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女学霸在古代 >

第311章

女学霸在古代-第311章

小说: 女学霸在古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是不知道关建安跟陈康的关系,赵如熙还能体谅一下关建安。
  上官之间的博弈,自不好连累到下面人身上。
  可她清楚地知道关建安跟陈康的关系,关建安的态度,很大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陈康的态度。
  现在知道陈康打算敷衍她,关建安身为她手下的胥吏,也打算袖手旁观,或干脆帮着陈康敷衍甚至哄骗于她,那她可就没那么客气了。
  “其他的我不管,我只想问你做不做得到。”赵如熙道,“如果做不到,我换人做;要是做得到,你给我个时间限定。”
  这句话,一下子把关建安逼到了墙角。他原先准备咸鱼混日子的打算一下子没办法实行了。
  关建安的额上不由渗出了密密的一层汗。
  秦旺倒是盼着关建安退出,他好跟着一起退出。
  他这个差事得来实在不容易,可不敢拿自己的前程来冒险。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只是关建安不说话,他也不好说退出。原先他可是表了态要跟随赵大人的,这时候反悔太不地道了。
  关建安心乱如麻。
  他也侍候过不少大人,那些人都讲究中庸之道,说话做事尽量留有余地。哪里像这位赵大人这般,也不知是太过年轻还是出身高的缘故,说话总是咄咄逼人,把人逼到墙角,完全没给人退路。
  他想直接退出,却又有些不甘心。
  他进衙门十几年了,从年轻人变成了中年人,却总是在坐冷板凳,是个打杂的,大家看在陈叔的面上对他客客气气的,但实际上看不起他,他都知道。
  现在好不容易有个机会,他却还往外推,而且还是先答应了又反悔,以后新官来了也不会再要他。他这一辈子,恐怕再也不会有第二次这样的机遇了。
  想来想去,他一咬牙,决定搏一搏。
  他道:“小人想跟随大人,也想办成大人交待的事儿。只是户部的王经承只听蔡大人的。小人人微言轻,跟他说了他也不理,只管拖着,想给大人一个下马威。小人要是能跟他较量,胜过他,小人也不会是一个普通的胥吏了。”
  说到这里,他话语里透着一股子委屈。
  年轻女孩子总是心软的。他多说说难处,没准赵大人就不会为难他了。
  “既然你为难,办不到,那就算了。”赵如熙这一回倒是好说话,态度都变得平和起来,“行,你回去吧。这件事就不劳你费神了。”
  她站了起来,对罗氏和项明道:“走吧,咱们回去。”抬脚往外走。
  罗氏和项明连忙跟上。
  关建安傻了眼。
  秦旺倒是窃喜,见赵如熙出了门,往台阶下去了,他忙问关建安道:“大人的意思,是不是不让咱们跟着她做事了?”
  关建安没有说话。
  他沉默半晌,步伐沉重地回了自己屋子。
  蔡耀宗一直关注着赵如熙这边的动静。这会儿见赵如熙一行人走了,关建安从她屋里出来时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秦旺却高高兴兴的,他连忙把秦旺叫了去,问清楚了情况。
  打发走秦旺,他对自己的管家一脸揶揄地笑道:“嘿,一啥都不懂的丫头片子,还敢跟我掰手腕,也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他眼珠子转了转,对管家道:“把这事告诉刘大人。”说着,嘴角的胡子得意地翘了翘。
  看他老头儿还想和稀泥不。新来的丫头完全是烂泥扶不上墙啊,嘴上喊得厉害,做起事来却完全没有章法,想直接给关建安压力,让他去户房拿卷宗和账目,简直是不知所谓。
  赵如熙的家离衙门不远,她骑马回去吃了饭,歇息了一会儿,又来了衙门。
  到了衙门以后她没有进自己的屋子,而是直接去了刘宏宇那里,进门往朝刘宏宇拱手行了一礼,唤了声“刘大人”,就在旁边椅子上坐了下来。
  刘宏宇见状,眉头不由皱了皱,问道:“何事?”
  “哦,没事。刘大人不是叫蔡大人拿盐、粮的卷宗和账目来给我看么?他跟关建安说东西太多太乱,没法子找。所以我来问问大人,这些东西什么时候能找出来?反正我还没到朝廷规定的上衙时间,如果蔡大人需要时间整理卷宗和账目,我五日后来上衙倒是正好合适。”
  说着她叹了口气:“唉,不是我说啊刘大人,我在京城也去大理寺和户部干过活儿。这些地方的卷宗和账目可比州衙多了不知多少倍,可人家都是井井有条的,想要什么,一找就找出来了。”


