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在古代搞基建 >

第159章

我在古代搞基建-第159章

小说: 我在古代搞基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说,一天下来收入还算不错。
  每个人打赏的都不多,但是数量弥补了这个差距。
  与此同时,西域队伍带来的东西也被不差钱的贵族们抢购一空。
  伴随着大秦越来越繁华,原先就是没有在咸阳城居住的贵族们也陆陆续续的搬来了咸阳城,咸阳城简直成为了贵族的聚集地,他们一出手,直接让西域商人们眉开眼笑。
  卖完了他们从西域带回来的东西以后,西域商人们就开始用赚来的钱在大秦开始了采购。
  放眼一看,他们这才发现大秦的好东西数量简直超乎他们的想象。
  不说丝绸茶叶和纸张,用来给百姓们照明用的电灯,让他们恍若置身白昼。
  只可惜,东西好虽好,但他们显然吃不下。
  还有青铜油车,他们也很垂涎,但是西域商人们也不傻,知道青铜车得喝油才能跑,没油也就是一堆破铜烂铁。
  他们转来转去,发现他们能够在大秦购买回去的东西数量着实有限,因为大秦对他们颁布了限制令,有很多东西都是不可以带出国的。
  比如,大秦最稀有的奇珍:瓷器,有钱都买不到。
  除此之外,还有市面上医家人的各种特效药品,也同样被限购。


