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女学霸在古代 >

第175章

女学霸在古代-第175章

小说: 女学霸在古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那咱们也回京吧。”赵如熙站起身来。
  一行人回到京城,赵如熙对老夫人、朱氏等人道:“我拿了一种新鲜吃食来,一会儿大家尝尝。”
  “什么新鲜吃食?”赵靖泰连忙问道。
  “一会儿你就知道了。”赵如熙却卖上了关子。
  大家只得怀揣着好奇心等着。
  老夫人院里原本就设有小厨房。现在大房人少,又都在一起吃饭,冬天天气冷,朱氏便撤了大厨房的人,把剩下的人调到小厨房里做菜。
  厨房的人都等着赵如熙回来开饭,早在她进大门,就有人快步回厨房报信了。
  因此赵如熙刚坐下没一会儿,菜就陆陆续续上来了。
  等饭菜上齐,厨娘也把点绛提过去的米粉按要求烫过温过端了上来。
  “咦,挺好看的。”朱氏看着碗里的东西道。
  米粉雪白,卤肉酱红,葱碧绿,黄豆、花生、酸豆角、萝卜干点缀其中,看卖相就十分好看。
  最重要的是,这东西异香扑鼻,很能勾起人的食欲。
  “要搅拌均匀才好吃。”赵如熙做示范。
  赵靖泰好奇心重,却也知道规矩。待老夫人动了筷子,他就迫不及待地搅拌,快速夹起一筷子放进嘴里。
  “好吃。”他含糊道。
  绥平伯府现在虽无食不言的规矩,却是不允许嘴里含着食物说话的。
  朱氏瞪了儿子一眼,这才向赵如熙问道:“这是你从外面买的食物?”
  豪门大户的规矩是轻易不吃外面做的食物。
  一来嫌人家做生意的人用料不好,做出来的吃食粗劣;二来怕不干净;二来则是担心有心人在食物里下药。
  赵如熙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即便外面有什么新鲜吃食,她一般也只是叫厨娘试着做,不会就这样买回来给家人吃的。
  “这是我让厨子研究出来。我在京城又买了六个小铺子,打算卖这种吃食。”赵如熙道。
  大家都大吃一惊。
  朱氏问:“你怎的想着做这个?”
  赵如熙便把为什么做这个,米粉铺打算怎么开都一一说了。
  她对朱氏道:“娘,咱们府上田庄上的粮食就这样卖出来可惜了。不如您也叫他们做干米粉开铺子吧。”
  说着她掏出早已写好的两份方子,分别递给了老夫人和朱氏,又冲老夫人笑道:“祖母,您的嫁妆庄子也可以这么做。”
  朱氏和婆婆对视一眼,把方子收好:“难为你一片孝心。”
  绥平伯府和婆媳妇两人的嫁妆田庄,现在都在周边各县里,到那里开米粉铺子,跟赵如熙京城的铺子倒是不相冲。
  “不过县里的人口少,米粉铺子里每日消耗的干米粉不多,你们的田庄出产的粮食可是我的几倍,到时候干米粉肯定多得用不完。”
  “你们可以直接把干米粉当成面条一样,在粮米铺子里售卖。这东西口感好,也方便,就跟面条似的,放到汤里煮一煮就可以吃了,十分方便,想来很受欢迎。到时候咱们统一价钱。除非有人也学着做,否则就没有竞争者。”
  朱氏点点头:“成。你有经商头脑。听你的准没错。”


