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

第339章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第339章

小说: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团圆。
  著名的琵琶记,多好听,赵老二心里实在不明白,这些爷怎就起哄架秧子不爱听了呢?
  林守阳给他解密:“你就不能弄些刀枪炮,天上飞的大鸟,地上跑的大炮车吗?”
  “哎呦,爷,您这也太为难小的了,”定海将军才只能入海,都上不得天,你让我们这些唱戏的表演上天?
  丁坚挑剔:“那你编的要差不离些,你这改完了也不对,中了状元不能给老家送信?他老家哪的没送到?你和我们这扯呢吧。”
  谢文宇磕着瓜子笑:“你话本子改改,可以让千里马帮忙送信。”定海将军保着,一准能送到。
  一帮公子哥哈哈笑,吐槽的更加欢畅,“就是,再说你总穷书生中状元,就我们这样的,不能中吗?”
  “而且,赵老二,”林守阳先被莺莺喂了颗葡萄后,才猫腰凑上前说:“丞相之女,还安排五娘与她夫君见面,你知道丞相之女什么样吗?”
  快赶上三句半的谢文宇,笑哈哈在前面接话道:“嗳?你们说,就珉瑞他三姐姐能不能先废了那样的。”
  没人附和他。
  陆畔的大掌放在了谢文宇肩膀上。
  谢文宇脸上带笑扭头:“……嗝。”
  陆畔是来找这些人弄沙袋、息壤袋的,如若天气继续恶劣,用来防洪。没想到,进来就听到他们在白话三姐姐。
  不想活了,是吧?


第六百二十九章 人生何处不相逢
  《山海经》以息壤埋洪水,一种土壤。
  像各侯府、府外各庄子,真正的高门大户,家里必备很多息壤袋和沙袋。
  陆畔说话时,瞟了眼知州大人的小孙子。
  你祖父忙的团团转,吓的怕乌纱不保,你在这里听戏?
  这要是他孙子,非得打断狗腿。
  “莺莺,莺莺?”
  陆畔斜睨谢文宇一眼。
  这小子,刚才就该下重手给他肩胛骨捏碎。
  谢文宇笑呵呵道:“珉瑞,我是让她们下去,不是让她们上前伺候你,你不是有话要说吗?”
  莺莺扬起粉白的小脸,在离开前,眼含情嘴含笑看了眼陆公子。
  林守阳望着莺莺飘飘袅袅一身轻纱的背影:嘿,他这暴脾气。
  这可真是吃着碗里看锅里,刚还在他怀里撒娇,转回头听说国公府独子来了,立马用眼勾搭。
  可惜,莺莺勾搭也白勾,陆公子压根就没接收到,正靠在椅子上,掐了掐睛明穴。
  每回来这种场合,陆畔最不适应的就是姑娘们身上的混合香。
  这个姑娘擦一种香,那位姑娘擦一种香,还有一个姑娘家身上擦好几种香的。
  头膏和粉香混在一起,再配着酒气,满屋子那得什么味儿?
  “知道了,这就安排。”
  “得嘞,那我明儿一早就打发人往回拉。”
  还有比陆畔岁数小,却已经当爹的,儿子都有了,这位公子干脆站起身道:“珉瑞哥,那我这就回府张罗吧,宜早不宜迟。”
  奉天城真要是淹了,对他们有什么好?
  家都在奉天城,人人有责。
  没一会儿,喧嚣的小楼里空空荡荡,院子里倒是热热闹闹。
  畅音阁的小二们连同各位主子身边的小厮们,纷纷叫车。
  一辆又一辆马车接踵驶来,一位位少爷被小厮举着雨伞护送着坐进车里离开。
  第二日天没亮,知州大人望着外面大雨正犯愁时,就得到消息。
  陆将军派出快马,六百里加急已向京城送信。
  他心稍微松一松。
  说句心底大实话:他希望陆将军与他们捆绑在一起,这样的话,奉天城万一要是真出了什么问题,洪水滔天,天灾人祸谁也躲不开,容易出许多人命的。
  真到了那一步,也能帮他们担一些责任。
  而昨夜等啊等,没来,以为陆将军不会插手,以为会像那些曾经的驻防老将一样躲事,不会管。
  毕竟出手帮忙,容易跟着共担责,不插手倒不会犯错。
  要不说呢,关键时刻,还得是年轻人,赤诚之心。
  过一会儿,两名属下进来,又向知州大人汇报:
  陆将军昨夜集结武安侯府、安宁侯府、靖海侯府、兴和伯府,承安伯府,奉国将军府邸、兵部侍郎府邸等等,这些名门望族留守原籍的世家公子,纷纷在向浑河边扔息壤袋。
  一车车顶雨卸下,扔下就走,也没个数。
  就连知州大人您的府里,也向河边运去不少。
  知州大人回眸:是他孙儿干的吧?
