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七零做知青 >

第431章

穿越七零做知青-第431章

小说: 穿越七零做知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心吧。”
  苏青玉对黑蛋还是很放心的。就是想想还是心塞。让上个世界的爸爸去看上个世界的妈妈处对象……
  好在这事儿也就她知道,她一个人心塞。
  他们自己生活的好就行,不同的人生,总不能强扭着他们。
  作者有话要说:么么哒。过了,过了。考试过了。哈哈哈。


第479章 第479章
  早就接受了现实; 苏青玉也就没过多的纠结这个问题。只把两人当做自己喜欢的晚辈来对待。
  准备等春妮真的考到了首都,她就和黑蛋提提。帮忙看看那个神秘的笔友是谁。如果是人品好,互相督促上进的人; 苏青玉觉得也不必阻挠。
  当然,这些还为时尚早。春妮今年提前考试; 也不一定能考上呢。哪怕考上了还有几个月的时间。
  如今最重要的还是边州的工作。
  三月做完培训之后,政府就开始组织批发市场的个体户们参观边州市各个中草药加工厂了。
  也带他们去药田参观。让他们自主选择在哪里进货。
  这一举动也给了下面的基层干部一些压力。
  因为之前不管种植情况如何; 政府都会组织统一销售。现在这情况; 政府这是要让他们开始自己解决了。这意味着以后大家就得竞争; 优胜劣汰。
  这也是苏青玉特意安排的。
  扶持只是一时的,自立才能长久。
  过于依赖; 只会懈怠。时间长了; 下面种植药材的农户和加工厂都不注重品质; 只会让这个市场没落。
  有竞争才有发展。
  也不担心因为竞争会让一些人的产品卖不出去。苏青玉这边也规定了,只要达标的产品,如果药材商不收,中草药管理局也会统一收,然后让省里土特产公司出售。当然,在收购价上面肯定是比不上私人出价高的。属于统一定价。
  药农如果种植的药材好,就能高价卖给药材商人。如果种植的一般; 也能卖出钱来。
  这样能保证农民有收入; 也能遏制边州的药材商恶意压价; 欺压药农。
  前期准备工作结束之后; 边州修建了快大半年的药材批发市场也终于建成了。
  药材市场一共三层楼。里面有摊位; 有商铺。
  前三年,摊位是租金全免的,面积大的商铺是免一半。
  落顶这天; 苏青玉和徐书记带着领导班子亲自在这市场里考察了一遍。
  看着宽阔的市场,一群人脸上都是满脸笑容。
  “六号就正式举办仪式开张了。八号有个参观仪式。到时候第一批来我们批发市场的客户就要来考察了。”
  苏青玉说的时候,红光满面。
  其他人听着也都是一脸喜气。
  这形式可真是越来越好了。
  一天一个样儿。人工作都更有干劲儿了。毕竟知道这个工作会做出成果,谁都愿意勒起袖子干啊。
  出来的时候,负责财务的沈副市长还开玩笑,“这可花了不少钱呢,今年咱们这个政府大楼是不好修咯。”
  其他人也开玩笑,“反正我们不管,书记和市长都发了话了,这楼就必须修。老沈你就算勒紧裤腰带也得把这活给干完。”
  大伙儿哈哈的笑了起来。
  沈副市长苦着脸看徐书记和苏青玉。
  “两位领导,我这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光是教育那一块儿,就拿走好多钱了。”
  苏青玉笑道,“别喊穷了,去年一整年也算是有些收入了。今年陆续的也会有进账。上面还要拨款呢。这个楼还是得修。”
  她笑着看徐书记,“书记你说是不是?”
  徐书记也乐呵呵的笑,“是得修。”
  其他人就道,“老沈,听到没,领导说修。”
  沈副市长:“……”
  苏青玉笑着摆摆手,“这事儿就这么定了。老沈也不用担心,去年我们干的好,省里也有奖励,这笔钱能补贴一下市里的财政。”
  沈副市长立马道,“哎呀,您早说啊,早说我就不担心了。”一下子心情飞扬起来。
  大家就打趣沈副市长钻钱袋子里去了。
  沈副市长表示,边州发展方方面面离不开钱,他这是无可厚非的。
  苏青玉心里则在嘀咕着,先修单位,政府机关单位都往一个集中区域搬迁。搞定之后,就开始修福利房。
  苏青玉并不是一个古板的领导,不觉得干部就只付出不求回报。
  干部也有家人,干部也有自己的责任。他们干得好,苏青玉也会提高他们的待遇,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六号这天,边州南区这边就热闹起来了。
  舞龙舞狮的队伍从市政府门口一路往新建的批发市场走去。好多早起的老百姓也跟着一起凑热闹,路上讨论着这个市场今天开始开张了,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
