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穿成男主的炮灰寡嫂 >

第68章

穿成男主的炮灰寡嫂-第68章

小说: 穿成男主的炮灰寡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中状元郎?”
  林云芝笑的像只狡诈的狐狸:“是我”
  大家一致翻白眼,再问:“到底是谁”
  “是陶家四子,陶家兴”这时捕快从外头进到内院,缓缓地替其回了这个问题。
  满后院的人都愣住了,因为若是林氏开口,她们只管还要再考证一二,但明显的这位捕快是官府之人。平常没事哪里会同他们开玩笑?
  既然不是玩笑,那便是真的,那一瞬间黄氏一双眼睛霎时红成一片,落下泪来……不是愁的,却是头回因欣喜而落。
  那可是状元啊!他们老陶家也能有如此福气。
  陶家跟着声名大噪,毕竟出了门状元,即便是在京城那也是值得大操大办的,引得无数人艳羡,更何况在这乡野之间,无异于是山窝窝里飞出来的金凤凰。
  而且陶家兴才入仕,便官绶六品,比着战战兢兢守业绩的县太爷还要高出一阶来。
  只要没瞎了眼,都明白陶家这回是真的发迹了。再有个几十年没准陶家还能出门首辅,大晋数朝以来,能升任首辅的无一例外,全都是才高八斗的状元郎出身。由着内阁大学士转任。
  一门首辅,足可荫蔽三代,真可谓一遇风云便化龙。只要不出意外,陶家不久的将来在京中也将会是赫赫有名的新贵。
  大家之所以如此奋然,并非是陶家状元出的出人意料,而是这门新科状元郎迄今为止并未娶妻,这也就意味着他们有机会做状元郎的亲家!
  原本陶家兴中举后派媒人上门,叫黄氏一一都推拒之后,本来心思都歇了的人家,如今全都死灰复燃。
  他们记得黄氏的托辞,说是他家老四已有中意的发妻,不会再相看别家姑娘。
  但这句话只是说正妻位置已定,言下之意,妾室倒是可能。或许当初,那些富贵之人还有些犹豫让自家姑娘给个无品阶的举人当妾。可如今哪里有犹豫,只恨早早没能为自家姑娘打算。
  能给状元郎当妾室,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原本盯着妾室位子的本就不少,只等陶家老四授官后自荐门庭。现在人家摇身一变,成了顶顶大名的状元郎,盯着的人确实不知多了几何,不知几家人在家中捶胸顿足。
  不过很快,他们就平衡了,因为他们派遣上门的媒人一一都没黄氏打发了回去,一个不留。这回黄氏算是意识到自己当初话不满,让别人理解错了。她身为寡妇,虽说独自养大陶家几兄弟,但却个个根本苗红。
  没有养妾抬姨娘的陋习,农家人就盼着夫妻守望相助,将后宅弄得乌烟瘴气,摆的又是什么谱?都说祸事败家都是从后宅闹出来的,女人一多哪里能收家?
  更何况以老四的性子,怎么可能纳妾!约莫这次回来,他是要同林氏成婚的。没得要让这些糟心事,坏了事。
  媒人们纷纷可惜,“陶家这块香饽饽是不成喽,他家老娘那份劲儿,莫说妾室,怕是再低贱些的姨娘多半也是不会纳的。”
  “唉,谁说不是,但陶家不纳有不纳的好。”
  “。。。。。。”
  林云芝听了媒人上门的这些事后,先是震惊黄氏的坚绝,而后更多的是不可思议。
  黄氏笑道:“你以为娘什么都不知道?老四这心是实的,同你袒露心意前,为的怕着我会霸着,让你心底下不舒服,早早跟我下了死心。我老婆子不是个眼瞎的,你的好我看得通透,就是命不好。当初要是替着老四娶了你该多好,不过眼下也不算晚。
  你们好好的,娘心里头便高兴。娘已经替你们选好日子了,两个月足够他回来的了。到时候就在老陶家成婚。”
  黄氏轻轻的拍着林氏的手,说:“娘给你们主婚,谁要是敢饶舌,娘第一个将人打出去。说来咱娘两是有缘分的,这辈子会做一辈子的娘两。我替老四先开了这口,就是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林云芝没想到,黄氏什么都知道,陶家兴在表露出喜欢自己的时候,已经将所有的阻碍扫清。若要论在此间谁能对自己有心,却是无人能超出于此。
