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学霸在古代-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妹妹说话本卖钱,他昨晚可是一直点着灯在写话本呢。只是也不知是他愚笨没天赋,还是没找到方法。他写文章的时候倒还好,可写起话本来竟然毫无头绪,不知从何下笔。
这让他更加沮丧。
难道他还没有妹妹聪明不成?如果这样,他还考什么科举?
可现在爹爹这样说,他又燃起了斗志。
他们许家人的脑子并不笨。他在原先的私塾,背书比别人快,每次考试也都是排前面的。
他觉得,只要他努力,就算是去了赵家学堂,他也一定能考到前面去,不给小熙、绥平伯府和爹娘丢脸。二十岁之前,他一定要考上秀才。
赵如熙其实早就到了。许家的院门没关,在大门外隐隐都能听见堂屋里的说话声。这也算是她的家,她便直接走了进来,没想到正好听到许永益表扬女儿、教导儿子的这番话。
考虑到许崇文这个少年脆弱的自尊心,她没有马上进来,而是在门外停留了一下,这才装作刚刚进来的样子,欢喜地叫道:“叔、婶,你们在家吗?”
“小熙你来了?”谢氏看到赵如熙,高兴地不行。
许雪更是反应快,窜过来一把挽住赵如熙的胳膊,甜甜地叫了一声:“姐。”
许永益好久没看到赵如熙了。
他上下打量着赵如熙,欣慰地点点头:“长高了,更精神了。”
说着,他鼻子有点酸。
这本来是兄长和嫂子的唯一血脉,不想却成了别人家的了。
他现在打内心里还是把赵如熙当自家人。至于许家真正的血脉赵如语,他平时根本都想不起来,赵如语长什么样他都没印象了。
那孩子也从不当自己是许家人,再没来看过他们一次。
“叔,前段时间让您担心了。”赵如熙见了许永益,想起他满城地去找自己,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你没事就好,没事就好。”提起前阵子的心焦,许永益还心有余悸。
谢氏一见这模样,赶紧岔开话题:“行了,既然小熙来接了,咱们就赶紧走吧,免得那边久等。”
嘴里说着要走,她却拉着赵如熙道:“小熙,你再看看,我跟你叔几个的穿着打扮妥不妥当?可别太寒酸丢了你的脸。”
赵如熙打量了他们几眼,觉得其他人还好,就谢氏的衣服颜色太艳了些,不太适合她。
她这身衣服估计是许雪挑的,是珊瑚红。谢氏微胖,穿这样的颜色显胖,还有扮嫩的嫌疑。
她问谢氏道:“婶,你除了这件,还有别的衣服吗?”
“有的有的。小雪昨儿个愣拉着我买了好几件衣服。”谢氏不自在的扯了扯身上的衣裙,“是不是这颜色太艳了?我都说不要,小雪死活让我买,今天还非逼着我穿上。”
小雪在旁边讪讪地笑:“这颜色好看嘛。”
“颜色是好看,就是有点显胖。穿颜色深一点的会显瘦,人也更精神。”赵如熙把她拉进了房里,“咱们进去看看,我给你挑一件。”
许永益和许崇文无奈地对视一眼。
虽说家里只有两个女人,两个女人也很简朴,但自打接到邀请帖,又买了一些衣服首饰回来,他俩对于女人打扮这件事已经很有心得体会了。
说是换衣服,其实还要换裙子。衣服和裙子的颜色和式样要各种搭配。一会儿觉得发髻跟衣服不符,那还得再把头发梳一遍。梳过头发,总不能再用原来的首饰吧?那还得把首饰挑一挑,各种插上去试一试。
总之,没有一两刻钟,他们是出不了门的。
许永益道:“你先回屋去背一篇书,等你娘她们出来我再叫你。”
许崇文点点头,老老实实回屋去背书。
回了屋里,赵如熙把许永益预料到的程序都做了一遍,甚至还做了他们想象不到的事。
她给谢氏修了眉,又给她化了妆——昨日赵如熙就让府上的采买给她买了一套古代女子用的化妆品。赵如熙现在正青春年少,满满的胶原蛋白,她是不用化妆品的。这一套化妆品是她特意为谢氏准备的礼物。