第658章 威胁
  “哪像这里,一个衙门里最重要的卷宗和账目都找不到,乱得很。我原先还听我大师兄说刘大人能干,唉!”
  她摇摇头叹息着,一副“见面不如闻名”的表情。
  刘宏宇:“……”
  请见谅。他做了一辈子的官儿,真没见过赵如熙这样的。
  这是个姑娘么?这是闻名大晋的大才子、大画家,大书法家么?完全是一个无赖好么?说起话来,那叫一个敢说,那叫一个直言不讳,那叫一个绵里藏刀,那叫一个冷嘲热讽。
  他都不知道,简简单单一句话,怎么能让她说得出这么多言外之意。
  刘宏宇的心情,一时之间十分复杂。
  赵如熙说完这句话,就站了起来,跟刘宏宇打了声招呼:“那我先回去了。蔡大人那边把东西找到,您让人通知我。”
  她一边说一边往外走,走到门口的时候忽然停了下来,转过头来道:“哦,对了,那个关建安,还有衙役秦旺,一个身体不好,一个是个啥都不懂的新人,什么事都做不了。既如此,那就不用再派胥吏和衙役给我了。有什么事,我使唤自己的下人就好。”
  说着她也不等刘宏宇反应,转过头去就出了门。
  “哎……”刘宏宇想叫住她,可赵如熙走得太快,转眼就下了台阶,往衙门大门外去了。
  刘宏宇深吸了一口气,告诉自己:“不气,不气,气大伤身。”
  运了好一会儿气,他心底涌上来的那股子郁气这才消散了。
  “钟良,你说我该怎么办?”他问自己的师爷道。
  他能力不错,却一辈子只做到了知州这个位置,就是没有后台。没有后台就意味着消息也不是很灵通,对于跟皇上有关系的官员都有一种畏惧感。要不然,也不会容得蔡耀宗仗着太子的关系就在他手下使劲蹦跶。
  新官上任,在上司和前辈面前,一般都夹着尾巴做人,老老实实一段时间,有什么脾气都尽量收着。即便有野心,也得适应一段时间的环境才会暴露出来。
  尤其赵如熙是个女子,还是个不满十六岁的小姑娘,任谁都要轻视于她,不把她放在眼里。
  所以刘宏宇原来即便知道赵如熙要来,而且还是个有背景有来头的,他也没把赵如熙放在心上。他知道蔡耀宗不是个蠢人,冲着赵如熙背后的力量,他也不会做得太过。如此大家相安无事,也就可以了。
  他实在没想到赵如熙竟然是个刺头,比他上任几十年来遇到过的任何一个新任官员都还要刺头,乍一到这里就要夺权,夺不了就威胁,威胁不了就罢工。
  如果只是这样,倒也罢了。
  反正阻碍赵如熙获得权利的不是他刘宏宇,而是蔡耀宗。他身为即将要致仕的上司,只需要坐山观虎斗就成了。
  谁赢了,他就支持谁。反正他谁也不得罪。他跟秦旺的身份地位有天差地别的差距,想法却出奇的一致,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可现在,赵如熙明摆着不让他再袖手旁观,而是要逼着他站队。
  刘宏宇心里隐隐觉得不安。
  他觉得自己要是站错了队,想要安然离任致仕,怕是有点困难了。
  “你说赵知微的后台是不是真那么硬?否则她的态度也不敢这么嚣张吧?”他又道。
  钟良原是刘宏宇的同窗,他屡试不中,只考了个童生,偏家境贫寒供不起他上学,便息了进学的心思。他为人有几分见识和机敏,两人又性情相投,刘宏宇就请了他来做自己的师爷。
  刘宏宇是小地主出身,家里有几百亩田地,中了进士后做了十来年知县,最后在南阳做了六、七年的知州,钟良自打他做官后就一直跟他在一起,两人互相扶持着过了小半辈子。
  钟良深知刘宏宇不是问自己的意见,而是想让自己给他分析眼前的状况。
  他道:“蔡宏宇三十岁中进士,因恩师为太子一派的人,自己便归了太子一派。他任知县三年,然后升任南阳同知,一直做官到现在,为期十年。”
  “赵知微十五岁中状元,乍一上任就直接做了南阳州同知。师父枯木先生为圣上表叔,大师兄吏部尚书吴怀寺、二师兄工部左侍郎龚城、三师兄吴宗新任临江府知府,俱都是保皇派的人。”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看着刘宏宇,继续道:“赵知微背后的关系还不止这些。其祖父为绥国公,父亲赵元勋袭爵成了侯爷,后因魏家拖累才降为伯爵,现任姑苏府通判。且不说这些世家大族背后盘根错杂的势力,只说赵知微身为贵女,容貌出色,才华卓绝,得皇上盛赞,亲点为状元,她的身价极高。这样的女子,能娶到她的自不会是凡人,只能是皇亲贵胄。”
  听到这里,刘宏宇的瞳孔一缩。
  钟良见状,就知道刘宏宇明白了他的意思。
  他总结道:“两厢比较,不用在下多说,想来东翁就知道应该如何选择了。”
  末了他又补充了一句:“太子,只是储君;目前大晋仍掌握在皇上手里,且皇上正值壮年,身体强健。”
  挑明这句话,钟良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他建议刘宏宇站队赵如熙。
  “另外……”钟良抚了抚颌下的胡子,“大人支持蔡大人,无非是为子孙计。如果赵知微不来南阳,那么大人的做法完全没问题。可现在赵知微来了南阳,还跟蔡大人对上了。那么蔡大人的前途就很难说了。赵知微能被钦点为状元,还是绘画大师、书法大师,大人觉得她是个蠢人吗?”
  刘宏宇摇摇头。
  “既然她不是个蠢人,她为何一来南阳就跟蔡大人和大人您对上,还咄咄逼人?她这样做是不是有什么深意?”
  听到这话,刘宏宇脸色一变。
  “他问道:“莫不是她是别派皇子的人?”
  钟良摇摇头:“她是不是别派的人在下不清楚,但在下知道,如果大人一味维护蔡大人与赵知微作对,您不站队,也要被人认为是太子一系的官员了。”


