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搞基建-第1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方面自然也有涉猎,而不是让师傅们眼睛一闭心一黑,净教出一些一瓶不满,半瓶晃荡的徒弟们出师。
右相和严晏两人负责完善律法,除非像王田那种涉及颇广,利益冲突太过厉害的律法需要人一点一点的去渗透,其余的律法基本颁布出来就能使用。
就像赵燕歌以前让右相颁布的交通法,虽然那个时候还没有青铜油车,马路也才刚修建没多久,相关律法就已经得到完善。
虽然直到现在路上的青铜油车都还没有得到普及,但是百姓们已经习惯了靠右行,别说,这么一分,道路变得更加宽广和顺畅。
朝廷新颁布的知识产权保护法没有在大秦掀起多大的风波。
——原作者如果遇到了抄袭自己知识并且用手段盈利的人,可以去官府去告抄袭者,抄袭者所得非法收入会全都返还给原作者。官府如果发现有抄袭者,也会主动介入调查。
……
这个时候的文人大都要脸面,也心有傲气的很,是以,这条律法虚虚看过一眼就没再放在心上。
而手艺传承保护法则在民间的那些手艺人手中掀起了惊涛骇浪,让那些师徒们心中久久都没能平静。
“师傅,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以后就能尽快出师了?”一家木匠徒弟憨声问道。
“想得美,没看到徒弟以后教导不好还要问责当师傅的么,出师以后要是被退回到师傅门下,当师傅的一张老脸能丢尽了。”师傅脾气火爆的怼徒弟道。
“不过有了律法保护,我也能提前把自己的绝活传承给你们,让你们好好的学习了。”师傅唏嘘道。
留一手在手里,这是前辈们用多少血泪换回来的教训。
可是现在不同了,有了律法保护,徒弟以后出师了,腰板硬气了,也不怕他们不再认师傅,当师傅的有了徒弟每份工钱的基本保障,自然也就用不着在初期打压徒弟,伙同雇主吃自己徒弟的回扣……
手艺传承律法让民间手艺人之间的氛围变得更加和谐,当师傅的打徒弟都下意识的轻了一些,毕竟这是年迈以后的收入来源,打坏了没法出师就糟了。
也是因为这样,民间的手艺突然百花齐放起来,以前那些师傅很少拿出来的绝活也纷纷呈现,一时间,整个民间突然变得繁华起来。
“爹……爹。”赵燕歌刚回后宫,就看见赵墨白麻溜的向他爬来,小家伙还站立不稳当,无法离开扶手行走,赵燕歌和公孙起夫妻两人就给他在房间内铺上柔软的地毯,让赵墨白随意爬着玩。
不知道是不是种族天赋,小家伙爬的还挺快,灵活的一点都不像周岁不到的孩子。
几个月下来,刚出生时胖嘟嘟的小家伙身上的肉肉渐消,眉眼变得更加清秀。
而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娃娃很显然能得到更多大人们喜欢,比如秦三世和太上皇后两人,隔两个月就会回来一次,一次和孙子待半个月,把赵墨白稀罕的不得了。
赵燕歌把赵墨白抱到怀里进了屋,公孙起就在屋里坐着,刚才就看着赵墨白在地上爬着玩,也没去管他。
“爹……爷……爷。”赵墨白指着某一处对赵燕歌道。
公孙起道,“他爷爷又给他送来了一批小玩具,估计是想让你看呢。”至于是分享还是炫耀,她就不知道了。
赵燕歌走到赵墨白眼睛看到的方向,那里放着一个大柜子,柜子里面都是赵墨白的玩具,有秦三世亲手做的,也有他在民间看着好玩买到用驿站寄回来的。
玩具很多很杂,有时候赵燕歌和公孙起想给他清理一下赵墨白都不让,一副护食的架势,次数多了,夫妻两人就不去插手他的东西。
这就导致还没怎么学会给玩具如何分类的赵墨白撅着小屁股在大柜子里面翻找着,结果怎么找都找不到他想给自己父亲看的那个玩具。
赵燕歌给自己倒了一杯清茶,慢慢饮着,就和公孙起两人一块看着赵墨白独自忙碌着。
才几个月的时间而已,小家伙就迎风见长,从一开始那个在襁褓里面乖巧待着的宝宝变成了现在已经会爬行还会说话的小崽崽。
