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七十年代金凤凰 >

第157章

七十年代金凤凰-第157章

小说: 七十年代金凤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名字。”韩晓棠拍手:“可是……”
  韩晓棠还没有说完,刘家宝好似已经知道她要拒绝一样,接口道:“姐,你不要拒绝,就让月娥给你帮忙吧,要不她老觉得心里欠了你的。”
  好吧,他们的心思,韩晓棠搞不懂,只得点头答应道:“好,那农闲的时候,就让她这里干活,我每个月给她开工钱。”
  听说还有工钱可以拿,刘家宝双眼放光,小鸡啄米似的点头,刘月娥却不满的用手肘撞他,刘家宝耷拉下了脸,撅嘴道:“姐,月娥说,你帮了她,她应该给你干活,不能要钱。”
  他们虽然都有点缺憾,但都非常的善良可爱,韩晓棠看着他们,也觉得心中欢喜,就满脸笑容的道:“也不算是什么工钱,就当是给你们一点零花钱,你们可以买点好吃的,还可以回去孝敬奶奶,多好。”
  刘家宝猛点头,这次刘月娥也没拒绝,也跟着点了点头。于是,韩晓棠就把刘月娥留在了店里,白天在店里缝衣服,晚上一起回家,刘月娥就住在前面的门面房里,有时候,店里的活多,刘月娥还带回家里来做。
  复杂一点的工作她做不了,就专心的缝制衣服,她缝的衣服不但针脚细密,做工也细致,做好后,线头也剪的干干净净,再挑剔的顾客都挑不出一点毛病来。韩晓棠很是高兴,到了月底给了她五十块钱,让她买些东西回去,还给她放了几天假。
  有了刘月娥帮忙,韩晓棠终于轻松了一些,只是陈芳的预产期快到了,她也不敢掉以轻心,每天都要过去看一下。
  最后几天,韩晓棠就把丁玉英接了过来,让她住在韩晓东家里,就近照顾。陈芳是头胎,怀的比较辛苦,脚和腿都肿了,连鞋都蹬不上,丁玉英就给她做了一双又宽又大的软底棉鞋。
  只是丁玉英还要照顾韩飞,韩飞现在会走路了,正是新鲜的时候,但他年纪小,走起路来一扭一扭的,有些不稳当,要有人随时跟着,生怕他再磕着碰着,身边离不了人。
  现在再加上陈芳,就有点手忙脚乱,虽然有韩晓东从旁协助,但他一个大男人粗手粗脚的,有些活他根本就做不来,就过去帮韩晓刚做烧鸡,让杨娟过来伺候。
  杨娟刚生过孩子,有些经验,倒是比韩晓东做的细致些。而且她生孩子的时候,陈芳没少照顾她,还给了五十块钱。她再糊涂,这点里明面上的东西,还是能看的清楚的,所以也算是尽心尽力。
  平时有她们照顾,韩晓棠还可以置身事外的忙自己的生意,但到生的这天,韩晓棠就不能不管了,干脆把店关了,跑去了医院。
  丁玉英和杨娟都不认识字,缴费办住院手续,这些都是韩晓棠跑的,以前,杨娟生产的时候,住院的费用都是韩晓棠出的,她自然不能厚此薄彼,何况她和陈芳的关系可比杨娟好多了,自然不会再让他们拿钱。
  陈芳虽然是个很硬正的人,但现在生产这样生死攸关的时候,没空再去计较那些琐碎的事,因为她实在是疼的要死。
  好在陈芳是个勤快的人,身体健康,怀孕以后也经常活动,生产还不是很难,但也折腾的不轻,足足疼了好几个小时,才生下了一个女婴。
  陈芳有点沮丧,她怀孕艰难,过了这么多年才生了第一胎,而她和韩晓东的年纪渐长,没有几个七年可以等了,现在生了一个女儿,想要再生也不知要多少年以后了。
  韩晓棠却很喜欢,细心的用棉褥把孩子严严实实的包了起来,一边不住的劝慰她。陈芳才好些,但还是有些郁郁寡欢,直到韩晓棠把孩子包好,递到她的怀里,看到女儿柔软白嫩的小脸,所有的担心忧虑就全部抛到了脑后。
  她本来已经接受了今生不能生育的命运,可现在她终于有了一个孩子,她还有什么好不满足的。等到孩子饿的哇哇大哭,蠕动着小嘴往她怀里拱的时候,她的心里顿时就被幸福填满,再容不下其他了。
  虽然陈芳生了一个女孩,丁玉英有点失望,但她已经有孙子了,现在添一个孙女也挺好。
  何况以前她以为韩晓东夫妇不能生,都开始踅摸着在十里八乡打听,想给他们领养一个孩子。现在他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孩子,不管是男是女都好,至少韩晓东和陈芳老了有个依靠。
  因此,丁玉英踏踏实实的在县城给陈芳伺候月子,韩晓棠就趁机劝她搬到县城来住。
