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七零做知青 >

第428章

穿越七零做知青-第428章

小说: 穿越七零做知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她看来,政府对中草药起到的只是一个监督作用。像现在这样亲自上阵搞销售,那是迫不得已的。后期还是要将销售这个事儿交给老百姓来做。这个市场最终还是属于老百姓的。
  那么这就需要一个中草药批发市场了。边州所有的中草药流进流出都通过这个市场进行。
  而边州政府则对这个市场进行严格监督就可以了。
  这样一来不止可以让老百姓发展事业,也可以促进市场活跃。将整个市场测地的盘活。
  当然,这样一来,工作任务确实更大了。监管这么大一个市场,那可真是比自己来做销售还要辛苦。
  可再辛苦,那也得做。
  苏青玉就特意找徐书记提了这么一下。
  虽然如今边州的经济是她管,可在这种大事情上面,她也会和其他人商量。都是老干部了,而且还是在边州待了多年了。他们提的许多建议是可以参考的。
  徐书记也是知道苏青玉之前有这么一个计划的,只是那会儿想着觉得有些笼统。也就没细想。
  如今苏青玉仔细一分析,一描述,徐书记听着心里也激动了,心口砰砰跳。
  “到时候来边州的人肯定会越来越多。”
  徐书记激动道。
  人多了,就代表各行各业的需求会增大。经济也会带动起来。
  苏青玉笑着点头,“是啊,有了批发市场,就会有人来批发,有人来看货。只要来我们边州一趟,哪怕不买药材,就走一圈,也能给我们边州经济做贡献。”
  徐书记问道,“这个市场,你准备怎么建?”
  “不宜建在市中心,也没那么多土地,也容易把市内环境变得复杂了。可以在城郊建,正好带动附近的经济。还有一点,我想和您商量一下。”
  徐书记道,“你说说看。”
  苏青玉道,“我们政府办公楼好些年也没修了,如今人员越来越多,就显得拥挤了。我其实也有心修办公楼。”
  徐书记一愣,然后笑道,“我还以为你要省着钱办大事。”
  “这也是大事情。”苏青玉分析道,“老百姓的心里还是很看重政府的。政府机构往所在地,老百姓也愿意在那附近生活。这次如果建药材市场,我建议政府办公楼也一块建,两者距离不远。这样以后监管起来也方便。药材市场是我们边州的经济支柱,全市干部都得重视。”
  徐书记顿时恍然,也明白了苏青玉对发展药材市场的决心了。
  这要是之前,徐书记肯定要想着和苏青玉争一下这个药材市场的管理权。但是现在这个心思就慢慢淡了。
  一个完全只想干实事的搭档,他还真是觉得没有争抢的想法了。
  再争抢,就显得自己作风有问题。
  另外他也从苏青玉的描述里面看到了边州的未来。
  作为一个边州人,他心里也是期待的。自然也不拉后腿了。
  “青玉同志,你的想法我觉得挺好。咱们再开个会,具体商议一下。然后规划地皮,再拨款建设。”
  苏青玉见徐书记这么支持,心里也是松了口气,更觉得欣慰。她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
  “那行,我们大家就碰个面。”
  虽然这个药材市场可能要等明后年才需要投入使用,但是前期的建设工作也是要提前准备的。所以这会儿就开始操作也不早。
  为了确定建设药材市场和新的办公楼的事儿,就开了几天会议,然后苏青玉和徐书记亲自去选地,做规划。
  等忙完这些初期工作,都要到九月了。
  元宝背着小书包,跟着元归一起来了边州,苏青玉才想起来,要开学了。
  五岁的元宝留着齐耳的短发,齐刘海。齐刘海下,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看着苏青玉,“妈妈,我想在这里上学。”
  苏青玉眼睛一瞪,然后看向元归。
  元归无奈的笑,摊了摊手,“这就是她自己的决定。”
  苏青玉抿了抿嘴,都不知道怎么反应了。
  她压根就没想到这么个结果。
  说实在的,她虽然觉得艰苦的学习环境也是可以学好的。但是那是没办法的情况下这么想,她的元宝如果可以有好的学习环境,她当然也会选好的。
  她试图说服孩子。
  元宝噘嘴摇头,“妈妈,我会自己穿衣服,吃饭,不用你照顾了。白天我上学,你上班,我也不要你陪着。晚上可以看到你就好了。”
  听到这话,苏青玉顿时眼睛酸涩的不得了。
  “是想妈妈和你一起生活吗?”
