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女学霸在古代 >

第282章

女学霸在古代-第282章

小说: 女学霸在古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他人听到族长夫人的话,也奉承了起来。
  朱氏知道女儿惯不喜欢这些,连忙上前解围道:“她小孩儿家家的,可不经夸。大家还是坐下喝茶吧。这道鸳鸯奶卷是庆阳县主从镇南王府拿过来的方子,大家吃吃看味道如何。”
  大家的注意力立刻就被鸳鸯奶卷吸引过去了,吃着点心,又夸起赵如熙的人脉来。
  不过赵如熙这时已不在那边了。谢氏和许雪不是赵家族人,虽然跟赵家结了亲,但还是被排挤在外的。而且她们也不需要这时候挤进去奉承巴结赵如熙,都站在人群外面。
  赵如熙招呼她们去了另一边角落坐下,让丫鬟端了点心茶水过来。
  “婶婶,崇文哥的婚事什么时候办?”赵如熙问道。
  “下个月末。”谢氏满脸无奈地道。
  当初看日子的时候,她选了一个最近的日子。可还是没赶在会试之前。


第596章 师父召唤
  殿试结束之前,赵如熙自然不会到处去说她想外放,但跟许雪曾经透露过这么个意思。许崇文下个月末成亲,赵如熙怕是赶不上了。殿试完毕后进士名单一公布,任职也会很快就下来,最迟也不可能抢到下个月末后再启程。
  “没关系,崇文哥的日子过得好,比什么都强。”赵如熙说着,看向许雪,“倒是小雪,她成亲时希望我能回来参加婚礼。”
  许雪一下子红了脸。
  赵如熙问谢氏:“小雪的亲事,您看得如何了?”
  许雪也没比赵如熙小多少,论理早该定亲了。
  只是这两年许家的日子蒸蒸日上,许雪也从北宁女子书院的一个普通学生,变成了《启明旬报》有名的话本作者,在赵如熙提供脑洞的情况下,写了两部极为出色的作品,男女皆宜的那种。
  自己家经济条件的改善和女儿自身的才华,让谢氏的眼光变得挑剔起来,总想给许雪寻个更好的人家。
  “我想看看今年的新晋进士里有没有合适的人选。”谢氏道。
  赵如蕊和赵如语不耐烦应付族里女人那些明着安慰实则挖苦的话语,都坐到这边来听赵如熙和谢氏聊天。听到谢氏这话,赵如蕊拿着帕子的手一紧,抬起眼眸来打量着许雪,似乎在掂量竞争对手。
  新晋进士绝大多数都是二十岁往上的年纪,这种年纪的人不会还没有成亲;即便有,也有这样或那样的毛病。
  剩下的十七、八岁没成亲的,也多多少少都定了亲。没定亲的,每一届也就只有几个而已。
  而这几个里,能挑出来的好人选也有限。因此多一个竞争对手,她的亲事便又艰难几分。
  原先赵靖立替赵如蕊张罗时,赵如蕊对这种亲事不屑一顾。现在被社会的毒打教训做人,她才发现赵靖立替她张罗的那门亲事还真是可遇不可求的。在她拒绝之后,人家不到十天就被其他人家相中,早已成了亲了,根本论不到她后悔。
  赵如语变美之后,生怕惹麻烦,在她不想招惹人的时候都是往丑里打扮自己。今天过来贺喜,她就给自己化了一个妆,让自己八、九分的美颜只剩下五、六分,又穿了一身颜色发沉的旧衣衫,让自己变得很不显眼。
