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黛玉重生 >

第29章

红楼之黛玉重生-第29章

小说: 红楼之黛玉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开始还好,这用过一会热汤,净了手,宝钗却忍不住四下打量起来,好似在找什么人。
  “姑娘不必找了,古嬷嬷昨儿回宫里去了。”冷不丁说话的却是张姨娘。
  张姨娘阅人无数,这些姑娘里却是最不喜欢这一位,哪怕这一位比之黛玉来说,气度容貌也不落下乘。瞧着是事事周全,温和有礼,这行事之间却透着一股子虚劲儿。
  这一群姑娘为何而来,张姨娘心中有数,只是其他姑娘好歹还真心实意与黛玉亲亲热热说上几句,这位薛家的姑娘,看着倒是亲热的,可私下里眼睛不知往周边觑了几次,张姨娘实在看不过去,既然不是诚心来访,还要自家姑娘费心招待,这才说了话。
  再说这薛家,虽然攀了贾府的亲,说到底不过是一商户,林家自黛玉入京,也暗地里在京中置了产业,与这薛家打过些交道,想想薛家的商户总少不了仗势欺人,张姨娘心中又鄙夷了几分。
  “林姐姐也真是,既知姊妹们要来,为何要让那嬷嬷回去,何不留上一留?”最先抢话的依然是‘心直口快’的史湘云。听到这嬷嬷回宫了,她有些心急,湘云对选侍没什么想头,只是她向来与宝钗最好,宝钗可是指着这选侍提一提身份的。
  “史姑娘这说的是什么话?需知那是太后身边的嬷嬷,岂是咱们姑娘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亏得我们姑娘费心小意招呼姑娘们,唯恐有哪一处没顾虑周全,敢情诸位并不是来看我家姑娘的!”
  继张姨娘之后,荷姨娘也跳了出来,她可没张姨娘那么好性,姨娘原本就是下人,这么多年来看了那么多脸色,这些姑娘们再怎么掩饰,又能逃得过她的眼去,而且听听这史家的姑娘,说的是什么话。
  荷姨娘一番抢白,反倒是把湘云呛得脸一阵红一阵白,虽然如今黛玉已然自立门户,但是在史湘云的概念里,这黛玉依然是多年之前那个母丧之后来投奔贾府的姑娘,有时说话难免会忘了尊重。
  “二位姨娘下去吧!这月的月钱不必领了。”黛玉面上没什么表情,看了看张、荷二位姨娘立着的方向,话虽然淡淡的,这样比之凤姐王夫人那种厉声厉气却更显威严。
  两位姨娘悄然退下,紫鹃和雪雁连忙顶了她们的位置,立在一旁伺候,一时间主屋静得仿佛掉根针都能听到。
  探春低着头,捏了捏手头的帕子,这屋子里的地龙烧的并不是那么热,但是她背后已然冒了冷汗。见下人这么排揎湘云,探春也是有些坐不住的,这湘云好歹也是个主子,终归探春在那贾府见惯了越俎代庖的下人,饶是这是林家,探春倒是不惧这些,正想揪着这些下人不识礼数说事,没想到黛玉却先一步自个儿罚了人。
  再瞧瞧这两位姨娘恭恭敬敬顺从退下的模样,哪像是贾府里,那些老妈子就算被呵斥退下,依旧骂骂咧咧,摆出一副不服气的嘴脸来,看着黛玉这举止,探春忽得觉得,万幸自己没开口。
