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我在古代搞科研 >

第164章

我在古代搞科研-第164章

小说: 我在古代搞科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看向身前的岸防炮,目光中充满了失落和惶恐。
  那到底要怎样烧铸?那还能怎样烧铸?!
  正想着,柳铁领着气喘吁吁的杨黑子出现在视野中。
  杨黑子在城中也听到了巨响,听到柳铁说矩子有事找他谈,还以为发现了什么新矿脉,一脸期待。
  “矩子可有事吩咐?”
  听他这样问,宁非点了点头,开门见山。
  “牛背山西北坡附近,有一连片小山的地方,你熟吗?”
  杨黑子就是牛背山的活地图,脑子一转眼前就有了画面。
  “矩子说的可是元宝峰?”
  杨黑子想了想。
  “倒是去过几次,不过那边距离坞堡很远,中间又隔着好几道峰,平时很少有人过去。”
  “矩子问起元宝峰,可是那边有矿?”
  宁非点了点头。
  “的确有矿。”
  他是在牛背山物矿图上找到的方位,如果杨黑子口中的元宝山真是他形容的位置,那里便是方圆几百里唯一产石墨的地方。
  “那边有种黑色的石头,比较软,为黑灰色,有油腻感,你可有印象?”
  “有的有的!”
  杨黑子连连点头。
  “矩子说的是粑粑头吧?这玩意一块一块的,碰上啥啥就黑了,跟炭条似的。”
  粑粑头?
  宁非想象了一下,觉得他和杨黑子说得应该是同一种东西,于是点头。
  “便是此物。”
  “我想用石墨……唔,粑粑头,和粘土混合造一种宽口钢,可是用得?”
  “用得用得!”
  杨黑子点头。
  “不知矩子要多少石料?且吩咐我们矿队一声,也好尽快把把矿料拉回来。”
  “也不用很多,就先试制一个石墨坩埚,先来个两车便够了。”
  宁非看向柳铁。
  “灌钢之法不能用于铸炮,如今只能另寻他法。”
  “你们炼焦不是总会产出些黑色的粘性焦油么?之前跟你们说要收集起来,如今这玩意终于能派上用场了。”
  “等杨黑子挖出的石墨送到,便把它和这粘焦油混合,再加入烧玻璃的硅石一起粉碎煅烧,就像你们之前造瓦罐那样,接下来我们就用这容器重新炼钢。”
  此话一出,全场皆惊。
  重新炼钢?!还用新烧出来的瓦罐?!
  就算不动冶铁的杨黑子也止不住脸上的惊愕。
  重新炼钢……的意思是,矩子对目前的冶铁不满意?
  可他们现在已然能造出陌刀和横刀那样削铁如泥的兵刃,比起阊洲龙泉剑坊的百炼钢不知道好了多少,这样的好钢还不够吗?!
  但是碍于矩子在宗门的权威,在场几人没有一个胆敢提出异议,各自领命不提。
  只过了两日,柳铁就前来禀报,说冶铁的容器烧好了,问矩子接下来如何操作。
  宁非放下笔,将刚刚绘制完成的坩埚炼钢示意图放入怀中,朝得力助手点了点头。
  “好,你随我过去看看。”


