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

第153章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第153章

小说: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验的过程当中,出了点儿小差错,然后就……”
  “我让你实验,”场面立即混乱。
  钱佩英抬起胳膊就追女儿,宋茯苓赶紧往屋里跑。
  “什么你都敢实验,你爹买的那可是炮仗,那里面一点就着,一点就炸,你也敢试手?”
  “不是,娘,你听我说呀,”宋茯苓跳上炕,“我都说出去了,说我能让它蹿出五彩烟雾,我不能在弟弟面前没面子不是。他那么相信我,我也能觉得能成。真试成功了,就是有几个,应是配量有些多,完了它炸了。”
  钱佩英四处找扫炕笤帚,不行,今儿非得揍她,这是没出事,出事了,俩孩子哪块被炸坏了呢,必须让长记性。
  “他没深浅,忽悠你两句,你也没深浅?
  你还说累,教一天蛋糕了,这么累,那么累,恨不得吃饭都让你弟弟喂。
  就错眼间,你就鼓捣起炮仗了,大晚上的,你是不是闲出屁来了,不睡觉,我看你还是不累。”
  “不是,我?”宋茯苓一跺脚:“爹呀,你就不管管她呀。”
  宋福生没管,管不起,俩都是祖宗。
  他已经抱着哭完后更显得脏兮兮的米寿,拿着女儿新做成的“鞭炮”出去了。
  罪魁祸首鞭炮,是他买回来的。
  寻思奉天城那面,即便开张有管事和许小娘子张罗着,放的炮不用他管,其他几家店呢,开业那得有个响。在古代,出行一趟太费劲,不像现代,想起啥出门就买了,就一趟车顺手捎回来了。
  没想到,这俩孩子,在家作上了妖。
  “怎的啦福生?”大伙都出来了,还有在那现系裤子绳的,一看就是刚才都脱下躺被窝里了。
  马老太顶着一头湿发,也急火火地要去看看她小孙女。
  被宋福生一把给拽住了,“怎的?来,都一起看看吧,看看他们作妖成什么样了。”
  将女儿做的新成品,摆在中间空地上。
  点着了。
  小孩子们立即瞪大眼:“哇!”
  丫丫:“哇,娘,你快瞅,好漂亮。”
  钱米寿也一只小手搂着宋福生的脖子,一只小手揉揉没擦干泪的眼睛,破涕为笑了,骄傲地大声道:“我姐姐做的。”
  屋里,钱佩英举着笤帚的动作顿住,在窗纸的另一边望着。
  小花猫般的宋茯苓,笑得眼睛弯起,嫩葱般的手指向外面:“娘,你看,好看吧?不比听个响强?”
  “好看也不准再弄,再弄我准揍你,多大也揍。好好的泥锅,给小红做饭的锅,没了,你咋不把炕甭塌了呢你”回这话时,钱佩英眼睛却始终不离外面。
  大呲花,这不就是大呲花嘛。
  宋福生望着冒着绿烟、红烟的炮仗,捂住米寿的耳朵,只听砰的一声,这才灭了。
  就用那破蜡笔,融化了,和糖炒吧炒吧,也不知还放了些啥,然后就能这效果。
  心想:要是再给他闺女研发研发,备不住真能干上天。也得亏他闺女是女孩,要是小子,就得淘没边。
  这事的后遗症就是,钱佩英在这之后,有点看着宋茯苓和钱米寿。
  白天不管,她闺女忙。
  一到了晚上,她就问:“你们又在干什么。”
  钱米寿笑嘻嘻举起两只沾满牛奶的小手:“做牛奶皂。”
  得,不仅做蛋糕,还要为店里做牛奶皂。
  听说店里,卫生间的设计都是椅子,给椅子掏个窟窿,掏的像马桶似的,下面接那什么的,是用大号的碧绿色瓷花瓶。
  简直太腐败了。
  洗手的是,成套的,碧绿色大海碗,这又给店里做牛奶香皂。
  这一刻,钱佩英真觉得,闺女要不多挣些钱,都不够费劲的。
  就差往卫生间里喷牛奶香水了。
  确实,一分钱一分货,花钱多的地方,你就得让人享受到,一进来就得美。
  现在,连马老太都有这种意识了。
  所以,老太太为了更好的为贵妇们服务,决定去学习一下,来个开店突击指导,钻童谣镇的青楼里了。
  “这是几块新样式点心,特意拿与你尝尝,还没对外卖呢。”
  老鸨子心想:少来这套,你指定有事。
  马老太:和聪明人打交道,不费劲。
  她说,她来,是想学学这里的丫鬟们,是怎么将那些男客伺候的跟祖宗似的,伺候的脑子一热,时不时还能打赏银钱。
  别误会,不是学勾引那一套,就普通丫鬟端茶倒水的那些就中。
  她打算虚心学,认真看,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榨干青楼里伺候人的绝招。
  然后她学好了,好回去教家里扩招的那些笨蛋。
