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女学霸在古代 >

第47章

女学霸在古代-第47章

小说: 女学霸在古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系统道:“是的宿主,查到了。当年她被魏氏收买,将你和赵靖立互换了之后,担心魏氏将她灭口,回家后连夜去了陌生的地方。因为魏氏给了她一大笔钱,她买通当地差役造了假身份。在那里呆了一个月感觉不保险,又故技重演,连换了两次身份,这十几年来搬了几次家。魏氏和老夫人她们这才查不到她的下落。”
  “你可真厉害。”许熙立刻不吝赞美之词,把系统好一顿夸奖,这才又问,“那她现在在哪儿?”
  “在江南姑苏城。她离开京城后就没再做稳婆,而是开粮米铺做买卖,现如今也是家里有奴仆使唤的老夫人了。”
  难怪查不到呢,这身份换了两次,职业也换了,阶层还不一样了。魏氏和老夫人她们估计是到处打听各地的稳婆,当然找不到她。
  “魏氏当年给了她多少银子啊?”许熙疑惑,“不是说魏氏嫁进来的时候魏家比较穷酸吗?”多少钱能让人冒这么大的风险?
  “你等等,我去查查。”系统说着,又没了声息。
  许熙睡不着了,不过她也没有起身,而是躺在床上静静地等待。
  待她等得差不多又要睡着了,系统的声音才再次响起:“宿主,魏氏当年给了稳婆二千两银子;魏氏的奶娘和那个死了的嬷嬷,也各得了五百两。这三千两银子,是赵元良给她保管的。”
  “赵元良怎么有这么多钱?”
  “去世的国公爷担心他死后,老夫人会分家,两个庶子分到的家产少,没法过活,便分别塞了三千两银子给他们。赵元良当时被魏氏迷得三魂五道的。魏氏一哄,他就把这钱给了魏氏保管。”
  “……”
  男人果然都是大猪蹄子哦。为了给国公爷治病,老夫人差不多倾尽了家财,结果国公爷临终前掂记的却是小老婆的儿子。
  “宝贝辛苦了。你好好休息吧,我要想想怎么把稳婆的消息透露给老夫人和大夫人。”
  许熙对系统的表现特别满意,决定以后少怼它两句。人家不光只收了一百五十积分,就把这么难查的消息查得清清楚楚,还免费奉送给了她几个附带消息。
  改掉了算计她积分毛病的系统真是一个好同志。


