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全家都是穿来的-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老太说,啊,完事了,腌菜还想怎的。
行了,一点没有技术含量,看一眼就会。
宋茯苓觉得没意思,照她爸爸差远了。她老爸,能用萝卜雕朵花送给她,去年情人节就送的她这个,嘱咐她别稀罕外面臭小子的玫瑰花。
所以她才蹲下身又站起来,跑到钱佩英身边去了,学腌酸菜。
还告诉她妈:“你可教细致些,别像我奶似的。”
其实以前,钱佩英在现代时,在宋茯苓念高中之前,也年年腌酸菜。东北人嘛,酸菜馅饺子,酸菜汆肉,酸菜炖大骨棒,酸菜炒粉条,等等,很多菜都离不开酸菜,冬天经常吃。
只是后来宋茯苓念大学了,一周在学校住五天,双休日才回家,钱佩英就懒得弄了,想吃,她在单位食堂用饭卡买几颗就带回来了。也就不在家腌菜了。
不过,按理说,即便后来不腌了,那之前年年都会腌一回酸菜,宋茯苓即便没动手腌过,也应该能看见过。
但是事实上,宋茯苓真是连见也没见过。
因为她在高三之前,在家很多时候是做题、看书。
看的是不是正经书不晓得,反正只要手里握着书,宋福生和钱佩英就啥也不让闺女干。恨不得厨房门都关的严实,怕炒菜声别影响到女儿读书。
要是不看书,看电视、打游戏,那时候宋福生和钱佩英也照样不喊女儿干活。他们的理由很一致:孩子好不容易不看书了,放松放松脑袋,学习挺累的,干啥活啊?家里就三口人,能有啥活非得折腾闺女干啊。
如今,钱佩英侧头看了看女儿……
其实如今,钱佩英也觉得学不学都行,她和老宋不是在嘛。
不过女儿既然要学:“你看着啊,一层白菜一层盐,就往上抹呗,别抹太多盐,闺女,盐太贵。抹点就中了。”
“噢噢。”宋茯苓跟在妈妈身边抹了几十颗大白菜,蹲得腿酸,“然后呢?”
“然后把你抹的这些白菜放进缸里,规规矩矩摆两层,摆完你去管你奶要块干净布,铺在白菜上就进去踩吧。”
“进缸里?踩?”
钱佩英点头。
只看,没一会儿,宋茯苓就被她爹给塞进缸里了。
宋福生笑着看女儿:“踩吧,这叫踩缸,两层一踩。”
宋茯苓惊奇的不行,先是小心翼翼地踩,后来觉得挺好玩,也敢踩了,将白菜踩的咔嚓咔嚓响。还别说,像搞破坏似的,怎么踩白菜这么减压呢。
其实,这个活,也应该是力气大的男人进去踩,能给踩的更密实些。
就这样,缸里面摆满两层抹好粗粒盐的白菜,宋茯苓就被宋福生举进缸里踩白菜。
后来,钱米寿实在是眼馋极了,宋福生发现米寿羡慕了,也给米寿塞进了缸里,就演变成小姐俩,手拉手、面对面,笑嘻嘻踩缸。
马老太只要听到胖丫那面笑,就面露无奈,胖丫嘻嘻笑出声一次,她就轻轻地唉一声。
最后,缸里装满了白菜,给缸口处最上面那层白菜再抹上盐,然后用挑找的老白菜帮子盖缸头,一片白菜帮子压住另一片白菜帮子的样式,盖住这些一颗一颗好白菜。
宋福生搬来一块份量十足的大石头,往缸中间摆放,压住这些白菜。
宋茯苓从二伯那里取来缸盖,好手艺呀,大小正好的缸盖,一盖,完事儿。
“娘,什么时候能吃啊?”
“两天后,往缸里添水,添到和缸口并齐满了,之后发现缺水就往缸里添,一个月后,将浮头我让你摆的那些白菜邦子扔了,就可以捞酸菜吃了。酸菜必须得过月,不过月的不能吃,记住了没?”
宋茯苓还没回答呢,钱米寿就对钱佩英道:“姑母,记住啦。”
第二百零六章 二更
谁也没想到听完米寿这话,宋福生的大嫂何氏竟然能逗孩子。
要知道何氏日日惦记她的爹娘兄弟,从逃荒开始,脸上就很少放晴,这是大伙都晓得的事儿。
可见眼下何氏脸上能露出了欢快的笑,和过日子吃粗粮还是细粮,和家里有没有余粮真的有很大关系,心情真的能好很多。
何氏笑着问:“那你和大伙说说吧,该怎么腌啊?”
