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黛玉重生 >

第50章

红楼之黛玉重生-第50章

小说: 红楼之黛玉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命如此,吾不敢为,待时机成熟,在下再和你说个分明吧!”相比于与黛玉的愕然,姜氏的惊讶,顾远则是风轻云淡。
  不多时下人来传了饭,顾远在这宴席上吃得倒是欢,这些菜色,并不是大鱼大肉,却是每一道都顶顶精细,怕是宫里也比不上,先时他怎么不知这林家竟是有那么好的厨子,早知如此便多上此处来蹭两顿饭了。
  黛玉的及笄礼成的早,是因为今日还要进宫里谢恩,进了宫中,太后皇后又是一番赏赐。柳皇后赏的东西里有一根极不起眼的玉簪,倒是因为这簪子实在平常,故而黛玉才将它拿起来看看,这仔细一瞧,柳皇后赏她的这根簪子和她及笄时用的这一根,似乎是出自同一块玉料。
  黛玉及笄所用的簪子是昔年贾敏及笄所用,然而这簪子实际上是林家送的,因为那时贾敏与林如海已经定了下来,为了表示对这个儿媳的重视,林老夫人把自己昔年及笄之时的簪子送了过去。
  女儿家及笄是件大事,相传林老夫人的这根簪子的玉料,是其祖父在一次胜仗之后发现的,这玉料被驼了回来,制成簪环,分给子孙,可以说是一件传家宝了。
  可是皇后娘娘为何忽然送出这一件东西,这柳皇后为何会有这簪子?
  黛玉一头雾水,这柳皇后故意把这东西送给自己,难不成是要和自己相认了?便让紫鹃将这两根簪子收好,日后再有机会进宫戴了去。
  黛玉才从宫中归家,管家来报,今日安乐王送了贺礼来。
  黛玉今日生辰,自然是有许多人家还是会走个过场送些礼来的,比如贾府就送来了一份厚礼,这贾母原先还想着让黛玉去自己家中做生日,行及笄之礼,黛玉以今日还要进宫为由拒绝了,贾母便说让她次日去贾府听戏,黛玉倒也没推辞,想去瞧瞧这贾府究竟卖什么关子。
  林管家呈了匣子过来,他原想着检视一二,再把东西送上,免得对方若是送了什么不好的东西来,反是会坏了黛玉的名声,然而见这匣子似乎是内造之物,却不敢乱动,只好原模原样呈了上来。
  这匣子上居然还封了蜡,黛玉将这匣子小心打开,却见里面似是放了书信,黛玉不知这人又在搞什么名堂,将那空白的信封拿起,拿出里面的信纸展开,见到那熟悉的字迹,不由的手都发起了颤。
  ——这居然是林如海的手书!
  黛玉眼中含着泪,将这书信逐字看来。
  ……思及臣之先祖,曾袭列侯,业经五世.起初时,只封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恩,至臣之父,又袭了一代;至如海门衰祚薄,五服无亲,子息缘薄,幼子三岁而夭,膝下唯有一女黛玉,怯弱非常。
  思及亡妻尚在,尝与臣语,臣女嫁时何如?臣女妆奁何如?然生死有命,臣之妻已归尘土,臣亦时日无多矣。死生一事,回天乏术,思及孤女,泉下难安耳!臣自知命不久矣,每每思之身后,幼女孤苦伶仃,常戚戚也!
  世人常言女子,从父从夫,如今臣若已去,臣之孤女又该何从?唯惧贵人之恩,指其婚嫁,臣女孤弱,归省无依,臣女孱弱,不胜当家之责,亦不胜生育之苦,臣之所愿唯小女平安一世耳!何谈婚嫁乎?
  臣自知所求荒诞,无奈拳拳之心矣!臣今世已无殒首之日,唯来世结草衔环以报之……
  思及亡父,为自己殚精竭虑,竟然向天家之人求这种荒诞之事。是啊!此事虽然咋听荒诞,不过如今看来,也多亏林如海这一番筹谋,不然现如今黛玉豺狼环伺,哪里讨得了好去!
  黛玉想到父亲那一片拳拳父爱,为了自己卑微至此,眼中滴下泪来,又害怕污了信纸,连忙将信纸挪开。
  “家主,您怎么了?!”雪雁见黛玉忽得落泪有些慌了神,这么些年来,她们从未见黛玉哭过。林管家瞧着也觉得忧心,也不知那一位王爷送了什么来,惹得黛玉这样。
  林管家记得那时那赖头和尚说的话,若是黛玉今后想好,日后不许见哭声。这么些年,黛玉果然不似幼时那么爱哭,身子也渐渐好了些,林管家见黛玉哭,生怕她日后有什么不好。
  “无事,只是忽得见着了爹爹的笔墨,一时伤感罢了。”黛玉接过雪雁递来的帕子,擦了擦眼泪。
  “竟是老爷的……”林管家愕然,林如海送出的拜帖书信,都经过他的手,然而林如海并没有给这位王爷写过书信啊!
  “许是他特意寻来的吧!”黛玉小心将信纸收好,这份礼她是极满意的。
  不多时门房来报,说是贾府那边来了人,明儿的宴席已经备好,问黛玉多久能过去。
作者有话要说:  顾远能掐会算,所以看到黛玉是天命之人,然后就投诚了,我们黛玉是仙子嘛~~~~关于黛玉的来历,作者也开了个自己的脑洞,大家慢慢往后看。
窝觉得我们楠竹送的礼很有创意啊!
明天去贾府,看看又有什么幺蛾子了~( ̄▽ ̄~)~

