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如意门闯六零年代-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岚也连忙插话:“对啊,妈妈你的身体还没有好,医生让你注意营养呢。姐,刚煮的那些海虹,过几天晒干了,也能寄回去。淡菜煮汤也好喝,而且营养丰富,可以给老家寄点回去,让爷爷奶奶他们尝尝。”
关博萱啼笑皆非:“行,都听你们的!孩子大了,都能当我的家了。好了,这年头能吃上饭就不错了,管他是掺红薯还是掺土豆呢。彦涛他舅舅信上说,即便是上海,这两年也是粮食紧缺,双职工的情况还好一点,农村的也多少能够自保,那是单职工家庭遇上孩子多的就真是非常紧张。听说现在很多人家一天到晚都是窝头和稀菜汤,大人一个窝头一碗汤,小孩半个窝头和一碗稀汤,根本不可能吃饱。这几年国家困难,粮食严重短缺,国家用这种定点定量的方式,也是为了保证所有人都能维持基本生活。唉,在这世上活着,谁都不容易呀。”
彦君揽着关博萱的手:“姑姑,大家也是心疼您嘛。回头让爸爸再托人,说不定还能再找点海产什么的。爸爸朋友多,路子广,总能从哪找到一点好东西。”
“行,都行,我知道你们都是好孩子。”关博萱揉了一把彦君的小脸,“文辉,现在大姐家孩子的工作怎么样?”
文辉连忙放下手里喝水的杯子:“哦,恩伦,就是大姑家的大儿子,听说已经转正,去年成了一级工,每个月可以拿到34元工资。恩武还在读书,没考上中专,现在正在读高一。说起来,本来大伯想让文新也进厂,可今时不同往日,现在农民进城不容易了。也是大哥大姐他们那时候运气好,52年就进了城,所以全家都拿了城镇户口,做了正式工人。恩伦他们可能已经是最后一批进城的,因为听说58年《户口登记条例》之后就已经很难进厂了,哪怕是找个临时工也不容易。好像说是56年苏联停止援助后,他们厂里面就不再招工了。除了退职的工人外,原本从附近招的农民,除了技术好的转为正式工的那部分人,其他的基本上都已经回乡下去了。”
“那文新怎么办,有其他的门路吗?”关博萱追问道。
“没事,文新一直就不愿意进厂,是大伯他们希望他进厂当工人罢了。”文辉随口应道。
文彬觉得甚是奇怪:“新哥不想进厂,那他想做什么?”
“他说他想入伍参军。新年度的征兵,他报了名,体检合格了。没有意外的话,过了年,他就要入伍了。”
“真的?太棒了,那新哥就可以摸到真正的枪了。”文榕一脸羡慕。
文辉笑了笑,没有说话。
关博萱摸着文榕的脑袋:“你要长大了还是喜欢那些武器,你可以像你舅舅那样选择去研制武器,也可以像你爸爸那样去部队。只要你自己喜欢就好!”
“真的?”文榕眼睛一亮。
“当然,我骗你干嘛。”关博萱笑意不减。
“哦,太棒了!”文榕双手一挥,在房间里绕起了圈圈。
文辉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问出来口:“婶子,你们那时候为什么会选择做这一行呢?”
