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女学霸在古代 >

第201章

女学霸在古代-第201章

小说: 女学霸在古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事没事。”赵如蕊连忙摆手。
  她朝赵如熙笑笑:“那五妹妹你们忙,我去三姐姐那边看看。好久没见着她了。”
  她也不叫赵如语,转身离去。
  “我也去看看。”赵如语说着,跟在赵如蕊身后也离开了修竹院。
  赵靖立看向赵如熙:“她俩没难为你吧?”
  赵如熙摇摇头,想了想道:“六妹还没及笄,又一心想嫁傅二公子,目前还闹不出什么乱子。可四姐我看她挺着急。二叔不管事,四姐的亲事你还是得操起心来才好,免得闹出什么事来。”
  赵靖立的眉头皱成了一团。
  说到底他也只是十四岁的少年。让他打理家里的琐事还好,毕竟家里还有管家和管事嬷嬷,有什么不懂的他可以问一问。可给姐姐张罗亲事,可就真难为他了。
  “大伯母有没有认识什么好人家,能给四姐姐说亲的?”他问道。
  赵如熙摇摇头:“这半年来祖母身子不大好,母亲很少出门。递到家里来的宴请能推就都推了。”
  以前朱氏喜欢去参加宴会,多是为了儿女的亲事。后来发现赵如熙的亲事根本不用愁,所走的清流名士之路也跟其他闺阁小姐不一样,而去镇南王府参加一次宴会就惹出一些是非和麻烦,她便也不再去参加宴会了。
  赵靖立常来大房这边,对伯府的情况也是了解的。
  “祖母和爹娘都觉得四姐姐嫁一个新晋进士比较合适,想来刚才也把这意思跟二叔和四姐本人说了。只是我看四姐有些好高骛远,总想嫁个身份高贵、家境富裕、前途广大的世家子。娘还真张罗不出这样的亲事来。你看三姐姐的亲事就知道了。”赵如熙道。