  林云芝没有犹豫,她强忍着眼中的酸意,头回对着黄氏笑道:“我想给你当一辈子儿媳”
  黄氏知她这“儿媳”的言下之意,笑眯了眼:“那就再喊声娘”
  “娘”
  这一声,不同以往。以往她是陶家老大的寡妇,是和离后陶家的“姑娘”。而眼下这声“娘”,却是最为往后老四的“媳妇”。同个字眼,喊出来意义却截然不同。
  黄氏轻轻地应道:“好孩子,今后由着老四疼你,娘疼你”
  林云芝从未有过如此暖意,尖牙不见眼的笑了。
  两月后,陶家兴从京中回来,县太爷亲自派了轿撵和仪仗迎人,敲锣打鼓、热热闹闹的。车马由着县衙直至陶记,沿途引得无数目光和喝彩。状元郎虽说并非他们家人,但是他们这山窝窝里出去的,如今斐然,他们与有荣焉。
  “瘦了”黄氏牵着人的手,泪眼婆娑。
  陶家兴眼也有些红:“让娘忧心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黄氏连连点头,她冲着林氏招了招手。
  林云芝明白她的意思,红着脸上前。黄氏左右手分别牵着两人的手,凑合似的往掌心一扣道:“日子娘替你们定下来了,该熬的坎都熬过去了,也该是时候有个结果了。”
  **
  婚事定在半个月后,黄氏早有打算,该命人裁制的衣服头面一一早就已经置办下来。林氏和离后她一直拿人当成自家“姑娘”。她家的亲爹娘是指望不上,他们也因自己当初的作为,不敢再来陶家蹙眉头,这些事最末还是交给她了。
  因要宴邀宾客,陶家兴娶寡嫂的事也在镇里传得有鼻子有眼,眼红心酸的太多了,尤其是那些想嫁与状元郎的姑娘。她们中拿着林氏口诛笔伐的,从东街头排去西街尾。
  毕竟她们以为陶家兴是看中哪家清白人家的姑娘,真心实意,她们不过是时机不对,没能遇上这样的痴情郎君,不是她们比不上对方。
  而眼下,他竟要娶寡妇入门。这让她们不能理解,难不成她们连寡妇都不如。
  陶家兴知晓后,小心翼翼的看着跟前的人问:“你怕吗”
  林云芝摇头,她认准的事并会因为旁人而更改,至少她们还没有这资格:“我不怕”
  “那就好”陶家兴轻轻的在人额前落下一吻,道:“交给我,我会解决的,我会让你毫无负担的嫁入陶家。”
  “嗯”
  林云芝初时不解其意,自以为他是在宽慰自己。结果不出两日后她发现那些谩骂全都销声匿迹了。
  别无他故,因为陶家兴从京城中不但带回了满身殊荣,更要紧的是他还带回了一卷赐婚圣旨……上头有当今的国玺,上头白纸黑字的写着赐婚的文书。
  皇帝赐婚,那便是最大认同,谁若再敢胡言乱语,那便是藐视圣听。即便她们不甘心,往后也只敢自己同自己,偷偷的嚼舌根。毕竟谁敢保证,你倾诉的对方不会倒打一耙。
  世头有能让人恐惧畏惧的物件,但却不能让所有人都闭嘴。可是只要畏惧了,就无法形成流言,公诸于众。
  成婚当夜,红烛打着火结子噼里啪啦的,眼前的盖头被挑开,林云芝红衣明媚,略施粉黛后的娇容,如初雨新绽的芍药,向阳而生,开得明媚,开得如火如荼。
  “你哪来的圣旨”林云芝愣愣地看着跟前同样一身喜服的男人,这是他头回失态,眉宇眼角染了酒气,满上一层勾人心魄的绯红。
  世间约莫少有形容男子妖治的,因的世人以为那样的容色长在男子身上,会让他所有的努力,事倍功半。
  因为他们被其容貌所惊艳,就会忘掉他原本也一样瞩目的科举成就。没有人愿意这样,所以不会有如此形容套在男人的身上。但林云芝明白,妖治从不分性别,这样的夸赞不应该被贬得一文不值。
  就好像眼下,她就觉得这份妖治,让她心惊动魄。
  陶家兴一双凤眼染上水波,眼尾勾勒出细碎的红,像开遍山野的桃花,灼灼其华。
  当所有的礼数规矩变得名正言顺,或许经年的痴心妄想会让人彻底失去该有的理智。至少,膨胀的欲|望|会吞噬那份小心翼翼,宛如让人里子霎时变得陌生却又理所当然。
  他覆着耳呢喃,温热的匀称的气息,顺着林云芝的耳聒攀沿,窸窸窣窣的勾缠人心,他声音里带着酒气侵染的欲:“此事三言两语不得解,且留待以后再解释。”
  “而今,是不是该。。。圆房?”
