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零做知青-第4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不是边州暂时经济还不够雄厚,没法一口吃出个胖子来。她恨不得把所有的技术都留在边州。有这些技术性产业在这里,边州的经济未来必定会百花齐放。
另外一方面,她也很担心这些人在国内找不到合适的投资,到时候把技术带去国外低价卖了。
也不是没这种可能。毕竟做研发都是要钱的,很多人都是节衣缩食搞研发,如果长期得不到回报,后续的研发也就没办法进行下去了。
她给元归打电话说起来的时候,肉疼的厉害。
元归笑道,“你觉得,我搞风投怎么样?”
风投在这会儿的华国还算一个新词,可苏青玉是完全知道啥意思的,“怎么突然想做这个?”
“这几年元华投出去的钱已经都收回来了,资金还算充足。刚刚听你说起来,我就想着投资这些人,帮助他们创业。以免他们因为在国内找不到投资,带着技术出国了。”
苏青玉心里一暖,“元先生,我越来越喜欢你了。”
元归愉悦的笑了起来。“但是我可能不会在你们边州投资。风险投资毕竟是一个企业,这样大额的资金投入,需要评估各方面的风险。”
“我知道,我理解。只要留在华国就好。”苏青玉道,“如果真的能够将技术留在国内,也让这些人实现梦想,就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当然,她还是希望元华的投资能有回报,别亏了。只有赚钱了,才能长久的干这一项事业。
所以提示道,“我认为信息技术方面的技术在未来会很有市场。”
元归一直很关注国际市场,心里也是很清楚这方面的,不过对苏青玉的提醒依然很开心。“谢谢夫人指点。”
饶是老夫老妻了,苏青玉在这种时候依然脸热了热。
她和元归很少有说甜言蜜语的机会,特别是这几年来,更多的是谈论事业和孩子。
可是偶尔来一句,总能够将他们带回结婚前和新婚的那段日子。
以前她还担心这异地婚姻,长时间会出问题。现在看来,他们倒是往好的方面走了。
距离反且让他们更珍惜每一个相聚的时刻。哪怕是在电话里面。
苏青玉很重视这些引进的技术企业在边州落户的工作。每个环节她都会主动过问,把自己的态度拿出来,以免下面的干部们不知道轻重。
人家虽然没带钱来,但是带的技术就是最大的价值了。
就怕有些人看不到这一点。
这要不是没有的事情,之前张伟就和她提起过其他地方见到的事情。
他们搞的这个生物技术没得到重视也就罢了,竟然还有重工业技术都没得到重视的。要不是当地大领导正好碰上了,这技术就跑了。
边州的第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刚在这边落户进行建设,外面的展销会也办的有声有色,不断的有好消息传回来。
这种展销会在这会儿还是很稀奇的一种销售活动。加上宣传得当,吸引了很多企业和老百姓。
虽然这些农作物在当地来说不是最好的,可去了外地,也占了个新字。
一方水土养一方作物,边州的农作物去了外地,身价也稍微的往上面涨了。当然,这其中也有因为成本增加的缘故。不过到底是找到了销路了。
因此这次展销团队回来,会带回来一批参观的单位代表。
这还只是表面的好处,从更深层次来说,这次展销会实实在在的给这几个城市的农作物扬名了。这对于未来农民同志们自主销售更有帮助。
随着好消息不断传来,几个市里纷纷给苏青玉打电话报喜。讨论着这个农作物后期要怎么销售。