第426章 拜访许家
  赵如馨的未婚夫就是个新晋进士,如今在礼部任职,是个从八品官。
  他是独子,家有薄产,考上进士后干脆让爹娘把家乡的几百亩田地卖了,到京城来买了处二进宅子,置了几十亩田地。
  赵元勋也是多方打听才相中了他,觉得他容貌端正,为人诚恳勤勉,性情温和有礼,家中人口简单,父母都是厚道人。他家虽不特别富裕,但有宅子有田地,每月还有俸禄,起码过日子是不愁的。
  他在接触了几次后,托人从中说和。两家互见了一次后,对双方都挺满意,便订了亲。
  赵如馨到明年春天就要出嫁了。
  未分家前,绥平伯府的孩子关系都还是很和睦的。当时赵靖立还是世子,赵如馨虽是庶出,却也是他的亲姐姐,他对这门亲事也很上心,还曾专门跑去见了那男人两面,对赵如馨这门亲事再清楚不过了。
  赵如熙现在这么一提,赵靖就觉得自己知道该如何张罗赵如蕊的亲事了。
  赵如熙看他表情,赶紧提醒他:“婚姻讲究你情我愿。要是四姐不愿意,你帮她张罗得再好也没用。还是得先改变她的想法。要是改变不了,你给她订一门这样的亲事,她会折腾出乱子的。”
  赵靖立点点头。
  他掏出自己算不出的几道算学题问赵如熙,末了,他问道:“许家是赁的是赵十太太家的宅子吧?有机会我想去结识一下许崇文兄长。听说他书念得不错,为人也很好。我整日里在家里闷着,许兄年末有空闲了,我也有个地方可以走动走动。”
  赵靖立以前也是有一群朋友的。只是后来绥平伯府降爵,他又回到了二房,再不是侯府世子;再加上魏氏的事闹得沸沸扬扬,赵靖立自闭了一阵,那些朋友也没有来看他,彼此之间算是断了来往。
  现在他几乎没朋友。
  赵靖立一提这事,赵如熙也觉得赵靖立跟许崇文交朋友也不错。
  许崇文以前在北宁县里的私塾念书,现在进了赵家族学,因夫子管束甚严,再加上赵元勋的关系,族学的学子对他还算友善,倒也结交了几个朋友。但这些都是社会底层之人。
  赵靖立以前好歹是侯府世子,所受的教育,所接触的人跟许崇文和他的同窗们完全不一样。可以说,他俩是各自生活在社会上层和社会下层,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里。
  两人成为朋友,能通过对方了解自己从未接触的社会阶层的生活。赵靖立能了解底层人民的生活,更接地气,为人做事更脚踏实地;许崇文则能开阔眼界,提高见识,以后接触到这个阶层的人时不至于胆怯慌张。
  她道:“今日正好旬休,他应该在家。要不,我现在就带你过去,认识认识?”
  赵靖立大喜,道:“如此甚好。”
  他观察着赵如熙的神情,有些小心地道:“我唤靖安一起去?”
  赵靖安对赵如熙的疏离,虽因两人接触得少,赵靖安表现得并不明显。但赵靖立相信凭赵如熙的聪明,一定能感觉得到。
  “随你。”赵如熙不置可否。
  “那我先去靖泰那边一趟。”赵靖立说着,先离开了修竹院。
  两人都未提赵如语。
  许家搬到族里这么久,赵如语都不曾去看过他们一眼,秉性里的凉薄可想而知。这也是赵靖立对赵如语冷淡的原因。
  所以不管赵如语再如何在他面前小意讨好,表现出比赵如蕊更能干、更有才识,他对赵如语始终都是淡淡的,内心里对她没有一丝兄妹之情。
  见赵靖立出门,赵如熙吩咐点绛:“你去许家一趟,说我要带赵家兄弟去拜访,大少爷想结交一下许少爷,问问他们方不方便。”
  点绛应声,赶紧去了。
  也不知赵靖立是如何说服的赵靖安,没多久,他就带着赵靖安和赵靖泰一起到了修竹院。
  “稍坐,我叫点绛去打招呼了,等她回复咱们再过去。”
  不能做不速之客,这是基本的礼节。三兄弟自没异议。
  赵如熙说着,估计还得等一会儿点绛才能回来,便不再理会三人,自己回书院去画画。
  赵靖泰一直跟着姐姐学画。素描学得差不多后,又跟着她学画国画。
  因此见姐姐作画,立刻跟了过去,站在赵如熙身边静静地看着,观摩学习。
  赵靖立拉了赵靖安一把,两人也跟在了赵靖泰身后。
  赵如熙丝毫不受他们影响,兀自按自己的节奏,画自己的画。
  比赛是有时限性的。赵如熙想要画出大气磅礴的气势,原先的尺寸都很大。现在她打算画一些小尺寸的画,势必要在原先的绘画布局上有所削减。如何在削减绘画对象却不影响画的表现力上,她颇费功夫。因此这几日一直琢磨着这个事儿。
  她凝神静气一会儿,睁开眼后,便泼墨挥毫。不一会儿,一条湍急的河流便出现在众人眼前。虽没有高峰,河边的树和石头寥寥,河的宽度也只画出了一半,却能让人看出这条河的壮阔和千军万马似的奔腾,心中豪气油然而生。
  她新创这画法,赵靖立还没见过。
  此时看了赵如熙的画,他顿时惊为天人。见赵如熙放下笔,凝视着画,似乎不满地摇摇头,他不解地对赵靖泰悄声道:“画得也太好了吧?怎么你姐姐还不满意?”
  “那是你没见过姐姐真正的画。”赵靖泰摇晃得小脸,万分得意地道。
  赵靖立见赵如熙净手,知道她不再画了,赶紧上前道:“五妹妹,我能看看你的画吗?”
  赵如熙没有立刻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转头看向刚刚已回来、担心打扰她画画默不作声站在一旁的点绛,问道:“如何?他们方便吗?”
  点绛点头:“许老爷和许太太都很高兴,说随时欢迎大少爷他们去。许少爷和许姑娘也在家里。”
  赵如熙这才对赵靖立道:“你要看画,看一眼就走,别耽搁时间,让人久等了。”