第199章 
  怀里揣着钱却花不出去的滋味西域商人们算是尝到了。
  人家大秦不准备把这些好东西往外卖,他们也没有那个强买强卖的实力,只能够尽力劝说大秦派过来安排他们的官员。
  那名官员道,“那些东西里面有很多都事关我国的文化传承,是以是不能够轻易出售的。”
  “我们能够把属于大秦的好东西卖往更远的地方,这样不好么?”西域商人们奇怪道。
  他们原先以为大秦是想走“物以稀为贵”的路线,后来才发现他们是真的想多了,人家真的没有故意抬价格,不卖就是不卖。
  “把大秦的东西贩卖到更远的地方,从短期看我们大秦的确能够得利,但是时间长了呢?”会不会引得那些同为大一统帝国的垂涎?
  财不露白,这是基本的道理。
  是以哪怕西域商人们的承诺再诱人,某些东西不打算流出去,就绝对流不出去。
  见到大秦官方态度坚决,西域商人们无奈,只好凑到一块商议着他们该购买和可以购买什么类型的货物回去。
  “首先,布料一类,大秦并没有对我们做出限制。”不管是麻布、棉布、丝绸、还有羊毛,大秦并没有限制他们的购买数量。
  “麻布也许在底层人中很有市场,但是利润太低了,我们可以进华美的丝绸回去,从那些贵族老爷们的手中赚钱。”卖十车麻布也抵不上半车丝绸的钱,
  再加上他们车辆有限,只能谨慎再谨慎的筛选。
  “如果把客人们定为贵族老爷们,那我们可以多带一些大秦的笔墨纸砚回去。”
  “可惜大秦售卖的书籍很有限,
  我们无法把一些珍贵的书籍给带回去。”说到这里,商人们就感到可惜,比如关于农业、水利等方面的书籍,那才是最珍贵的,只可惜大秦不愿意卖。
  不过买回来的书籍也是家们创造的枕边读物,虽然以他们的眼光觉得没什么内涵和营养,但是架不住那些上面的人就喜欢吃这套,他们一见就觉得有市场,甚至还花费巨大的请人帮忙翻译成西域的文字。
  除此之外,玻璃和茶叶也是必不可少的,“听说瓷器比玻璃看上去更加精美,只可惜咱们无缘一见。”如果他们能带回去一件大秦稀有珍宝就好了。
  原先被清空的车辆又被慢慢的一点点的填满,除了货物以外,西域商人们还购买了大批各种各样的罐头,有蔬菜有肉有水果,还有丰富的调味品。
  要说还有什么遗憾,就是向大秦的那些美食进行艰难的诀别。
  【食楼】内,已经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大秦,返回西域的商人们聚集在一起,说道,“我们以后还会再来的。”
  “期待我们再次相聚。”几名旅人为他们送行道。
  一想到和他们一块来的小伙伴还能继续吃到大秦美味可口的美食,而他们即将要面对草原和黄沙,西域商人们打从心底感到一股酸涩。
  就在他们离开的前一天,终于见到了大秦国的那位皇帝陛下。
  没有想象中的盛气凌人,态度反而十分的温和。
  “如果西域三十六国未来因为某种原因而被迫离开故土,可以来大秦,大秦会接纳你们。”赵燕歌向西域人承诺道。
  如今西域三十六国依旧好好的,还没有任何灭国的迹象,他这话让西域商人们有些摸不着头脑,只道,“皇帝陛下的话我们会帮忙带到的。”
  赵燕歌又问了西域上一次出现的传染病,这个问题让西域商人们脸色一肃道,“还好我们发现的及时,也多亏大秦的提醒,没有让传染病肆虐,要不然西域三十六国还真可能会迎来灭国。”
  “皇帝陛下,不知可否多给我们批准一些药品数量?我们那里真的很缺药。”西域商人们叹息道,他们那里并不缺少药材,但是却很缺少被制成成品的药品。
  “如果想要更多药品的话,下一次你们可以拿西域特有的药材来兑换,这样一来就不怎么限制了。”赵燕歌道。
  “为了表示大秦和西域之间的友好友谊,我们大秦将会把天花这一传染病的根治方法交给你们,并且可以传播出去。”
  “传染病能够被根治么?”西域商人们听后瞳孔皆是一缩,不敢置信道。
  “目前只有天花一种传染病能够得到根治,其余的我们大秦都还在摸索中。”赵燕歌沉声道。
  把天花的治愈方法交出去并非是赵燕歌圣母,实在是传染病太过危险,它已经不是一个家一个国所能概括了的疾病,而是需要全人类共同面对的危机。
  牛痘也许能够做到抛砖引玉,让其余的国家也能研究出来彻底根治传染病的方法呢。
  全人类一起努力,总比大秦一个国家使力要强的多。
  最关键的是,赵燕歌打从心里不希望自己的周边国家人口减少,谁知道他们未来会不会成为他的子民呢。
  “皇帝陛下,此事事关重大,我们需要快点返回西域了,还请见谅,对于大秦的慷慨,下次我们会带来谢礼的。”西域商人们脸色严肃道,不再迟疑,他们准备迅速返回西域。
  一种传染病能够得到根治,那可以为他们国家减少很多不必要死亡的同胞们。
  想到这里,西域商人们就坐不住了,连忙向赵燕歌辞别。
  赵燕歌目送他们离开,赵墨白从屏风后面迈着小短腿过来问道,“爹爹,西域会被灭国么?”
  “爹爹给你讲一下西域的地域面貌吧。”
  “西域是由三十六个国家组成的一个地域,其中比较出名的有龟兹、焉耆、若羌、楼兰、精绝等,和我们大秦的地理位置不同,西域的三十六个国家并非是一个整体,而是由一个个沙漠绿洲组成,西域的人民们就生活在一个个沙漠绿洲中。”
  “而沙漠绿洲,它并非是永恒的存在,曾经被周边沙漠所覆盖的绿洲数不胜数,西域三十六国的沙漠绿洲迟早也会迎来这一天。”
  “而能够有效防止土地沙漠化的办法就是多种树,树木丰富的根系会抓住下面的水分,有足够的水分,就会减少沙漠的形成。”赵燕歌对赵墨白道。
  西域三十六国并没有植树造林的概念,一个绿洲被沙漠覆盖以后,他们会本能的去寻找下一个绿洲,直至再没有绿洲可以依靠。
  赵墨白眨着眼睛道,“所以爹爹,我们要种树对么?”
  “是啊,我们需要种更多的树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彻底的把沙漠阻挡在我们大秦的外面。”
  “可是爹爹,白白不喜欢种树。”小家伙咬着嘴唇道,心里面总觉得自己并不是种树的材料。
  “你将来会是帝王,只要确保好下面的人种树就行了,当然,能够以身作则就更好了。”赵燕歌也没想着勉强儿子。
  身为黑龙和白虎两人的崽崽,赵墨白要是喜欢种树才让赵燕歌感到惊讶呢。
  “爹爹真好。”赵墨白毫不吝啬的冲着亲爹扬起一个大大的笑脸,嘴上甜甜的说道。
  有赵燕歌言传身教的教导,赵墨白无法无天的本性在一点点的得到改善。
  赵墨白就像是一个拥有无穷力量的无知孩子,如果不在小的时候就对他进行教导,长大以后性格一旦固定,想掰都掰不回了。
  起码现在在赵燕歌的面前,赵墨白是一个乖巧又可爱的崽崽。
  抱着小家伙,赵燕歌心中柔软的一塌糊涂。
  “你娘亲快要回来了。”赵燕歌对儿子道。
  “真的么,什么时候?”赵墨白眼睛发亮道。
  “再过不久,这次你娘亲虏获了许多的俘虏,我们大秦需要一点点的消化他们。”赵燕歌道。
  野人们的脾气火爆又耿直,不服气你就是不服气你,但是一旦他们认同了你,就会变得热情起来。
  而公孙起在外面做的,就是和他们打出交情,而后再用大秦的烈酒引诱,慢慢消磨他们对大秦的抵触感。
  前面说了,野人部落虽然很原始,但是他们仅是缺少文化知识,只要给他们机会,让他们从小就吸收知识,长大以后,智商什么的并不比一般的孩子差。
  他们和大秦只是区别于环境和成长,真要想融合,不出两代,就能顺利完成同化。
  此外,冬天快要来临,不适宜出去打仗,公孙起可不就回来了么。
  咸阳宫内,赵燕歌和赵墨白两人都在期待着家中女主人的回归。
  手上带着毛茸茸的兔毛手套,小小的赵墨白扒在冰冷的窗棂上望眼欲穿。
  “爹爹,娘亲什么时候回来呀?”这个问题,赵墨白一天三十遍的问,赵燕歌也一遍一遍的答。
  每一天,距离公孙起回来的日子就越近一点。
  “今天。”赵燕歌穿戴整齐道,给赵墨白带上兔耳耳暖,抱着赵墨白行走于复道之上。
  咸阳宫城外,传来兵马奔驰的声音。
  “恭迎殿下回归。”城门守卫快速迎接道,连忙城门大开,把大部队给迎了进去。
  快马加鞭,咸阳宫已经近在咫尺。
  公孙起让人把后面跟随她回来的那批老兵安置妥当以后,就直接回了家。
  宫门大开的瞬间,赵燕歌抱着赵墨白的身影映入公孙起的眼中。
  “娘亲。”小家伙朝着自己母亲招手道,扑腾着不愿意继续待在父亲的怀里,想去母亲的身边。
  “我回来了。”看到父子两人,公孙起道。
  “恩,欢迎回来。”赵燕歌道。
  “我很想你,儿子也很想你。”
  “我也很想你们。”公孙起道。