预计再过不久,这只四脚崽崽就会从爬行到站立,变成一只两脚行走的崽崽。
赵墨白身上的那抹白龙龙影体型也变大了不少,虽然跟赵燕歌和公孙起比起来依旧那么一点,比起赵墨白刚出生时已经变大了很多。
见到小家伙一直翻箱倒柜,公孙起终于开口到,问小家伙在找什么东西。
“爷~爷。”偶尔的,赵墨白嘴中也会蹦出一两个连字。
“你那一柜子里面的玩具都是爷爷送给你的。”公孙起对赵墨白道,把赵墨白急得满头大汗,最后不管不顾,随手拿了一个玩具就去赵燕歌跟前炫耀,“爹……有~么。”
“我可不会玩这种幼稚的玩具。”赵燕歌冲着儿子语气恶劣道。
“咿咿呀呀。”赵墨白听后生气了,一生气他就会语无伦次。
赵燕歌丝毫没有欺负自己儿子的负罪感,而是道,“你也不看看你多大了,居然还一直玩这种幼稚的玩具,是男人就得玩车玩大炮。”
公孙起笑着在赵燕歌劲瘦的腰上狠狠的拧了一下,“别把孩子给带坏了。”
有谁家小孩子会那么玩的。
“这不是让他提前熟悉熟悉么,天天抱着那些小玩具当成宝,还老是炫耀给我看。”赵燕歌倒是不酸,但是也见不得赵墨白这个小子明晃晃的从这方面打击他。
“车……车。”赵墨白去抱公孙起大腿道,小脸一仰,泪眼汪汪的。
“你手里不是有车车么,这可是爷爷特地为你做的呢。”公孙起笑着从赵墨白的那堆玩具里拿出来一个青铜油车的模型道。
模型完美的释义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说法,加入燃料后它还会走动。
只是模型动起来对赵墨白来说早就不稀罕了,他想要坐那种大车车,木头车他都不喜欢了。
正是活泼爱动的年纪,赵墨白往往一撒娇别人就会答应他,只可惜,他这次用的对象是他的父母。
公孙起抚额道,“等咱们家哪天出去玩了再开好不好?”
在家开着车玩,她没这个脸。
“爹~爹。”赵墨白小脸一垮,又冲着赵燕歌扬起笑容来。
“我听你娘的。”赵燕歌笑呵呵的道,眼看着儿子的神情耷拉下来。
小屁股一扭,赵墨白气的背坐着父母生闷气。
公孙起拉了拉赵燕歌的衣袖,让他去哄哄,赵燕歌则轻轻摇头,不愿意助长小家伙的气焰。
他要让小家伙知道,不是世间所有人都会顺着他的。
人只有在挫折中才能成长,顺风顺水的一条路对赵墨白的未来成长并不好。
而这世间能给予他打击的人太少太少,赵燕歌不得不充当一个“恶人”角色。
尝到拒绝的滋味,赵墨白心情低落了好几天,直到后面又收到秦三世寄来的玩具,这才把这件事情给忘到了脑后去。
第174章
小孩子脾气闹的快,去的也快,没过多长时间,父子两人又和好如初。
对比身上一直隐隐给他压力,他不敢造次的母亲来,赵墨白更喜欢和赵燕歌一起玩。
和赵燕歌在一起,赵墨白会下意识的释放自己最真实的一面。
护食而又霸道,还有心底那不自觉的恶念,全都被赵燕歌引导着一点一滴的释放出来。
其余的都还是一些小毛病,最严重的是赵墨白有时不自觉的杀心过重,虽然他开不了口,但是有时候看人的眼神会像看一个死人一般。
赵燕歌知道赵墨白问题的根子是出现在他和公孙起的身上,
虽然是小白龙,但他其实是杀戮最重黑龙的血脉,就连母亲都是以杀伐一族出众的白虎一族,这是传承于血脉中的性格,而他要做的就是教导如何把控自己的杀戮,不至于让这个小家伙长大以后变成一个暴戾之人。
当然,赵燕歌也没有让赵墨白直接更改自己本性的想法,那样就不是龙,而是虫了。
他花费无数岁月提纯自己的血脉,不是为了让自己后代当爬虫的。
“白白,你要分得清哪些人能杀,哪些人不能杀才对。”赵燕歌教导儿子道。
他并不避讳小家伙某些阴暗的事情,毕竟世界并不是黑白分明的,而是混沌一片。
赵墨白脸色茫然,看的赵燕歌一笑道,“现在听不懂没有关系,长大以后你就懂了。”
抱着赵墨白,赵燕歌带着小家伙去前朝上朝,这不是赵墨白第一次被赵燕歌带到前朝,文武百官们早就见怪不怪,反而对赵燕歌的举动很是欣慰,毕竟赵墨白是大秦的太子殿下,从下学起打下深厚的根基是很有必要的。