第659章 改变阵营
  刘宏宇顿时惊出了一身冷汗。
  他是个底层官员,又没什么背景,向来视党争和夺嫡斗争为洪水猛兽,不敢沾上一点,生怕好处没捞着,到最后却成了炮灰。
  尤其是他都要致仕了,儿子又不成器,以后不会有多大出息。他只求儿子能老老实实做个底层官员,好好过日子就好,平平安安就行。
  可他护着蔡耀宗,还被赵如熙写信到京中去,让人误认为他是太子一系的,恐怕他想安然致仕,还真不容易了。
  想明白这些,他立刻转头吩咐随从道:“把蔡大人叫来。”
  随从赶紧去了隔壁。
  而隔壁的蔡耀宗知道赵如熙进了刘宏宇屋里没一会儿就出来了,然后就离开了衙门,他心里正琢磨着她想干什么呢,就听得刘宏宇叫他。
  他起身到了隔壁,就见刘宏宇黑着一张脸,劈头盖脸地就骂道:“你要是不答应,当时就硬顶着别答应。答应了又不让她看卷宗和账目,这算什么?她一个折子递到上面去,你我二人都得吃挂落。”
  蔡耀宗心里嗤笑。
  这刘宏宇真是“江湖越老,胆子越小”,又想得好处,又不想冒风险,见着个有点权势的就慌神。枉自己对他还十分忌惮呢。
  他摇摇头,不以为意地道:“她真要得皇上看重,就不会被放外任,而是留在京城翰林院了。进不了翰林院,进户部也行啊。可见是吓唬咱们的。皇上日理万机,哪有空看地方官的折子?咱们递上去的折子都得经过各部层层筛选,轻易递不到皇上面前。”
  “再说了,咱们又没做什么,也没说不让她管事,也没说不让她看卷宗和账目。只是一时半会儿找不着她要的卷宗和账目,让她等上一天半天,她这都要告状。不说皇上不可能理会,便是她的大师兄吴怀寺知道了,都不好意思在皇上面前提。”
  “皇上钦点一个小姑娘做状元,本来就惹人非议。这会儿她到了咱们这里,不到半日就跟主官和前辈官员闹别扭,还写折子告状。做官又不是过家家。她真要这样做,御史正等着找她的黑点弹劾她呢。这不给人递把柄吗?”
  “不说她自己怎么的,吴怀寺这些人都非得被她连累死不可。”
  要是没有钟良那番分析,刘宏宇听了他这些话,没准还会动摇。
  可他现在既已选择了站队,即便赵如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