第208章 
  石墨坩埚对于长期在火炉边打转的铁匠坊众人来说; 烧制起来并没有什么难度。只是众人是眼见着徐进兴高采烈地出城,没精打采地回来,一时都有些惊讶。
  这大师兄……今天是怎么了?
  众人不敢去问徐进; 于是便暗搓搓跟柳铁打听。
  柳铁想了想,倒也没有隐瞒。
  “我们造的钢料不行; 耽误了矩子的岸炮实验; 矩子说要重新炼钢。”
  他点指了一下不远处刚被矿队送来的石墨料。
  “喏,便是这; 矩子要用来做炼钢的家伙什的。”
  啊?!
  此话一出; 整个铁匠坊都鸦雀无声。
  徐进和柳铁; 这两人算是木东来以下最好的打铁匠人,他们两个锻造的都不成,矩子要的到底是什么材料?!
  还想再细问; 但柳铁自己也说不清,只说矩子让先造坩埚。是以坩埚造出来的时候,全匠房都弟子都围过来; 等着看矩子如何炼钢。
  宁非进门的时候,被场中齐刷刷的好奇眼神吓了一跳。等问清楚情况; 才知道这些都是来看热闹的; 倒也没有赶人。
  铁匠坊都是墨宗自己人,以后还指望着他们操作; 今天要是能看明白坩埚炼钢,那也省了他再去开班授课的麻烦。
  柳铁这一批烧了十来个坩埚; 除去有瑕疵不能用的; 刚好还剩下十个成品。
  宁非一次仔细检查过,发现的确是用石墨粘土坩埚,大小也是自己要求的尺寸。
  他点了点头; 表示满意,而后便着手改造炼钢炉。
  九凌城的铁匠坊是新造的,炼炉也和之前的不太一样。除了加装了水力风箱的高炉之外,铁匠坊的大空场中还修造了一个个相对独立的隔间,按照生产线模式划分区域。
  炉子都是现成的,但坩埚炼钢与灌钢法不同,需要做些添加或是改动。
  坩埚炼钢虽然能提高钢料品质,但产量却是个无法解决的大问题,目前只能适用于少量精制的钢铁铸造,量产的主力还是要依靠灌钢法。
  是以宁非并没对已经成型的灌钢生产区下手,而是选择了一处闲置火炉。他在原本空荡荡的炉腔中添加了一个炉桥,炉桥上堆满焦炭,石墨坩埚被放置在焦炭中间,炉顶预留观察孔,用来查看铁水状态和搅拌。
  第一次实验,炉桥上只放了两个坩埚,用来观察焦炭的用量和位置效果。为了更客观真实地比较坩埚炼钢的优劣,宁非还特地让徐进同开一个灌钢炉,准备再做一个对照组。
  试炮后的第四天,墨宗第一次石墨坩埚炼钢实验正式开始。
  众人一眨不眨地盯着火炉,已经入夏的天气又干又热,焦炭烧起来的温度更是让人无法忍耐,没过一会儿的功夫许多匠人的衣衫便已经被汗打湿。
  但没人准备走,几个粗豪的汉子干脆直接打了赤膊,围在炉前等着看矩子的下一步动作。
  到目前为止,这新式冶铁法除了炉子不一样,铁块用奇怪的锅灼烧,余下似乎和之前也没有太大差别。
  这个时候,宁非招呼着柳铁在熟铁里放上一些石灰粉。
  “矩子,这是干啥啊?”
  木东来摸了摸胡子,实在忍不住好奇心,小声问道。
  “在铁料理加石头,那不是就不纯了吗?!”
  “加石头是为了造渣。”
  宁非认真地说道。
  “再好的铁矿石也有杂质,不是每种杂质都能用火烧掉,但可以与石灰石作用,便是我之前与你们说起的物化反应,生成炉渣而可以被除去。”
  “烧上几个时辰,等坩埚里的矿料化为铁水,渗入碳质,再打开炉子舀出浮在水面上的炉渣,便能得到相对优质的钢水。”
  “整个过程无需锻打浇淋,钢水出炉直接入模具,冷却成型便可。”
  一番话说的轻描淡写,可听在铁匠坊众人的耳中,无异于晴天惊雷。
  千百年来,铁匠打铁是天经地义,没听说不用锻打就能成型的好事!把铁料烧成铁水他们也是有了高炉才开的眼界,可那烧出来的是生铁水,坚硬易脆碎,根本不适合锻造啊!
  之前矩子百般强调,大家如今都知道生熟铁混合是为了控制含碳量。但这样直接烧炼生铁铸造,碳含量就不管了么?
  宁非自然看出众人有一肚子问题,但他现在没时间细说。坩埚炼钢法他也是第一次做,也不知道到底要烧几个小时才能渗碳完成,只能一次又一次的测试。
  大概烧到第六次的时候,一个坩埚因为反复使用而崩裂,流淌的铁水把整个冶炼炉都烧毁了,好在大家躲避及时,没有伤到人。
  “矩子,你先回去休息吧,剩下的我来。”
  柳铁在一旁说道。
  宁非摇了摇头。
  “我在这,心里有底,不然回去也休息不好。”
  “另外,我觉得我们的工艺还可以改动。”
  柳铁点头,倒也没有再劝。
  跟在矩子身边久了,柳铁很能理解他的心思。
  矩子并非一定要亲自动手,但他会记录下过程中的一些细节,留到日后比对纠正。
