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女学霸在古代 >

第322章

女学霸在古代-第322章

小说: 女学霸在古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冬天农闲的时候,她征召徭役,兴修水利,该挖沟的地方挖沟,该架水车的地方制造水车,务必让沟渠遍布田地,使农田能更好的灌溉。
  至于开荒的地方,她也看好了。
  南阳这里森林面积还是挺大的。要是在现代,这些森林是不能伐木变成良田的,不退耕还林就不错了。但在古代却不存在这种问题。大晋地广人稀,森林面积大的是,缺的是开荒的人,更缺粮食。
  南阳离京城近,还土地肥沃,地势也算平坦,不把它建成粮仓太可惜了。赵如熙打算写信给萧令衍,跟他商量一下,看看农具应该如何改进,以便能更好的开垦荒地。同时,她要向萧圪递一个折子,看看能不能争取一些优惠政策,以增加农民的开荒热情。
  不过这些,她现在只能做计划,想要实施都得等冬日农民们农闲的时候才能进行。
  现在她能做的,那就是进行酿酒试验。
  “那块地本来就是荒地,姑娘要买,只需要向衙门缴纳一定的费用即可。”周春道。
  赵如熙一听,站了起来:“走,再跟我去看看。”
  她出城去在庵堂四周转了一圈,发现这里是一座土山,占地几十亩的样子。庵堂正位于山脚下。山上荆棘杂树丛生,是城里人砍柴的地方。
  虽说把这座山头买下来可以开荒种果树,但要清除山上的杂树,实在太费功夫,得不偿失。城里人也失去一个砍柴的地方。
  赵如熙放弃了买下它的念头,对周春道:“就买山脚下这一块地方吧。你先跟庵堂交涉好,再去衙门买地。就登记我的名字。”
  “是。”周春应道。
  回到马车上,赵如熙呼唤系统:“系统,你那里有没有丹阳封缸酒的方子?”
  自打上次系统说要帮她查资料,提的价格两人没谈拢,系统就再也没发出过声音。赵如熙忙得很,也想晾系统一段时间,便没有再搭理它。
  这会儿赵如熙呼唤,系统好一会儿才回答道:“没有。有的东西都摆在光幕里了。”
  “你能不能打听到现代的技术?”赵如熙问道。
  系统:“……不能。”
  赵如熙听出它话语里的迟疑,赶紧鼓励道:“试试嘛,没准能成呢。你既然能在现代把我弄到古代来,那你的光波没准也能穿过时空,联上现代的网络。这种获取积分的方法,你们还没试过吧?都无需成本,只需要一点能量就能成。不如你试试?”


