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女学霸在古代 >

第98章

女学霸在古代-第98章

小说: 女学霸在古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最开始,老夫人和大夫人答应她,她的婚事她自己做主。但时过境迁,现如今大夫人是自己的亲娘了,谁知道她会不会改变主意?
  自古打着“为你好”的名义干涉子女婚事的父母还少吗?爱之深,才更希望自己子女的亲事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下。谁也不希望有一个看不清楚的未来。
  可孩子不这么想。
  更何况,她跟老夫人和大夫人之间的代沟,那可是隔了几千年和一个银河系呢。
  “娘,您说,萧夫子这事该怎么办才好?”
  大夫人皱眉没有说话。
  好一会儿她才叹了口气:“这事,还得镇南王妃作主。不过县主生不出孩子,恐怕这口气还得咽下去。要不然怎么办呢?和离回家,总不能孤独终老。可再嫁还能嫁得了什么好人家?万不过是给人做后娘。做后娘,还不如留在英国公府当原配呢。好歹英国公世子是去母留子,没叫那生母做小妾。”
  赵如熙撇嘴:“这可不是他们家人好,只不过是因为镇南王府势大。换个人,英国公府的气势可不会这么怂。”
  大夫人点点头:“说的也对。”她摸了摸女儿的脑袋,面露愁容,“熙姐儿,娘只希望你以后能日子顺遂,再不受半点苦楚。”
  自打知道赵如熙有可能是自己的孩子,大夫人每每想起心里就揪得慌。要不是当年她做事不够谨慎,让魏氏钻了空子,又岂会让这孩子过了这么多年的苦日子?现如今,她只能好好替女儿谋一桩好亲事,来弥补自己的过失了。
  感受到大夫人的心绪,赵如熙隐约也能猜出她的意思。
  不过有些话,她还是得挑在前面。
  “娘,当初我回来,您跟祖母答应我的亲事我自己作主,现在可不能反悔。”她道。
  大夫人一愣,望着赵如熙半晌不说话。
  赵如熙心生不妙,抬眼问道:“怎么,不行吗?”
  大夫人垂下眼,脸上露出难过的神情:“不是。只是当初魏氏对你不好,你提这要求我能理解。可现如今我是你亲娘,你竟然还是这么不放心吗?娘对你,只恨不得把心掏出来,又怎么会在婚事上害你?”说着,她红了眼眶。
  “娘,不是这样的。”赵如熙连忙道,“您当然疼我,事事替我打算。但我想要的,可能跟您给我安排的不一样。”
  “就比如萧夫子这事,或许镇南王妃跟您一样,都觉得是为了萧夫子好,劝她忍下这口气。可你们又怎么知道萧夫子自己是怎么想的呢?当初英国公世子对她海誓山盟,可转过头就瞒着她跟丫鬟有了孩子。没准在她心里,会觉得看英国公世子一眼都觉得脏。她宁愿重新嫁一个她不在乎的人,给人做后娘,也不愿意跟世子再在一起。什么叫痛苦,什么叫幸福,只有她自己知道。”
  “每个人,在乎的东西不一样。有些人,穿金戴银就觉得满足,丈夫忠不忠对她而言无所谓;可有些人,却把丈夫的情谊和对自己的尊重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萧夫子出身高贵,钱权二字于她而言生而有之,所以她并不看重。她看重的是丈夫对她的情谊。”
  她很想跟朱氏说,她也跟萧夫子一样,更看重情谊。尤其是纳不纳妾、对婚姻忠不忠诚这问题,她放在婚姻的首选位置。
  对于现代女性来说,穿越到在古代面对婚事,再没有比这个问题更重要的了。
  可这些话她实在不好跟朱氏说得太明白,否则就是戳她的心窝子。
  毕竟,赵元勋也是有姨娘有庶女的。朱氏的婚姻在外面看来似乎挺美满,但她生了两个女儿后丈夫就开始纳姨娘睡通房,甚至在自己怀孕最需要丈夫体贴关怀的时候。
  即便这是情不得已,是为了子嗣、为了侯府的未来。但丈夫天天叫别的女人相伴,大夫人心里定然还是会有一根刺的吧?