虽说古代的化妆品品种不如现代多,但因为是圣耀皇后出品,质量还是不错的,品种也还齐全。
换上赵如熙挑好的衣服再化好妆,便是许雪都望着自己母亲发起呆来。
不是谢氏美得让她回不过神,她完全是被化妆这种神奇的手段惊呆了。
谢氏可以用“判若两人”来形容。原先只是五官稍微不错的普通村妇,现在却成了一个颇显气质的端庄妇人,而且比原先好看许多,完全凸显了她五官的优点,遮盖了瑕疵。
赵如熙又把谢氏的首饰看了看,只挑了一根玉簪插在发髻上,旁边再插了一朵浅紫色的珠花,再把她原先的耳环取下,换上自己带来的一对紫色珍珠耳钉。
“首饰宜精不宜多,最忌讳满头满身的首饰,那都是最没品的爆发户太太做的事。”她对许雪道。
她刚才一边做,一边给许雪说一些穿着打扮上的理论,许雪收获颇多。
现在听到她这话,她连忙点头:“姐,我记住了。”
第252章 建议
谢氏整日在家里听女儿说姐姐如何如何厉害,怕不得言必称“姐姐”,现在亲耳听到赵如熙对女儿的教导,她忍不住眼眶发热。
当年兄嫂去世,他们把许熙接回村里,何曾想过以后会有这样的际遇?现在她真心实意地感激神灵,让她家善待了小熙,得了这样的福报。现如今福报报在了她一双儿女身上,谢氏感激涕零。
虽然一番折腾,但赵如熙行事果断,扫一眼就挑出了最合适的衣服首饰,化妆也极麻利。因此许崇文的一篇文不过是背了两遍,就被叫着出了门。
赵如熙来时就带了两辆马车,此时女子一辆,男子一辆,一起往京城而去。
上了马车坐定,谢氏感觉有马蹄声和车轮辘辘的声音,前面赶车的人不容易听到她们说话,她这才低声对赵如熙道:“我听小雪说,你娘给租了个宅子,是个两进十几间房,却只收一两银子?”
赵如熙点点头:“是的。”
“这怎么可能?京城的院子比咱们北宁的起码贵一倍,宅子又比咱们家的大一倍,这么算起来,那宅子起码得八两银子。屋子新一点的,就得十两往上。你说只要一两,莫不是诓我?”
她盯着赵如熙:“你说,是不是你娘想填补我们?”
赵如熙摇摇头:“这个我不清楚。我也没去看那宅子是什么样的。我娘怎么说,我就怎么转告你们。”
说着,她还很无辜地朝谢氏眨了眨眼睛。
那晚她听朱氏说这两进的宅子只要一两银子,就知道朱氏是想私下里填补许家,或者是那家人有什么事求着朱氏,所以才把租金降到这么低的。
母亲愿意对许家人好,也是因为他们对自己好,想要替自己报答恩情,自己要是替许家推托了,在朱氏眼里倒像是不知道感恩,她当时便也没有作声。既然朱氏想隐瞒,她自然也不能承认。
“你呀!”谢氏用手指点点她的额头,然后斩钉截铁地道,“这宅子我们不能租。哪能占你家那么大便宜?再说这么大的院子,你崇文哥一个人住太浪费了。我们只需要租一间小屋子,二、三百文钱的就可以了。这宅子,你跟你娘说,也别去看了,退掉就是。”
“婶。”赵如熙正色道,“您觉得你们这买卖,是在北宁做得大,还是在京城做得大?”
谢氏没想到赵如熙话题跳跃得这么快,愣了愣才道:“那当然是京城的大。”
虽说这两日他们只给京城的酒楼供了菜,准备设的摊点还没摆上,但不用算就知道肯定是京城的买卖大。
京城的人口比北宁多十几倍还有余;而且京城人富有,舍得吃穿。豪门世家和大户人家不会来买他们的凉拌菜,但小官宦和小户人家,还是很愿意买的。更不用说京城的大小酒楼比北宁多太多了,需求量也很大。
虽说他们的凉拌菜,酒楼的大师傅没准多尝试几次,就能做得差不离。但他们的凉拌菜价钱低,味道好,用的原料也保重保量,很多不愿意多费事的酒楼,还是愿意跟他们合作的。只要再多跑几家,京城里这买卖还能做得更红火些。
赵如熙点头道:“那就是了。既然京城的大,而且有可能比北宁的大一两倍,你们为何不把做凉拌菜的地点放到京城来呢?这样再往回送到北宁的量就小了。前儿个我劝你买人,你说没地方安置,这两进的院子不是正合适?”
