前也绝不让分的牛婶,号称墨宗食间大当家的牛婶,今天竟然有点露怯。
“做饭归做饭,这可是宗门的大事,咋能让我一个娘们来?”
她说这话宁非就不爱听了,哪有自己给自己漏气的,牛大婶平时看着霸气,今天这是怎么了?
“妇女能顶半边天,你们不做饭全宗门都没吃没喝,这灶台火你来点最合适了。”
他的视线环顾四周,有意提高了声调。
“咱们宗门人少力薄,也没外面那些乱七糟八的规矩。谁要是不服气你牛婶,让他来食间和你比划比划不就得了?”
此话一出,场中瞬间一片安静。
和牛婶比划……那还未必真能比划得过……
墨宗不是人人都瞧得起女人,但宗门自来男女各有承担,没谁是靠谁在养的。
尤其食间这些女人,都是靠自己的劳力换饭吃,好些人还拉扯着孩子,谁也不能违心地说她们吃白饭。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旦女性有了经济来源,腰板就会比之前硬气很多。宁非之前生活在现代,对这一点的认知比任何人都深刻。
他自己就有两个堂姑姑,终身未嫁,事业和情感经历依旧精彩。究其根本,一是出身豪富之家,另外自身也争气,早早就做到了经济自由。钱能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