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学霸在古代-第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放我名下吧,跟我的嫁妆在一起。”
朱氏说着,本想提一提魏丘名下变卖的田庄铺子,可想一想京城那么多豪门大族,这些东西他们根本沾不到边,遂又把到嘴的话咽了回去。
赵如熙知道母亲的为人。而且她先前说了要把钱交给朱氏保管,也是信任她。听说跟朱氏的嫁妆放在一起,自然没有不答应的:“好。”
见朱氏想起身,赵如熙赶紧拉住她:“还有件事,也要跟娘您商议一下。”
“你说。”
“许家,就是我养叔叔婶婶他们,因为我忽然没去书院,后来他们又听说了咱们伯府的事,急得冒火,担心的不行,婶婶憔悴了一大圈,嘴上起了一层燎泡,叔叔雇了马车到京城来转悠了几天,想打听咱们的消息。我今天听说后,内疚的不行。”
“当时你们邀请他们来侯府,他们担心自己的衣着、行为不妥,让下人看了我笑话,不肯来;也担心被你们误会他们是上门来打秋风的,从而对我不好,所以连上京来认门都没有。这次根本不知道咱们家住哪儿,才满城转悠。”
她抬眼看着母亲,眼眸里满是认真:“娘,咱们正式邀请叔叔婶婶来家里做客吧?本来我想今晚带叔叔过来认个门的,但总觉得这样做不够尊敬。还是爹娘你们正式下帖邀请他们才好。他们并不想从咱们身上得到什么,他们是真心疼爱我。”
朱氏听了,眼里冒了泪光。
她用帕子拭了一下眼泪,这才道:“你许家叔婶确实是真心疼爱你。我也是很感激他们的。只是当初你不是我的女儿,魏氏都没什么表示,我派人送钱给他们,他们根本不要,我也能理解他们的骨气,所以没有强行给予。后来魏府和魏家的事,一桩桩一件件,这事不落定,我跟你爹也不好出面去感谢许家。现在事了了,我昨儿个晚上还跟你爹商量,要邀请你许家叔婶呢,没想到你今天就提起了。”
她摸摸女儿的头:“我特别感激他们。他们不光没有虐待你,还精心教养你,没让你吃一点苦头。你看你现在,无论是脾性还是学识,都比我自己精心教养的孩子还要强许多,这都是你养父母和养叔婶的功劳。我怎么感谢他们都不为过。”
听到这话,赵如熙心里很是熨帖。
“我跟你爹商量了,送钱,你叔婶肯定不要。他们穷归穷,却十分有骨气,唯恐被人看不起,觉得他们来讨要好处。强行送钱给他们,是对他们的羞辱。所以我们打算替许崇文找个好学堂。”
见女儿眼睛亮晶晶的望着自己,朱氏伸手抚了抚她的脑袋:“靖立、靖安因为要走武将的路,所以没有进学堂。咱们赵家的族学,可能你不知道。它是用曾老太爷留下的祭田的出息办的,请了族里一位致仕的同进士和两位举人当夫子。虽说学堂用的是祭田出息,但费用还是不够,所以每年咱们府上都会再补贴五百两银子给学堂。这么多年咱们只付出,却从来没有享受过学堂的任何好处,放个人进去念书,不成问题。”
第212章 你很有天赋
“娘,您真好。”赵如熙说完又补充一句,“爹也很好。”
这正是她准备跟朱氏说的,想让她替许崇文找个好学堂。
许永益和谢氏,最大的期望就是一又儿女有出息,日子过得好。许雪进了女子学堂,自己又学着写话本,靠自己的本事养活自己,是不用发愁了。可许崇文却还呆在那个私塾里拼命念书。
赵如熙作为学霸,对古代童生、秀才办的私塾的教学模式很好奇,在刚穿越来后特意询问过许崇文。
然后她就发现,许崇文的先生教学流程是这样的:先生领读—学生跟读—学生自读—学生背诵—学生抄写—学生默写。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释义讲解?不存在的。你要问,先生会告诉你: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老实去读书,别整幺蛾子,否则伸掌出来,戒尺侍候。
赵如熙深切怀疑是这些人自己都不明白书里的意思,所以也不给学生讲,只叫他们背诵。
跟这样的私塾先生相比,她在女子书院里的先生,档次高,学识好,教学也极讲究方法,简直差的天远。
不过想想也应该,她们书院的夫子都是大牛,轻而易举就考上了进士,还都是名次靠前的;而许崇文私塾里的夫子,都是落第秀才或童生。智商、学识、见识都是云泥之别。
所以人人都想上名校呢。
因此赵如熙想报答许家,她觉得光出个凉拌菜的方子还不行,需得给许崇文找个好私塾,这才算是报答了许家人对她的这份掏心掏肺的好。
可没想到,朱氏的想法竟然跟她不谋而合,而且连私塾都帮选好了。
有这样的母亲和父亲,她为这个家做再多也心甘情愿。
“那我明日把这事跟他们说了?”她问道。
“行,说吧,今日你爹就已去私塾打了招呼了。那边表示没问题。”朱氏道。
赵如熙点点头:“娘,您再让爹帮问问,咱们族里谁家有宅子出租。崇文哥来上学,可以住在租的宅子里;我叔叔在京城做买卖也有个落脚的地方。”
“做买卖?”朱氏问道,“什么买卖?”
