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学霸在古代-第2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时霖也说了,这个时候前十名的名次大致已排出来了,虽然还会在明日的大典之前皇帝召见中有所调整,但大典是庄严肃穆的事儿,对传胪的人选也是很慎重的。
为了不让大典搞砸,哪一位是传胪基本已提前定好。礼部会在今日派人来说一下流程。
可直到这时礼部的人还没来。
莫不是皇上觉得,她连传胪都没资格做,非得把她排到后面去不成?那也太惨了叭?
老夫人一听这话,顿时严肃起来。
她看了朱氏一眼,对孙女道:“反正考完了,最后排名如何不光看实力,也得看运气。你已经够出色了,多少五、六岁就开始启蒙的男娃能在十五、六岁就考中进士,还取得这样好的名次的?从大晋朝开国起到现在,统共加起来也没几个。所以你不要有负担,安心等消息便是。”
赵如熙点点头:“嗯,祖母,我知道了。”
经老夫人这么一说,她吐了口气,还真就放宽了心。
是她好胜心太强了。打参加科举考试起,她就知道男女之别会在这条路上是个大阻碍。可经过乡试、会试这两次公平、公正的考试后,她为什么还要对人为排名的殿试抱这么大期望呢?
第613章 进士公服
说放下就放下,赵如熙跟祖母、母亲高高兴兴地吃过饭,回去小憩了一会儿,起来后画了一幅大尺寸的画。
师父那里,她还欠了作业呢。
她这里把心里的杂念放下了,老夫人和朱氏却一直坐立不安,还特意派了人去门房等着,唯恐礼部的人来她们不能及时知道。
可直到吃晚饭的时辰,礼部的人仍然没有来。
故而晚饭时赵如熙仍然跟中午一样吃得欢,老夫人和朱氏却心思重重的。
这段时间赵如熙忙着考试,老夫人和朱氏可是把殿试需要注意的细节都给打听清楚了。
就算赵如熙不点传胪,进士总是能取的吧?她可是会试第二名。无论如何,二甲是一定能中的。
可到这时候,赵如熙明日参加传胪大典的进士公服仍然没有送来。难道是出了什么差子?
见赵如熙把碗筷放下,显然已经吃饱了,老夫人终于把憋了半个时辰的话说了出来:“熙姐儿,你要不要去你师父那里问问,看看是怎么一回事?怎么你的进士公服还没送来?”
赵如熙一怔,接过湿帕子擦了嘴和手,笑道:“祖母,事已至此,问了没什么用了,还叫我师父为难。算了吧。”
她也不是心里没有嘀咕。但她知道,师父也好,师兄也好,对她的事都是很上心的,更不用说萧令衍了。
如果萧圪真因她要求放外的话而生气,直接将她从进士名单里撤了下来,师父和萧令衍肯定会很着急,尽可能的想办法弥补。如果连他们都没办法,那她派人去跟师父说,也没有意义了。
还不如佛系地在家里等消息吧。
说起来,即便没中进士也没啥。虽说会让尚德长公主和崔夫人失望,她也不能给像白微这些有才华的女子做出表率,但她也尽力了。除此之外她也没什么损失。
她想离开京城也不用非得当官。赵元勋不是在姑苏府任职吗?她直接跟随祖母、母亲去姑苏府居住即可。到时候没有压力,她还能有时间和精力多赚钱,多捣鼓出些新鲜玩意出来。
她和萧令衍的死劫已过,让绥平伯府获罪的赵元坤已死;萧令衍经过两年的经营,蓄积了一定的力量;傅家还在,萧令谱、岑家的力量也不容小觑,萧令衍想来也没有太大的生命危险。
她在这世上的执念并不多。自己和家人、萧令衍能好好的活着,就可以了。
所以这个目标没达到,那就没达到吧。
想到这里,她安慰了老夫人、朱氏几句,站起身来,正要告辞回院子,在门房处等了一个下午的彩蝶飞快地跑了进来,喘着粗气叫道:“老、老夫人、夫人……姑娘,礼部来人了。”
“真的?太好了。快,快快有请。”老夫人顿时大喜,站了起来。
朱氏也喜形于色。
唯有赵如熙的脸上不光不见喜色,眉头还皱得死紧。
她可是会试第二名,只要她的文章没有大问题,再如何也不该掉出前十名去。而她好歹也写了这么久的文章了,知道如何避开忌讳,再如何也不会踩中雷区,写出犯忌的文章来。
礼部的进士公服是按名次顺序来送的。他们现在才送衣服来,岂不是表明她中的是同进士,没准还是最后一名?