  “我也晓得姊妹们多半是忧心选侍一事,诸位既是想要拜访古嬷嬷,只管在帖子中明说便是,何必兴什么‘项庄舞剑’,那样我自然会多留她几日。”这厅里静得很,黛玉忽得笑道,“都是一家子姊妹,何必如此,姊妹们都是一等一的姑娘,安心准备着便是,多此一举就不怕弄巧成拙?”
  黛玉也没那么好性子,前世她们不就常说她牙尖嘴利,如今不坦坦荡荡多说几句,倒是亏了。
  探春听了,越发面红耳赤,宝钗也暗自庆幸,得亏这古嬷嬷回了宫里,不然见了今日之事,她们选侍一事,搞不好就难办了。
  “说什么‘项庄舞剑’,你这林家门里自然是没有沛公的,主人家都如此说了,咱们还留在此处作甚!”湘云刚吃了一顿下人的排揎,如今又听得黛玉话中有几分讥诮,哪里还坐得住。
  “原以为姊妹们来我家中,是来探望我的,毕竟我在这京中,认识的人也不过这些。难不成因得我不能闻弦歌而知雅意,没将这嬷嬷留下指点你,而是将你当做客人好生招待,反倒是成了我的罪过?”
  这里是林宅,黛玉可不会相让,毕竟前世史湘云是那将她比作戏子还要她坦然接受的人,做出此等言行,黛玉并不意外,只可惜了湘云一身的才情。
  “县主大人哪里会有什么罪过!”湘云冷笑道。
  黛玉心下了然,前世湘云年纪长了些的时候,倒是少与自己拌嘴了,中秋之时二人还互相宽慰,作诗联句,如今黛玉自立门户,身上又有了县主的品阶,同是无父无母,想来这湘云终归心绪难平,言语间也酸气满满。
  难不成为了让这位公侯小姐心中爽快,她林黛玉还得把自己过得惨兮兮的,来讨人开心,真是可笑!反正理亏的不是自己,黛玉倒要瞧瞧她怎么收场,听了这阴阳怪气的话反而不气,嘴角微微抿起,就这么看着气急败坏的湘云。
  “妹妹莫怪,云儿她近来火气有些旺,云儿来……”宝钗还是那么温婉大方,好似刚刚张姨娘刺她那一句从未有过,她走到湘云边上,掏出帕子来拭去她脸上将要滴落的泪珠子,把湘云牵出了屋里,莺儿和翠缕连忙拿着大衣裳追了过去。
  迎春向来木讷,如今更是难以自处,也拉着惜春出屋子看湘云,服侍的丫鬟也跟了出去。只见探春使了使眼色,侍书也自出去了,只雪雁和紫鹃毫无所动,依旧服侍在旁,见依然有下人在,探春一时不知如何开口,欲言又止。
  “放心,我并不介怀,选侍一事,愿妹妹得偿所愿,只是过犹不及,莫被人当了枪使。”黛玉给了探春一个安慰的微笑,说到。
  “多谢林姐姐”探春有些惭愧,她们此番前来,目的确实不纯,若不是她十分在意此次选侍,探春也不会硬着头皮下了帖子,瞧着方才湘云的举止,谁把湘云当枪使,探春心中明镜似的。
  一时屋内二人对坐无言,约莫过了一刻钟,只见厅里帘子掀了起来,却是宝钗面上挂着温婉的笑意,拉着湘云进来了,迎春,惜春紧跟在后。黛玉微笑的看着来人,且等着宝钗会说出些什么来。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作者挺佩服宝姐姐这类型的人的,真的很厉害,反正我是做不到,总之在没有利益冲突的前提下和宝钗相处,还是不错的。
最喜欢的还是黛玉~( ̄▽ ̄~)~
至于湘云~( ̄▽ ̄~)~
心直口快也要分场合的