第681章 二房的消息
  系统被赵如熙说动心了。
  它觉得自己老是被赵如熙拿捏,只是因为自己有的东西都不是她急需的。如果自己能进入现代的网络系统,获取她想要的东西,那她目前的积分不光是它的,她还会为了买东西努力赚积分。
  它道:“行,我试试。不过回现代打探消息和在古代不一样,消耗的能量多,要是你给的积分太少我可不划算。所以这个方子,至少要五万积分。如果我消耗的能量太多,积分还得再往上涨。如果你同意,我就试一试;否则就算了。”
  赵如熙心里顿时一喜。
  她也就这么一说,以为系统打探不到现代的消息。可没想到系统却给了她这样的回答。
  当初萧令衍去边关前,她关心则乱,也不知道康复丸是在性命垂危时吃有效果,还是事先吃就有效果。萧令衍吃过后说感觉身体没什么变化,并不觉得自己比以前更强壮。
  后来她想想,这是康复丸,又不是强身丸,应该只是在性命垂危的时候吃才会增强抵抗力。也因此,即便她后来又攒够了积分,也没有给师父和祖母买这丸药。
  所以这么久以来她都没花积分,现在账户上已有差不多二十万积分了。而且她现在无论是画画还是书法获得的积分都很多,赚分比较容易。如果花五万积分能获得酒方子,造福于南阳民众,那也不亏。
  她道:“可以。不过要事先说好,你不能随便到网上搜一个残缺的酒方子给我,你卖了方子给我,必须得包教包会,让我酿出我在现代喝过的封缸酒的味道来。另外,你再奉送一个关于我跟萧令衍家人的消息,看看我们过世之后,我和他的家人是什么情况。”
  “这没问题。”系统道。
  双方把价钱谈好,系统就再没出声,估计是去打探消息去了。
  赵如熙怀里期待的心情回到了家里。
  朱氏叫了丫鬟给赵如熙准备沐浴的水和衣服,心疼地问道:“你不是说已经巡视完,不去乡下了吗?”
  “嗯,如果没有特别的事发生,我近期不去乡下了。我刚刚是去看建酒坊的地方。”赵如熙道。
  朱氏这才放下心来。
  待赵如熙洗了澡坐到饭桌前,她这才道:“京城你大哥来信了。”
  赵如熙喝了一勺汤,抬起头来问道:“说什么了?”
  朱氏脸上的表情很奇怪:“他说,前儿个一天晚上,门外来了一顶轿子,你四姐带着丫鬟坐上轿子就走了。等门房发现不对禀报你二叔和大哥,他们想问问如语是怎么回事时,才发现语姐儿和扶疏都被迷晕在了屋子里。”
  赵如熙一口汤差点喷出来。
  “咳,咳咳咳……”
  朱氏吓了一跳,正要起身,就见青枫已经上前给她拍背,赵如熙也已缓了过来。
  她赶紧摆手道:“行了,我不说了,你好好吃饭。吃完了饭咱们再说。”
  以前绥平伯府也讲究“食不言,寝不语”的,但赵如熙来了又分家后,因为早出晚归,只有吃饭的时间一家人才能聚在一起说说话,在赵如熙的带领下,大家就养成了在饭桌上说事情的习惯。
  “娘,您说,我不喝汤就是了。”赵如熙道。
  朱氏见女儿眼睛亮晶晶的,满脸八卦的样子,她不由得笑了起来。
  “后来你二叔他们叫了郎中来,把语姐儿主仆两人救醒,才知道平南侯二公子约好要纳语姐儿做妾,抬了顶花轿来接人,语姐儿担心你二叔和大哥责骂,打算留一封信就悄悄地上轿。结果你四姐不知怎么想的,直接把语姐儿迷晕后自己上了轿。”
  说到这里,朱氏满脸感慨:“我真不知道怎么说她们姐妹俩才好。放着平头正妻不做,跑去给人做妾,还是给那么个东西。语姐儿傻就算了,她好歹跟平南侯二公子好了那么久,愿意为他受委屈。她嫁进平南侯府,傅二公子也会对她好。我就是不能理解蕊姐儿这样做是为哪般。”
  赵如熙沉默着,没有说话。
  最开始穿越时她还回想剧情,可后来她跟萧令衍都逃过了一劫,现在她已很少再去想起原著了。
  替嫁这事一出,她倒想起来了,原著的情节里,当赵如语要嫁给傅云朗的时候,赵如蕊疯狂嫉妒,曾欲下药迷晕赵如语,自己顶替赵如语出嫁。
  女主的光环是无敌的,赵如蕊的诡计自然被赵如语识破了。最后赵如语如愿上了花轿,嫁给了傅云朗;而赵如蕊则被赵如语报复,亲事屡屡不谐。最后还是朱氏做主,把她嫁给了一个家境一般的举人。
  现在,赵如语这是报复赵如蕊么?要说赵如语不是有意的,打死赵如熙都不信。
  她虽不知道赵如语花了多少积分买了美颜丸,但价钱一定不会比她的低。就算赵如语的琴技起点比较高,弹一曲得的积分比她最开始练字要强,想要赚够那么多积分也很不容易。
  她花那么多的时间精力去变美,不可能让自己混得比上辈子还惨,甘愿给已经没办法成为平南侯又变了心的傅云朗做妾。
  所以她这是设了一个局,让赵如蕊往里跳?
  “后续怎么样?”她问道,“傅二公子发现抬进府的不是赵如语,他没叫人把赵如蕊抬回来吗?”
  “你大哥信里没写,估计傅二公子把人留在府里了。”朱氏道。
  她猜赵如蕊手里既有迷药,能迷晕赵如语主仆,定然也能给傅二公子下药。赵如蕊既想方设法地上了花轿,就不会允许自己被退回来。
  但这些龌龊手段,赵靖立不好在信里写,她也不好跟还在闺中的女儿说。
  朱氏的猜想,正是赵如熙所想。
  她笑了笑:“赵如蕊求仁得仁。她既想做妾,那就随她吧。以后回了京,你可别理她。她在家里时,为了想让你们给她张罗好亲事,还会保持一点体面;现在嫁得不如意,没准就豁了出去,到您跟祖母面前撒泼,想要你们给她添嫁妆。”