她许熙从小到大都是考第一名的主儿。现在却让她以会试第二名的成绩,调到三甲最后一名,是个什么意思?这比不录取她更让人膈应。
“怎么了?”朱氏注意到女儿的脸色,忙问道。
“祖母,娘,您们要有心理准备。没准我只取了三甲最后一名,否则也不会时候才送公服。”赵如熙给她们打预防针。
老夫人和朱氏的笑容一下子僵在了脸上。
来人正是那位礼部的司务莫大人。
大家互相见了礼,他就对赵歉意道:“实在对不住,赵进士。我们原来给你准备的进士公服,皇上看了不满意,又叫宫里绣娘重做,所以便送得晚了。”
说着,他示意随从打开一个盒子,露出里面的进士公服来。
大晋没有女进士,所以赵如熙参加会试,还考了会试第二名,可难为死礼部了。
当初礼部商议了半天,觉得干脆就给赵如熙发与男进士一样的服饰,以示一视同仁。免得做一件花里胡哨的女装出来,夹杂在一堆的统一服装里,总感觉奇奇怪怪的。
这件事,礼部尚书还禀报给了皇上,皇上也没表示异议。
可今天他却忽然派人说给赵如熙穿男装不妥当,让礼部改出一套女子进士服来。礼部今天要送一百多件进士公服出去,本就极忙碌,这一下简直兵荒马乱。
要知道衣服还不是直接做。直接做衣服倒也罢了,请几个能干的绣娘,一个时辰就能做出一套衣服来。
可他们还不光得做衣服,还得设计,还需设计得令皇上满意,这可就麻烦了。
除了衣服,还有帽子。进士参加传胪大典时是要戴三枝九叶冠的。女子有发髻,一般不戴冠,戴上跟男进士一样的帽子岂不又泯灭于众人了?这个问题真是让人头疼的事。
礼部几个官员商议了之后叫人画出图来,送到皇上那里,再根据皇上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来来回回搞了三次,才把衣服式样、颜色给定下来。之后叫绣娘做,因此直到现在才把衣服给送过来。
听到莫大人的解释,赵如熙的心情这才好起来。接过盒子,向莫大人道谢。
老夫人和朱氏心里的担忧也去掉了,笑容满面地热情地招呼莫大人坐下吃茶。
要是来的是衙役,她们还可以打个大赏犒劳对方。可莫大人是朝廷命官,银子是不能送的,只得叫厨房做点心来招待。
其实她们有心想打听殿试的名次。但最后的名次要到明日面圣才能定下,即便她们问了,莫大人也只会说不知道。两人只能作罢。
皇上大费周章地叫礼部准备礼服,想来赵如熙的名次不会低了。
第614章 摸黑上朝
“不了,我们也忙了一天了,明日还有更重要的事。如果赵进士这里没事的话,我们就告辞了。”莫大人连忙推辞。
明日的传胪大典,还真够礼部忙碌的。莫大人这样说,老夫人和朱氏也不好多留。将几样糕点打包,又装了些好茶叶,让刘全好好地送了莫大人出去。
莫大人一走,两人就窜掇赵如熙:“把衣服穿上,我们看看。”
赵如熙自然得试试。要是衣服有问题,也能及时改一改。
她们回了后院,赵如熙去了老夫人的卧室将衣服换上。
大晋的进士公服是蓝色的。由于染布技术的关系,蓝色并不那么鲜亮,有些微的暗沉。
大概不想让赵如熙在传胪大典里太过特殊,以显得其他进士成为她的陪衬,所以她整套衣裙用的跟男进士公服一样的布料,只是式样是女式,式样简洁大方,只在袖口和衣领处绣了云纹,整套衣裙显得既优雅又不失庄重,显得极为大气。
当然,如果赵如熙长得又矮又小,或是微胖,这套衣裙穿上去并不好看。尤其在一众身高都高于她的男进士面前,会显得完全没有气势。
可她身材原就比同年龄的女孩子儿高挑,再加上这两年营养跟了上去,赵如熙还每日练拳,她的个子又窜了一截,直接到了一米六八了。这样的个子,在普遍营养好、牛奶从小喝到大的现代女孩子里很一般,但在古代,却算是女子中的高个子了。
有这样的身材,再加上赵如熙的气质在那里,她的五官立体,眼眸黑亮,皮肤白皙,穿上这种稍显暗沉的蓝色衣服,更把她的气质显露了出来。
另外,在头冠上,礼部的官员也是巧用了心思。
进士的三枝九叶冠,直接被他们缩小了三分之二,用跟男进士的同色布料同样的花纹,制成了一个冠状的发饰,在赵如熙梳好头发后,直接簪在头顶上,类似于西方公主戴的皇冠的样子,既不挡发髻,又与衣服相映衬,越发显得赵如熙肤白如雪,眸如点墨。整个人看上去显得极为高贵优雅。
朱氏看着从屋子里走出来的赵如熙,笑得合不拢嘴,连叫了三声:“好,好,好!”
