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学霸在古代-第2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沐清蔷摇摇头:“可我害怕去平南侯府生活。平南侯夫人……”她皱了皱眉,“我处不来。”
赵如熙想了想平南侯夫人何氏那修养与性子,叹了口气。
确实,整个京城就没几个能跟何氏处得来的。做陌生人都这样,做她的儿媳妇,更难。
估计赵如语也是这么想的吧?没了平南侯夫人的头衔,再让赵如语忍受何氏的磋磨,她应该是不愿意的,所以才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旋即她想着赵如语觊觎自己男朋友,赵如熙的好心情也没有了。
她收回思绪,安慰沐清蔷道:“谁的婚姻又能十全十美呢?傅小将军愿意娶你,想来是了解了你的为人,喜欢上了你,所以才叫人上门提亲。他又是你倾慕的英雄。有了这样的丈夫,平南侯夫人那样的婆婆也不是不能忍受了。只要傅小将军不是愚孝之人,让你服从他娘不合理的要求,你就不要怕。坚持自己的原则就好。”
临近成亲,沐清蔷是有些恐婚,她才来找赵如熙倾诉的。
这会儿听到赵如熙的分析,她的心慢慢定了下来。
她点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我会谨守本份和孝道。至于其他的,不管她说什么我都不理。她要是做得太过份,我就回娘家。反正我娘说了,家里叫我联姻我也联了。我遇着麻烦的时候,家里人就得为我撑腰。”
赵如熙笑了起来。
能养出沐清蔷这性子的母亲,想来也是个跟镇南王妃一样护短的。
何氏那种的人,你跟她吵、跟她闹、跟她斗,她都能拉低你的智商,最后在她擅长的领域里打败你。沐清蔷这种性子做她儿媳妇就再好不过了。
反正不过你如何撒泼,她都冷冷地看着你;不管你想如何磋磨她,不合理的要求她都置之不理。她身边还有一群丫鬟婆子,想武力镇压也不行。最后只能何氏自己气成内伤。
想起那种情形,赵如熙就莫名想笑。
赵如熙回想了一下原剧情。
因为赵如语是女主,她成亲后的大部分剧情都是在平南侯府展开的,跟婆婆斗智斗勇占据了许多篇幅,书里对何氏的描写倒比对他们这些炮灰的描写还要多。
所以赵如熙对何氏还算是了解。
虽说对傅云开愧疚,但该出的馊主意她还是要出的。
她道:“我听说,平南侯夫人其实就是个欺软怕硬的。你越理她她越来劲儿。所以你刚才说的做法很好,直接冷处理,真是再好不过了。”
沐清蔷的想法获得了赵如熙的赞同,她的心又安定了几分。
“傅小将军如果去了边关,你婆婆做得又太过份,你可以去我任上找我玩嘛。”赵如熙道,“我考上进士后打算求一求皇上,让我放外任。”
沐清蔷的眼眸一亮。
她看着赵如熙,眼里满满都是艳羡:“你不知道,我最羡慕的就是你了。你们家也没想着拿你来换好处,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且做得很成功。当然这也是你家没让你联姻的原因,因为你比许多男子都要强,成了家里的依仗。”
她轻叹道:“所以人啊,要是强到了一定程度,就没人能打败你。能被人打败的,就是因为你不够强大。”
这么说着,她心里最后的一点忐忑都消失了。
她怕何氏、怕在傅家过得不好做什么呢?她在娘家时因为孝道,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现在嫁了人了,也算是还了娘家的生育之情了。她到了婆家,就像赵如熙一样,做自己想做的事吧。
第588章 老夫人的责问
至于丈夫的想法、婆婆的想法,如果他们不能理解自己,那就可以置之不理。
人生苦短,总以别人的想法为主,不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光累,以后老了一定会后悔的。
这么想着,她对自己以后的生活有了非常清晰的想法和认识,心情也变得异常安定。
“赵如熙,你有一种魔力,能影响身边的人。”她叹道。
赵如熙愣了愣,不由笑了起来:“就希望你婆婆和相公不会骂我。”
两人对视一眼,都笑了起来。
“傅小将军肯定是被你的笑容给迷住了。”看着沐清蔷的笑容,赵如熙喃喃道。
沐清蔷不笑的时候,整一个冰美人;可一笑起来,冰雪融化,万物复苏,春暖花开。那一刹那的艳色,让人移不开眼。
凭傅云开在大理寺门前见了自己一面,就上门来提亲,赵如熙觉得他是个颜狗。除了颜,他还有可能掂量很多东西,来决定自己的婚姻。
这很大男子主义,也很现实。这种男人,她真说不上好还是不好。
沐清蔷听到她这话,敛了笑容沉默了一会儿,用力点了点头:“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啊?”赵如熙一愣,“我什么意思?”她好像什么意思都没有吧?
