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女学霸在古代 >

第170章

女学霸在古代-第170章

小说: 女学霸在古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世世代代都住在阴暗潮湿的地方,许多人四十多岁就得了严重的风湿,不良于行。
  想想现如今终于能住上泥瓦房,钱多多忍不住老泪纵横。
  青枫知道赵如熙最不喜欢别人对她磕头,一看赵如熙做手势,赶紧上前去扶钱多多。
  赵如熙看钱多多这样子,心里很不是滋味。
  她温声道:“只要你们听我的,好好做事,以后好日子还在后头呢,便是青砖瓦房也住得起。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她指着图纸上的一个地方道:“看到这里没有?这是你们第一个要盖的房子,是给孩子们念书用的私塾。等这房子建好后,我会派人去给庄子上的孩子授课,教他们读书识字。”
  钱多多一听更加激动了,又想跪下磕头,被赵如熙止住了。
  “你回去把你们村子的面积丈量一下,哪里是坡、哪里有树、哪里有坑凹不平的地方,你画个图都标注出来。你们先把土坯打好,等我替你们规划好后再建。”
  “是。”钱多多虽然不明白赵如熙说的“规划”是个什么意思,但不耽误他没口子地连声答应。
  在图纸上指点了一下,把田庄上接下来要做的事安排完,赵如熙就打发走了钱多多。
  想起田庄上堆在粮仓里的粮食,赵如熙揉揉眉心:“周叔,我打算把庄子上新收的粮食和其他出产都做成吃食售卖。这几日你让人给几个中人传话,说咱们要买四五个白案厨子,再买两间小铺面。厨子到时候我见见,铺面买在哪里,你决定就好,我就不操心了。”
  “是。”周春听到赵如熙要把粮食做成吃食,当即称赞不已,“做吃食出售,姑娘好主意。”
  种田地、卖粮食,这两个环节最辛苦也最不容易赚钱。如果把粮食加工再售卖,利润就高上许多。
  不过这个道理人人都懂,想要做成却很难。因为能被主子卖出来的白案厨子的手艺又不怎么样,人家老字号的店铺早已把点心生意做到了最好。这些白案厨子做的点心想要大批量地卖出去,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但赵如熙这么说,周春觉得自家姑娘肯定有办法。
  就算达不到目的也没有关系,大不了两个铺面除了卖厨子做的点心,再搭着卖粮食就是,怎么的都亏不着。
  交代完这些,赵如熙看看时辰不早了,便回了京城。
  下了马车进了垂花门,她就看到朱氏陪着一个媒婆打扮的人从里面出来,像是在送客。
  “哎哟,这就是赵五姑娘吧?恭喜恭喜。”
  媒婆特意拖到这时候不走,就是打听到赵如熙总是这时候回家。这会儿打量着赵如熙,发现她确实如传言中的漂亮,顿时笑得见牙不见眼。
  “赵五姑娘果真是人中龙凤。俗话说啊,家有梧桐树,自有凤凰来,说的就是赵五姑娘这样了。我……”
  没等媒婆再说下去,朱氏就打断她的话:“姜媒婆啊,时辰不早了,你先回去吧。你说的事,我会跟我女儿好好商量的。有了结果我会派人通知你。她小姑娘家面皮薄,你跟她说这些她会不好意思的。”
  姜媒婆只得放过赵如熙,告辞着离开了。
  “娘,这是怎么一回事?”赵如熙皱眉问道。
  “我还想问你呐。”朱氏跟着她往屋里走,“除了这个,今天还来了一个媒婆。给你说的都是不错的人家。你又做了什么事让人看重了?”
  赵如熙满脸懵圈。
  她什么都没干呐。
  想起刘宗耀的事,赵如熙的脸色就有些难看。
  莫不是太子动的手脚?他让刘宗耀来下她的面子,却没达到目的,就又来这一招,以为绥平伯府着急她的亲事,所以就让媒婆来提亲,给她说一些表面上看起来不错、内里却十分不堪的亲事?
  如果这样,太子未免也太恶心了吧?
  “怎么了?出了什么事?”朱氏见女儿脸色不好看,不由问道。
  “进屋再说。”
  母女二人去了老夫人院里,进了屋打发走下人,赵如熙便将刘宗耀跑到培训班为她的事说了。
  “我师兄查了他的底细,虽没实证,但怀疑他是东宫派来的。你们也知道东宫恼我让他们丢了一个三品大员,才打了三叔,把他赶出詹事府。现在再派个人为难我,坏我名声,甚至算计我亲事,也很正常。”
  “天。”老夫人和朱氏听得目瞪口呆,“这人也太坏了吧?”
  葛五之事,赵如熙又没做错什么;被贾浚泽羞辱威胁,赵如熙更是个受害者。就算太子因此丢了个三品大员,也不应该迁怒到赵如熙头上。
  叫人当众来为难赵如熙倒也罢了,就当他要泄愤。可算计亲事就太恶心人了。这可是能毁人一辈子的事情,比害人性命更加可恶。
  “还是东宫呢,怎么这么下作?”朱氏道。
  赵如熙点点头,用手指指天上:“那人偏宠另一人,整日喝斥他。如果再有人在他身边挑唆,有意将他养歪,他的性子不好也属正常。”
  原是甜宠文,大量笔墨都在傅云朗和赵如语身上。只是在宫变的时候交待了一句,说太子平素性情乖戾、小肚鸡肠、冲动易怒,为皇上所不喜。
  在宫变之前,太子就因为一些事情积累了一肚子的怒气,最后终于爆发,这才发动宫变。在宫变中他弑父杀死了皇帝萧圪,被赶来护驾的三皇子一剑刺死,这才让三皇子捡了便宜,登上皇位。
  得知自己穿书之后,她把能想起的细节统统都想了一遍,当时还有点同情太子,觉得他纯属是被谨妃和三皇子害成这样的。
  萧令衍想要不成为炮火,扶护萧令谱上位,必然要把太子给干掉。无论是原剧情,还是她和萧恪要拯救自己改变原剧情的情节,太子的下场都是死。