第427章 生意红火
  点绛点头:“许老爷和许太太都很高兴,说随时欢迎大少爷他们去。许少爷和许姑娘也在家里。”
  赵如熙这才对赵靖立道:“你要看画,看一眼就走,别耽搁时间,让人久等了。”
  她吩咐点绛:“带他们去看吧。”
  画不宜长期卷成卷放在画轴里,因此赵如熙也学着康时霖的样子,把西厢布置成了藏画室,时不时把画拿出来挂一挂。赵靖立想看,也不用麻烦,直接去西厢看即可。
  三人跟着点绛走了。
  赵如熙把刚画好的那幅画压好,净了手,回卧室去换了一身衣服,这才往西厢去。
  这时候三兄弟正站在画前,一个个表情有些呆滞,室内静悄悄的。
  “咱们走吧。”赵如熙走进去,招呼了他们一声。
  三人这才从呆滞中清醒过来。
  赵靖立和赵靖安望向赵如熙的目光都十分复杂。
  眼前这个小女孩子,早已站在了他们不可企及的高度,他们却一事无成,想想心里就羞愧。
  赵靖立还好,他对赵如熙的聪明能干早有认识,知道自己不如赵如熙远矣。
  赵靖安却因为魏氏的缘故,一直不愿意接触赵如熙,即便知道赵靖立时常来请教赵如熙,他对她的能力也没有相应的了解。
  这会儿他望着赵如熙,想着那些画给自己的震撼,他心涌上一股羞愧。
  人都说“字如其人”,画也是如此。
  能画出像那样壮阔大气的画的人,心胸、见识定然不凡,是高山仰止的存在。
  想起自己因为母亲的死而疏远赵如熙,甚至还含有一丝怨怼,赵靖安就羞愧难当。
  赵如熙本应该锦衣玉食在侯府的父母疼爱中长大,却被他娘换到了乡下,生活困苦;后又逢养父母去世,她寄人篱下。不管许家叔婶待她有多好,终是要受委屈的。
  这一切,都是他娘造成的。
  好不容易赵如熙被接回府,他娘还想搓磨她,把她嫁给魏家庶子,以要挟威迫她。
  赵如熙所有的苦难都是他娘造成的。母亲之所以被砍头,完全是自己造的罪孽,咎由自取,跟赵如熙无关。
  饶是这样,他还对她心生怨怼,他还是人吗?
  这一刻,赵靖安只觉得无地自容,完全无颜面对赵如熙。
  “走了。”赵靖立本已跟着赵如熙走到门口了,见赵靖安还呆立在原地,满眼羞愧,他走回来,抓住赵靖安的胳膊,将他往门口拉。
  “大哥……”赵靖安唤了他一声,“要不,我还是不去了吧……”
  他觉得自己无颜面对赵如熙。
  “二弟……”赵靖立打断他的话,“咱们要努力啊,差五妹太远了。你也去看看许兄是如何努力的。你跟他一样打算科考,你俩还能交流交流经验呢。”
  说着他不由分说地把赵靖安拉着往外走。
  赵靖安只得跟上。
  不过走了几步,他犹豫道:“要不要叫六妹妹一起去?”
  赵靖立冷笑:“许家又不远,也就几步路的功夫;咱们又不是不许六妹出门。可你看看这么久,她去过许家一次么?她既无心,你叫她去,大家岂不尴尬?”
  对于这一点,赵靖安也是有看法的。
  他没有再说话,跟着赵靖安、赵如熙、赵靖泰一起去了许家。
  族学本来也是要放年假的,但两位夫子抓得紧,觉得读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日也不能放松。所以除了年三十到初五这几日,其他时间都仍照常上课。
  不过今日旬休,许崇文在家。听得赵靖立和赵靖安要来,他早已跟父母妹妹在厅堂等着了。
  赵如熙进门后,给双方做了介绍。
  做生意半年,不光许永益,便是谢氏在待人接物上都练出了一身本事。
  难得赵靖立和赵靖安上门,夫妻俩使出了浑身解数,热情地招待他们。
  赵靖泰在府上见过许家人几次,他感激许家人对姐姐好,又觉得许家人为人不错,因此对他们颇为亲近。
  担心冷场,他这会儿小嘴甜得很,喊了人后,又夸点心和糖炒栗子好吃,配合着许家人,把气氛炒得十分热闹。
  赵如熙摸摸赵靖泰的脑袋,问许永益道:“叔,最近生意怎么样?”
  “好,很好。”许永益一听赵如熙这么问就笑得合不拢嘴。
  “天冷了,凉拌菜卖不动,但炒货的生意却火爆的不行。多亏了你的提议,叫我把栗子拿到店铺去炒,边炒边卖。那香味一传出去,路过的人都想买上一斤半斤地尝尝,连带着铺子里的炒货卖得特别快。”
  冬天天上下雪,春天没准还有雨,再在外面摆摊,生意就受影响。
  在赵如熙的提议下,许永益咬牙租了几个铺子,把店直接开到了铺子里去。
  他这凉拌菜和糖炒栗子在秋天倒也打出了名气,开了铺子后再借炒栗子的香气吸引客人,生意还不赖。
  店铺里他增加了许多炒货品种。要过年了,谁家不买几斤炒瓜子和炒花生招待客人?因此接近年关这段时间,他的炒货铺子门庭若市,客人排队恨不得排到街上去。
  许永益借着这几个铺子,狠狠赚了一笔。
  “就是那些石头拿到店里去后,经常有人往里探头探脑。好在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