第103章 计划一
  “好。”
  又被许熙称作“宝贝”,系统心里高兴地不行。不过面上仍保持淡定地样子,答应一声后就乖乖地没了声息。
  许熙则躺在床上,琢磨起办法来。
  老夫人和大夫人都是上了年纪的内宅妇人,这样的人疑心病最重。本来换孩子的猜测就是许熙提起的,如果在找稳婆这件事上有她的一丝痕迹,老夫人和大夫人定然疑心这整个局全都是她布的。
  毕竟以她的能力,没钱没人手,怎么能找得到连老夫人和大夫人都找不到的稳婆?这件事最终的既得利益者是她,谁都能给老夫人和大夫人提供线索,唯有她不行。
  所以,到底想个什么法子,才有引得老夫人和大夫人找到稳婆?江南姑苏,离这里可有几百里路呢。
  想了一会儿,许熙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这才沉沉睡去。
  第二天她吃过早餐,去老夫人那里请过安,便又去了书院。
  她还担心崔夫人又派人来唤她,逼着她给答案。可直到上课也没见崔夫人的人来,许熙松了一口气。
  她倒不是非得经过老夫人和大夫人的同意。如果她自己拿定了主意,就算二人不同意,她也会想办法劝服她们让她们同意的。以老夫人对侯府前程的看重,多一个孙女参加科举,对侯府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她肯定会同意的。
  只是许熙自己都还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参加。如果崔夫人昨日叫她参加科举的态度随意,她还不至于这么纠结。可崔夫人的态度吓到她了。一旦她选择了答应,就得一直走到底,崔夫人是绝对不会让她轻易放弃的。
  所以这个回答,就得十分慎重。
  上午是《律法》课和《女德》课。
  本来许熙对《女德》有些反感的,以为跟《女戒》差不多。可拿到在书院里买的书打开一看,发现跟现代的《政治思想品德》差不了多少,只是有些地方更偏向于对女性的教育,比如穿着打扮、仪容仪表、言行举止,这方面又跟《礼仪》课类似。
  当初许熙回侯府时,魏氏要李嬷嬷教导她的所谓“规矩”,就是《女德》课的一部分内容。学好了这一部分,就跟贵女们在礼仪上所受的教育差不多了,即便参加京城贵族豪门开办的宴会,甚至进宫里参拜皇后,都不会有太多让人挑毛病的地方。
  难怪大晋朝的女子都以进女子书院为荣,高门大户也愿意娶女子书院毕业的女子为媳。光是学规矩这么一项,就能把一个乡下丫头在仪容仪表上培养成高门贵女;有三四年的熏陶,骨子里也能成为一个优雅的人。更不用说琴棋书画等学识上培养出来的知性了。
  下午,是许熙十分期待的绘画课,亦是昨晚许熙想出来的计划的一部分。
  这一次,北宁县女子书院终于出现了一位男性先生。因着男女有别,又担心流言蜚语,所以女子书院即便聘请男先生,也定然是六十岁以上的老头儿。
  教授她们绘画的,就是个大概六十七、八的老者,姓康,名时霖,号枯木居士。而他也人如其名,留着山羊胡子,整个人高高瘦瘦的,体型干瘪,满脸皱纹,形如枯木。年轻的时候不知他容貌如何,反正现在老了,在许熙看来就是有点丑。
  但人家有才。
  侍墨在聊天时曾向她透露过,这些绘画、书法老师,都是随机聘请到的。因为这些书画名人,行事比较随意任性,家中又不缺钱,偶尔心血来潮会接受书院的聘请,但过了一段时间干烦了,就直接辞职不干,书院也不好强留。
  所请的绘画先生里,有的擅画人物,有的擅画山水,有的擅鸟兽虫鱼。请到什么样的先生,全看运气。
  而这位枯木居士,听名号应该擅山水画才对的,可其实不然,他最擅长画人物。
  也不知是书院要求这样的教学模式,还是先生们互相借鉴。康夫子跟其他夫子的套路一样,都是先提出工具上的要求,再展示几幅自己的画作,最后要求学生们随意画,对大家进行摸底。
  许熙等的就是这个机会。
  昨日在侯府库房,她看到一迭比平时用的宣纸更厚实一些的纸,就问大夫人要了几张。昨晚有了想法后,今天早上她特意叫青枫去大厨房要了十几根炭条。
  这会儿康夫子让大家自由发挥,她立刻对着康夫子那张干瘦如橘子皮、满是皱纹的脸,用素描手法画起人物肖像画来。
  本来么,没经过先生的同意就画先生的脸,这不大尊重。但许熙对这时代束缚在女子身上的条条框框还是不尽了解。她这种画法,在这时代有可能是惊世骇俗、会引起轰动的。如果她把许雪画在了画上,再因康先生的激动,拿着这画四处展示,让各种男人仔细盯着许雪的肖像看,必然会让许雪的名声受损。
  其他女子亦是如此。
  因此许熙干脆冒着得罪康先生的风险,把他那张不大好看的老脸画上去。到时候康先生不愿意让人看到他的那张脸,大可以不拿出去四处展示嘛。如此一来,许熙就不用因着这画法出名了,省去了许多麻烦,也很不错。
  大家画画的时候,康先生亦跟萧夫人一样,在走道上来回走着,看学生的习作。待他走了一圈到了许熙身边时,他站定了。
  “你这用的是什么笔?”他皱眉问道。
  这时许熙只是用炭条在纸上画了一个人物轮廓,还没画五官,康先生自己那张脸还没在纸上显现出来,否则,他也不会这么淡定。
  “炭条。”许熙老实道。
  “炭条?”康先生那双小细眼一下子瞪得老大。
  “胡闹。”他的脸一下子沉了下来,“炭条怎么能用来画画?”他打量了许熙两眼,“你家里没给钱你买笔墨吗?”
  听着这话,本来认真画画的学生们都朝这边看了过来。
  绥平侯府在老夫人心目中虽然已一代代衰落,但那是跟京城中上层的勋贵人家相比。其实在吃穿用度上,比一般的官宦人家都还强不少,更不用说县里的这些人家了。
  许熙的穿着打扮,在班上的同窗中间,是属于很不错的那一拔。同学们私下里对她的家世也有诸多猜测。
  这会儿听夫子说,许熙家里没给她钱买笔墨,大家都是既好奇又看好戏的心态。