第362章 糖炒栗子
  想想太子在被激怒弑父之前,似乎也没做错什么,赵如熙的心里还有些过意不去。
  现在好了,她心里仅剩的那一点同情,也在太子算计她的恶心行径里烟消云散了。
  如果萧令衍知道这件事,他定然不会放过太子吧?好歹他俩是老乡,有同穿的情谊,现如今又在同一战壕里。他总得护着她些。
  尽管知道朱氏是个明白人,老夫人在大事上也不糊涂,赵如熙还是不放心地叮嘱道:“祖母,娘,这些亲事你们通通拒掉,再把他们的名字记下。这些人能被挑出来送到咱们面前,内里定然是十分不堪的。你们多注意些。”
  老夫人和朱氏都点点头:“放心,我们知道。你的亲事我们不会擅作主张的,放心。”
  赵如熙见两人一脸的愤懑,却又因涉及到太子和皇上、谨妃,生怕人听见,不敢随意发牢骚,担心她们憋出好歹来,她便转移话题,把白鹭庄的出息说了。
  “祖母,娘,你们看,这些出息,我怎么安排才好?鸡鸭猪羊怎么送回府里?”
  “你那粮食要卖的话,可以放到家里的铺子卖,或是你自己再买两个铺子开粮米铺。伯府田庄上鸡鸭猪羊不少,往年府里这么多人,也还算供应得上。现在分家了,这些都吃不完,还得拿去卖呢。你田庄上的牲畜家禽就自己处理了吧,无需拿回府来。”朱氏道。
  老夫人也点点头:“你平素给我和你娘买首饰就花费不少,我们知道你孝顺,这些东西你有心就行,不必往府里送了。”
  赵如熙笑道:“多谢祖母,多谢娘,那我就自行处置了。”
  鸡鸭猪羊也值不了多少钱。她要有心孝敬家里长辈,给老夫人和朱氏多买几件首饰就挺好,倒也不用在意这些。
  “行了,传饭吧,熙姐儿定然饿了。”老夫人听见院子里赵元勋和赵靖泰的声音,吩咐道。
  朱氏还有话要跟赵如熙说,等吃过了饭,她跟赵如熙一起回正院的时候,问道:“这阵子你天天忙,几乎不去书院,好久没见着小雪了吧?”
  赵如熙点点头:“可不是。我这忙得前脚跟打后脑勺的,有一阵没见着小雪了。”
  她抬眼看向朱氏:“是不是许家出了什么事?”否则朱氏不会无缘无故提起小雪。
  朱氏感激于许家人对赵如熙的好,在许家搬到这边后,对他们多有照应,时不时地会派下人送些点心过去,好让赵家族人知道许家人是绥平伯府关照着的,不敢欺负他们。
  也正是因为这个,赵如熙才对许家的事十分放心,没有派人去过问他们的近况。许家有事,朱氏自然会对她说。
  朱氏道:“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最近街上有不少人也学着许家卖凉拌菜。虽说味道没那么好,但便宜一两文钱,还是有许多人买。有些大酒楼也开始自己做凉拌菜,不再从许家这里进货。赵十太太说,这几日你叔叔一再调整凉拌菜的量,却还是有剩下卖不出去的。”
  赵如熙一拍脑门:“我这段时间太忙,把这事给忘了。”
  凉拌菜生意做久了,许多人学会后抢生意,许家的生意就会差下来。再加上天气慢慢变凉,凉拌菜的生意自然不会好。这东西,卖的是先机,卖的是季节。
  所以当初许永益犹犹豫豫,不敢把生意做到京城来,赵如熙心里就觉得可惜。
  许家原先还好。可现在在京城租了宅子,许崇文在学堂里念书也比原先花费大。这生意一差,谢氏心里指不定怎么焦虑呢。