老夫人直接上手点评:“以前你给她做的衣服,好看是好看,可人好看,衣服也好看,也不知是衣服衬人,还是人衬衣服。礼部送来的这套衣服,直接就是衬人。乍一看到,大家都会觉得人特别好看,衣服却不怎么样。要是衣服好看些,不知道是怎样的美貌天仙。哎哟,果真不愧是礼部和宫里绣娘,做出来的衣服就是好。”
朱氏却不服气:“什么呀!礼部这就只能用这布料,没得选择;式样也尽量简洁大方,要跟男进士们的风格一致。能穿出这种效果,只能说咱们熙姐儿长得漂亮有气质。要不您换个人试试。”
老夫人立刻改口:“你说的对,确实是咱们熙姐儿太出色,才把平平无奇的衣服穿出了这么好的效果。”
赵如熙:“……”
这两人,妥妥的孙女(女儿)吹无疑了。
夸奖完,老夫人就让人无情地剥衣服:“赶紧给姑娘把衣服脱下来,挂到架子上,今晚派人好生看管着,出了一点差子,小心你们的皮。”
接着她又催赵如熙:“快回去睡觉,明天才有精神参加传胪大典。”
传胪大典啊,从来没有女子参加过。她家熙姐儿是第一个,这是要载入青史的。想想老夫人心里就美滋滋。
赵如熙只得无奈回修竹院睡觉。至于那套进士公服,则被留在了老夫人院里。老夫人不放心,要亲自看管着,朱氏和赵如熙怎么劝都不听。
第二天四点没到,赵如虎就被袁嬷嬷和金嬷嬷、周嬷嬷从被窝里挖了起来——别问为什么老夫人身边的金嬷嬷和朱氏身边的周嬷嬷会在这里,问就是不知道。
迷迷糊糊地穿衣、洗漱,直到朱氏亲自把一块用井水浸过的冰冷的帕子糊在赵如熙脸上,她才清醒过来。
“娘啊,您是我亲娘吗?”赵如熙哀号。
“不,我是后娘。”朱氏残忍地篡改事实,还打击赵如熙,“你要是做官做到五品,每日要上朝,天天就得这个时辰起床。”
赵如熙彻底清醒了。
这摸黑早朝的规矩也不知是谁定下的,实在是不人道。就算勤政也不用这么拼吧?唾弃!
现代社畜朝九晚五都叫苦连天的,穿到古代来做官试试?
草草吃了几块点心——不敢喝水、不敢吃有汤的食物,有昏君潜质的赵如熙就口干舌躁地被塞进轿子里,去了皇宫。
有了上次的经历,今天朱和淮特意早点起来,到绥平伯府约赵如熙一起前往,免得外甥女被人冲撞了去。
他们这些新晋进士,今天要到天安门等待,与王公百官一起进太和殿内分列左右,肃立恭听宣读考取进士的姓名、名次。
好在绥平伯府离皇宫极近,轿子在灯笼的照耀下走了一会儿,就停了下来。
“姑娘,到了。”罗氏低声叫道。
皇宫门前可不比其他地方,为了保持干净,大臣们也不敢乘马车过来——要是马儿在皇宫门前拉了粑粑,那就是对皇家的不敬,是要杀头的。大家一般都是乘轿。
乘轿的话,随行的下人都得步行。这对青枫等丫鬟来说很辛苦。
另外古代忌讳女子参政,女子一般都不踏足天安门和太和殿;大臣们担心被皇上误会自己淫奢极欲,都不敢带丫鬟来到皇宫门前来。
因着综上种种情况,绥平伯府老中青三代女子讨论后,觉得赵如熙是女子,身边只带男随从不妥当,可又不得不顾忌历来的规矩。最后决定让马胜和罗氏随轿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