第210章 好多钱
  大夫人面上有一瞬的怔愣,旋即她就苦笑。显然,她也想到了自己的婚姻。
  可苦笑完,她看向赵如熙的目光如同看一个不懂事的孩子。
  “世间哪有事事如意的婚姻?你也说了,当初英国公世子对庆阳县主海誓山盟。可现在却整了这么一出。可见人心是会变的。什么情谊、尊重,这种虚无飘渺的东西能维持多久?把实实在在的东西抓住,才是正理。”
  她拉过赵如熙的手,温声道:“在你这个年纪,自是把情谊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可等你嫁了人,你才会发现,什么情谊,不过是男人嘴上的甜言蜜语罢了。唯有身份地位、钱财家世才是最重要的。”
  见赵如熙仍不以为然,她道:“就比如你跟如馨、如蕊、如语四个姐妹。因为嫡庶,你在家里是最尊贵的。可如果你只听男人的甜言密语嫁了人,而不挑家世地位,等你去参加宴会,或是回家归宁,你发现往昔不如你的姐妹穿金戴银,地位尊贵,处处得人奉承;而你却灰头土脸,置一身新衣都难,处处被人白眼。到那时,你又如何?这世上,原就是先敬罗裳后敬人。”
  赵如熙哑然。
  “所以我给你大姐、二姐挑亲事,不光要里子,也在面子。至少身份地位不能太低,家风要正,其次女婿也要人才齐整,明理上进。”
  “这样四角俱全的亲事,很难吧?京城这么多贵女,有这样的好亲,谁不愿意呢?”赵如熙嘟哝道。
  “难啊。所以打十一二岁,我就开始擦亮眼睛四处寻摸。我自己是女人,我又怎么不知道婚姻里女子的难处?我自然要为我的亲生女儿细细盘算,怎样的亲事才是最适合你们的。”
  赵如熙本来是要说服母亲的,被朱氏这么一说,她竟然被母亲说服了。
  她也不是真的十三、四岁的女孩儿,她内里可是快三十岁的灵魂。前世不光在论坛里看多了各式吐槽婚姻的帖子,她自己的同学、朋友、闺蜜的婚姻生活,也都看在眼里。
  她不得不承认,朱氏说的很有道理。
  她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既如此,那又何必嫁人呢?自己一个人过不好吗?”
  “一个人过?”朱氏忍不住笑了起来。
  她站起来,不想再理会天真的小女儿:“你说的这些可都是孩子话。行了,以后你的婚事娘会听你的意见,不会擅自作主帮你定下的;你呢,也别自作主张。反正你知道一点就行:娘是不会害你的。赶紧睡吧,别想那么多。”
  又一次被当成了孩子,赵如熙无奈。
  “娘,您等等。我还有事要跟您说。”赵如熙叫住朱氏,从衣橱里拿出康时霖给她的那个匣子。
  “这是什么?”朱氏返身回来,坐到椅子上,打开匣子。
  看清楚匣子里面装的东西,她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拿出银票来看了看,发现这银票是真的。再数了数,一共三万六千两银子。
  “你这是打哪儿来的?”她抬起头,问女儿,神情有些紧张。
  赵如熙不由笑了起来:“娘,昨日康先生和崔夫人说这事的时候您也在场,您忘了?这是今日师父帮我收的束脩,每人三千两。”
  她从里面拿出九千两银票:“这是我师父和两位师兄的。师父硬要给我,我当时不好推辞,所以拿了。这钱我不能要,得还回去,或是买相应的礼物回个礼。”
  她把剩下的银票推了推:“这是我这次赚的钱。”
  大夫人一怔,跟碰到烫手的东西一样,把银票又推回给赵如熙:“你给我做什么?自己拿着。”
  她正容道:“孩子,因为娘的疏忽,你这些年受了不少苦。”说着,她鼻子有点酸,“爹娘不知如何弥补才好,怎么还可能要你辛苦赚回来的钱?养家是爹娘的事,你的钱你自己拿着。”
  昨晚赵元勋领着赵如熙回来后,因为情绪太激动,没有留在外院,而是直接回了后院,宿在了大夫人房里,拉着大夫人说了半宿的话。
  赵如熙当时敷衍吴宗,说她因为家贫,没有笔墨纸砚,所以用炭条画画。这些话,赵元勋原原本本跟妻子说了。
  说着这话,他一个大男人都红了眼,更不用说一片慈母心肠的朱氏了。
  夫妻俩流着泪,商议着以后好好对待赵如熙,绝不让她受半点委曲。以后她出嫁,家中也尽可能地给她办嫁妆。至于她赚的钱,自然更是一文钱不会要。
  他们本就愧对于她,孩子自己辛苦赚的钱,他们怎么可能厚颜染指呢?
  换句话说,富裕家庭里的孩子,比如赵靖立、赵靖安,比如赵如馨和赵如语,无论嫡庶,无论是不是养女,他们都不会想着要去赚钱。因为他们衣食无忧,他们根本就没有这种需求。
  可赵如熙呢?先是去给庆阳县主画首饰图赚钱。即便明知自己的身世有蹊跷,她很有可能是侯府嫡支嫡女,仍然不辞辛劳地每日晚归,就是为了赚些银两。
  这次不顾名声不要名份,在教画画的时候也想要收三千两一人的束脩,也是这孩子想要赚些钱。
  为什么要赚钱?因为她穷怕了。
  她手里没钱,心里没安全感。这都是穷闹的。
  面对这样的孩子,他们做父母的心中愧疚都来不及,哪里会要孩子辛苦赚来的钱?
  “娘,如果家中入不敷出,您打理家里中馈甚是辛苦。不如拿点钱去置办些铺子田地。如果我赚不到钱就算了,既然能赚钱,我自然不能看着您辛苦操劳。”赵如熙道。
  她倒不是圣母。她其实很自私。如果在现代,她肯定会自己买房子买铺子、或进行投资,偶尔给点钱,买点东西孝敬老人即可。
  可这是古代,女子是没有财产权的。即便她出嫁,嫁妆单子都会在衙门里备案,以备以后和离时析产。
  如果她现在瞒下这几万两银子,这些银子不管是出嫁前还是出嫁后,都过不了明路。而且因为数目太大,她也不好拿出来使用。