  第71章 说亲

  贾府毕竟是黛玉的外祖家; 十五也是个大生日了; 原先贾府里想着在家中摆上宴席; 让黛玉做个生日的,只是黛玉借着要进宫的由头拒绝了; 然而逃得过初一逃不过十五。
  黛玉最后还是应了贾府的邀约; 自己生辰第二日; 便携了礼品,进贾府听戏。她也想瞧瞧这荣国府里会翻出些什么花样来; 好为自己将来的应对做打算。
  这次黛玉把紫鹃和雪雁; 张姨娘; 荷姨娘; 还有杨家那两个媳妇都带上了。如今既然自己满了十五,也不知这贾家里贾母和那位舅母会不会有所动作; 毕竟自己满了十五; 倒是给了她们提及那事的借口了。
  进了贾府,该有的礼节不可废; 拜见长辈,送过礼物,和诸位姊妹见过礼,因为湘云那事; 公主们的诗读已是被放了回来; 故而今日探春也在家中,虽然各家心里有数,探春是个好的; 大家皆是被湘云带累,可惜是今上发得话,下面的人不敢不从。
  据说皇后娘娘那一日回去后就病了一场,不知是不是被史湘云言行无状气的。这一点黛玉心中有数,皇后娘娘还不至于那么小家子气,只是因为正月里,宫中事多,各种祭祀,还要接见命妇朝拜,诸事加身,皇后的身子本就不好,自然难以支持。
  后来柳皇后和黛玉略微提过此事,她不曾想过,元春竟然会这么绝,这简直是断了史湘云的活路。
  黛玉虽然体谅湘云命途多舛,自小父母双亡,然而史家那两位家长,待这孤女并不算差,若不是史湘云的夫君命薄,那当真也算得上是一门好亲了。
  思忖间,却是有小丫头来报,宝钗和史湘云到了。这么些时日过去,那件事情风声也过了许多,湘云如今才是头一遭出门,至于史家为什么会放她出来。俗话说得好‘解铃还须系铃人’,这湘云那日说话不合时宜,得罪了黛玉不说,更是伤了皇家体面。
  临出门之前史家那侯夫人就交待过了,让湘云好好和黛玉说说话,都是姊妹,黛玉也不是那般不饶人的人。
  然而史湘云并未听进去多少,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但也是满口应下,毕竟那么些时日了,她被拘在史家那院子里,早就憋坏了。
  侯夫人说黛玉不是不饶人的,湘云觉得这位叔母真是个糊涂的,若是黛玉真是个大度的,为何那日不与她求情?!
  就如宝钗,得了自己那门亲事,反是觉得惭愧,不时给自己送些东西,今日见了,也表示会好好求一求这位县主,望她高抬贵手。
  湘云原本就与黛玉不对付,一见到她就想起那日在宫中挨嘴巴子的场景,脸上似乎还火辣辣的疼。然而她也不敢造次,毕竟今日除了自己常用的丫鬟翠缕,还有叔母派来看着自己的丫鬟。
  于是史湘云只好挤出一抹勉强的笑,宝钗倒是一如既往,端庄大方,脉脉含笑。
  黛玉瞧着眼前这湘云,想起当年自己和她中秋连句,明明也是个不凡的女子,不过如今倒是乌眼鸡似的。
  难不成自己过得好了,不患寡而患不均,这话在此处也应了?怪不得世人多能共苦而甚少能同甘,若是一甘一苦,却是再也不能交道了。
  黛玉有礼有节回过一笑,王夫人便招呼着大家听戏去了。黛玉一看,那龄官早就被打发了,也不知被卖到了哪处?
  贾母让黛玉点戏,黛玉随意指了几个热闹的戏,当年不是说宝钗周全,做生日之时挑的都是热闹戏,如今她林黛玉倒是也来周全一次,终归自己今儿不是很想听戏,想来倒是荷姨娘唱的曲子她多爱听些。
  贾母自然是要夸一下黛玉懂事知礼的,因为先前元春与柳皇后那一番机锋,这贾家倒也不会故意往枪口上撞,这次宴席,黛玉并未见到宝玉这个表哥,毕竟一年大过一年,先时宝玉调戏侍女被打,贤德妃下旨让宝玉和黛玉一起住进大观园一事,其中深意,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被戳着脊梁骨说了好久。