  比如这个埚,柳铁看到矩子在他的小本子上标记了一个“四”的字样,表示只能重复使用到第四次,否则便会有破损的可能。
  第一炉出品的钢锭质量一般,与大家用灌钢法造出来的几乎没什么差别,韧性和延展性没有提升,这让在场众人都有些失望。
  他们已经习惯了矩子随手就能抛出的工艺图,每一次都是跨越式的提升,超越想象力的惊艳,像今天这种程度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大败。
  但宁非却并不在意。
  实验开始后,他迅速进入了工作状态。外界的变化几乎不能干扰他的思路,他的视线永远定格在坩埚炉中,推测可能造成钢质不过关的原因。
  是磷?还是硫?杂质过多,容易形成极脆的化合物,导致塑性和韧性下降。
  只能加入更多的造渣剂。除了石灰,还可以用上纯碱,二氧化硅,白云石等。
  果然之后的钢质明显提高。
  柳铁等人全程陪同,将宁锯子的摸索过程全数看在眼中。
  原来他们之前使用的灌钢法,就是这样一点点的累积,一点点修正,最后形成一套近乎完美的流程。从牛背山第一个冶铁高炉运行,一直到他们在九凌湖重新开炉,墨宗铁匠坊还没有出过一次事故,这可是历代矩子都没能做到的强悍记录!
  这就是……科学的力量吗?!
  宁非没心思关注身后人的心思,他把十个坩埚全部烧完,发现在温控稳定的情况下,一个时辰零一刻的渗碳时间最为合适。
  揉了揉眼睛酸痛的脖子,宁非在小本子上记下最后一笔,然后抬起头,对无一人离开的铁匠坊全员说道。
  “今天就到这里吧,大家先回去休息。明天矿队会送来新的石墨料,晌午准时开工,大家先从烧制坩埚开始学,按照新的炼钢法重新熔铸岸防炮。”
  众人轰然应诺。
  技术对于工匠来说,永远都是不能抵抗的诱惑。自从见了新的坩埚炼钢,很多铁匠坊一夜未眠,脑中翻来覆去都是那黑乎乎完全不起眼的坩埚。
  木东来翻来覆去睡不着,在自家床头烙大饼,搅和的婆娘也不得安生。
  “你折腾个啥啊死老头子,不想睡就去外间,我明天早上还要上工哩。”
  他婆娘一骨碌翻身坐起,用脚直踢他。
  木东来被踢得差点掉下炕,干脆也坐起身。
  “稀罕么!我明天也有大事要做的,这天怎么还不亮?”
  他今天知道了很多事,又亲眼见到矩子炼钢,视野一下子豁然开朗。
  原来矿队送来的黑石头就是矩子一直念叨的“碳”,原来用黑石头做容器就能让“碳”渗入生铁水中,原来加入石灰和纯碱就能让铁水里面的杂质变成炉渣!
  坩埚炼钢严格保密,所以具体的细节不能说,但木东来觉得有荣与焉。
  这才几年,墨宗已经拥有两种炼钢冶铁的秘法了!以前多少代匠人都遇不上的大机缘,他木东来一个都没落下,可不是人生最大幸事?!
  “脑子坏了!”
  他婆娘白了他一眼。
  “今天城外那身响动,可是你们做成功了?”
  木东来摇头,嘿嘿一笑。
  “没成。”
  “没成你还那么高兴?!”
  他婆娘不信。
  “真没成?我看着矩子都去了,还能不成?”
  “不成是很正常的,矩子又不是神仙。”
  木东来义正言辞道。
  “那以后还搞不搞?”
  他婆娘又问。
  “今天响的跟炸雷一样,可把大家伙都吓到了,要是没成,那可是可惜。”
  “有啥好怕的。”
  木东来轻蔑地一笑。
  “以后这种响声多着呢。科学,这都是科学,科学是要研究的,要实实在在做了才知道行还是不行,你们听习惯就好了。”
  “吓!还要听习惯?”
  他婆娘睁大眼。
  “那么大动静,谁能听习惯啊!”
  “封家的小少爷今天回来时候,小脸吓到没有血色,走路都晃晃悠悠没精神,还一头撞上了一根老松树,头上磕了好大一个红包,怪可怜见的。”
  “那人家封小少爷可是见过大世面的,都给吓成这样。你这要是再来两次,怕是要给人家孩子惊掉了魂,到时候我看你们怎么和封家人交代!”


第209章 
  十二郎的确是被吓到了; 浑浑噩噩地晃回了城,整个人都有些神思不属。
  他随从八斗见他这样,吓得忙不迭地扑上来; 又要打扇又给喂水,生怕自家少爷吓出了什么毛病。
  “十二少; 咱们回家吧。”
  八斗一脸忧郁。
  他是不知道自家少爷在称外径究竟看到了什么; 但能把少爷惊成这个模样,想来也是遇上了极可怕的大事。
  听他这样说; 十二郎摇了摇头; 一脸虚弱地拒绝道。
  “回什么家?这点小事……都不够丢人的……”
  “我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