第211章 可入族学
  更何况这事根本瞒不住,昨晚他们当着赵元勋和朱氏的面说了三千两银子束脩的事。如果她收了钱,闷不吭声地把这钱收在口袋里,老夫人和赵元勋夫妇会如何想她呢?一家人必然要离心。
  她是现代人,灵魂里情感独立,在这古代也没有多少安全感,也不会百分百信任任何人。
  而老夫人、赵元勋等人也是有私心的,对她和赵靖泰有亲疏远近之分。与赵靖泰相比,她不光是后面才回来的后来者,更是以后要泼出去的水。几百两银子或许长辈们不会有想法,可这是几万两呢。
  因此她把这钱拿出来,也是想试探一下三个长辈甚至赵靖泰。
  如果他们想把这笔钱分成两份,大头留给赵靖泰,小部分给她当陪嫁,那她以后跟这些人也只能是面子情了。她之后赚的每一文钱,都会牢牢地握在自己手里。
  她不否认自己疑心重,自私薄凉。她做不到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奉献给绥平伯府,她需要为自己打算。
  现在看到朱氏这么说,赵如熙的心暖洋洋的。
  她道:“这事,您还是跟祖母、爹爹商量一下吧。这么大一笔钱,没准祖母和爹爹另有想法呢。”
  “不用。”朱氏摆手道,“昨晚我已跟你爹商量过了,你赚的每一文钱,我们都不要。以后等你出嫁,我们也会尽我们的能力为你置办嫁妆。”
  “至于你祖母……”朱氏伸手抚了一下赵如熙的秀发,“她老人家年纪大了,家里的事,也不需要她事事操心。这件事你也别告诉她。她老人家吃好喝好,好好保重身体就行。”
  赵如熙点点头:“好。”
  这也是她预料的结果。
  赵元勋和朱氏都是疼爱孩子的。朱氏可能会不放心钱在她手上,接过去保管或帮她置成固定资产,但等她需要用钱或出嫁时,是会把绝大多数还给她的。
  可老夫人就不一定了。毕竟老人还是更看重子孙。
  “至于你弟弟,也不用告诉他。泰哥儿那孩子对钱没概念,他不会有想法。但他的嘴不严,万一哪日说漏嘴,让人知道,尤其是二房、三房的人,就不好了。”
  赵如熙点点头。
  大房跟三房不亲,赵靖泰不会跟他们说。但面对赵靖立和赵靖安就不一定了。这两个哥哥,以前一个是他的亲大哥,另一个也是打小的情谊。
  得知这几万两银子的存在,赵靖立和赵靖安或许没想法,但赵元良和赵如语、赵如蕊就说不定了。这三个都是为自己打算的。到时候直接说大房昧下了公中财产,要求把这几万两拿出来平分。虽然可以解释清楚,但牵扯未免太大,闹得人尽皆知。
  “娘,那我知道了。”
  她抬眼看着朱氏:“娘,我既能赚钱,我自然也有能力把这些钱保管好的。我不会就这么放着,我会置成一些资产,或做我想做的事。到时候这些铺子屋舍,我该如何处理呢?”
  “先放我名下吧,跟我的嫁妆在一起。”
  朱氏说着,本想提一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