  不过甭管啥情况,老百姓都知道,市里以后又有个热闹的地方可以去了。
  有些没工作的人,也琢磨着等开张之后去里面谋个工作。
  所以开张这天,市场这边人山人海的。
  苏青玉作为这个项目的主持者,当仁不让的给市场剪裁挂牌,宣布边州中草药批发市场正式开业。
  在阵阵锣鼓声中,人群涌入了市场里。也第一次看清楚了这个批发市场。
  这个中草药批发市场,算是边州第一个批发类型的集中市场了。之前大伙儿见的最大的就是边州的唯一一家百货商场,觉得特别大。商品种类多。
  每年过年过节,不管有钱没钱都要往那边去走走瞅瞅。
  如今看到这批发市场,才知道那百货商场真不算啥。
  光是一层楼就比人家那整个百货商场大了。
  不过因为目前刚开张的缘故,政府也只开放了一楼的摊位和商铺,二楼三楼目前还空着。
  看着一楼这也热闹样子,大家很容易就能想到未来开放二楼三楼会是什么样子。
  今天因为第一天开张,中草药商铺都推出了优惠活动。主推的也是一些可以用来熬汤泡茶的日常中草药。
  这几年边州一直在给当地老百姓宣传中草药的功能和好处。边州人也开始接受这些新事物。
  而且长期熬汤和泡茶之后,发现还真的缓解了一些病症之后,也都知道中草药的好处。
  今天开张,大家也乐意带点回去。
  再加上批发市场里摊位多,品种多,挑选的余地大。也很能激发起人们的购买欲。于是来买药材的人倒是也不少。
  苏青玉也在摊位上为家里人挑选了一些补身体的药材。
  爷奶年纪大了,要补补。元老爷子虽然有保健医生照顾,但是她也要尽点心。
  元先生和她都是忙忙碌碌工作,也需要保养身体。
  这么一想,买了一大堆。
  摊位老板见是她买,客气的表示不要钱。要感谢苏市长给他们提供的机会。
  苏青玉笑着从钱包里掏了钱递过去,“那我就犯错误了。你们把生意做的红红火火,我就最开心了。”
  摊位老板这才不好意思的接了过来。
  不过光是市长在他摊位上买过东西,他都要和人吹好久了。
  第二天晚上,边州的这个批发市场就在省里电视台新闻节目上播出了。
  边州毕竟是省里也关注的贫困市,虽然在发展上面没有精力扶持,但是边州自己找到了路,省里领导也是很愿意给与一些支持的。
  所以边州批发市场开张的当天就安排了省里电视台的人过来录了节目。连夜剪辑了然后就赶紧播出了。
  而且占的新闻时间还不短,足足占用了八分钟时间。
  苏青玉这个主要领导还露脸了,云城以及和云城离得近的县市老百姓里,好些人还记得当年苏青玉上报纸的照片,认出这位领导就是当初在花岗当过区长和书记的女领导。也是当年《大酒坊》那个电视剧里闻名全国的女干部苏青玉。
  “这领导什么时候去边州了。这又上电视了。可真风光啊。”
  “说明有能耐呗,”
  “这边州是不是又要发达了?”
  “这领导这么有能耐,什么时候来我们这边就好了。”
  陈玉梅也高兴的把闺女喊出来,让她看苏青玉在电视里的样子。
  春妮看的双眼放光。
  “苏阿姨真威风,真有气质,真厉害!”
  “那可不,你苏阿姨是越发有本事了。”
  春妮道,“妈,我以后也要学苏阿姨这样。”
  清秀美丽的少女靠在母亲的怀里,幸福的说着自己的梦想。
  陈玉梅一阵恍惚,想起小时候因为家贫而过早懂事的春妮,笑着道,“好。”
  “那我以后就不能经常陪着你了。我也要去很多需要我的地方。”
  “妈以你为骄傲,不用操心,我好着呢。”
  春妮抬头看着她,“妈,你……真的不准备再婚吗?我马上要去念大学了,你不用考虑我的。”
  “不了,你苏阿姨让我明白,女人其实可以活的很精彩。我有你就够了,可不想再折腾了。我可是也有梦想的。”
  陈玉梅说的是真心话。
  早年她带着春妮活的艰苦的时候,也曾经有过软弱的想法,找个合适的,成个家,一起抚养春妮。
  后来她找到自己的梦想了,就没这想法了。
  靠人不如靠自己。
  也许有一天,等自己退休了,春妮也成家立业了。她没什么负担了,会找一个同样没什么负担的老伴,一起到处走走,瞧瞧。过完自己的余生。
  至于再成家,陈玉梅表示,自己真的很忙。连春妮都没办法照顾,哪有时间再兼顾一个家庭。可不是每个人都和苏市长一样幸运的。
  “不说了,明天我一早还要带队去边州呢。”
  八号一早,边州市的领导班子也都早早的来上班了。
  苏青玉也没时间送孩子上学,还是让林阿姨送的。她早早的收拾的整整齐齐的,就在办公室里等着陈玉梅的考察团过来了。
  这批考察团可是陈玉梅在全国各地发展的药材商人,以及对药材感兴趣,准备发展副业的企业家。
  总而言之,都是钱袋子。
  苏青玉虽然如今已经是市长了,也依然对钱袋子很重视。给出隆重的接待仪式。这可比接待省里领导还重视呢。
  作者有话要说:么么哒