第372章 去开锁啊
  京城城北的一条巷子里,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快速地跑着。到了一处一进的宅子前停下,气喘吁吁地叉着腰捂着肚子,朝里面叫道:“师父,师父。”
  门“呀”地一声打开,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打着哈欠出现在门口,骂道:“叫魄啊,大清早的,扰人清梦。”
  少年看了看已经挂在树梢上的太阳,识趣地没有犟嘴,一面跟青年进去,一面道:“师父,京里出了一件新鲜事。大理寺前放了几个铁柜子,说那柜子十分牢固,没有钥匙根本就打不开。如果有谁能把铁柜子打开,就能有五百两银子的赏银。”
  见青年要洗脸,他立刻上前舀水递布巾,问青年道:“师父,你要不要去试试?”
  青年抹了一把脸,然后将布巾直接摔到徒弟脸上:“你傻啊。大理寺让人去开锁,这不明摆着抓小偷吗?你让我去自投罗网,安的什么心?”
  “不是,师父,很多人都去试了,也没见衙门抓人。我看前街的大头也去了呢。似乎没开出来,铩羽而归。怕您笑话,他们都不敢说。”
  “老大……”门口又来了五个人,见门开着,直接走了进来,“老大,大理寺门前……”
  几人七嘴八舌地把事情说了,鼓动道:“老大,你开锁那么厉害,这事儿肯定难不住你。你要不要去试试?五百两银子呢。”
  这青年名叫吕义,是城北这一片有名的混混头子,平时没少偷鸡摸狗,尤其以一手开锁的技艺折服众人,不光以此让大家推举他当老大,还收了个十分机灵的徒弟周贵子。
  周贵子见吕义不说话,担心他说不去,被人笑话他怂。
  他出言替师父解围:“你们说的这是人话吗?那可是大理寺哎。在那里摆几个铁柜子,又给了那么高的赏金,一定是个圈套,想把京城吃咱们这行饭的人一网打尽。你们劝我师父去,到底是什么居心?”
  “没有没有,我们可没有别的意思。就是看到前街的大头也去了,没开开那个锁,灰溜溜地回来了。所以想让老大也试试,让大头知道知道谁更厉害。”
  大头是另一帮派的头头,吕义和他从小打到大,谁也不服谁。各自当了老大后,两个帮派为了争地盘还打过群架。
  “有什么人去试过?”吕义问道。
  “因为赏金太高,差不多的人都去试过。听说有捕快、锁匠、铁匠、杀猪佬、游侠儿……想去碰碰运气的普通人就更多了。”
  “那几个铁柜子自打昨儿个午时摆在那儿,起码得有七、八十人试过,没一个人能打开的。我看大理寺似乎也不管,随着大家去试。每个铁柜子前只有一个衙役守着,维持秩序,也防止有人拿大锤子去砸柜子。”
  吕义听了,便有些心动。
  善于开锁的人,碰到这种事,难免手痒,想试试自己是不是比所有人都厉害。
  “成,那咱们去试试。”他道。
  一群人顿时欢呼起来,叽叽喳喳地帮着吕义出主意,让他寻了些工具,便簇拥着吕义去了大理寺。
  为了不堵住大理寺,影响办公,铁柜子并没有放在大理寺门口,而是放在大理寺大门靠左侧的十几丈远的一块空地上。
  吕义到时,就看到那里围满了人,外围的人一个个伸长了脖子往里瞧,十分热闹。
  有一处大概是开锁的人放弃了,大家都发出惋惜的声音,然后人墙开了个口子,几个人从里面钻了出来。但瞬间人墙就合拢了。大家又伸长了脖子往里瞧,很显然又有另外的人在试着开锁了。
  吕义手下足有几十号混混。有些为了糊口,也不得不做些正经营生,这个时辰里还能出来瞎混的,多是家里还能吃上饭。
  这时候人群里就有他的手下看到他们来了,赶紧兴奋地朝吕义招手:“老大,这边。这个人开了很久了,应该差不多放弃了。你赶紧过来,没准一会儿就能接上。”
  吕义一行人赶紧过去。
  站在外围什么都看不见,想挤进去也有些困难。要是平时,几个混混肯定要用身体撞人,给吕义开路,随便再摸几个钱袋子了。可这里是大理寺门口,衙役都盯着呢,他们也不敢生事。
  好在偷鸡摸狗的人身手都敏捷,大家东钻西钻,在一片咒骂声中,他们很快就钻到了最里边。
  吕义站定,就看到一个五十来岁的老头儿,瘦小的身子,尖嘴猴腮山羊胡子,满身都透着猥琐和“我不是好人”的气息,正蹲在那里,用铁丝往一个铁柜子上像锁眼的地方瞎捣鼓,脸色十分不好看,嘴里还骂骂咧咧的。
  “好了,半炷香的时辰到了,换人。”一个声音响起。
  吕义这才发现一个衙役服饰的人站在旁边,他脚边还放着个香炉。
  围观的人就发出很响亮的惋惜声。
  有人叫道:“老头儿,行了,没听差役大哥说时辰到了吗?赶紧走,换人来。”
  说着,那人就蠢蠢欲动地上前,其他几个赶紧往里挤,很显然都是想开锁的。
  衙役见山羊胡老头儿还恋恋不舍地不肯走,把手里的杀威棒伸到他面前拨了拨,嘴里道:“走不走?不走老子把你抓起来送进衙门。”
  山羊胡老头儿吓了一跳,这才赶紧起身,让开了地方。不过他却没走,而是回到了人群里,眼睛还是盯着铁柜子。
  “别抢别抢。”衙役用杀威棒拦住几个抢着开锁的人,然后指着其中一个道,“你,你来试,其他人都闪开。”
  被指到的人一脸欣喜,其他人则沮丧地让到了一旁。
  这铁柜子昨日就被摆在这里了。因此来的人都有些准备。
  只见那人也从袖子里掏出一根铁丝,对着锁眼捣鼓起来。
  吕义就在那里观察他的动作,闲暇之余再打量一下铁柜子。
  铁柜子被油漆漆成了绛红色,除了锁眼,整个儿似乎是一体的。而且凭吕义的经验,这铁柜子用的铁应该是精铁,十分沉重牢固。门的那处也没见缝隙,显然合页也极好,工具伸不进去,也没法往合页处撬开。
  所以想要把这个柜子打开,唯一能想办法的就只有锁眼处了。