  现在他们孙子孙女都有了,韩晓东兄弟两个也都来到了县城,他们老两口还住在村子里干嘛。搬来县城,他们可以互相照顾,韩晓东他们不用再来回的往乡下跑,他们两老也可以就近照顾孙子孙女。
  丁玉英喜欢两个孩子跟什么似的,而且韩晓棠兄妹姐弟三人都在县城,她也想和孩子们在一起。
  但韩庆斌老顽固,不肯来县城,说是来了一个人都不认识,那有在村子里好,农忙下地,农闲的时候可以找老兄弟唠嗑,死活不肯来。
  老一辈的人在乡下住惯了,故土难离,韩晓东三人轮番上阵也没能说动他,因此丁玉英在县城呆了一个月,等陈芳出了月子,就不得不回去了。
  陈芳带着孩子什么都干不了,韩晓东自己找了工地的活计,虽然劳累些,不过工钱高,顾着一家吃喝还行,但想要还买房子时欠的债,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韩晓东的身上,陈芳也心疼,家里没钱,他们夫妻两个节省些过就是了,可现在有了孩子,不能让孩子跟着他们受委屈,不能让孩子再吃他们吃过的苦。
  所以陈芳急着想出来挣钱,而且她弟弟这次高考又落榜了,国家恢复高考好几年了,制度越来越完善,考试的内容也一年比一年严苛。
  陈磊学习虽然刻苦,但底子太弱,一连考了两年都名路孙山,今年他自己也泄气了,就放弃了继续复读。
  但陈磊上了好几年学,在县城生活习惯了,不想回乡下去,就在县城拖同学找了一个工作,白天去工作,晚上吃住在陈芳家里。
  陈芳嫁了人,陈家就只剩下陈母和陈磊相依为命,后来陈磊考上了高中,来县城上学,家里的地,陈母一个人种不了,就租赁给了别的人种,每年给他们一些粮食,也够他们娘两吃。
  现在见陈磊不肯回村子里去,陈母一个人呆在乡下也没意思,就提出进城来照顾儿女,可以给陈芳带孩子,还可以照顾他们姐弟。
  韩晓棠虽然觉得有些不妥,但是也没有别的办法,而且陈母对外孙女是真的很好,每天在家带孩子做饭,两晌还会带孩子到店里来吃奶,等孩子吃饱了,再不辞辛苦地抱回去。
  韩晓棠还觉得是自己杞人忧天了,而且她实在很忙,没空再管他们的闲事,只能暂时放到了脑后。


第156章 
  过完年,生意稳定之后,韩晓棠每个月都会拿出来一千块钱,帮助曾经扶贫的那个村子里的孩子,供他们上学。
  农业局的每个职工都分配有指定的扶贫目标,一个职工对准一家帮扶。
  而赵旭阳没有固定帮扶那家,而是和韩晓棠一起帮村子里所有的孩子,给他们出学费,买书包和学习用具,让他们去上学,希望他们可以凭借读书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能够走出大山。
  为了能够拿出更多的钱来,韩晓棠更加的用心的做服装生意,夏天,她批发了很多布匹,把自己设计的裙子,结合这个年代的风格,做出了很多款式的裙子。
  县城虽然也有别的服装店,但大多都是在外地进货,向韩晓棠这样自己设计服装的,却是绝无仅有,因此生意非常好。
  她实在是忙的没心思去顾及别的了,好在有陈芳和刘月娥帮忙,韩晓棠白天在店里做生意,晚上回来就在家里,又买了两台缝纫机,和陈芳她们一起做衣服。
  韩晓棠负责设计剪裁,陈芳和刘月娥加紧缝制,即使这样也是供不应求。夏天的布料比较薄,衣服价格也便宜,一条裙子也就一二十块钱,很多人能负担的起。
  一个夏天下来,韩晓棠赚的盆满钵满,她也不吝啬,给陈芳她们都提高了工资,陈芳开到了每个月一百五,比单位职工的工资都多。
  刘月娥每月也给了一百块,孙玉霞也给开了一百多块,几个人干劲十足。有了经验,第二年夏天,韩晓棠提前就开始囤积货物,开春伊始,她们就加班加点的赶制裙子。
  而海棠服装店开的时间长了,在县城里声名鹊起,周边的乡下都知道县城有一家服装店,不但衣服样式好看新颖,而且价格也公道,前来购买的更多了。
  韩晓棠整天忙的陀螺一样,她要去外地进货,不但要进布匹,还要进成衣,回来还要抓紧时间制作衣服。好在她以前在县社上班的时候不忙,设计了很多服装,现在刚好派上用场。
  这天下午,送走了一波客人,韩晓棠好不容易得空坐下来休息一会,这时一个穿着时髦的年轻女子走了进来。
  那边孙玉霞还在忙,韩晓棠就自己起身过去招呼:“你喜欢哪一件,我取下来你试试。”
  那女子不屑的回头看了韩晓棠一眼,见她姿容穿着不凡,脸上的倨傲之色减轻了一些,但还是有点傲气凛然:“都说海棠服装店怎么怎么好,卖的衣服怎么洋气,我看也很一般吗?”