  元宝摇头,“我想陪妈妈,妈妈一个人在这里上班,很辛苦。我陪爸爸这么久了,现在要陪妈妈了。我很公平的。”
  苏青玉:“……”
  两口子是很重视孩子的想法的。
  所以苏青玉坐在孩子身边做思想工作。告诉她好的教育环境多么重要。
  比如条件差的地方的孩子要比条件好的地方的孩子多付出一倍的努力,才能考上大学。
  这虽然不是绝对的,但是概率也是很大的。
  有时候教育环境和条件就是能形成这样的差距。
  她想告诉元宝,如果留在这里上学,那她就要比在外面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
  “爸爸妈妈也希望你能够优秀。”
  元宝捏着小拳头,认真道,“妈妈,我很聪明。夏令营智力比赛,我都得了小金牌呢。”
  她脸一苦,“我就想和妈妈在一起。如果我考试考的不好,那我再走,好不好?”
  小小的孩子逻辑思维已经差不多成熟了,都学会讲条件了。
  苏青玉竟然都说不出反驳的话了。
  再看看元归,元归倒是乐呵呵的笑着,显然也是支持这个决定的。
  “你也不劝着点。”
  “你不是说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吗?”元归道。“大不了就给她请家教补课。虽然会辛苦点,但是我们也要让她明白,自己做出的选择,自己承担责任。”
  而且这样一来,他也可以有更多借口来看老婆了。
  毕竟每年开学季,他其实也没那么忙。
  苏青玉看着孩子可爱的小脸蛋,无辜的小眼神,心里的天平也在慢慢的倾斜。
  如果可以,她自然希望,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生活。
  她也许没有那么多时间关心孩子的生活,但是可以时常把自己感悟,自己的想法和孩子分享。
  作者有话要说:么么哒,明天见。


第476章 第476章
  九月一号报名; 苏青玉和元归就一起陪着孩子,在边州市第一小学报名上了一年级。
  本来按着元宝才五岁两个月的年龄,还是上学前班合适。可元宝在南方那边已经学完了学前班课程; 甚至有些知识都涉及到小学了,所以苏青玉也不耽误时间; 直接给报的一年级。
  这会儿也没限制小孩子入学年龄,有些家庭因为没人带孩子; 入学早的也到有人在。所以元宝在一众孩子中; 倒是也没有显得很突出。
  学校老师倒是没想到苏市长的孩子也入学了。面色激动的和苏青玉握手。
  苏青玉也笑着和她握手。
  “我现在只是一个家长; 孩子的教育还是要辛苦老师们了。”
  “苏市长,您放心; 我们一定会好好的照顾元舒同学。”
  苏青玉道; “请你们不要顾虑我; 她和其他所有学生都是一样的,只是学校的学生。别的孩子怎么样,她就怎么样。”
  老师一愣,然后连连保证一定会平等对待。
  苏青玉笑着点头。
  她倒是可以不用来送元宝,这样别人就不知道元宝是她的孩子了。可她不想委屈元宝。
  又不是见不得人,为了不让人知道元宝是自己的女儿,就躲躲藏藏的; 甚至以后接送孩子都不方便; 她不想这么做。
  至于老师对元宝的态度会不会有影响; 苏青玉也不担心。毕竟最重要的还是元宝自己的性子。她每天会教育元宝; 不会让她性格变得不好。
  她蹲下来摸摸元宝的脑袋; “要好好听老师的话,可不能调皮。”
  “元宝会的。”元宝高兴道,“妈妈; 我太幸福了。爸爸妈妈都送我上学。”
  苏青玉哽了一下,然后笑道,“以后妈妈尽量安排时间来接你好不好?”