“选择?我们那时候哪有什么选择啊。这一切,只不过是阴差阳错,命运的选择罢了。” 关博萱揽了揽棉衣,裹紧自己,“当时,兵荒马乱,43、44年,正是菊刀国鬼子最猖狂的时候,我跟我哥两个人从北方一路南下,跟着一股往南逃的老乡漫无目的地四处逃。我们那时候想得太简单,一腔热血,总觉得只要我们努力,就没有实现不了的事情。我们本来打算去昆明,后来决定去重庆找我哥的同学。”
说到这里,关博萱停顿了几秒:“后来,火车停了,转汽车,汽车被炸得走不了,我们又跟着人家的马车驴车跑。还没到湖北,我就病了,不得不停下来养病。幸好当时我们停下来了,因为听说跟我们同行的那批老乡遇到鬼子轰炸,死了不少人。我养病的时候,我哥到处找人打听去重庆的火车或者汽车,刚巧遇到了高他两届的赖师兄。赖师兄知道我哥物理好,机械工程学得也不错,动手能力也好,就邀请我哥跟他一起工作。我病好后,就跟着他们一起进了研究院。后来,人手不足,我就接手一部分数据整理和运算工作。就这样,我就入了行,跟着我哥,混口饭吃。”
“可是,我看舅舅是真的很喜欢这工作。每天下了班,也会自愿留在厂里加班,时不时自己进车间研究操作细节,没事就找老师傅商量如何改进。”
关博萱莞尔一笑:“对,他倒是沉浸其中,每攻破一个难关,都能让他开心很久。有些人是爱一行做一行,有些人是做一行爱一行。不过,如果是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事情,估计才更容易出成绩吧。”
“原来如此。估计这也是我一直进步不大的原因吧。”文辉眉头紧锁。
“怎么啦,是工作上遇到什么困难了?”关博萱关切地问。
文辉一脸迷茫:“好像我身边很多人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是在为什么而奋斗。文新才刚17岁,他就知道他的理想是成为一名最优秀的军人。文忠喜欢机械,打算学机械,进工厂。可我不知道我喜欢什么,也不知道应该往哪个方向使劲。师傅说让我多看多想多学,可我完全无从下手,怎么努力都没有什么明显进步。”
“那你师傅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术业有专攻,关博萱觉得专业人士更有说服力。
“我师傅说当初他也是他师傅带着,自己一边看一边学,慢慢就上手了。”说起这个,文辉就无比苦恼,“跟我同一批进厂的,不用心的、做不了事的基本上都已经离开岗位了。其他的,基本上技术都比我强。理论,我都没问题,死记硬背都记下来了。功夫,我也下了,可技术就是没什么提高。像我包师傅那种让切9厘绝不会切一分,我就不用想了。可现在,我还总是让切1分,总切出1分2厘出来,最好的成绩也不过是1分1厘。不知怎地,眼睛看到了,手指总不听使唤,停下的总不是地方。师傅让我用废旧器材练习,我都照做了,可就是成绩总提不上去。”
嘴巴几张几合,犹豫了半晌,文岚依然用手掩住了口鼻,免得忍不住胡乱说话。
关于这个,关博萱也没有好的办法:“你师傅说你非常用心,非常专心,也非常努力,就是缺了点悟性。也许,你练着,练着,忽然哪一天就开窍了。”
“也许吧,但也有可能,我技术始终提上去,一辈子只能做个小工。”文辉满脸沮丧。
“辉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要不,你试试有没有其他的出路?也许,你更适合其他的工作呢。”文榕出了不靠谱的主意。
“也许吧。”文辉慢慢地剥着瓜子。
文雅抬头看了一眼堂哥:“别瞎说,现在哪个厂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不能随便挪的。就算是你考了大学,也是分配你到哪里就去哪里,根本没得挑选。”
文榕不服气:“那我总可以先挑个自己喜欢的方向吧。譬如说,我要当兵,考了军校,怎么也不可能让我去写黑板报吧!”
关博萱拍了拍文榕的小脸蛋:“你们文辉哥想换也不是没有办法,只是,首先你得找到方向。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即便再辛苦,也甘之如饴。”
文榕摇了摇文辉的手:“辉哥,那你赶紧找找你喜欢什么吧。”
“以后再说吧,反正,这也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问题。”说着,文辉把剥好的瓜子仁分给文榕、文岚和彦君。
“别气馁,你还年轻呢,东边不亮西边亮。”关博萱一时半会也想不出什么好主意,“文雅,你们年纪也不小了,是时候考虑一下你们以后的路要怎么走。”
“怎么走?简单啊,考初中,升高中,考大学。”关彦涛毫不在乎。
文雅手指一摇:“你想得太简单了,即便是考上了大学,你也得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讨厌什么。要不然,做一辈子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岂不烦死?”
“到时候的事情,谁知道呢,反正还有十年那么长呢。”彦涛把手搭在文彬肩上,“文榕喜欢当兵,文彬应该喜欢一些安静一点的工作吧。彦君,你这么贪吃,干脆去做厨师吧。”
“讨厌!”彦君一巴掌拍着她哥的背上,震得文彬都往旁边侧了一下身子。
文岚嚼着花生,一直在思考。
那我呢?
我喜欢什么,我要做什么?