“以色侍人者,色衰而爱驰。”沐清蔷道,“原先我跟他也见过面,家里条件也一样。他前倨而后恭,无非是看过我的笑容。而容颜,总有老去的时候。”
她看向远方:“我仰慕他是英雄,但我不会把整颗心都放在他身上,我不能太在意他。我会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赵如熙:“……”
她那句话就是纯粹的感慨,真没别的意思。沐清蔷这些感悟到底从何而来?
不过……行叭。
“你这样想,也没错。”她点点头道。
“知微,你有考虑过亲事吗?”沐清蔷对赵如熙的亲事很感兴趣。
她不知道赵如熙这样的奇女子会嫁给怎样的男子。
“我跟我娘说了,十七岁之前不议亲。我打算外放做官的夙愿达成之后,再考虑成亲的事。”赵如熙道。
沐清蔷又羡慕又佩服,还带着些担心:“可那样的话,京城能选的男子也没多少了吧?一般人十五、六岁就议亲了。”
“不怕。”赵如熙道,“是我的跑不了。早早订亲不等我的,只能说跟我没有缘分。”
沐清蔷被赵如熙这份洒脱和霸气给震住了。她看向赵如熙的目光充满了佩服。
……
第二日快到下衙的时候,赵靖立和赵靖安就到大房这边来了。两人先到老夫人和朱氏那里请了安。
见了两人,老夫人就不由问道:“蕊姐儿和语姐儿最近可安份?她们年纪也到了,难免为自己的亲事着急,可不能闹出丑事来。立哥儿你现在是二房的当家人,需得注意着些,管束管束她们。你不为你自己,好歹也为你五妹妹着想。”
提起这事,赵靖立就发愁。
前段时间老夫人频频带赵如蕊出去交际,积极替她张罗亲事,赵靖立是很感激的。可惜没有收获。
他道:“我也劝过四姐了。她已经答应我,等今年殿试考完,看看新晋进士里有没人合适的人选,要是有的话,她会考虑亲事。”
老夫人带出去走了一圈都没把赵如蕊推销出去,赵如蕊自己也是很绝望的。
开始赵靖立替她说亲,她不领情;又埋怨老夫人和朱氏不替她张罗。现在经过这两遭,她也终于认清现实了,也认了命,答应了赵靖立嫁新晋进士的事。
赵如蕊的情况,老夫人也清楚。
她想说的是赵如语:“语姐儿现在如何?还跟平南侯府二公子有牵扯?我听说她现在也不去京城女子书院上学了,整日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跑到外面去不知道干什么。”
她表情严肃起来,看向赵靖安:“安哥儿,我知道你跟我不亲近,这话我本懒得说。但你娘不在了,你爹又不管事,你哥哥虽当着家,但终是年纪尚小。”
她将京城有女孩儿做下了丑事,弄得兄弟姐妹的亲事都受影响、家中父兄在外面抬不起头来的两户人家的情况说了。
“我说的这两家人,都是有名有姓的,你去打听打听。我也不说影响你大姐、二姐、三姐、四姐和五妹妹亲事的话了。在你心里,这些个堂姐、堂妹加起来大概都不如你那个没血缘关系的妹妹有份量。”
听到这话,赵靖安连忙抬起头来,想要说话,却被老夫人做手势阻止了。
“你先别急着辩驳,且听我说。要是觉得我老婆子说的话能听呢,你就听一听;要是觉得不能听呢,往后你也别踏我们大房的门了。我没你这不顾亲情的孙子。”
这话说得很重,赵靖安眼眶都红了。
老夫人却不为所动。
赵如语之所以还能在二房做妖,除了赵元良那个不负责任的爹,赵靖安护着她、舍不得让她离开赵家,是最大的原因。
“你自己也是要参加科举考试的人;你哥现在跟着甘先生学算学,想来也是想通过这本事谋个一官半职。无论是直接谋职,还是考科举做官,走这条路的人都是最讲究名声的。你们家出一个丑闻,你们兄弟二人就毁了。更不用说你们四姐了。她的亲事本就为难,再被连累,这辈子就只能去做姑子了。”
“为了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妹妹,害了自己的亲哥哥和亲姐姐,亲疏不分,轻重不知,安哥儿,我对你实在是失望得很。”
“你可能觉得这跟你没关系。因为二房现在是你大哥当家,语姐儿有什么事也该先责问你大哥。”
“但如果不是顾忌着你,你大哥早就把赵如语赶回许家去了。她享受了十几年你五妹妹的荣华富贵,现在回许家去,不是应当应份的么,你替她受什么委屈?更何况许家又不是吃不上饭。那样的日子你五妹妹过得,你六妹妹就过不得?”