而赵墨白跟着赵燕歌来了前朝之后表现的也非常乖巧,赵燕歌发现,在外人面前,赵墨白会不自觉的“装”起来。
众人商谈着大秦最近的事宜,秦直道、驰道等已经完全变成了大马路,现在就剩下一个栈道也要收尾。
南方被收复的百越族地盘早就被开辟出来了新的路段,很快就能够投入建设当中。
“陛下,黔中郡来信息,说夜郎国那边的数个小国要来我们大秦拜访。”大秦官员道。
“听说那些小国现在就连皇室都吃不上了,现在来我们大秦建交,很有可能是想来换取粮食的。”百官听了不禁唏嘘道。
对于那几个小国的情况,代左相已经大概说了一下,这几年夜郎国那一片收成普遍不好,粮食本来就不够吃,现在又遇上灾难,导致就连最尊贵的皇室日子现在过得也不怎么样。
赵墨白坐在摇篮里面,眨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静静的听着。
哪怕现在还不是很懂得,但是熏陶多了,以后也会懂得的。
赵燕歌询问百官们他们大秦该怎么做。
从本心里,大秦的官员们并不想那些小国饿死的人太多,毕竟那些都是现成的人口,只要吃饱饭,随时都可以投入使用。
只是,大秦现在粮食足够,也不能那些小国们一来求就给予,而给予多少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陛下,我们可以只和那些小国交换他们皇室和贵族足够吃的食物,这样一来,得到满足的小国肯定就看不到下面百姓的情况,只要运作得当,那些小国的人口数量就全都是我们大秦的了。”有官员提议道。
现在小国皇室跟下面的人一样饿着肚子,那些百姓们对那些小国还是有一点忠心的。
可要是那些小国的上层人得到足够吃的食物,却没有顾及下面的百姓们,他们再派人去挑拨一番,那些小国的百姓们还不得跟小国离心离德。
没了百姓的国度还配称为国度么?
届时那些小国还不是任由他们大秦拿捏。
“夜郎国百姓的投奔情况如何了?”
“回陛下,那些失德的君王国内的百姓已经跑的差不多了,但还有一些君王政绩出色,得到了百姓们的爱戴。”大秦官员道。
一般来说,只要没有对自己的国家彻底的绝望,百姓们是不会选择离开故土的。
而饥荒,带给那些百姓们的就是绝望。
到了这个时候,夜郎国那些君王的政策就能看的出来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了。
有的君王怜惜百姓们,给他们减免了来年的赋税,而有的君王则加大了对国内的赋税,百姓们本来就被逼迫到死路上,现在自己的君王非但没有拉他们一把,反而把他们往死里压榨,他们要是还对这样的君王有留恋就怪了。
而那些有心拉一把夜郎国百姓们的君王也不具备兼济天下的实力,顾得了自己的小国就不错了,怎么可能还有余粮去接济别的国家的百姓。
大秦就是夜郎国百姓们的最后一条出路。
在大秦,他们可以用自己的劳动获得自己应有的报酬,手里有钱就能买的到粮食,有了粮食就不会再饿死人,为了摆脱他们的困境,来自夜郎国的百姓们吃饱喝足以后干活很是卖力。
那些小国百姓们就更不用说了,被饿怕了的他们只想紧紧抱紧大秦这根粗大腿,每天过得都非常的充实,也没精力再去怀念故土。
小国皇室们从黔中郡进来,自然是没有见到自己故土百姓身影的。
不知道自己百姓现在已经更换户籍,变成了大秦子民,日子过得比他们还要好,小国皇室们也没把那些百姓们放在心上。
毕竟是过来给人干活的,日子能好到哪里去。
大秦官员也避讳着夜郎国的百姓在黔中郡一路出没,毕竟这事说到底只是私下撬墙角,要是暴露了,于两国来往并没有什么好处。
“这里就是大秦么,的确很繁华。”看到道路两边挂着的累累硕果,小国的皇室们下意识的咽着口水,要不是他们的肚子被大秦官员招待吃的饱饱的,现在见了这么多的食物可能会控制不住。
肚子里面有东西,他们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