  “来,看我,见人进来,你最先干的就是乐。”
  马老太组织着:高屠户家大儿媳、王婆子家小儿媳、宋富贵他媳妇。
  这仨都是要和她进城的,当服务员的。
  “你别这么乐呀,笑得那个假。”
  “你也别这么乐呀,笑得跟二傻子似的,乐大劲了招人烦。”
  三位小媳妇:大娘,那到底该怎么笑呀。笑半辈子了,让你训的都不会了。
  “注意,你们一定要找到这种感觉。
  前面是火红火红的高粱地呀,丰收啦。
  今年不但不饿肚子了,伺候好她们,把这一茬卖掉,还能换好些银子。
  来,对,打心眼里的乐呵,来,看我手,弯腰。”
  三位小媳妇,一起俯身。


第二百九十六章 身兼数职(一更)
  这次扩招人手,不止招了三位服务员,还新招了四位蛋糕师傅。
  这回可真算是,家家都有进蛋糕房工作的人了。
  三位服务人员。
  高屠户大儿媳,宋富贵媳妇,王婆子小儿媳。
  她们仨将跟着马老太和田婆子,日日往返奉天城。
  她们仨,不仅学会了做奶茶。
  只奶茶就分红枣奶茶、蛋糕奶花茶、相思红豆奶茶、日月潭奶茶。
  用雪水煮茶。凡下大雪时,就要出去搜集最干净的雪。
  苹果蜂蜜汁,苹果奶昔,水果沙拉。
  而且她们将来还要陆续学会做三明治、汉堡包、披萨饼,以及红辣椒种出后,炸鸡柳、鸡块、鸡翅、鸡腿等一些小吃,用辣椒面洒在上面。
  也就是说,当牛掌柜将米酒酿出,有男客进店后,这仨人有可能会更忙。
  田婆子也依然跟着马老太。
  田婆子以后除了送蛋糕外,这回她还要到店就和马老太打水、收拾卫生。
  当马老太坐在收银台,记账,收银时,田婆子是负责看守厕所。
  每一次客人使用过后,她都要负责打扫、涮洗,将里外擦拭的干干净净。以及时常要在后灶,备着洗手的热水。
  客人一来,就要将热水茶壶,双手捧与随行的丫鬟或小厮手中。
  这几日,山边也总能响起,马老太带头吆喝的赶车声:“驾!”
  几个人撞着胆轮番赶车。这是她们必须要学会的。
  就不信了,男人能会的,女人就不能会。
  以上是去奉天城的队伍。
  烤炉房里,同时也迎来了新的四位蛋糕师傅。
  经马老太敲定,蛋糕师傅必须得是小媳妇,不能再找以后会嫁出去的姑娘了。且这回,家家都有了代表。
  四位蛋糕师傅,郑重给马老太行礼,递茶。
  茶喝完后,大丫二丫就带徒弟了,桃花带徒弟了,李秀带徒弟了,进了蛋糕房,就要被尊称一句师傅了,这叫规矩。
  倒是两个岁数大的大伯母和姑母宋银凤,一边害臊一边心想:和年轻人比起来,不服不行,她们学的慢。别说带徒弟了,自个都没整明白。
  宋茯苓给这四位新师傅,发了工装,蓝色碎花小头巾。
  至此。
  小小的点心房,从最初,只有马老太和宋茯苓,祖孙俩扒别人家墙头买砖,推着蛋糕去酒楼、茶馆、蹲在青楼外面推销古早那一刻开始,一直截至到目前,手下已经有了除她俩人外,二十位正式员工。
  打算这二十位都算是有编制的,那临时工还有很多呢。
  比方说,这次宋福生的大伯母,就推荐自个姑娘进蛋糕房,但马老太不喜。
  不过,马老太已经不是从前的马老太了,不会指着任何人鼻子说,你闺女不好之类的了。
  她想了想还建议道:“给我们缝包装吧。”
  大小拎兜纸袋,用麻绳当拎带。
  别小看这拎兜,上面不仅要卡戳“马老太”仨字,还需要往上面贴黄色笑脸。
  以及小蛋糕的盒底,大蛋糕外面用各种颜色布条缝制的包装,和一些小的装饰品。
  这样在家里的姑娘们,那些没被选进蛋糕房的,就能贪黑额外再挣一些家用了。做成一个,给提一文两文钱,还不耽误白日挣工分。
  马老太也对她二儿媳说:“你要想挣,就挣去。你也不用在心里骂我偏心眼。你怎么就不想想,大房就你大嫂进蛋糕房,你家是两个丫头全进去。该骂我偏心眼的是你大嫂,你别不知足。”
  说的朱氏梗着脖子发誓:“我冤枉啊,娘,我从没骂过你偏心眼,真的,不信我该怎地的。”
  马老太心想:你该怎地啊?连个变猪变狗的保证都不敢下,我信了你的鬼。
  所以说,编外还有很多人。
  用宋阿爷的话就是:“咱们啥都缺,就是不缺人。”
  另外,陆之婉那面也给人了。
  “宝珠给宋姑娘请安。”
  同样是十三岁的女孩,宝珠却不同于宋茯苓的文静。
  没错,宋茯苓要是不说话,真的瞧上去很温柔,一双灵动的大眼也是水一般的柔情,她长的再白净,看起来就很文弱。
  宝珠个头不高,骨架很小,但却瞧上去很胖呼,脸上也有着婴儿肥。笑起来,苹果脸发红,两眼也弯成了月牙型,一看就很活泼。
  “四壮,你干么的,堵住了,我这?”