第589章 惊讶
“你舍不得她,为难的是你大哥。他既不好管束赵如语,到时候还得为给她的嫁妆发愁。你们家本来就没什么财产,一家子要吃要喝、各种用度,你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本来你四姐姐出嫁,你兄弟俩娶亲就够为难了,家里根本拿不出钱,总不能把安身立命的那点庄子田地卖掉,以后一家子喝西北风吧?现在你还让你大哥再为赵如语筹一份嫁妆,我不知说你是重情呢,还是寡情薄义呢。”
老夫人说到这里,拿起茶盏来喝了一口,见赵靖安怔怔在呆在那里不说话,她又道:“当然,我也不是不顾念情份的人。说这话的意思,并不是让你把她送回去。但你既把她留下,就该好好管束她,不要让她闹出丑事来祸害别人。我说了这么多,该怎么做,你自己掂量。”
谢氏常来绥平伯府走动。尤其是朱氏跟着赵元勋外放后,谢氏更是隔三差五地上门,就唯恐老夫人或赵如熙有什么事,没人照料。
许雪有空的时候,也会跟着一起来。
老夫人对谢氏和许雪的印象本来就好,相处之后就更喜欢这母女俩了。她并不想祸害许家人。但赵如语要是没点管束也是不行。
她相信即便赵靖安不做什么,只要这番话传到赵如语耳里,赵如语一定会有所收敛。
“我……”赵靖安刚才觉得自己有一肚子话要说,可现在,却是一个字都说不出口。
因为老夫人说的字字在理,他根本没办法反驳。
他下意识看向赵靖立,想让大哥替他说说话圆场,可想起老夫人刚才说的话,他羞愧地又低下头去。
赵靖立这段时间对赵如语也是有怨言的。
赵如语跟傅云朗的牵扯在分家之前,分家之后他也不好多管赵如语的事。毕竟女子想嫁个好人家,合情合理。只要赵如语按时回家,跟傅云朗交往时不要太过份,他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现在赵如语跟傅云朗的亲事不成了,她老老实实上学,他也会跟赵如蕊一样,替她张罗一门亲事。送一份嫁妆,虽然为难,但家里有就多给些,家里没有就少给些,多少都能有一份。
可现在赵如语学也不上了,整天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跑出去也不知道干什么,他自然就不乐意了。
只是他是男孩子,既不是女的,也不是长辈,有些话实在不好说赵如语。
现在老夫人能把这事情指出来,让赵靖安好好管束赵如语,他觉得再好不过了。
赵靖立即便现在当了家,但说到底也是只是个十六岁不到的少年,家里的重担压在他肩上,跟他同一天出生的弟弟赵靖安却什么都不操心,他也不是没有怨言的。
因此他低着头,看都不看赵靖安,更没有出言替他打圆场。
朱氏看大家都沉默下来,场面开始尴尬,想着一会儿这兄弟两个还要替赵如熙招待客人,她出言道:“靖安,你祖母也不是想让你把语姐儿赶出去。只不过她是你想留下的,你就得担起管束她的责任来,不能什么都不管,把所有的事儿都扔给你大哥。你大哥也只比你大一盏茶功夫,你就忍心看他天天发愁得跟个小老头儿似的?”
赵靖安抬头看了赵靖立一眼,见赵靖立垂着头不话,他羞愧地应道:“是,大伯母,我记住了。”
他又朝老夫人行了一礼:“祖母教训得是。靖安原先不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