  褒贬是买家,听她这样说,韩晓棠也没生气,微笑着解释道:“衣服挂在墙上是平面的,看不出什么效果,穿到身上或许……”
  韩晓棠还没有说完,那女子就不耐烦的打断了她的话,询问了几款裙子的价钱。韩晓棠都给她说了价格,她没说好,也没说不好,在店里转了一圈,就施施然地走了。
  孙玉霞见女子不买东西,还这么倨傲的样子,有点不忿的道:“什么人啊?”
  韩晓棠也皱紧了眉头,却并不是因为她的态度,而是因为她的行为举止有点奇怪,她不像是来买衣服的,倒像是来参观她们店铺的。
  海棠服装店生意好,前来打探的同行很多,韩晓棠也没在意,或者是同行,或者是准备开服装店,过来参观取经,想学些经验。韩晓棠也没放在心上,可是奇怪的事,却接连发生。
  虽然陈芳和韩晓棠是姑嫂关系,但陈芳是个很讲究原则的人,没有仗着这层关系,就在服装店搞什么特殊,每天也按时按点的上班。
  这天下午都三四点了,她还没来店里,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韩晓棠一边忙碌,一边还不住的往外面张望,她没有责怪陈芳的意思,只是有点担心,是不是他们家里出了什么事。
  不过一会陈芳就气喘吁吁的赶来了,而且脸上满是掩饰不住的笑意,看来不是家里出事,韩晓棠就放下心来,但也有点好奇的问道:“嫂子,你干什么去了?”
  陈芳喜形于色的道:“我弟弟说了一个媳妇,今天去相看,就耽误了一点时间。”
  这时候,八岁才开始上一年级,陈磊还留过级,虽然去年才高中毕业,但已经二十出头了。
  这个年纪,在乡下早就结婚了,陈磊却拖到现在,陈母和陈芳都很着急,现在他的婚事有了眉目,韩晓棠也替她高兴,忍不住就多问了两句:“是哪里的?”
  “县城的姑娘。”
  怕韩晓棠不信,陈芳还把拿出了那姑娘的照片给韩晓棠看,照片上姑娘穿着不俗,大方洋气,相貌美丽,只是眉宇间有些隐隐的傲气。
  韩晓棠觉得有点眼熟,开始还只以为是来店里买过衣服的顾客,但孙玉霞接过一看,却惊奇的脱口而出道:“老板,这不就是前几天来咱们店里,东看西看,却什么都没买的那个人吗?”
  开服装店,每天见的人多了,韩晓棠没想起来,但孙玉霞却记得很清楚,主要是那个女子的态度很傲慢,不像是来买衣服,倒像是来参观的。
  孙玉霞这么一说,韩晓棠也想起来了,陈芳和孙玉霞心思单纯,没往别处想,但韩晓棠前后的事情一联系,就感觉事情有点不对。
  但店里人来人往,韩晓棠也就没说什么,就把照片还给了陈芳,只是到了晚上回家做衣服的时候。
  韩晓棠把陈芳叫到了后院,说是要她帮忙,陈芳不疑有他,就跟着韩晓棠去了后院。
  可是进了韩晓棠的房间,却没说要她帮忙做什么,反而带着陈芳坐到了客厅的沙发上,韩晓棠还给她倒了一杯茶,显然是有话要说的样子。
  陈芳本来还有点疑惑,但是见她这么郑重的模样,就没有说话,默然不语的看着她,等着韩晓棠说话。
  韩晓棠喝了一口茶,才缓缓开口道:“嫂子,你嫁进我们家这么多年了,我们相处的也不错,有些事,我也就不拐弯抹角,直接和你说了,有什么说的不对的地方,你多担待。”
  韩晓棠性格爽朗,不管什么事都是当面直接说,从来不会遮遮掩掩的,这次却这么神神秘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