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学霸在古代-第2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了两个回合,她的呼吸还十分平稳,半点没有气喘的迹象。
她没有练过武,根本不懂招数。但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吃了敏捷丸,她不光身体的敏捷性提高了,连眼力和反应能力也比原先敏捷不少。
萧令衍出的拳脚或许在别人眼里很高明,招数厉害,配合得极好。要是没有与他匹配或更高的武功,根本逃不出他的攻击。
但看在赵如熙眼里,他出拳脚的速度还是慢,她完全可以在他招与招之间的空当将他的拳脚避开。不光能避开,她还能看出他招数之间的破绽,可以加以回击。
萧令衍闻言,又加快了速度。
最开始他用了两分速度,留了八分;后来改成用八分,留两分。现在他是全力以赴了。
他用了全力,赵如熙才有些手忙脚乱起来。
萧令衍是有经验的,赵如熙根本没有跟人动手的经验。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她连跟人打架的经历都没有。这下子萧令衍全力攻击,她没一会儿就被萧令衍击中两下。
好在萧令衍没用什么力道,她没有受伤。但这代表她输了。
“好了,停停停。”她叫住。
两人往后一跃,都退出了攻击圈。
萧令衍打量着她,很是惊奇:“可以啊,许熙,你这半点功夫不费,直接成了武功高手了。”
赵如熙正想问这话呢。
她眨巴着眼,问道:“你这水平,在大晋属于什么档次?武功高手?”
第533章 还要授课吗?
萧令衍点头:“对。教我练武的师父可是大晋最顶尖的高手。我们兄弟两人都有练武天赋,又打小被逼着练武,因此还算不错。虽然我没跟多少人练过手,但也跟几个御卫比划过。教我武功的师父说,我这水平,也算得是顶尖的那一波了,就是缺乏点实战经验。”
他看向赵如熙的目光满是艳羡:“你半点苦都不用吃,就能跟我打个平手,果然金手指不愧是金手指。”
“那可不。”赵如熙仰着下巴,得意地道,“女主必备光环。”
她现在跟赵如语拿的系统可是同款呢。虽说她的系统是个有障碍的,但这也说明她已从炮灰逆袭成女主了。
否则,一个路人甲炮灰,怎么好意思拥有系统?没看眼前这货都没有系统吗?
虽说自己没有金手指,但女朋友拥有,而且肯花积分为自己买了辨味丸,萧令衍已经很满足了。
他问道:“你刚才跟我对打,是个什么感觉?你细说说,我给你分析分析。没准你还能提升一下。”
赵如熙把自己的感觉跟他说了。
萧令衍摸摸下巴,疑惑道:“你既看出破绽,为什么不还手呢?”
赵如熙挠挠脸颊:“我怕把你给打飞了,伤着你就不好了。”
萧令衍:“……”
见萧令衍满脸的震惊和不明所以,赵如熙看了看四周,看到树下有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头。她过去捡起来,把石头放在掌心用力一碾,石头就成了粉末。
萧令衍:“……”震惊!
