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学霸在古代-第1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要开的无论是首饰楼还是保险柜铺子,面对的可都是达官贵人。对方是什么身份、什么脾性,有什么喜好,面对他们要如何说话,怎样才不踩雷区,接待他们的掌柜的都得知道。
不知道如何讨好客人不要紧,最重要的是不要得罪人。
否则她这里拼命地避雷,结果她的掌柜不停地在背后踩雷,替她得罪京中豪门权贵。那她和绥平伯府的人,就算有九条命都不够霍霍的。
于是在跟萧若彤商量过后,她便厚着脸皮把两人送到汪掌柜这里来了。
汪掌柜笑呵呵地道:“他俩挺勤奋好学的。我教他们的东西,他们即便当时记不住,也会用笔写下来,过后再温习。等第二日我问他们的时候,他们都对答如流。”
他朝赵如熙竖了个大拇指:“赵姑娘算是找对人了。”
赵如熙笑笑没有说话。
做笔记这个习惯,是她让马胜在军训时,对所有下人培养起来的学习习惯。
人笨,记性差没关系,关键是你得勤奋,你得有积极学习的态度,有一颗热爱学习的心。
勤能补拙,这绝对是至理。
“他们心眼活络么?遇到事情能不能灵活处理?”赵如熙又问道。
“还好。”汪掌柜道,“史超为人活络,遇事能灵活处理;蒋振江就差一点。但蒋振江也不是没有他的优点,他要比史超更稳重。他大概也知道自己这一缺点,遇到事情都会来问我。”
汪掌柜大概对两人都挺满意,生怕赵如熙听了自己的话后对他们两人的印象不好,补充道:“总之这两人都是很不错的,做掌柜还是没问题的。”
赵如熙笑着拱手:“汪掌柜要是觉得没问题,那就肯定没问题了。您觉得他们现在能用了吗?我的店铺马上就要开张,正缺掌柜。只是这两个店都很重要,不容有失。有些人有些事一旦处理不好,就容易给我招祸。说实话,用他们这两个生手,我这心里不大有底。”
汪掌柜脸上的笑容敛了起来。他抚着胡子皱着眉沉思了一会儿,对旁边的伙计做了个手势。
那伙计立刻把文房四宝拿来,铺了纸磨了墨。
汪掌柜提笔写了两行字,将纸递到赵如熙面前:“我做了一辈子的掌柜,也认识几个外头的好朋友。这两个人里,胡明达曾做过大银楼的掌柜;宋卓年轻时去过江南做掌柜,四十岁后回了京城,自己开了绸缎铺。”
“他们两人能力都很强。只是现在老了,六十多岁了,家中儿孙不让他们太操劳,便在家里含饴弄孙。赵姑娘如果愿意,倒可以亲自上门去请他们出山。也不必他们处理店里的杂事,只是坐镇,在史超和蒋振江两人有无法决断的时候指点指点,起个定海神针的作用,想来还是可以的。”
他笑道:“他们忙碌了一辈子,乍一闲下来,就浑身不自在。想来你以这样的条件请他们,他们还是很乐意来的。”
“太好了。”赵如熙站起来,给汪掌柜行了礼,“汪掌柜大恩,如熙感激不尽。”
汪掌柜唬了一跳,连忙避开。
他是镇南王府的奴才,赵如熙是跟萧若彤相同地位的勋贵小姐。他自然是不能受赵如熙的礼的。
他也知道赵如熙明白这一点。而她心里清楚却还给他行礼,这叫他心里十分受用。
只是样子还是得做出来。
他敛了笑容,板着脸嗔道:“我帮姑娘大忙,姑娘不说感谢我,反而对我行礼,这不是折煞我吗?”