“先把这次参观的团队接待好了,看他们的反映如何。如果觉得咱们市里的产品好,我倒是觉得可以组织有些地区有计划的,有组织的进行种植。提高这些农作物的品相。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可不像以前那样不挑剔了,要想提高竞争力,还是得提高品质。”
“至于这个销售,也是要有组织的,要不这样,我们几个市合办一家企业,专门负责销售这些。解决农民同志的销售问题。就和省里的土特产公司那样。”
苏青玉这提议得到了几个市领导的共同支持。
毕竟这展销会初见成效,知道农作物有组织的销售更容易换成钱,他们也希望帮助更多的农民赚钱。
当干部的,谁不希望自己治理下的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呢。
指望省里土特产公司是指望不上的,人家卖的都是稀罕的东西。这些当地的农作物不在销售范围之内。
且且求人不如求己,与其去省里求爷爷告奶奶的让人家帮忙,还不如自己想办法销售。反正边州有经验,他们几个兄弟市之间也是有合作的。
八月,市里的展销团队才终于回到了边州。
他们开年没多久就出去了,这出去了好几个月了。
各个回来的时候都消瘦很多。即便这样,大伙儿还要热情的接待这些从外面带回来的客人。
就怕他们觉得这里穷,看不上这里,就改变主意了。
苏青玉让人安排他们先去休息,自己亲自带队接待这些外来的参观团。
其他几个市里的也都安排人过来了。
本来都是安排副职过来的,不过苏青玉说了,这种时候就别讲什么脸面了。要讲实惠,讲利益。
现在别把自己当什么领导,就当为人民服务的公仆。
经济要是发展的不好,这个领导当的什么意思?说句现实点的,穷的连新单位房都住不上,有意思吗?这不,几个市里市长就亲自出马了。
这阵仗就大了。
一一介绍、握手,把来参观的团队都给惊到了。不过也确实从阵势里面看到了当地政府对农产品的重视。倒是稍微的弥补了一下他们对于这地方交通不便的顾虑。
在边州吃完饭之后,考察团队才开始坐着车子参观。
先是去的安州。安州在建的火车站就很出彩了。安州的姜市长骄傲的表示,未来农产品运输绝对没问题。安州可以承担起这部分运输。且且以后会有限运输农副产品。
又去参观了田地。
安州盛产红薯。红薯个头不算大,但是味道很好。甜甜的。参观的人人手拿一个红薯去了皮,直接啃了起来。
姜市长也咬了一口,笑道,“我们这里确实不算繁华,但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土质方面还算干净。没什么重工业。我们这边的红薯哪怕不施肥,也能长得好。不止产量大,口味还好。真要去那些大城市周边买红薯,买不到这种品质。”
“要是后期需求大,我们政府还准备有组织的种植这些红薯,提高产量和品质。”
市长亲自试吃搞推销,还亲口说出这样的承诺。参观团的这些人反且都不好意思说不买的话了。
人在大多数时候都受到情感的支配。这会儿多少受到了感动,还略微的带点儿受宠若惊。
想想,好歹是个市长呢,亲自接待他们,带他们参观。给他们推销产品。人家都这么用心了,还怎么挑剔不好?
且且他们之所以跟过来,也确实是因为产品不错,才会安排人过来,又不是闲着无聊的。唯一就是来的过程考虑到交通问题。现在交通都解决了,那还考虑什么?
等离开安州的时候,准备长期够买红薯的一些单位,就和安州签订协议了。
这些单位都是超级市场和食品厂,销售量特别大。
特别是超级市场,一个月销售数万斤不在话下。
且且这还能起到连锁反应,比如这个超市卖这个红薯卖的好,以后别的超市看到了,不得也进一些这些红薯?