“这也是我要跟您说的。”赵如熙笑道。
“前段时间我替叔叔想了一个吃食方子,让他做凉拌菜买卖。现在他的买卖做得还不错,一天也能赚几十两银子。这买卖是我跟他们合伙的,我因出方子出成本,拿四成;他们出力、费心经营,拿六成。本来这钱我不想要的,但叔叔婶婶都是本份人,宁愿不做这买卖,也不愿意占我便宜。所以我只能作罢。也正是如此,我才想尽力帮一帮他们。”
朱氏点点头:“应该的。”又摸摸女儿的脸颊,“我女儿是个懂得感恩的,我跟你爹都很欣慰,也更感激许家了。他们把你教得真是很好。”
赵如熙替许家收下这份表扬。虽说她不是许家人教出来的,但许家人确实好。
她道:“他们要把买卖做到京城来。可人生地不熟的,容易出问题。所以如果能租咱们族里的宅子就好了,这样会少很多麻烦,不至于被人欺负了去。就算有人找麻烦,咱们住得近,也能帮帮他们。”
后面一个才是重点。
京城勋贵、高官满地走,小官宦更是无数。许永益的生意不红火倒也罢了。一旦红火起来,必然有眼红的要去找麻烦。不光地痞流氓,还有一些官吏也会眼红,想占为已有。他们不会明抢,但阴招是免不了的。
虽然绥平伯府已经败落,但根基还在,起码朝堂上的御史也能认识几个。这些勋贵世家或官吏想不被弹劾,就不敢动绥平侯府的生意。
“行,没问题。我一定把这事当成咱们自家的买卖来对待。”朱氏道。
“你说的宅子,我现在也可以直接告诉你,完全没问题。”
她指了指族人所住的方向:“那边有处宅子是族里一个远房亲戚的,他家宅子多,手头不宽裕,就把宅子租出来。只是咱们这里都是聚族而居,不好租给不知底细的人,所以一直没租出去。如果你叔叔他们来,直接就可以搬进去了。租金也不贵,只一个月一两银子,两进的院落,十几间房屋。而且离咱们这里不远,走路也只一盏茶的功夫。”
“太好了。”赵如熙高兴地抱住朱氏,“谢谢娘。”
朱氏回抱了女儿一会儿,看看时辰确实太晚了,这才恋恋不舍地站起来,笑问道:“这回没事了吧。没事我就回去了,你早点歇息。”
“嗯,没事了。娘您也早些歇息。”赵如熙送朱氏到院门口,这才返回。
第二日赵如熙仍早起出门去上学。
今天是北院的升级考试,她还是很期待的。
赵如熙进了书院,直奔丁班,就看到许雪一个人正在那里练字。
“小雪。”她轻唤一声。
“姐。”许雪高兴地叫了起来,放下笔,期待地望着她。
赵如熙知道她在等什么,从包袱里拿出她写的那本话本,赞道:“你这话本,写的真不错。”
昨晚赵如语走后她又跟系统斗了一会儿嘴,就仔细看了许雪交给她的话本。
看完之后,赵如熙不由感感慨:写作这东西,真是很讲究天份。
许雪基础差,看的书少,写作经验一点没有,全凭她这个门外汉以前世写八百字作文和论文、以及当了十几年老书虫的看文经验,对她加以指导,许雪就像模像样地写出了一本差不多两万字的。
除了文笔有些生涩稚嫩,某个配角人物性格刻画有点拿捏不准之外,无论是节奏还是主角刻画、代入感、爽点等等方面,都相当不错。
赵如熙这个老书虫,昨晚愣是看这本看得欲罢不能,意犹未尽。
她把自己看文的体验跟许雪一一说了,许雪激动道:“真的吗?你真的觉得好吗?”