第373章 郭季同
  吕义的眉头皱起,认真地看着那人动作。
  “老大,你不能站这儿,你得去那边排着。衙役是根据谁排队排得早点名的。”朝他招手的那个混混给吕义出主意道。
  吕义看了看那边,只得站了过去。
  如此等了足有六、七个人,终于轮到吕义了。
  他表情凝重地走到铁柜子旁边,把铁柜子四周都摸索了一阵,发现铁柜子果然像他判断的那样,浑然一体,无从下手,唯一能有希望把柜子打开的,只有锁眼处。
  他蹲下去仔细观察了锁眼,发现看不出什么,便从袖子里掏出一个小工具,在锁眼里探了探。之后又连换了几个工具。
  吕义的手下都又期待又紧张地看着他,希望能听到“咔嚓”一声锁开的声音。
  吕义二十来岁不成亲,没有家累,对他们这些手下也还算大方。要是得了五百两银子的赏钱,不说别的,请他们大吃几顿是绝对没问题的。
  可眼看着半炷香都快燃完了,吕义还是没把那锁打开。
  “时辰到。下一个。”衙役喊道。
  吕义无力地一屁股坐在地上,满脸挫败。
  见衙役催促喝骂,周贵子连忙上前扶起吕义,挤出了人群。
  京城里像吕义这样的人不少。铁柜子放在大理寺门前足有十天,可这么多人试后,都铩羽而归。
  这件事本就新鲜,影响还极大,十天后铁柜子收回去的时候,不光满京城的人都知道了,消息还传到了外地,连外地人都知道了。江南就有富商派人来打听如何买到铁柜子。
  “张大人,你们那个铁柜子,是大理寺研制出来的?”户部左侍郎郭季同下了朝就去找张常慎打探消息。
  张常慎斜睨他一眼:“问这儿干嘛?”
  “嘿嘿,这不是想买个铁柜子吗?我家虽家资不丰,但也有几张田契地契。那铁柜子牢固,把东西放进去放心。”郭季同笑道。
  “城南朱雀街保宁轩,那里有保险柜卖,郭大人派人去即可。”
  郭季同知道张常慎是个油盐不进的性子,不站队、不讲情面,手段又厉害。大家几乎都不愿意招惹他。
  所以郭季同过来,也只是想套套话,想知道那铁柜子到底是谁的东西。如果张常慎什么都不说,那也算了。
  此时得了个地址,也算是没白搭话。他正要跟张常慎告辞,就听张常慎道:“郭大人啊,别怪我没提醒你。那可是皇上的生意。你去买柜子就买柜子,可别起什么歪心思。”
  他这话的声音不高不低,走在他们身边的一些官员都听到了。
  大家都不由在心里叫了一声“卧槽”。实在没想到那竟然是皇上的生意。
  不过旋即大家就反应过来了。
  张常慎这人可是个死性子,审案子的时候送他多少钱都不肯通融半分。能让他把铁柜子放在大理寺门前闹腾这么久的,也只有皇上才能做到了。
  “张大人你说的这叫什么话?我能起什么歪心理?不说那是皇上的买卖,便是一般人的,我也不可能有歪心思。”郭季同满脸不高兴地道。
  听到他这话,有人嗤笑一声。
  郭季同出身寒门。大概是穷怕了,他跟他老娘没少往家里扒拉钱财。哪外店铺的生意做得好,他就软硬皆施地上去凑一份子。
  只是京城藏龙卧虎,那些生意兴隆的铺子背后还不定站着什么人。他一次两次地往那些铺子伸手,贪财的名声就这么被传出来了。
  好在他也给入股钱,而且要求也不过份,占股不多。别人实在不愿意他也就作罢,并不强求,更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