“我吃了两种丸药。前面那种是增加敏捷性的;现在这种是增加力气的。”赵如熙解释道。
萧令衍顿时羡慕坏了。
他下意识就想张嘴问问赵如熙能不能也帮他买两颗这种丸药,可想想赵如熙说的刷积分困难,到嘴的话他又咽了回去。
丸药不易得,自然得花在最该花的地方。
身为皇子,他是不可能落单的,身边时刻有御卫和死士保护着。他武功高强虽是一层生命保障,但更高强一点,意义也不大。
倒是针对他和萧令谱的阴谋诡计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赵如熙给他买的辨味丸才是最合适他的。
赵如熙这里正好相反。她没有武功,没有得力的护卫;但针对她的人不多。最多是有些人妒忌她,或像平阳郡主那样看不惯,对她使的一些下作手段。
有了敏捷丸和大力丸,成了武功高手,她遇到危险时就有了自保能力。
把好不容易刷得的积分用在最需要用到的地方,才最恰得其所。
他道:“在刷分方面,如果有我能出力的地方,你尽管开口。”
赵如熙摆手:“这个你帮不了,谁也帮不了。”
萧令衍很是失望。
他想了想,道:“你现在空有敏捷的反应和一身大力,却不能很好的运用,完全是浪费。有空的时候我将我的武功招数画给你,你看着学。等你依葫芦画瓢地学会了,我再当面指点你两次。这样虽不能很好地让你把武功练好,但总比现在要强。”
“另外,你也把力道掌控好,尽量地运用到武功招数中。”他又道。
赵如熙点点头:“好。”
虽然她觉得用到这一身武功的机会不多,但多一门保命的技能还是很有必要的。否则她当初就不会那么迫切地想买敏捷丸和大力丸了。
看看还有点时间,萧令衍给她打了两遍拳,把拳法讲解了一遍,还结合赵如熙的特点仔细分析。直到王通忍不住来催了,萧令衍这才离开。
他衙门里还有事要办。
萧令衍离开后,赵如熙在宅子里又呆了一会儿才离开。
她是乔装打扮后骑马来的。
在北宁城里绕了几圈,确定身后确实没人跟着,她才进了一处宅子换装,乘了放在那里的马车回了绿蕉院。
在绿蕉院门前下了马车,她没有进去,而是带着青枫和罗氏去了书院。
崔夫人见到赵如熙,满脸惊喜:“我还说抽时间去你那儿一趟呢。可巧你就来了。”
“是有什么事吗?您有事,派人去唤我一声就可以了,哪里还需要跑一趟?”赵如熙道。
本来书院这一摊子事就够崔夫人忙活了;现在又加了报纸的事,崔夫人更是忙得不得了。
不过她乐在其中,不愿意让人分担事情,所以只能受累。
崔夫人没有说话,而是带萧令衍到她歇息的院子。
两人坐下,她这才问道:“你这些天是不是一直没去国子监了?”
赵如熙就知道她问的是什么事了。
她点点头:“对。自打参加乡试后,我就没有去过。”
现在离乡试放榜已有十天了。这十天里,赵如熙倒是去过国子监一次,带着重礼探望感谢各位给她指点过的先生,但她再也没有去请教过文章。
崔夫人严肃起来:“尚德长公主让我问问你,是不是那些先生暗示你不要再去了?”
赵如熙连忙摆手:“没有没有。不过他们也没有叮嘱我再去。我又想歇息一阵子,所以就没有再去。”
一听“歇息一阵子”,崔夫人提着的心这才稍稍放了下来。
其实她问的不是国子监先生的问题,而是赵如熙还会不会继续参加会试。但她不想明着问,不愿意给赵如熙拒绝的机会。
赵如熙如此有读书的天赋,她不希望赵如熙辜负了这份上天赋予她的恩赐,止步于乡试。
“如果你想再继续让他们指点,尚德长公主说了,她会再去求求皇上。”她道。
赵如熙皱皱眉:“我倒是很需要人指点,但国子监的先生们平时就有自己的事。他们能在前两个月抽出时间来指点我,已是额外的辛苦了。”
“现在离春闱还有半年的时间,让他们再这样给我授课,肯定是不合适的。再者,我乡试中了解元,已有人含沙射影地指责几位先生了。我哪能因为自己的原因,让先生们陷于舆论的谴责里?所以这课是万不能上下去了。”
赵如熙中了解元,许多不甘愿被一个女子压了一头的人不敢说科场舞弊,只能指责国子监的先生们,说他们有那样的精力,为什么不好好培养国子监自己的学生,而要给赵知微上课?精心培养一个即将嫁人的女子,岂不是资源浪费么?