第682章 系统回来了
  赵如熙提起这个,朱氏的脸色一变,道:“这死丫头,没准她回过头来还得去你二叔和你大哥那里哭讨嫁妆。你二叔和你大哥都是心软的,不定怎么给她讹诈呢。”
  赵如熙点头:“那是肯定的。她怎么肯吃亏不要嫁妆呢?不光要,还想多要。”
  不过有赵如语在,赵如蕊恐怕再闹也要不到多少嫁妆。
  想起赵靖立那性子,朱氏叹了口气。
  要说她和赵元勋当初为什么没怀疑过赵靖立的身世呢?主要是赵靖立那性子跟赵元勋实在是太像了。他们都极重亲情,对兄弟姐妹都很包容,宁愿自己吃亏,也不愿意委屈了兄弟姐妹。
  这样的性子,要是兄弟姐妹的秉性好还好;可要是遇着极品,那真是吃不少亏。
  “不过我看何姑娘的性子是个能立得住的。有她管着你大哥,我也放心了。”朱氏道。
  赵如熙看了朱氏一眼,道:“本来就是大哥自己的兄弟姐妹,他自己不出头,缩在后面,叫大嫂出头去前面做恶人像什么话?嫁进来的女人向来被当作外人,还要去插手他们兄弟姐妹间的事,很容易里外不是人。依我看啊,这种事还是大哥自己处理得了,不要推到大嫂身上。”
  朱氏怔了怔,旋即苦笑道:“你说的是。”
  “还有啊,娘。”赵如熙既然说到了这个,干脆一并把话说清楚了,“您是再明理不过的人。但大哥终是您养大的孩子,您会不自觉地就站在大哥的立场说话。大家都是女人,您可别学那些偏袒儿子的婆婆,总偏袒自家孩子。往后泰哥儿娶了媳妇也一样。”
  这样的话或许朱氏听了不高兴,但赵如熙还是想说一说。
  好在朱氏是能听得进意见的人,听了这话点头道:“要不是你说,我没准就成了自己讨厌的人了。看来我得多跟你祖母学学,往后就只管享福,他们小夫妻的事情啊,我就少管。”
  赵如熙笑嘻嘻地给用公筷给朱氏夹了一筷子菜:“那往后大哥和泰哥儿的媳妇就是天下最幸福的儿媳妇了。”
  朱氏嗔她一眼,笑了起来。
  吃完饭回到屋里,赵如熙呼唤系统,系统没有回应。
  第二天她醒来又唤了一次,系统依然没有反应。
  这一下赵如熙有些担心了。
  穿越时空是一件玄之又玄的事,她家统子不会出事吧?
  按时去衙门打卡,吩咐张文焕把每个里正下面管辖的人口数量、耕地面积、往年的粮食产量都统计在她画好的表上,她便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画起水利分布图来。
  这些事情做完,她要发到下面的县里去,让县令也照着做。县里有县令管着,她就不再亲历亲为,只需要监督到位就可以了。
  中午她回家,周春来报:“酒坊那块地小人已跟庵堂的女尼们商议妥当。她们知道咱们要用那口井做酒坊,嫌吵闹,也不愿意再住在那里,都同意搬迁。您看在哪个地方给她们重建庙宇比较好?”
  这个事情,赵如熙早已有了主意,她道:“你问问她们愿不愿意搬进城里。如果愿意,你在城里寻一处合适的宅子,买下来连同地契一起送给她们;如果她们只愿意住在那里,你留下建酒坊合适的地方,再在边上寻一个能打得出水井的地方,建了屋子打了井后,把那块地的地契也送给她们。”
  赵如熙在现代时是不信神佛的。但穿越这种事都发生了,她对于鬼神也产生了敬畏。
  她手头不缺钱。现在因她的缘故让人家搬家,她自然很愿意把女尼们安置得好一些。
  那座山是一座荒山,又位于城外,要是和尚们住着还好,几个女尼住在那里就很不安全。如果她们愿意搬到城里来,她愿意多花些钱。
  庙宇建在城里,城里信佛的人去拜佛也方便,想来女尼们得的香火钱也多一些。当然,如果方外之人只求清静,不愿意呆在红尘中,她就给她们的宅子建好一些,围墙筑高一点。
  到了傍晚,周春就给了回应:“女尼们说,在城里立足自然好,就是让您太破费。如果您愿意布施,她们愿意替您点长生灯。”
  “她们愿意就好。你替她们把这件事办了吧。宅子给她们买大一些的,你让主持跟你一起去挑宅子。”赵如熙道。
  “是。”周春从怀里把一张地契拿出来,递给青枫,“这是那片山脚的地契。”
  为防万一,赵如熙直接把那一大片山脚都买了下来,足有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