“真的好。”赵如熙道,“你写完后没给你哥看看吗?”
许崇文读书虽然也认真努力,但偶尔也会跟同窗借些话本来看。许雪看的话本,就是从她哥那里来的。
第213章 学霸是不怕考试的
“没有。”许雪不好意思地道,“我怕我写得不好,他笑话我。”
她睁着大眼睛,信赖地看着赵如熙:“姐,我只给你一个人看。”
看着她晶亮的眼眸,赵如熙实在忍不住,伸手掐了一下许雪的圆脸蛋。
这妮子还有婴儿肥,又是个圆乎乎的苹果脸,脸上有肉,滑嫩滑嫩的,掐起来手感特别好。
许雪拍开她的手,捂着自己的脸,奶凶奶凶地瞪了她一眼。
赵如熙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里,你描写女主心情的时候,没写到位。她丈夫关怀体贴她,婆婆对她也好,她是不是应该有触动?还有老和尚跟她说缘由后,她心里是怎么想的,你也没写仔细,情节跳动得有些突兀。”
“嗯嗯,姐,你说的太对了。我这就改改。”
“改后好誊抄完,中午下学我跟你去书铺看一看,看看能不能卖钱。”赵如熙道。
“好。”许雪马上把纸铺开,“我很快的,中午一定能修改好。”
这话本都是一页页用棉线装订起来的,只需要把相关页码的内容增加修改,再重新装订,不需要从头到尾抄一遍,所需要的时间并不长。
可一说完,许雪就反应过来了:“不对啊,姐,你们不是要考试吗?我听说你们考试要考一天,便是连茅厕都不能去,吃饭也只能在考场上吃,你中午哪有时间?明日,啊不,应该是后日,后日咱们再去吧。”
“你先准备好。没准我考得快,中午就能出来了。”赵如熙道。
“啊?”许雪愣了愣。
她虽然听其他同窗议论,说赵如熙念书厉害,是最有希望考上秀才的学生。但在她的认知里,考试的时候,无论如何都应该好好考,即便提前交卷,也是差不多到时辰的时候再交吧?怎么可能提前半日交卷?
赵如熙不欲多说:“你中午的时候去咱们常去的亭子等着便是。如果我没来,你就自己吃点心。要是我来,咱们就去书铺。”
“你可别为了陪我去书铺提前交卷。我不急的。”许雪不放心,又叮嘱了一句。
她姐虽然不会这么不靠谱、为了去书铺而敷衍考试,但她还得叮嘱一句。
“好。”赵如熙挥手离开。
赵如熙回到北院,发现教舍里已坐满了人,她这个一向提前小半个时辰到的人,今天竟然是来得比较晚的一个。
之所以说是比较晚,是因为沐清蔷还没有来。
看到大家都在认真的温书,赵如熙不由抿嘴笑了起来。
看来临时抱佛脚的学生行径,哪个时代都一样。
她没打扰大家,坐下来拿出书,也静静地温习起来。
不一会儿,沐清蔷进来了,赵如熙无意中瞥见她,愣了一愣。
沐清蔷眼睛有些微微的红肿,面容憔悴。她平时就不是个有亲和力的人,这会子更是浑身冰冷,散发着生人勿近的气息。
她进来在赵如熙旁边的桌子前坐下,慢慢把东西拿出来,眼睛盯着书,却半晌没翻一页,很显然在发呆。
相处了这么久,赵如熙也知道这姑娘看着独傲清高,不爱理人,其实不过是情商有点低,不大会说话,因此容易得罪人。
久而久之,她就封闭了自己,不愿意再跟人交往。于是显得越发孤傲了。
赵如熙想了想,正打算起身,凑到沐清蔷身边问她两句话,就见崔夫人和另一位夫子领着捧着试卷的丫鬟婆子走了进来。
“考试了。把东西都收起来,只留笔墨砚台。”崔夫人道。
赵如熙只得作罢。
见大家收拾好,崔夫人就示意丫鬟婆子开始发试卷。
因为进北院的学生都是要参加科举考试的。为了让大家尽早适应科举考试,所以北院的考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