  话说,他那个孙儿,就没指望这次下场高中,还牵连他需要回避。
  “另外,大人,城门处传信,陆将军还向任家村派去两队以及大量沙袋。”
  知州大人脸上毫无异色,摆摆手让下去。
  心里却:丞相大人,您是否知晓您的孙儿陆将军,为一民女他?他趁您不在府中,煞费苦心啊。
  农户女配将军,这简直是?
  连昨日寻他,都是在那位宋姓人家离寻到的。
  装不知道,对,装不知道。
  一旦要是掀起什么风波,他不清楚总不会犯错的。
  所以说,这么大岁数的知州大人,心中是知晓这个八卦的。
  再加上谢文宇、丁坚、林守阳,他们仨沟通时,不小心漏话再让别府少爷听见些,别府少爷还有玩的好的向外传传。
  搞的别说知州大人了,就是奉天府尹,就是那位站在宋福生桌边看卷子的大人也耳闻过。
  那阵,李府尹站在桌边,表面一本正经,心里却是:真是“佳话”啊,你和陆将军这不成了同年吗?听说,陆将军不是对你闺女……
  然后,昨日,陆将军还明晃晃上房揭瓦了。
  最起码宋福生家左邻右舍邻居看的是一清二楚。
  家喻户晓的定海将军,忽然大驾光临小小的镖局。
  镖局后院漏雨,他顶雹子上房帮忙干活。
  有那实诚的邻居怀疑:“我家房子也漏雨,你说与将军说说,他能不能也给免费赠瓦片?”毕竟将军人品是真好啊,看到百姓有难就伸手。
  所以说,就宋福生一家人没有自觉性,不将陆畔当盘好菜。
  陆畔来家,来就来呗。
  以前也总见面。
  “娘,我走啦。”
  “慢着些,完了和你奶一起回来吧,别来回折腾。”
  “知道了。”
  钱佩英望着闺女的背影,这孩子,说她也不听,非要顶雨去店里,给她奶还背了一筐菜,怕那帮人没有菜吃。
  老宋眼下是带人去城门外了,看看那路泥泞不,今日明日能不能回村,惦记家里。
  而她要留下,帮着牛掌柜他们张罗,让镖局的小伙子们趁着雨小一些上房修补瓦片。
  宋茯苓肩膀背一筐菜,离远看像驼背一样,外罩男士蓑衣,头戴斗笠又打着一把油纸伞,鞋上全是泥。
  就这形象,与她有过一面之缘的林守阳,愣是能认出来。
  “嗳?慢着慢着,慢些赶车。”
  林守阳掀开帘子喊小厮,车速降下来,别溅到那姑娘一身水,前面恰好有水泡。
  宋茯苓听到动静,扭头看了眼大马车,都没看清谁是谁,就礼貌的一点头,接着向店里走。
  可是,没一会儿她就发现,又来一辆车,包括前面遇见的那辆,他们都不着急走,一直跟着,好像在看她。
  “看见没?就是她。”林守阳扬了扬下巴。
  谢文宇搓着两手兴奋道:“看见了。他表哥?”用胳膊肘顶了顶丁坚:“你瞧清没?”
  丁坚心里好奇,表面无奈道:“咱们这样很失礼。”
  “你别告诉珉瑞就成,”谢文宇眼睛盯着宋茯苓,这回真看清了,宋茯苓正好扭过脸,也疑惑看过来。
  哎呦!
  谢文宇像牙疼似的,发出一声哎呦。
  林守阳立马啧一声,他就知道会这样,用眼神提醒谢文宇:朋友妻。你要是再一惊一乍,万一口不择言,别说陆畔了,你都容易给陆畔他表哥丁坚惹毛。
  陆珉瑞不在,丁坚可在这里。
  谢文宇:“你想什么哪。我是纳闷,珉瑞不行呀,不给买几件衣裳吗?怎么也不送她车呢。那背的是什么呀?没丫鬟吗?”这要换做是他,那立马全套送。
  话落,谢文宇又:“嗳嗳,她和男子说话了嘿,快看!”
  生气。
  谁允许你与男子说话的?
  看珉瑞知晓,不打折你的腿。
  丁坚这回也看向外面皱眉,而且也认出来了,那男子不就是童生考第二名吗?