第104章 目瞪口呆
  如果康先生私下里这样问,许熙或许会说小时候家里穷,她又喜欢画画,于是就偷偷用炭条画画。
  但当着全班人的面,她可没兴趣把抱错孩子的那点事拿出来当别人的饭后谈资,因此干脆对这问题避而不谈,而是道:“先生您不是让我们自由发挥,画自己是拿手的吗?我最拿手的画法,就是用这炭条来作画。”
  不待康先生斥责,她又道:“画画有诸多画法,有犹如泼墨的大写意,有细细描绘的工笔。我这炭条画法,夫子能不能先别否认,等我画完后看看再说,如何?”
  康先生原先是被京城女子书院请去授课的。只是在那儿呆久了,他觉得那些京城贵女看着有些腻味,所以才接受了北宁县女子书院的聘请,想着这里的学生应该会纯朴天然一点,不会像京城女子书院的贵女一般,人人都带着面具。
  可没想到走一圈下来,班上学生的画画水平简直叫他抓狂。那一个个的,叫画画吗?简直是胡乱涂鸦。豪门贵族家的五岁孩童,没准都比她们这些人画得好。这样的学生,简直没法教。
  所以看到许熙这样,他才咆哮出声。但听许熙能说出写意与工笔的区别,似乎并不是对画画一窍不通的,他终于按捺住心里的暴躁,点头道:“好,就依你。要是画不好,我可是要严厉批评的。”
  许熙笑着应道:“好。”
  康先生就没再管她,回到台上坐着喝茶,浇一浇心头的火气。
  许雪以前就没画过画。现在骤然叫她画画,她完全不知如何下笔,抓着笔随意在纸上凭想象画了一棵歪歪扭扭的树,就不敢再画下去了,生怕康先生对着自己吹胡子瞪眼,干脆停下来好奇地看着许熙画画。
  她可从不知道堂姐还会用炭笔画画。
  可看着看着,她的眼睛就瞪得老大。
  天呐,她看到了什么?
  许雪看看许熙笔下的肖像,再看看上面坐着的康先生,目瞪口呆。
  好奇朝许熙画布上瞥了一眼的沐清蔷也呆住了,禁不住站了起来,望望许熙的这幅画,再看看上面的康先生;望望画,再看看康先生。如此反复,一幅见鬼的模样。
  原本认真画画的何玉琪,看沐清蔷一直站着,跟小鸡啄米似的,也好奇地看过来,最后的表情也跟沐清蔷也同出一辙。
  康先生本着“眼不见心为净”的想法,侧坐着好好喝了一盏茶,这才平复了心情。
  看看台上的滴漏,他抬起头来叫道:“时间差不多了,有画好的把画作交上来给我批阅。”
  话未说完,他就看到站在那里比谁都要高一截的沐清蔷和何玉琪,正盯着许熙的画纸看,他刚刚压下去的火气又上来了,指着两人道:“你们怎么回事?站在那里干嘛?还不赶紧画!别到时候跟我说画不完。”
  全班的人都往她俩身上看。
  沐清蔷和何玉琪羞红了脸,赶紧坐了下去,低下头去装作认真画画的样子。但两人根本不能好好画画,眼睛一个劲儿地往许熙那里瞟。
  眼看着要下课了,康先生吩咐丫鬟去画作,想起那个口放狂言要用新画法画画的学生,他背着手走了下来,来到许熙身后,眼睛往她的画纸上瞧,嘴里问道:“画好没……”
  话还没说完,他的眼睛就瞪得跟铜铃一样大。
  “这这这……你这画的是什么?”他亦是一副见鬼的模样。
  这画纸上的人,简直跟真的一样,这是什么画法。还有,这人真是丑的可以,而且还莫名有些眼熟。这是谁呢?这么丑,见过的没理由不记得啊?
  有学生拿着画作正打算让康先生指点一番,无意间看到康先生那张脸竟然在许熙的画布上,吓得惊叫出声:“天呐,你画的是……康夫子?”她看看康先生,再看看画纸,目瞪口呆。
  内心戏十分丰富的康先生:“……”
  这下附近的人都往这边凑了过来,把许熙围得周围都没有了空隙。
  康先生这才回过神来了,痴迷于画技的他,也顾不得这学生说画纸上的丑老头儿是他了,激动地对许熙道:“你是怎么做到的?怎么画得跟真人的一样?你是怎么画的?”
  许熙画画并不慢。这绘画课给她们画画的,差不多有大半个时辰。她画康先生这幅画,完全可以完成。但为了达成目的,她特意放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