赵如熙笑嘻嘻地摆手:“好好好,下回不这样了。”
汪掌柜这才反怒为笑。
第370章 皇上入了股
赵如熙道:“我这么冒冒然上门去,两位老掌柜怕不是要拿大扫帚把我赶出来呢。所以一事不烦二主,还得劳烦汪掌柜写两封信送到他们手上,帮我说说情,拜托拜托。”
原先赵如熙在撷宝斋画图,汪掌柜跟她相处的时间比起自己的正经主子萧若彤还长。
赵如熙这人情商又高,会说话,小嘴儿跟抹了蜜一般,在汪掌柜面前常作小女孩儿的娇憨状,为人处事却又极为老道,深得汪掌柜的喜爱。
两人有这么一番交情在,镇南王妃特意派人来交待过,汪掌柜又极看好赵如熙的前程,自然十分乐意帮她一把。他既已提起胡宋二人,便也不差这两封信,当即叫人磨墨,提笔写了信,让伙计送去。
“等明日他们送了信来,没表示拒绝的意思,你就可以备礼上门相请了。”汪掌柜道。
“多谢多谢。”赵如熙从青枫手里拿过一个食盒,“知道您爱吃京城馔玉斋的鸳鸯卷和杏仁酥,这是我特意让人去买的。您尝尝。”
“哎哟,还是你掂记我。”汪掌柜笑眯了眼。
他可看到了,赵如熙来的时候,丫鬟手上提着两个大食盒和一个食盒。大食盒里的点心肯定是给店里伙计的。小食盒里的点心,则是赵如熙特意让人去馔玉斋买给他的。
他虽是个奴才,可做了这么多年掌柜,自然不差这口吃的。难得的是赵如熙的这份心。
既要请老掌柜,赵如熙便没有马上把史超两人带走,只是跟他们见了一面,说店铺很快就要开业,让他们做好准备,便离开了撷宝斋。
第二日上午她下了课,就听昭明禀报:“撷宝斋汪掌柜让伙计带了话来,说两位老掌柜都没有一口拒绝,只说要见一见您。他老人家让您有时间去拜访两位掌柜哩。”
“你去撷宝斋跑一趟,就说我知道了,下晌散了学就去。让厨房做五碗米粉,你送去给汪掌柜。”
银楼的伙计在做事,点心还好,米粉这种汤汤水水又香气逼人的食物就不好送给他们了。汪掌柜这些管理者倒不要紧。
下晌放了学,赵如熙就带着周春去拜访了两位老掌柜。
之所以带周春,也是因为以后跟两位老掌柜打交道打得多的不是她,而是周春。她也明白两位老掌柜不直接答应,而是想要见一见她的原因。
两人年纪大了,也不缺钱。如果她是个拎不清或看不起人的傲慢的世家小姐,两位掌柜自然犯不着为了点银子来受她的气。周春亦是如此。
有汪掌柜的信在前面做铺垫,赵如熙和周春又都是情商高的人,见了面后,自然跟两位老掌柜相谈甚欢。
赵如熙做的生意利润十分丰厚,对手下人自然不吝啬,她也深知高薪养廉的道理。
因此两位老掌柜即便只是过去坐镇,她还是给出了一百八十两银子的年薪,这在掌柜里也算是中上等的收入了。
两位老掌柜自然不缺这点钱,赵如熙开出的待遇却显示了对他们的敬重。两人欣然应下。
把两个店的掌柜安排妥当,吴宗那里也传来了好消息:“师妹,张大人同意把这保险柜放到大理寺去了。”
赵如熙惊喜:“真的?师兄你太厉害了。”
她虽提了这个建议,但她觉得很难达到目的。
张常慎不是不知变通的人,否则也不会为了让大理寺多些办案的经费,跑到皇上面前把罪官的家产从户部手里夺过来。
但他原则性很强,不想沾手的事是绝对不会碰的,哪怕利益再多也绝无可能。
她这件事,大理寺获利不多,但麻烦事不少。皇子们要是看重了这门生意,想要夺过去,张常慎肯定不好拦。但不拦就有损他的铮铮铁骨的个人形象。总之这件事对他个人来说,坏处大于好处。
除非……
她睁着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问道:“莫不是张大人把皇子也拖下水了?”
吴宗见她猜到内情,也不意外,反而瞪了她一眼:“你叫我去跟张大人说,打的不正是这个主意?”
赵如熙“嘿嘿”笑了起来。
吴宗又一次在心里感慨自家小师妹的聪颖通透。
他很想知道小师妹是不是真想明白了这其中的缘故,装着好奇的样子问道:“你既想让皇上入股做靠山,为什么不让师父直接去找皇上,反而绕了张大人这条路?”
对于师兄不相信自己,还要出考题来考自己,赵如熙倒也不恼。
她解释道:“第一,我要求着张大人,把保险柜摆到大理寺去,自然不能绕过他,什么好处都不给。既如此,那还不如给张大人卖个人情。”
“第二,师父去找皇上,虽是送钱过去的,但明摆着是找靠山,这算是师父欠了皇上的人情。到时候皇上拿乔,师父心里肯定不爽。而作为一个孝顺的徒弟,我自然不能让师父这么憋屈啊。”
吴宗失笑。
随时随地都要在师父面前讨好卖乖,哪怕师父不在眼前也如此,也难怪师父把小师妹疼宠的什么似的。
他问道:“难道张大人来说就不一样了吗?”