第六百三十章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宋姑娘”,杨明远穿着蓑衣打招呼道。
  宋茯苓礼貌的微笑,略一点头,就要收伞进店。
  她没讲:昨日谢你帮忙,更是连问都没问考篮湿了是不是不能用了的事。
  在宋茯苓看来,这些方面都有她爹。
  给她家帮忙,就算是为她家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应该由他爹下次见面过问,不应该由她来客套。
  她对杨明远的态度,和对隋伯伯、一品轩的陈伯伯态度是一样的,不过是她爹的朋友。
  更何况,说一千道一万,陆畔说的话,宋茯苓还是过心了。
  她没介意,所以才没和爹将那件事说出来,没必要闹大闹僵,不是什么大事。
  但是不介意,不代表心里对这人没看法。
  她保留意见。
  杨明远没感觉出宋茯苓的疏远,因为压根就没近过,仅有的几次见面,宋姑娘始终清清淡淡。
  就昨儿,与他主动说了那么一句。
  所以他又很自然地问道:“敢问宋姑娘,不知店里的列巴能存放多久?”
  啊,他是来买列巴的。
  宋茯苓说,“那你快进来吧,店里师傅会告诉你。”她连能存放多久都不想话多。
  听听,宋茯苓和杨明远之间的对话就这么两句,外面马车里的仨人,却愣是觉得宋茯苓对不起陆畔。
  “说两句话也就算了,还给叫进店了。”
  谢文宇差些喊小厮,摇人,速给陆珉瑞摇来,让他亲眼看看。
  “嗳嗳?那里本来就是店铺,你别没事找事,不能进去买点心吗?”
  “看他出来要是不拎点心的,那我就告诉珉瑞。”
  谢文宇说到这,嘿嘿的又笑了一声:“哥们说句实在的,我主要是想瞧瞧珉瑞在那姑娘面前什么样,要不然,怎么透着不真实呐。”
  说白了,这哥仨心里都清楚:今日,茯苓穿的太不像样了。
  虽说长的带劲,但是人靠衣服马靠鞍。
  这身质朴形象,一个姑娘家穿着一身老农蓑衣,怎么瞧怎么和陆畔站在一起不像是一路人,所以瞧着就不真实。
  哪有陆畔的心上人,背筐的,对吧?
  国公府大丫鬟出门有车坐,都不背筐。
  陆畔对心上人还不如个丫鬟。
  “是不是就这调调啊?珉瑞就喜好这调调。”
  他们仨实在是不太了解和平民女怎么相处。
  不,准确地讲,他们仨是不了解怎么认真对待平民女。
  不认真的?也不是不认真,只是不会当妻子而是纳回来的,买两套房送两套首饰不就投怀送抱了嘛。
  这方面,林守阳很有发言权。
  他有个小妾就是,家里以前卖豆腐的,他给那家姑娘收了房,现在那一家人都不再卖豆腐了,在乡下当着小地主,过年过节那小妾的爹娘要给他行礼拜年的。
  可是珉瑞这里,你再看,认真对待的后果是,跑去傻乎乎给修房子。将军给补修漏雨的屋,哪个将军干过这活?你买几套送了他们不好吗?
  与此同时,点心店里。
  宋茯苓在楼梯处,听到奶奶问杨明远:
  “你要订二两银子的列巴?”四文一块,二两银子得多少块。
  “能做能做,不接别人的单子也要接你的,你放心,后日就来取吧,没事儿,慢走啊。”
  回过头,马老太就说:
  “唉,难怪老三说那个杨明远读书好,脑袋瓜就是好使。今年秋收算是完犊子了,家里没粮食的,现在就要开始琢磨,要不然入了冬,就等着喝西北风吧。”
  而且早订早省心。
  因为连马老太都不清楚自己能接多少烤列巴的活,甭管列巴还是奶砖,一向要先可着仓场衙供给。
  最近俩月,她能拿出来卖,是需求量少了,仓场衙对列巴数量没有硬性要求。
  这不是夏日来啦,山上地里,有的在当地就能为兵士征上去不少口粮。
  可是,眼下你再看看,一场大雹子,北方出粮的奉天城,今年算是毁了。
  老太太有预感,回头仓场衙就会派人去任家村,又要让她们赶工大列巴。
  没想到,杨明远的母亲又来了,很是不好意思的对马老太讲:“可否将银子退回,不要列巴。”
  她听儿子讲过,儿子与这家店主的三儿子宋福生很是投缘,一个考场,互相照应。
  宋福生人很好。
  杨明远的母亲就拉着老太太,坐在二楼雅间上抹着泪实话实说道:
  儿子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