第480章 
  这次陈玉梅带来的人可不少。足足两辆大巴车的人。
  这些人一方面是真的对中草药有兴趣;  一方面也是给苏青玉一些面子,过来凑个人数。
  甭管什么目的,苏青玉都是热情接待;  丝毫没摆什么架子。一个个的握手表示欢迎。
  好亲自领着他们去参观市里的中草药批发市场。
  面子不值钱,能够让这些人给边州带来实惠,那才是最重要的。
  有了苏青玉这个态度摆出来了,这些本来合作意向也不是很高的人心里多少也有些不好意思了,也对这次考察更上心了。
  等到了批发市场之后;  这些人看到琳琅满目的各种药材;  就真把注意力放在药材上面来了。
  随行的中草药管理局的干部就清晰的给他们介绍着目前边州盛产的一些药材。
  这次考察团里面大部分人对这个行业还是了解的,一看边州这批发市场的规模,心里就有些想法了。
  目前国内还真没有这种大规模的批发市场出现呢。
  这对于他们这些和中草药打交道的人来说;  确实是一个好机会。这里品种多,选择也多。
  价格也很便宜。
  中草药管理局的干部又告诉他们;  不用去加工厂拿货,只要达到一定量;  就直接拿出厂价。和他们去加工厂拿货一个价格。而且还会给他们返现。比直接去加工厂还要实惠。
  有参观的药材商人问道;  “那批发市场这边的药商不就不赚钱了吗?”
  “还是赚钱的;  只是不赚你们的钱;  他们卖出去了量;  政府会给他们补贴。”
  实际上也叫做返利。
  就是药材加工场再从成本里面压缩一部分利益让给批发市场这边。一部分利益给购买商那边返现。
  听到这个政策;  其他人也围过来仔细的打听。
  比如为什么不直接从药材加工厂那边购买返现,非得经过批发市场这个缓解。
  边州中草药管理局就回答;  这个正常是为了扶持批发市场的;  政府宁愿让大家多赚钱。
  这也是这几年的好政策,让大家一定要把握好机会。
  大家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别看单个药材让利不多;  但是合在一起,量大了,那就是很大的一笔钱了。
  能够用更低的价格拿到好的药材,谁心里不乐意?
  一时间,这个考察活动热闹起来了。
  苏青玉和陈玉梅则站在一边看着,陈玉梅笑道,“您可真大方。”
  苏市长还是那么会花钱啊。
  苏青玉笑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边州交通不便,位置又偏僻,如果没有实质的好处,怎么吸引人来这里?也就是用钱买个人气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