赵如熙白他一眼:“那肯定不一样啊。让张大人来说,必然是先用案子唬住皇上,然后告诉他有这么个柜子,再说大理寺准备跟我合作,以保大晋安宁。皇上要是缺钱呢,自然也想参上一股。于是就成了张大人卖皇上面子。”
吴宗:“……”
赵如熙看他那表情,挑眉问道:“难道我说错了?”
“不不不,你说的都对。”吴宗道,“就是太对了,才有点奇怪。”
他看着赵如熙,叹道:“我就想知道你这脑瓜子到底是怎么长的,怎么比别人聪明那么多。”
赵如熙洋洋得意地抬起头,臭屁道:“那是。我就是那种天纵奇才。”
一般来说,男女有别,吴宗一向很注意分寸。
可这会儿他终于忍不住,伸出魔爪拍了一下赵如熙的脑袋,笑骂道:“这皮孩子。”
第371章 惠及家人
赵如熙挠挠脑袋,问道:“张大人怎么跟皇上谈的?皇上他要占多少股子?”
“六成。”吴宗一脸沉重地道。
当然要沉重。皇上占了六成,师父和张大人各占一成,他们三师兄弟各占半成,就还剩半成给赵如熙了。
赵如熙却翻了个白眼:“刚才还夸我聪明,你以为我会信你的鬼话吗?有师父在,皇上敢占这么多股子,他不是找骂么?”
“那你猜多少成?”吴宗饶有兴致地问道。
赵如熙想都不想:“两成。”
吴宗竖起大拇指,打心眼里叹服:“果真是天纵奇才。”
他从怀里掏出银票和一张记了账的纸:“呐,这是皇上和张大人入股的银票,这是师父和大师兄、二师兄的,我一并帮你要齐了。”
康时霖和吴怀寺都给了入股的钱,萧圪和张常慎自然不会不给,以落下把柄,给御史有机会弹劾他们。
赵如熙看了那张纸一眼,发现皇上给了六千两,其余人都给了三千两。
“师兄你们只是半股,给我一千五百两就好。”赵如熙说着,就要把银票退些给吴宗。
吴宗瞪她一眼:“就算是三千两,也明摆着是给我们送钱的。我们难道还要这样占你便宜不成?你要退回来,大师兄、二师兄保准不入股了。”
赵如熙只得作罢。
以前没有皇上入股,赵如熙对这门生意做的都是保守估计。她只打算赚一波快钱。能不能把这个生意长期做下去,还得看各位皇子的贪心程度,会不会往她这里伸手。
像太子那样跟她有旧怨的,往她生意里伸不了手,没准就得跟她使坏。
总之,没有皇上做靠山,她的生意就很难做大做长远。只能赚当前的一波快钱。
可皇上入股就不一样了。
满朝文武、豪门世家总不可能不给皇上面子吧?所以原先京城里预计能卖一千个的,现在能展望两千个了。江南多富商,那个地方一两千个也能消化得了,更不用说还有其他州县。
现在皇上给她六千两银子,她到时候起码能分给他几万两银子;师父、师兄们亦是如此。
回报率如此丰厚,还不用承担任何风险,她现在收他们这点本金也就没必要不好意思了。
她压低声音道:“师兄,你帮我良多。小师妹也没什么能报答你的。到时候分红的时候,我叫人给你送一成的钱,你可不能拒绝。这件事只有咱们兄妹俩知道,师父和大师兄、二师兄那里都不说。”
吴宗本想推辞。可看到赵如熙那双真挚的眼眸,他还是把拒绝的话咽了回去。
师妹这样做,可是表明在她的心里,他这个三师兄是不一样的,比大师兄、二师兄更亲近。他没必要推辞,寒了小师妹的心。
他点头道:“行,那我就收下这份好意了。不过师父那里我会说的。”
小师妹有良心,他自然得在师父面前替小师妹卖个好。
师兄妹两人又商量了一些细节,吴宗这才离开。
赵如熙看看天色,望向青枫:“准备好了吗?”
“好了,姑娘。”青枫道,“已都放到马车里了。”
“行,那咱们也回京吧。”赵如熙站起身来。
一行人回到京城,赵如熙对老夫人、朱氏等人道:“我拿了一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