钱米寿小嘴叭叭叭一顿重复,真的是一句没落。
钱佩英告诉宋茯苓多少,米寿就记下了多少。
小人脆生脆语的,引得大伙都笑了,连马老太都笑的眼睛眯了起来,一边头不抬咣咣咣切萝卜,一边眯眼笑,心想:
胖丫最终能找个啥样的男人不道,能不能嫌弃她家胖丫也不道。但她晓得往后甭管是谁家的丫头,要是嫁米寿可享了福。咱孩子还连腌酸菜都会,往后甭管谁嫁进来,那真是躺炕上享福、等着吃现成的梦。
“老姐姐,米寿脑瓜真好使呀。”王婆子用胳膊碰了下马老太。
马老太这才抬头,很自豪:“恩,随他爷爷,我那亲家不是一般人。”
宋福生也跟着笑一会儿就走了。
放松放松心情得了。
他手里活太多,得去拾掇他那“辣椒基地”去。
那个基地,不是扣上大棚就行的。
不像地窝子,地窝子里的火墙倒是不着急搭建,毕竟是地下室,暖和。十二月左右,天很冷时再搭上火墙,能烧上能给些热气就行。
可地上的辣椒基地屋里,现在就得搭火墙,搭好马上就得烧暖和的。因为需要赶紧把种子种上,得育秧啊。眼下盖大棚、种种子、紧忙活,前前后后加一起,能两个多月收获第一批辣椒就不错了。
就这,还得是一点没耽误的前提下。
所以,宋福生叫上十几人,挑选一些相对干的土坯子,开始往“基地”倒动。
和他一起干活的几人不解,“咱不是得省出晾干的土坯子,抓紧搭炕吗?”
宋福生只一句:你搭炕再着急,能有挣钱着急吗?
这几个人立刻忙开了。
对对对,啥也没有挣钱着急。
再说今个已经又搭起了三铺新炕,加上原来的两铺是五铺。今儿已经将三铺新炕没停火烧一天了,今晚哪怕不能上新炕睡觉,明个再烧一天,天黑也能对付上炕了。五铺炕,婆娘娃子们至少挤一挤是指定够住了。挣钱要紧。
土坯子几十块几十块的往“基地”搬,搬了好些趟。
搭啥?
搭火墙。
宋福生说:“这屋子,从进门开始,留出一条小窄道能过去一两个人就行了。然后就是炉子,炉子的接口开始,一直盖火墙,火墙高度,我看看哈。”
宋福生四处量了量,让大伙将火墙全部搭成一米多高,到他腰身往上的高度,宽度是一直盖,直盖到贴到对面的墙上,然后给对面墙角抠出个窟窿,顺着窟窿,房子外面盖个烟筒。
这样的话,门口炉子烧火,源源不断烧出的热气就能给这长长的火墙熏热,火墙又是空芯的,烧出的烟顺着空心墙,一直顺到窟窿那端走外面的烟筒就出去了。
得盖这么宽这么长的火墙,因为这间“辣椒基地”的面积,是过去老式房子五间房的大小。
要是火墙面积不够大不够长,屋子烧不热,不热乎辣椒受不了,辣椒本来就是春夏的天气才能种的,眼下非要冬天扣大棚种,就必须要让屋里温度保持热乎,要不然辣椒秧子会冻死。
宋福生这面只歇了半个钟头,逗逗俩孩子喝碗温水又忙起来了,钱佩英那面也忙起来了。
此时钱佩英已经没资格接着腌酸菜了,因为腌菜是轻巧活,她属于“壮劳力”。当重活来了,这轻巧活就得让给老太太有们,她要和大嫂二嫂她们去干重活。
倭瓜一袋子一袋子从河边背过来卸下。
王忠玉只来得及告诉大伙一声,说四大车倭瓜,才花了4钱银子,人家说了,和福生哥的朋友老隋是没出五服的亲戚,他们也是免得一斤一斤去童谣镇卖了,所以给的很是便宜。
听见的妇女们纷纷说,不贵不贵,四大车得多少斤呢,这可比买大白菜时便宜多了。真是看在福生的面子上了,福生那位朋友不白交,才去了一天童谣镇就能认识上实在朋友。
然后王忠玉就急匆匆走了,他们任务量重,那么多倭瓜得倒动到木筏子上,一趟趟划船运过来,一次还不能运太多,怕筏子翻了,一麻袋一麻袋再背过来。
然后钱佩英这不就不能腌菜了,和大嫂二嫂她们接过卸在茅草屋前的倭瓜袋子,俩人抬一大袋子,运往各个地窖口。
爬梯子下去,将宋福喜做好的木头架子放进地窖里,将孩子们捡回来能用的石头往地窖里运。