  自打身世大白,她没有再去许家,单方面将这门亲戚给断掉了之后,无论在什么场合见了谢氏和许雪,她都当作看不见,并不往前凑,更不在乎别人在她背后议论她什么。
  这会儿听到谢氏的话,她终于抬起眼来,认认真真的打量了谢氏和许雪两眼。不过也只两眼,她就又移开了目光去,不再往谢氏和许雪这边瞧。
  上辈子为了名声,为了做样子,她时不时也跟许家人走动的,逢年过节也曾去过许家两回。但谢氏见赵如熙回府后过得不好,她这个养女却在绥平侯府人人夸赞,春风得意,两相对比之下,谢氏越发怜惜赵如熙,对她总是不冷不热的。
  许永益和谢氏又不是自己的亲自父母,只是叔婶,他们对她不好,难道还想让她冷脸贴热屁股不成?所以后来她干脆就冷了心。嫁给傅云朗后,直接跟许家断了来往。
  这辈子重来,她是不屑于再跟许家夫妇有什么瓜葛的。
  原先她有傅云朗这个依仗,确定自己能嫁到傅家去,并不在意许家这门亲戚和别人背后的议论;现在她有了系统,有了更高的目标。即便许家在重生的赵如熙的指点下,日子过得比上辈子好,但这点好在曾经做过平南侯夫人的她看来,也不过是脱离了贫困而已,离富贵还远着呢。她仍然不会在意什么。
  虽说许家起来了,赵家分家了。以许家的家底和对许雪的疼爱,给许雪的陪嫁可能比赵家二房给她的还要丰厚,可那又怎么样?她就算没有嫁妆,也必然要比许雪嫁得好,也过得更好。
  一个小丫鬟从门外进来,在屋子里逡巡了一圈,看到赵如熙,连忙跑过去,行了一礼,声音清脆地道:“姑娘,马午时从康府回来了,他说枯木先生让您去康府一趟呢。”
  屋里的人都是一静,俱都望了过来。
  老夫人道:“熙姐儿,你师父唤你,你赶紧去吧。”
  族长太太奉承地笑道:“定然是听到了你的好消息,给你庆贺的。”
  赵如熙看了谢氏一眼。
  谢氏连忙道:“快去,正事要紧。”
  赵如熙这才一一告退,领着青枫和点绛去了二门。
  马午时在那里等着了,见了赵如熙,他连忙道:“枯木先生也派人去看了榜,小人送信时,他早已知道姑娘考中的好消息了。他老人家说有事跟姑娘商议,让姑娘立时过去一趟。”
  赵如熙点点头,心里猜测到师父要跟她说什么了。
  “马车准备好了吗?”她问道。
  “鲁伯和我娘已在门口等着姑娘了。我爹在前院招待客人,一时走不开。我便唤了高叔跟姑娘一起去。”
  马午时嘴里的高叔,就是高卫强。
  因为会试期间那件事,绥平伯府的人已经把赵如熙的护卫问题又提到了一个新高度,出入必然要几个护院一起跟着的。
  赵如熙便没再多说,领着几人出去,果然看到高卫强等人牵着马站在马车旁。
  她上了马车,一行人骑马护卫在马车旁边,一起出了巷子,直奔康府而去。
  到了康府,赵如熙领着罗氏和青枫两人,熟门熟路地去了康时霖的书房。康府里无论是主子还是下人,路上见着了,都会对赵如熙道一声恭喜,显然这个喜讯早已传遍了康府。
  “来了?”康时霖见赵如熙进门,把手里的笔一放,伸出手来,“这两天画了画吗?拿来我看看。”
  这是让她交作业了。
  前段时间赵如熙要会试,停了一段时间作业。这会儿才放榜呢,追作业的就来了。
  幸好赵如熙有所准备,将她画的那幅池塘春日图拿出来,递给康时霖。