  林云芝叫他这一句圆房吓得一哆手,呼吸略略有些急促,但很快又平复下来,唯余躁动的心脏在胸腔里头蹦跶。
  方才已经拜过天地,所有的一切都是名正言顺。他们。。。已然是夫妻。
  林云芝虽说上辈子感情经验基本为零,但不碍于大环境所熏陶,知道约莫的步骤。
  心悬到嗓子眼,又干又哑,她垂着脑袋,点了点头。能感觉到身旁缓缓靠近的身体,而后头上一轻,原是他信手替自己拨下头面,松了发髻后,乌发顺着肩垂落下来。
  随着这发髻一松,原先的阻隔霎时烟消云散。额前略一滚烫,再之后如急流遇石分成两股,一则顺着温热而下,一则沿腰腹而上。
  情|事本就不需多加指点,更何况陶家兴怕让林氏不舒服,特特前去看话本子涉猎。里头淫词艳语,虽让人耳根赤红,于是他没敢细看,匆匆晓得个过程便将书和上,又怕不小心被发现,从伙房里搬了铜盆,烧成灰。
  如今,回想起来,他只记得让人松快下来,才不会疼。而要让人松快下来,就得。。。就得。。。
  林云芝看着人颤巍巍的解开自己的衣襟,又颤巍巍要替自己解,因手哆嗦而几次三番没能解开。心底下那点紧张登时被他的憨态击溃,都说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相形见绌下,林云芝豁然攀升起自信。
  眼见陶家兴额头都要滚落热汗,她这头还裹得像只成了精的粽子,她心中微微一软。凑到跟前,轻轻一啄,而后再陶家兴骤然瞪大的眼中,缓缓解开自己的衣衬。
  如繁花曳地,又如牡丹吐蕊,雪肤展露于视野之内,红色明媚里绣着两只戏水鸳鸯。她牵着对方的憨厚,拨云见雾般去见巫山美景。
  雪峰落积雪覆岭,白雪绵延铺陈而下,若细流款款而动。山脚下有芳泽三角之地,栽有一株含苞待放的红梅株,云海翻转间,可见天地间陡然有巨峰坐落。
  没等细看巨峰上的端倪,又见云海翻涌,却闻涓涓咕咕流水,以及天际风啸雷鸣,梅花落了一地残红。
  山呼海啸之音不绝于耳,得见海市蜃楼、良辰美景。
  林云芝满身细汗方休,初时疼些,落了梅红后,又在小心翼翼中得了痛快。她觉得一切宛如一场好梦。
  “谢谢”陶家兴见了那片染了红的帕子,颤着音。
  林云芝明白他所谓的谢谢是何意,无力又不失欢喜的道:“不客气”
  也许,明日才是她与陶家兴的开始。
  余生路还很长,但却有了扶持之人,再艰再难,都该知道,他们已是万幸有了彼此,有了渡重山、赴蜀道的勇气。
  ………………正文完……………
  作者有话要说:往后的路,路遥马疾,让云芝和家兴自己去走吧,谢谢大家看着他们走到一起。


第87章 、番外一。圣旨
  廷试在会试一月后于正阳殿考察; 当日由着鸿胪寺寺正带至皇城外郭,于丹阳门前交戈; 司礼监上官领着入内城玄武正门,及过三座汉白玉拱桥、天坛宫阙,得以朝见金銮殿和九五之尊。
  大殿肃穆,不少贡士叫金銮殿梁柱上张牙舞爪的金龙吓得抖如筛糠,腿下一软,或是倒下时勾翻了书案,或是手肘拉扯下砸碎了笔墨砚台; 叮当一阵忙乱后,大殿下登时乌央央的跪了一地登科子弟的人头,直道赎罪。
  陶家兴回想起来依旧觉得脊背发凉,偌大的殿宇针落可闻,那种窒息的压迫,让人跟着心惊胆战……上头没让落座; 这会儿出差错,可谓是自毁前程。
  只闻,龙椅上传来轻咳声; 侍官闻声而动; 他扫了眼地上瘫坐的贡士道:“入了殿试,往后你们便可自称天子门生。本是光宗耀祖的美事,只可惜这些坐于地上的贡士,如今得见天颜却于殿前失礼; 此番殿试你们也不必参加了; 都且回去吧”说完,命人将瘫软在地的贡士全都请出金銮殿。
  那些被请出去的贡士登时面如死灰,但好歹还知道; 金銮殿上不可大呼小叫,只能不甘心的往龙椅上瞥,寄希望于上头会打断这些侍卫的动作。
  可是没有,皇帝从始至终都没有开口,似乎也是默认侍官所为,或者说侍官如此行事,是得其授予。满殿里留下来的见状,顿时不敢再四下环顾,生怕稍有不慎就会落得个“前人”的下场。
  “诸位贡士都坐吧”侍官点了点头,颇为满意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