☆、瞬间突变
随意门上的数字闪烁不定,听着清脆的鸟鸣,文岚猛地打开。
门外一片葱绿,连绵不断的树木一直延伸到视线的尽头。树下是没脚的杂草,稍微远一点的地方更是灌木丛生。更远一点的地方,像是连绵不断的小山坡,长满了各种植物。
伸出手试了试温度,文岚换上一套长袖单衣,用绳索捆紧衣袖裤脚,裹好袜子,带上改良版手套,开始了丛林探险记。
今天运气非常好,走了不到五分钟,便远远瞧见一颗模样熟悉的果树。3、4米高的乔木上面,长椭圆形的叶片中间,悬挂着几个黄澄澄拳头大小的果子。文岚快步跑了过去,认真一看,长得有点像芒果,叶片却比芒果叶小很多,果皮黄而无毛,远离果柄一端微微有点尖形突出。嗯,没错,的确是蛋黄果,大文岚家那边本地人也称之为鸡蛋果。
文岚站在树下,看好落脚位置,然后拿上麻布袋和水果刀,爬上了蛋黄果树。果树有点细,踩上去枝条颤动,树叶唰唰作响。文岚踩在最大的侧枝上面,左手握着另一根树枝,慢慢挪到中间位置,伸手去够蛋黄果。没想到,踮脚后指尖离果子还差不到十厘米,看似触手可及,却总差那么一丁点。
文岚舍不得近在眼前的果子,只能继续往前挪,尽量伸手去够那颗果子所在的枝条。一小步大概半个鞋掌宽,站稳了再挪一小步。树枝越来越细,能够借力的地方越是少,文岚觉得自己的心跳加速,耳朵里全是砰砰心跳声,血流的声音清晰可闻。文岚屏住呼吸,脚尖缓缓挪动,踩稳,踮脚,努力伸展身体,手臂挺直,OK,手指终于够着那根树枝了。
文岚牵着那树枝,开始往回挪动,直到站到稍微结实一点的地方,便把已经慢慢压低的树枝拉到自己眼前,然后伸手一拧,黄澄澄的蛋黄果便落入掌中。文岚将其放入袋里,袋子的一端帮在自己的裤绊上,把口袋另一边绑绳绑在自己裤腰带上。这样一来,便解放了双手,更方便完成采摘动作。
把那根树枝上唯二两个稍微黄一点的蛋黄果摘下后,文岚便挪到另一根稍微高一点的侧枝上。在树上翻腾几次后,文岚拽着满满一袋蛋黄果下来树。说是满满一袋,其实也就是11个小果子。野生的果实都比较小,而且口感不统一,甜与涩,全凭运气。
而且,蛋黄果看起来金灿灿的,似乎很熟,实际上却仍然非常生涩。后世大部分商业出售的蛋黄果都需要用苹果、芒果等散发着乙烯的水果来催熟,即便是自家果园采摘的,为了保险起见也会尽量催熟几天。没有成熟的蛋黄果吃起来口感苦涩,而完全熟透了的蛋黄果闻起来有点非常淡的果香,吃起来口感有点像番薯芒果,就是那种看起来非常粗圆、果肉呈黄色的粉感番薯,粉粉甜甜的。
60年代的国内极南端已经开始种植蛋黄果,但文岚相信李家应该没有任何一个人见过更别提吃过这果子。国内交通不便,许多野果藏着深山不被常人所知,很多后世常见的食物现在还只在小范围流通,外地人听都没有听过,所以,文岚完全不需要担心蛋黄果的来历被人质疑。
把蛋黄果放进背包,为了保障口粮,文岚继续往树丛里走,寻找其他食物。
拨开茅草,跨过灌木,躲过红蚂蚁的袭击,文岚看到一种奇怪的树干底部似乎有一种红色的果子。那树的叶子有点像棕榈叶,树干却像竹子一般绿而细长,密集地长成一圈。文岚快步走上去,拨开细叶,发现居然是蛇皮果。果子体积很小,聚生一起,一簇果实就像一簇花一样。单颗蛇皮果像个缩小版的牛油果,小头那端非常尖,完全不像一般的水果。蛇皮果顾名思义,就像裹着一层蛇皮,鳞次栉比,鳞片边缘锋利。
文岚挑了一个棕中带红的蛇皮果,用水果刀轻轻一切,果皮便崩开,露出中间略微有点发黄的果肉。果皮真的是又硬又薄,文岚剥皮的时候,一用力,便被旁边突然裂开的果皮割破手指。果肉清甜爽口,有点像梨子又有点像苹果,味道闻起来却更想菠萝。文岚一连吃了好几颗,刚成熟的果肉晶莹剔透,微微有点羊脂玉光泽感,可惜吃起来却偏酸。更为成熟一点的果肉就变成了黄色,口感更为甜一点,很有嚼劲。果肉散发着一种浓烈的香气,有点像酒香,属于一种说不出滋味的混合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