第597章 有舍才有得
  康时霖接过画轴,也没急着打开,示意赵如熙坐下,问她道:“我听说户部尚书齐大人和甘大人曾经去找过你,你拒绝去户部帮忙?”
  “我这不是还要殿试吗?这时候叫我去帮忙,他们也是想得出来。”赵如熙作无奈状。
  康时霖伸出手,虚空朝赵如熙点了点,一副你这小样别糊弄我的表情,道:“你这是不打算去户部?”
  他本就通透,又人老成精,那日齐虚谷上门去请赵如熙帮忙,赵如熙拒绝,这两人一来一往是个什么用意,他心里明白得很。
  只是当时会试的成绩还没公布,他便没叫赵如熙过来问。
  “嘿嘿,什么都瞒不过师父您这双明亮的眼睛。”赵如熙狗腿地给康时霖倒了一杯茶。
  康时霖知道这个小徒弟年纪小,还是个女娃儿,一副乖乖巧巧的样子,其实心里比任何人主意都正。
  他也不急着问了,端起茶盏来慢慢喝了一口,问道:“那你想去哪儿?”
  “我想外放。”赵如熙道。
  她知道康时霖叫她过来问这话的用意,无非是弄清楚她的想法,他好跟吴怀寺打招呼,或者直接去皇上那里说一声。早打招呼,总比临到时候了再来张罗的强。
  不过大师兄一向照顾她,即便她不说,在派官之前他也是一定要问的。更不用说她还拒绝了户部的招揽了。
  当然,如果考了一甲进士,那就什么都不用问了。那是要直接进翰林院的。
  今天师父不叫她,她也是要过来的。
  康时霖点点头。
  赵如熙这回答他一点儿也不意外。
  这两年赵如熙整日在他跟三位师兄面前说江南如何好,要是有生之年到外地做一回官,体验一下与京城做官完全不同的体验,欣赏江南的风土人情,也不枉做一回人,做一回官。
  因为她的吹嘘,不光龚城与吴宗,便是吴怀寺都有点心动。
  当然,吴怀寺再心动也是不可能去放外任的。放外任的主政官,最高的职位就是正三品的巡抚,他可是正一品的吏部尚书。除非被贬谪,否则这份心动也只能是个遗憾罢了。
  现在轮到赵如熙做官了,她想去江南做官,是意料中的回答。
  但有一个问题,他担心小丫头不懂。
  “丫头,你可要考虑好了。我问过彭大人了,以你的才学,殿试前三名是完全没问题的。可一甲进士都是进翰林院的;你想要外放,我还得去宫里跟皇上打声招呼,让他点你在探花之外。”
  赵如熙点点头:“我知道。您就算今天没叫我过来,我在殿试前也会来跟您说一声,让您去打声招呼的。”
  状元、榜眼、探花这三个一甲进士,必然要进翰林院做庶吉士的,这是历来的规矩。在翰林院呆上一两年后,才会转到各部和外放。
  也就是说,她选择外放,就直接放弃了一甲进士的荣耀;否则就是不合规矩,让皇上为难。
  “我知道这样,会对不住长公主殿下和崔夫人对我的期待。但人总要有取舍。外放是我的夙愿。为了这个愿意,我总得舍弃什么。”
  她微微一笑:“再者,大晋人才济济,想来即便我不舍弃,也论不到我。说这些,没的让人觉得我轻狂。”
  尽管她对自己有信心,尽管师父也看好她,这里也只有他们两人,康家的下人也不敢将他们的谈话往外传。但人不能把话说得太满。她也真没觉得状元、榜眼就是她的囊中之物。
  康时霖听到这话,沉默半晌,点了点头。
  丫头放弃一甲,除了实现自己的心愿外,想来也是不想让皇上为难。
  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丫头这是参悟了大道啊。
  “成,我会进宫一趟,把你的意思转告给皇上。”他叹气道。
  当赵如熙拒绝户部招揽的事传过来,康时霖其实就在思考,如果这小丫头想去江南做官该怎么办的问题。
  “你爹在姑苏府了,你想去哪儿?”他问道。
  赵如熙挑挑眉,笑嘻嘻地道:“师父,别人都劝我别去,就留在京城,有您老罩着,谁也不敢欺负我。我进了衙门没人敢给我气受不说,也不会因为我是个女子而瞧不起我。您怎么不劝我呢?”
  康时霖伸手拍了她的脑袋一下:“我劝你你也得听啊。你这丫头主意正着呢。”
  赵如熙嘿嘿笑了两声:“师父,我也没有确定的地点。不过我爹在姑苏府,我得回避江州省;再则您年纪大了,我离您远了也不方便回来看您。所以如果可以,我倒想在安州省做一年半载的官儿。”
  大晋的地理位置跟前世她所在的国家差不多,大晋的京城就相当于南京的位置,所以快马加鞭去姑苏府,也就两天的功夫。而安州省,就是京城附近县市所在的省份。
  如果跟萧令衍没有牵扯,她自然是再往南走一点更好;可现在男盆友在京城,为了方便递送消息,她只能选个离京城近一点的地方了。
  明明知道这丫头嘴里的话没准是哄自己开心的,康时霖听了这话,依然很是高兴。
  赵如熙又道:“师父,我年纪也不小了,我娘一直在替我张罗亲事。所以在外任上我估计也呆不久。我说的一年半载就真是一年半载。所以您别去皇上面前讨人情。等派官的时候,大师兄看看哪里有空位,就安排我去哪儿吧。有大师兄在上头照应着,不管去哪儿都没人敢为难我的,您老就放心吧。”
  说着她又笑嘻嘻地道:“等我去了外任,您老就过去住一阵子。除了给我壮胆,您也看看风景散散心。这也是我选安州省的缘故,这样您老出行方便,康师兄也放心。”
  她这话还真不是哄康时霖,她选安州省除了考虑到传递消息,也有康时霖的原因。
  康时霖跟萧圪的感情极好,萧圪把他当亲叔叔一样看待,康时霖看萧圪也跟看儿子似的。
  原著里萧圪今年冬天就要去世了。现如今政局改变,不知道他的命运会不会改变。可如果仍然照着原剧情发展,赵如熙希望康时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