  第42章 而散

  四十二、而散
  “都是一家子姊妹; 何苦来哉?此番是云儿不妥; 还不来告罪?” 只见宝钗笑盈盈拉了湘云过来; “一年年大了,竟还是同小孩儿一般任性; 你也晓得的; 云儿历来如此; 心确是不坏的。”
  话毕宝钗又是一叹,眉间染了愁色; “要说也是怨我; 云丫头不过是记挂着我罢了; 你们也晓得; 我家中虽有那哥哥,确是指望不上; 只求他不惹出祸事就阿弥陀佛了。”
  “宝姐姐……”湘云眼睛微红; 也是一叹,“这人又何尝事事顺心; 我们女儿家终归是更为不易……”
  此言自然也戳中了在座诸人的心事,众人皆沉默不语。黛玉倒是十分钦佩宝钗这样的本事,说话行事,总是有自己的理儿; 如此顾全大局。
  说到底黛玉也不过是凭着自己的筹谋; 以及林如海拳拳爱女之心,才略好些,只是这日子不过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如今瞧着,反而像是她自己有了好日子,却心胸狭隘,又与姐妹们为难一样。
  黛玉见宝钗把湘云和众人说得服服帖帖的,心中好没意思,只是也不愿自降身份与她分辨,人常说宝钗随时守分,只是若当着说起来,宝钗也是舌灿莲花的。
  想想前世宫中去了个太妃,贾府之中女眷都要入宫随祭,那段时间里薛姨妈是对黛玉照顾有加,吃饭服药,无不挂心。
  只可惜那时黛玉无知,感恩戴德,甚至称呼薛姨妈时与宝钗同例。现如今黛玉自是明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关怀和妥帖。却不知前世薛氏待自己好,究竟是真的怜爱,还是做出些厚道模样给贾府中的某些人看,黛玉就不得而知了。
  按理说黛玉大可也卖两句惨,说说自己的不易,这样便皆大欢喜,小事化了。可惜黛玉并不愿意以这种方式换取某些人心中的舒坦自在,依旧静静坐着不说话。
  “莫要提这些了,前儿花朝的时候给姐姐下了帖子去园子里一聚,不料却没请到。我闲的无聊,便起了个社,做些诗词,不知林姐姐可否赏光诹上几首。”探春见黛玉并不接话,唯恐刚刚缓和过来的气氛又降至冰点,连忙另起了话头。
  “不知这起了社,诸位可得了什么好诗?”黛玉饶有兴趣问道,也好似之前的事并未发生过一般。
  “不单得了诗,咱们还各自取了别号,我是‘蕉下客’、宝姐姐是‘蘅芜君’、二哥哥是‘怡红公子’、珠二嫂子是‘稻香老农’,云姐姐是‘枕霞旧友’;咱们还给姐姐你想了个极好的别号‘潇湘妃子’。”说到起社一事,探春打开了话匣子。
  “是了,那园中潇湘馆如今还空置着,便是专门留了与你的。”宝钗笑着附和到。
  听到这话湘云心中有些不爽快了,她也是十分喜欢这潇湘馆的,只是老祖宗和王夫人都说此处留了与黛玉,就连湘云在这园子里小住,也不欲让她住进去。
  “怡红公子?难不成如今宝玉也住在园中?”听到这熟悉的别号,黛玉也有些恍惚,昨日之事历历在目,可这宝玉依然是怡红公子,难不成他如今还与贾府的姑娘们一同,住在怡红院。
  “只是难得花朝起社大家聚在一处罢了,二哥哥平日是不到园子中来的。”探春补充到,她和宝玉是兄妹,倒也没什么关系,可湘云和宝钗难免隔着一层,如今也不小了,这宝玉倒是想在女儿堆里厮混,可父亲是万万不许的。
  听到黛玉有此问,宝钗眸色暗了暗,似乎想到什么,只是很快就掩饰过去了。
  既然提到了诗,探春便又将花朝大家所写的诗句默了出来,大家品评一番。探春原也想邀黛玉作诗,只是黛玉说今日无甚诗情,想到才揭过去的事,众人也没有勉强。又坐了一会儿,见无甚可说,众人便告辞离去,黛玉也不留,将客人送出二门。
  “哼!我以后再不来了!”马车驶离了林家宅子,瞧着这越来越远的朱红大门,史湘云负气道。
  “原本就是你的不是!”
  一直甚少说话的惜春突然小声说了一句,惜春虽然性子冷淡,近年来也渐知人事,而且那嬷嬷教规矩时,虽然惜春年纪并不能参选,可家中姐姐们都跟着学,她也只有跟着的份,多多少少也学到一些,心中自有一杆秤。
  “此事就此揭过罢,一家姊妹。”宝钗摇摇头道,“今后大可不必再提。”
  湘云见宝钗如此说,也不再与惜春争辩。惜春也不再理会湘云,她难得出门,如今正从车帘缝子里看着街上的小贩和行人,很是得趣。
  黛玉不是长舌之人,宝钗倒是不担心她会把此事乱说,只是不知道另一辆车上的三丫头回去会不会把今日的事说出去,虑到此事,宝钗已然开始思量要如何应对。
  回到贾府中,贾母自是要问起此行如何,黛玉如何,探春一来便说明了这嬷嬷回了宫中,又说了与黛玉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又带了黛玉准备的礼物。倒是没有提及湘云质问黛玉,林家下人排揎湘云,又与黛玉有些口角一事。
  贾母与王夫人听了倒也没说什么,只是明明离得不远,黛玉却也不来拜访一二,贾母心中难免有些不好受,探春便当了和事佬,说是黛玉身子虽无大病,但是一直不爽利,如今马上又到了月信之期,所以才一直在家中。
  宝钗也说黛玉自己出门也是不便,让贾母方宽心才是,王夫人也深以为然。只是宝钗瞧着探春这一番应对,倒是对她又高看了几眼。
  才拜访黛玉回来不过两日,这史家又来了人接湘云回去。湘云又是依依惜别,红着眼要贾母记得再去接她,贾母安慰湘云让她好生在了家中,选侍之后姊妹们自然有一处玩的时候。
  瞧着贾母的神情,宝钗心中发虚,湘云心中一贯憋不住事,不知说出去了多少,不晓得这次又是哪个哈巴狗告了状,既然湘云走了,宝钗自己也不想在这贾府多留了。
  先时选侍一事无望,薛氏谋划着宝玉这一门亲,又有金玉良缘一说,薛家当然乐意在这贾府中住着。可如今想着宝玉的举止,选侍之期渐进了,倒也应该注意着些,宝钗先时已是和家中提了此事,可薛姨妈总是两头都不愿放,难免犹豫,现在可不能再蹉跎了。
  当日宝钗便又与薛姨妈仔细说了此事,薛姨妈也将此事放在心上,让薛蟠赶紧去收拾自家宅子,过了四五日就搬了出去,贾母和王夫人客气了一下,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