“而且,崇文哥念书本就辛苦,难道你还让他放了学,回到租住的地方,连杯热茶都没有,还得自己烧饭烧菜不成?我知道你们节省惯了,总觉得什么事,只要能做,就不请人。可钱不是省出来的,而是赚出来的。咱们只要多设几个摊,多增加些品种,这租宅子的钱就赚回来了。”
谢氏皱眉沉思着,没有作声。
“是啊,娘,您就听姐姐的吧。您想想,要不是姐姐给的方子,咱们也不能做这买卖;要不是姐姐劝你和爹爹,你们还想自己摆个小摊子,赚一点点辛苦钱,只等着别人学会了,把咱们的生意给抢走;要不是姐姐劝,爹也不会把买卖做到京城来,赚更多的钱。”
“所以您也别多想,只需要听姐姐的就是。姐姐是不会害咱们的。”许雪小嘴叭叭。
赵如熙听了忍不住笑起来。
她伸手掐了一把许雪的小嫩脸,对谢氏道:“婶婶,我不是神,自然不可能说什么都是对的。只我想说,您看崇文哥要考秀才,以后定然要在科举上走得越来越远;小雪也这么有出息。家中的买卖也越做越大,您不能再用以前在村子里的老观念看问题了。穿件衣裳、吃个饭,都得算算划不划算。您看看您今天的穿着打扮,不是也花了那么多钱吗?可见人还是要体面的。”
“咱现在赚钱了,就让崇文哥出去也能带个书童,小雪也能有个丫鬟,体体面面的,以后说亲也容易,您说是不是?而且等你们在京城把摊子都铺开了,我再想办法给你们增添几样品种,不能只卖凉拌菜这一样。到时候您还亲力亲为、什么都自己做不成?放着钱不赚,自己还累死累活,这样家业永远做不大。”
许永益现在在外面跑多了,眼界开阔了,思想也跟原来不同。赵如熙说的这些,他也跟谢氏说过。
只谢氏前三十几年都呆在村里,她这每日算着铜板过日子、多花一文钱都心疼的习惯,不是说改就能改的。
花大钱租宅子,再花大钱买下人,想想这段时间赚的钱没准都得花出去,每个月还要付那么多银子的房租,她就心疼的不行。因此死活不同意。
谢氏又道:“可小雪还在县里女子书院上学呢,我们总不能把她扔在北宁不管吧?崇文是男孩子,一个人住在这里没什么。小雪可不能一个人住在那里。即便买个下人陪着她也不成。我不放心。”
第253章 礼物
“小雪好办。”赵如熙早就替她想好了,“北宁的买卖你们还做着,到时候每天要送凉拌菜到县里去,这骡车都是一直雇着的。小雪早上可以跟我一起去上学,下晚学的时候,我不一定凑着那时间回来,您可以让骡车去接一下她。您看我每天来来去去的,也费不了多少事儿。小雪自然也可以。更何况还可以让她住在书院里。”
“当然,这只是我给你们的建议。要怎么做,您还是跟叔叔商量了再说。如果您想让崇文哥跑,不租宅子也没关系,到时候直接跟我说就可以了。我替你解决,不用为难的。”
许雪忍不住嘟哝了一句:“全家人,就只我娘一人不同意。”
谢氏瞪了女儿一眼,没有说话。
说话间,马车已进了城门,再往里走了一阵,赵如熙指着前面道:“快到了。”
既是通家之好,把许家人当成正经亲戚一样看待,赵元勋和朱氏便亲自到大门来迎接他们。
赵元勋把许永益迎进了正堂招待,朱氏、赵如熙则陪着许家余下的三人去了荣禧堂给老夫人请安。
“哎哟,这两个孩子长得好。”
老夫人先看了看许崇文,又看了看许雪,见两人都是眉清目秀、目光清正的,顿时喜欢的不行。
她拉过许雪坐到自己身边,对谢氏道,“许太太真是好福气,这么齐整的一对儿女。你啊,一辈子的福气还在后头呢。”
谢氏见朱氏态度和善、行事大方,老太太又是慈眉善目的,刚进府时的紧张心情也放松了不少,赶紧回应了老夫人几句。
老夫人又让丫鬟们给许崇文和许雪送上了见面礼。
许崇文的自然是文房四宝,许雪的则是一根金镶玉的簪子和一对玉镯。
老夫人其实是有些重男轻女的,相对于孙女,她更看重孙子。
但赵如熙实在太能干,只回来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就结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