姜市长乐的差点忍不住笑。
觉得青玉同志说的有道理啊,会给市里赚钱的领导才有滋味啊。
有了安市成功的例子,其他几个市也是差不多的。
最拿得出手的还是边州。
边州的中草药虽然市场不广,但是也有是有需求的。
考察的人看到这些规整的整整齐齐的,已经成熟的药田,都十分有信心。
他们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成规模的,有组织的种植药材呢。
负责带队苏青玉也很自信的表示,边州的药材产业已经很成熟了,早已经销往全国各地,得到认可了。
边州本身也有药材批发城。
有了这样规模的销售,他们完全不用担心边州药材不好。
一行人又去参观工厂,参观药材批发城。
几年的发展,已经让整个边州的药材产业都发展起来了。大街上都还有摆摊卖药材的,还有专门的门店。
在街上都能闻到一股药材的清香。
让人恍惚走进了一个历史悠久的药城。
亲眼见识到了边州的药材底蕴之后,压根不用苏青玉他们多吹,这些人就决定签协议了。
这次考察团在湖云一共也就待了十来天且已。来的时候空着手来,走的时候带了不少当地特产走的。
这边才把人热热闹闹的送走,苏青玉就和徐书记一起,召集之前参与过展销会的年轻同志来开会。
这次把人安排出去,除了宣传产品之外,也是为了锻炼人的。
这些年轻干部们休息了这些天之后,如今正处于兴奋中。
他们家里和单位休息的时候,就一直和身边的人说着外面的变化。外面发展的有多好。如果不是出去这么一次,他们不会知道,原来不止边州在变化,其他地方也在变化。
也在庆幸,幸好边州变化了,要不然,边州和外面的距离差的多大啊。
这次苏青玉召集他们开会,问起他们在外面的见闻和感想之后,这些年轻人在经过了开头的紧张和羞涩之外,就开始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
“繁华,很繁华,外面城市盖了很多新房子,很多人做生意。他们不觉得做生意丢人,反且很多人经商。他们管这叫下海。”
“外面到处都在搞建设,特别是南方,好多高楼大厦和工厂。很多外地人在那边工作。外来人口特别多。但是也因为外来人口多,所以各方面经济发展特别快。”
“他们那里的干部做事方式也和我们不一样,越是基层越看的出来。很有条理。对了,他们也配了计算机。好在咱边州也有。”
“也有不好的,人多,就容易生乱子。之前我们在街上就看到有人当街偷钱包。经济发展好了,也要重视治安问题。”
“当地老百姓过的很富足,我早上去当地菜场转悠,他们那边肉食就卖的很快。商场里面物价也比我们贵,但是还是很多人去逛,去买。”
“学校也好,大城市里有大学,还不止一所。有很多很多学校。”
“……”
大家七嘴八舌,说都说不完。
脸上激动的面色红润。眼里也有着羡慕。
别说他们了,徐书记也是感慨的不得了。他经常出去开会,倒是知道外面的发展变化。但是看到市里的年轻同志对外面的向往,他心里又有说不出来的心酸。
如果边州还和以前一样的情况,这些年轻人还会回到边州吗?还会留在边州吗?他不敢肯定。
苏青玉和徐书记一直安静的听着,等他们说的差不多了,才开口说道,“看来这次出去,大家收获不少啊。那你们说说,以后有信心让我们边州也变成那样吗?”
年轻人干部们愣了一下,然后纷纷点头,说有信心。
这种时候甭管有不有,说有就对了。
苏青玉道,“我知道,你们肯定觉得我们边州差距有些大。但是我希望你们能够对边州有信心。几年前,我们边州还不是今天这个样子,现在不也改变了吗?我这次让你们出去,就是让你们有机会接触外面,心里有个底,知道未来边州要朝着哪个方向走。”
徐书记也忍不住道,“不要羡慕别的城市,你们还年轻,未来边州也是你们接班,只要好好干,肯定也能让边州发展好。”
苏青玉道,“回去之后,都写写总结,说说自己对未来边州的期盼。也让更多没去过外面的干部们看看外面的世界。咱们边州要朝着那些发展好的市看齐。”
“下次你们再出去,你们多了解当地以前的历史,了解他们的发展轨迹。你们也会发现,任何一个富裕的地区,都是贫穷走向富裕。我们也要学习他们致富的经验。”
“你们都是年轻干部,未来机会多。心里要有信心,也要有冲劲。别的地方建设的再好,那也是别人努力的结果。咱边州发展好了,才是你们的成果。”
这些话说的这些年轻干部们心情复杂,有羞愧也有激动,又有些冲动,特别想和领导说,自己其实对边州的发展也是有信心的。
带着这股冲动,他们会后就埋头努力写下了自己这几个月的所见所闻所想。
苏青玉和徐书记都看过之后,盖了章,还让登在市内刊上,让其他干部们看看。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