在地窖里都布置好了,再不停将地窖口的倭瓜踩着梯子往下面倒动,摆好。女人们没力气啊,一次只能背几个倭瓜踩梯子下去,靠一趟趟来回爬梯子折腾这些倭瓜。
就在这时,茅草屋前又来外人了,第一趟到来的竟不是打井的,打井的也不知怎就这么慢,说好的事,到现在也没来。
也不是任子苼答应过的送粮车,是侯府谢文宇派来的伙计和车,一车宋福生想拥有的油纸,那些能取代塑料布用的极贵大张油纸,给了很多。
你看看,侯府少爷那就是不一样,要么不答应,答应绝对不往后拖,人家没必要因为这点事多废话。
宋福生又赶紧洗干净沾满了泥巴的手,出去迎,将这些珍贵的油纸、这些大伙都没见过的油纸,安排人手往茅草屋里折腾。
茅草屋前,满是极其忙碌的景象。
宋茯苓左瞅瞅右看看,怎么瞧怎么觉得自个多余。
是,学会腌酸菜了,也会用菜刀切萝卜条帮忙干活,可是她觉得重复干那个活,没什么技术含量,没意思。
也应该去帮钱佩英往地窖里倒动倭瓜。
可是她又觉得,那活太累了,真的,太累了,她绝对干不动,一趟趟身背倭瓜下地窖,她爬几趟就得累趴。
宋茯苓领着钱米寿就走了。
小姐弟俩来到了河边,发现河边也很忙,对岸在修桥,她们这伙是富贵叔他们在运倭瓜,又来回划木筏子,她都担心富贵叔脑震荡容易在船上晃悠吐了,一天划船来回往返好几十遍。
宋茯苓找了一个相对僻静的地方,让钱米寿捡些树枝子,然后她拿着土篮子在河边抠泥巴,抠了好多泥巴放进土篮子里。
“姐姐,抠泥巴作甚呀?”
“姐姐带你过家家,今个我教你用小泥巴捏出碗、烤盘子。”
钱米寿皱着小眉头,像看智障一样看宋茯苓。心想:姐姐,家里那么多过日子活,你不帮忙干,你领我过家家?
宋茯苓发现被鄙视了,觉得古代小孩就是没童年,不像她们爱玩泥巴:“你不用那么看我,等我给你露一手。盘子和碗算啥,等我给你捏个吹风筒的,到时你不要太崇拜我。”
是的,宋茯苓想自制个吹风筒。
因为她奶烧锅做饭,每次都得趴地上,对着炉口呼呼吹气才能让火旺一些,那不得吹得一脸灰?对身体多不好啊。
最关键的是,奶奶自个吹也就算了,还总让她帮忙烧火。
她也得对着灶口鼓起腮帮子吹风,她才不要呢,她长得这么白,她脸上抹小灯泡护肤品,总那么吹炉火,抹啥皮肤也会变差的。
为了省事,宋茯苓决定开动脑筋。
第二百零七章 一更
其实最简易的鼓风筒,应该是竹子。
竹子是空芯的,将竹子的一头对准灶口,人在竹子的另一端往里面吹风,火就会稍微旺起来。
可宋茯苓觉得不行,那种样式的算什么吹风筒。
那不还是得对准灶口,鼓着腮帮子吹?你用嘴吹能吹多大风,还得累够呛,搞不好还会吹的一脸灰,再说总鼓腮帮子也累啊,和没做一样。
所以,她一定要做出一个能让她省力气的。
到时候,她就规规矩矩地坐在灶前小板凳上,不用怎么费力就能让火苗子蹿起来,烧火也能端庄些。
宋茯苓先用粗树枝,给地面挖了个长洞。
让米寿跑回去,管宋福生要个打火机。
当米寿再跑回来的时候,洞已经挖完了,米寿之前捡的干草和树枝子也被宋茯苓放进了洞里。
“姐姐,这是要干嘛?”
“放在洞里引火烧柴火,这不是能挡风嘛。风吹过来,咱这洞里的小火堆不会灭。”
宋茯苓给洞里点火,点完蹲在一边,和泥巴。
她用泥巴搓出一个细长条,围在了洞上面,也就是火堆的上面。围城一个筒子形状,正好只露出洞里往里面塞柴火的口,她认为这就相当于家里炉子下面的烧火口了。
然后赶紧又接着搓泥巴长条,堆在刚才围好的长条上面,小手将两个长条结合在一起,又给弄平。
“姐姐,你这又是在干嘛?”
“我要做一个小窑。因为咱们甭管做什么,做碗啊,做我说的吹风筒啊,用泥巴做好后,都得烧一烧才能结实。所以咱们第一步就是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