  现在元春在宫中有了皇子,表面功夫这荣国府还是要应付一二的。
  “这一年年的,倒是长得比你母亲还好些,”贾母慈爱的看着黛玉,“你母亲当年及笄的时候戴的就是这根簪子,还是你父亲家里送来的,你母亲十三岁时就定下了。”
  黛玉笑笑,并不说话,瞥眼去瞧自家那二舅母,一贯刻板的她脸上居然有几分激动。
  贾母误以为黛玉这低眉顺眼的样子是默认的意思,于是便倚老卖老,继续往下说到。
  “你如今已是十五了,婚事还没着落,想你父亲母亲在泉下也是难安的……就连我这一把老骨头也是挂心的。”贾母又说到。
  “去了别家我也不放心,生怕人欺负了你去,你哥哥自小和你一起长大,脾气秉性你都知晓,家中如何有些什么人你也知晓,要不然我这一把老骨头做个主,你也十五了,就此定下吧!”
  黛玉心中腹诽,就是知根知底,才不敢往这府里来,她又没吃错药,放着好端端日子不过,来这荣国府作甚!!
  这位外祖母也是,自己的婚事,连今上都不能做主,她如今还想做主了?
  “外祖母可别这么说,玉儿这婚事,您可做不得主!”黛玉连忙阻止道。
  “怎么,我是你娘的娘老子,你家中如今又没个长辈,你这婚事我竟然也过问不得?!”贾母在这家中自是说一不二,一时黛玉驳了她,心里肯定不好受。
  “外祖母莫急,须知父亲临终之前给玉儿求了道旨意,太上皇和太后娘娘应允玉儿婚嫁自主,不会与玉儿指婚,外祖母今日说要给玉儿做主,岂不是……”
  戏台子上刚刚演过一出,正准备换场子,贾母听罢,连忙念了声佛,是自己失言,冲着宫城所在的方向做了个揖。想来是因为谋划好了要说这种事,如今鸳鸯并没有伺候在贾母跟前,其他几个坐席,离得也不近,就只有黛玉和贾母在这一处坐着听戏。
  “你爹爹真是,好生糊涂!先是给你立了女户……如今又……女儿家家,哪里有不嫁人的!”贾母看了黛玉一眼,胸有成竹笑道。
  “不过你爹爹也是担心,考虑得周全,怕上边随意给你指了婚事,你年龄小,家中没个大人做主,不知落个什么人家。说是不给你做主指婚,只如今你应了,又有什么相干?”
  “外祖母说笑了,玉儿如今年岁还小,自己一人过着,这日子也甚好,倒是不想这些。”黛玉笑着,倒是没有一口回绝,且听听自己这偏爱宝玉的外祖母还会说出些什么来。
  “都及笄了哪里还小,如今也该定下了!”贾母语重心长‘教育’黛玉道。
  黛玉心中冷笑,如今倒是不嫌她小了,先时还不是说宝玉不宜早婚?虽然那时这外祖母估计是说给薛家听的,只是见风使舵这样的招数倒是好用得紧。
  如今想诓着自己嫁到这府里,这宝玉自然是要早点成婚了。或许自己这外祖母早已被对宝玉的溺爱冲昏了头脑,觉得自己家这衔玉而生的宝贝孙子就是配个神仙妃子也配得。
  无论宝玉做了什么,贾母心中他都是顶好的。
  “外祖母也是知道的,玉儿自小身子不好,先时大夫瞧了,说我这辈子子嗣无望,所以还是就此作罢吧!”黛玉继续推辞。
  “莫要听那些庸医胡说!改明儿给你请了好大夫,仔细调养调养,年纪轻轻,可不兴说这种话!”贾母拍拍黛玉的手,安慰她道。
  黛玉几乎都要气笑了,为何这些人觉得,自己竟像是他们荣国府的囊中之物一般?!
  “多谢外祖母美意,只是二哥哥是这样的人物,倒是可惜了,外祖母和舅妈还是另寻好人家吧!我就不必了。”黛玉继续推辞。
  “论理也是如此,你可知外面有许多人家打你的主意,那些人家,哪里比得上我们府上?那些小子有怎么比得上宝玉?只是想想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