第200章 
  “娘亲。”赵燕歌刚把赵墨白放到地下,赵墨白就扑腾着一双小短腿向公孙起跑去。
  赵墨白穿着一身白如雪的毛绒棉衣,就像是一颗圆滚滚的大雪球一般,公孙起快速上前几步抱起赵墨白,用手掂了掂,道,“比娘亲走之前变的重了。”
  “白白好想娘亲啊。”闻着母亲身上熟悉的味道,赵墨白眯着眼睛道。
  “娘亲也想你们。”公孙起道。
  听到公孙起把赵燕歌也包括在内,小家伙撇了撇嘴,不过他不愿意惹自己母亲不开心,没有第一时间就向公孙起告状。
  赵燕歌牵着公孙起的手带着她回去,回到室内,身上骤然一暖,等几人身上的温度都适应以后,公孙起这才褪去身上厚重的衣服,换上轻薄的衣裙。
  “你瘦了。”赵燕歌摸着公孙起劲瘦的小蛮腰心疼道。
  “我这可是标准身材。”公孙起道,冲着赵燕歌隐晦的翻了一个白眼。
  几句话的功夫,数月不见的距离感就被冲散,换好衣服以后,公孙起把赵墨白放在一旁,让他自己先玩着,对赵燕歌道,
  “今年退伍的士兵们我已经带回来了,明年开春了召集新的兵役。”
  前几年不管是北方边关还是南方都不是很太平,这也就导致每年除了那些伤残过重无法再上战场和身体已经不行的老兵能够退役,其余的士兵多是少年去,老年归。
  现在不管是赵燕歌还是公孙起自然是要改的。
  一些年限已经足够,又没有上升潜力的老兵们,公孙起已经做主把他们带了回来,等再聚一次后,就会让他们回归各自的家中。
  “等这些老兵们一批批全都退下来以后,我们实行服兵役,让那些年轻人都去军队里面历练个几年再说。”
  “以后的退伍士兵越来越多,想好怎么安置了么?”公孙起问道。
  “银行、施工队、各种工厂,哪里不能安置,安置下他们是没有问题的。”
  “我在想,要不要把府衙的官差给换成这些上过战场见过血的老兵们。”
  “刚好驭兽师们给大秦训练的军犬已经到位,可以陪伴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