第534章 八方相助
听到赵如熙的话,崔夫人是彻底放下心来。
看样子,赵如熙还是要参加会试的。只是她不愿意再让国子监的几位先生受到指责,所以才没有去国子监上课。
赵如熙说的这个问题,崔夫人也觉得有些难办。
人活在世上,总得为别人着想,不能太过自私。
虽说尚德长公主去宫里求一求,皇上可能会答应让国子监的先生再指点赵如熙。但强人所难非君子所为。一旦尚德长公主开了口,皇上和国子监几位先生对赵如熙的好感定然会大打折扣。
“夫子放心。我原先也料到了乡试之后会遇到这种情况,因此把遇到的问题都问过诸位先生了。没有他们指点,或许会试的名次不会太高,但过关应该是没问题的。”赵如熙道。
其实乡试和会试,考的题目形式都差不多,都是写策论。只是策论涉及朝堂政事的深度和广度不同。会试之后的殿试不过是走个过场,只要会试过了,基本都能做官。因此会试的题目都会涉及到当时的朝政,需要对某一项朝政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赵如熙原先只是在写文章的形式上稍有欠缺。她毕竟不是从小就写文言文的人。虽因为记忆力好熟记了四书五经,但对于古文涉猎不广,在典故运用等方面略有不足。
这两个月,国子监几位先生列了一些书单,让她在国子监借书来看,恶补她这一方面的缺陷;又在行文方式和言辞给她挑毛病。也因此,她才能在乡试里写出无懈可击的文章来。
把这方面缺失的知识补上之后,她在写文章这方面就没有什么大毛病了。唯一的短板是对大晋的朝政不够熟悉。
比如如果会试出题,让他们议一议水利方面的问题。赵如熙对于大晋的水利并无了解,就不能针对性地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写出来的文章就十分空泛。
所以这半年,她并不需要先生们再指点如何写文章,而是应该多关心大晋的政事。
为了让崔夫人和尚德长公主放心,赵如熙把这些问题都跟崔夫人说了。
崔夫人顿时作了难。
她跟尚德长公主都不关心时政,在这方面根本帮不了赵如熙。想来国子监的先生也没办法将这些问题给赵如熙作解答,毕竟他们都不参与朝政。
赵元勋只是个六品官,没资格上朝,而且做官时日尚短,在这方面也帮不了赵如熙。康时霖也不行。
“你三位师兄都在朝廷做官,每日上朝,他们对这些肯定很熟悉。要不然你请教一下他们?”她提议道。
赵如熙摇摇头:“这不大好。”
这些问题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说清楚的。三位师兄都忙,哪里有空给她讲解这些?
“不知道长公主殿下那里有没有关于大晋各方面情况的书籍或资料?还有近几年来的邸报。没有书籍的话,邸报也是最能了解大晋情况的东西。”
崔夫人精神一振:“好,我跟长公主殿下说说,我也找人帮你找找看,有没有这方面的书籍。邸报应该是没问题的。”
当初她们办报纸的时候,还专门找过几期邸报来研究过。她知道尚德长公主手里是有邸报的。
赵如熙点点头,见没有什么事了,就起身告辞。
隔了两天,尚德长公主和崔夫人收集的邸报还没送过来,赵如熙却收到了王通送过来一大沓子资料。
这些资料里除了近四届乡试和会试的前二十名的文章,还有五年来的每一期邸报,以及臣子向皇帝递奏折时写的一类文章。
萧令衍在信里说,他回去问了一下准备参加会试的人,知道赵如熙或许需要这些东西。他便叫人收集了送来,希望对赵如熙有所帮助。
赵如熙顿时心暖得不行。
有男盆友就是不一样哈。感觉什么事情都不用自己操心,那人把你放在心上,就会什么都想到你前面。
她写信回去,大大地表扬了萧令衍。希望他能再接再励,继续努力。
接下来她又收到了尚德长公主和崔夫人派人送来的一些书籍和邸报。
这些书籍里有农书、格物理论,也有杂记、游记,都是记录了大晋各方面情况和风土人情的,对赵如熙也有一定的帮助。
她正开心地看书呢,康时霖那边把她叫去了。
康时霖道:“彭大人那边派人来问,你这段时间怎么不往国子监去了?那里的几位先生都问起你呢。问你是不是不参加会试了。”
赵如熙心里又是一暖。
世上还是好人多啊。
她把自己的顾虑和自己的打算跟康时霖说了。
康时霖点点头:“你想的也对。他们一心对你好,你也不能不顾他们。”
他想了想:“这样吧,我跟他们说,他们给学生考试出的题目,都给你来一份,就送到我这里来。你照着题目写了文章,送到我这里来,我再帮你送到彭大人手上,让他们帮你批改指点。这样先生们对外就能说是碍于我的面子,不好拒绝;他们不是专门要指点你。这样迂回一下,对他们的影响就小些。”
赵如熙心里感激,站起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