  宋富贵的大嗓门忽然停住,没想到院里来了人。陆三小姐那头又派人来了。
  可是,四壮啊,他这拽满满一爬犁大石头呢,你别堵门口啊。
  四壮略显慌乱地急忙将爬犁拽进院。
  屋里,宋茯苓已经听许小娘子介绍完宝珠了,她问:“你识字吗?”
  “回宋姑娘,粗识些的。”
  宋茯苓乐了,她们这草台班子,干活的不缺,就缺这识字的,怎么能让宝珠打扫卫生呢。
  当晚,米寿两手支着下巴,望着在油灯下奋笔疾书的姐姐。
  “姐姐,你在写什么话本子呀。”
  在写?
  宋茯苓咬着笔头,当然是在架空背景下,宠妾灭妻的故事了。
  不行就往金钱鼠尾发型的朝代上写。
  要把小妾的手段,让夫人生不出孩子,下药,栽赃陷害,艰难万险中,终于生出来了,还陷害人家嫡子,往河里推啥的,在马上做手脚啥的。
  包括子家里乱的不行,丈夫竟然心里还有一帘幽梦,那就是小叔子的媳妇,成婚前,就喜欢人家。成婚后,不仅频繁纳妾,还和隔房弟妹情深深雨蒙蒙。
  总之,要通过她后世看那么多电视剧总结出的,甭管是清宫剧还是宅斗剧,怎么狗血怎么来,让人听完咬牙切齿的片段,不停地往上写。
  最好笔力能给听客们气到鼓鼓的程度,一个个听完都在暗骂嫁错了人,丈夫是糊涂虫,女主人公实在是窝囊死时,她咔一下,笔一转,让女主人公重生,重生到最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时。
  当然了,这里不能说重生,就写重新投胎,但有记忆。
  然后从这里开始,报复起来,爽起来。
  “噗嗤”,宋茯苓还没写几个字呢,先给自个逗笑了。
  往后她要每日更新四千字。
  基本上写完一本,字就都会写了。
  然后再接着编,肚里老多故事了。
  其实最长的一个故事就是,关于现代女性的。
  真不知道,当她有一天写出,现代女性想出门就出门,不用站一边伺候婆婆吃饭,有的婆婆甚至还得给儿媳做好饭等着。婆婆敢态度不好,回头媳妇就敢拍桌子对丈夫叫嚣:“我不和你过了。”
  当男人犯了错时,他们自个就得扇嘴巴子,乖乖说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
  当那一天到来,这里的女人,会不会当成玄幻听?
  ……
  开业前两日。
  陆之婉出现在店里。
  当她笑吟吟离开店,坐进马车时。
  碧娥正对几个管事的喊:“赏。”
  第二日,宋茯苓也来了奉天城,为开业做最后的准备。


第二百九十七章 开业大吉(二更)
  说是宋茯苓来最后验工一遍,实际上,不如说她是来玩来了。
  她也没怎么干正事呀。
  当她在楼上,喝着茶,靠在椅子上,给琴师打着拍子,让人琴师给谱曲时,她爹、她奶却操碎了心。
  她奶和几个服务员一边熟悉环境,一边想起一样,嘱咐一样:
  “油灯太多呀,万万要记得随时查看,一走一路过就要看,养成习惯。
  来了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