  “好。”元宝点头,然后扭捏道,“如果没时间,不接也可以的。”
  老师在边上听着,心都化了。
  苏市长这家教也太好了。这教出来的是什么好宝贝啊。
  说完话,元宝就背着小书包往教室去了。
  苏青玉都忍不住想和其他家长一样。趴在窗户外面看了。到底还是怕给人添麻烦,忍住了。
  孩子入了学,苏青玉突然就踏实下来了。
  对边州的感情又不一样了。
  以前就是把这里当做自己的一个事业来做,现在好像又多了点东西。她称之为归属感。
  这下子,她的家才真的是安在了边州了。
  连元归也不像之前那样急匆匆的要往南方赶了,安排好了孩子之后,他还有时间陪着苏青玉去看要建设中草药批发市场的地皮,和她一起分析未来的建设。
  苏青玉站在地皮边上道,“你现在看这里很荒芜,以后这里会是边州最繁华的地带之一。”
  元归笑了。
  “笑什么,你不信。”
  “信,当然信,我是看到你这样自信,很骄傲。”
  苏青玉抿嘴笑,“这不是自信,这是我们必须要完成的任务,所以它一定会成功。早晚的问题而已。”
  “按照你这样的发展,你们的办公任务会增大。苏市长就没想过提高效益的办法。比如采购点工具?”
  苏青玉挑眉。
  “计算机。”元归笑道。
  苏青玉眼眸发亮,“我都差点把这宝贝给忘掉了。”实在是在这里多年,好不容易戒掉了计算机。她都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纸质化办公了。
  可她还没忘掉计算机的好处呢。“有吗?”
  “当然,元华现在拿到了一个华国销售总代理权。想不想要?”
  “当然要!”再贵也要买。谁先实现电子化,未来才能走到前面。办公也是一样的。
  “看来你也很看好计算机在办公中的重要作用。”元归道。
  “这是好东西,未来肯定会普及到千家万户的。”
  元归点头,“所以元华也准备研发参与研发,这次销售也是试试市场行情,值不值得我们花巨资来研发。”
  苏青玉认真道, “虽然计算机我不大懂,但是作为一个办公人士来说,我很看好它的用途。元总,研发吧。”
  元归见她一本正经的说话,顿时忍不住笑,“好,苏市长说好,那肯定好。只是以后,我会很忙了。”
  万事开头难,就和当初搞通讯一样,对于元华来说,这些工作都是曾经没接触的。
  现在接触,一方面看中市场,最重要的一方面,也是看到了这种科技产品对于未来的世界发展的影响。
  他在这里安了家,这里是他的祖国。他的妻子如此热爱这片土地,他当然也要尽自己的能力,让这片土地更好。
  苏青玉笑着给他一个拥抱,“元先生,放心吧,有我呢。”
  夫妻之间,不就如同一个接力一般吗。你扶扶我,我扶扶你。
  元归是在元宝上了半个月的学之后,才离开边州的。
  确保女儿能够习惯这里的生活,并且不会给苏青玉带来多少烦恼之后,他才放心走。
  离开的时候心里特别舍不得。以前还有个女儿陪在身边。现在只剩下自己形单影只了。
  这会儿他更心疼以前的青玉,是如何能够忍得住这种心情的。
  和元归不一样,有了孩子在身边,苏青玉不仅没觉得辛苦,反而觉得更有干劲儿了。
  上班前先送孩子去上学,她就浑身精神的往办公室去。
  首先就是找负责财务的沈副市长打听还有多少余钱。
  一听这问题,沈副市长心就颤动。
  然后还是僵硬的报了账目。
  苏青玉仔细沉思片刻,然后道,“能不能挪点出来,采购一批计算机。”
  神副市长惊道,“计算机?得挪多少?”
  “咳咳,两三百万的样子。”这也没办法啊,如今计算机可贵的很呢。连便宜的都要上万了。
  而要搞计算机化办公,光几台肯定是不够的。
  至少一百打底。
  沈副市长顿时心口都疼了一下。
  虽然如今也开始增加进账了,可是发展初期,真没多少钱。
  如今又要修批发市场,又要修新的办公楼。他觉得自己头发都要愁白了。
  苏青玉就给他分析这个计算机的好处。
  比如如今所有的统计工作都是纸质化的,很容易出现文件损失的现象。
  最重要的还是效率。
  未来要搞批发市场,监管部门要监管,肯定要录入每一个商家的情况。进出货物都是需要数据的。光靠人,这效率就低了。还容易出问题。
  而计算机可以大大的提高这个工作效率。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