  “我给叔叔婶婶想了个炒板栗的法子。只是原先板栗没成熟,便没有跟他们说。你派人去跟他们说一声,让他们别着急。等我把炒板栗的一样最关键的东西找到,就去教他们。”
  听赵如熙这样说,朱氏就有些好奇。
  她管府里的中馈这么多年,即便自己不亲自动手做饭,理论经验却是不缺的。
  她可知道板栗这东西,因为太大,壳又硬,想把它炒熟是很难的。大家都是把它给蒸熟。
  心里虽好奇,她也知道这是秘方,不好问的。
  “你是怎么知道这些方法的?”朱氏更好奇的是这个。
  她觉得女儿会的东西难免太多了点。
  “小时候我养父母家隔壁住着一个阿婆,她眼睛半瞎,平时都是摸索着做家事。有一次她不小心把小石头混着板栗放进锅里炒,我吃过,觉得比蒸熟的更香。”赵如熙随口瞎扯。
  情急之下她还没把谎给编好,存在逻辑漏洞。
  但好在朱氏忙着心酸女儿以前吃过的苦,又欣慰于她聪颖,觉得平常之事别人不在意,女儿却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还琢磨着加以利用。
  她沉浸在“果然我崽就是聪明”的自豪里,也没追问这些细节。
  ……
  有了能干的下人后,赵如熙想干什么都很容易。
  炒板栗需要用到石英砂,赵如熙只需要吩咐周春一声,就无需管了。过了两日,周春就把她要的东西送到了面前。
  石英砂照她的吩咐挑选过,大小一样,都是没有棱角的。
  “姑娘,是这个不?”周春问道。
  赵如熙一看便点头:“正是这个。”
  她吩咐:“你让昭明送去绿蕉院厨房,让李嫂子把它洗了,再用油炒两遍,再将洗干净晾干的栗子放进去炒。至于怎么弄得更好吃,让她好好琢磨一下。”
  周春便去了。
  等赵如熙从培训班里上课回来,昭明便送上来一碟子炒栗子。
  赵如熙剥开来吃了一个,一拍脑门:“让李嫂子放糖来炒。”
  她在现代时曾听人随口一说,说糖炒栗子用的是石英砂,见过也吃过街上卖的糖炒栗子。至于如何用石英砂把栗子炒熟,如何加糖才不粘锅,这就得靠李嫂子这些专业人士细细琢磨了。
  昭明都不带质疑的,问都不问直接又往厨房跑。隔了半个时辰,又送上来一碟糖炒栗子。
  赵如熙尝了尝,这才点头:“成了,就是这个味儿。去把李嫂子叫来。”


第363章 探望
  虽然这味道不如上辈子吃的糖炒栗子好,但大致上差不离。至于如何改进,把栗子炒得更好吃,就得靠许家人自己再琢磨了。
  待李嫂子过来,赵如熙让她把糖炒栗子要注意的细节说了,赏了她十两银子,打发她走,自己拿笔将细节归纳总结,又把周春买到石英砂的地方一并写在了纸上。
  当日回京,吃过晚饭,赵如熙就带着一袋李嫂炒的板栗去了许家。
  “熙姐儿。”
  许永益一家正在吃饭,看到赵如熙来就欣喜不已。
  “我这段时间太忙,都没空来看望叔叔婶婶。”赵如熙愧疚道。
  “我们都知道,你现在忙得连书院都没空去,还得被书院的崔夫子逼着背书,可怜的孩子。”谢氏满脸怜爱地看着赵如熙,“看,都瘦了。”
  赵如熙:“……”求不提这茬儿。
  还有,她并不瘦。她只是又长高了。
  “近段时间生意如何?”她转移话题。
  “挺好的。有你们府上经常照应,也没有不开眼的人来为难我们。生意做得挺好。”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