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七零做知青 >

第414章

穿越七零做知青-第414章

小说: 穿越七零做知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了市场,就会有相关的产业链出现。
  边州会越来越繁华的。
  回了青山县,苏青玉就给远在省城的陈玉梅打了电话。
  陈玉梅如今已经在省城的土特产公司上班了。
  目前负责担任的销售二部的经理。
  因为她没带销售渠道过去,所以目前并没有得到重用。当然,她也没闲着,经过几次出差之后,也为苏青玉的中草药销售找了几个渠道。
  她这人向来做事也是行动力很强,并不会等着苏青玉那边成品出来之后才干活。
  这会儿苏青玉问她销售渠道的情况,她也很自信道,“我把全国几个大的城市都跑遍了。中药还是很有市场的。需求量比我想的要大,我已经找好几家药企联系好了,他们都对这种成规模的种植草药很感兴趣。而且还签订了意向书,只要药材达到他们要求的标准,就会从我们这边进货。就是价钱方面可能要便宜点了。毕竟第一次进货。”
  苏青玉笑道,“这个当然是的,我们这边定价到时候也不会很高,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子。”
  陈玉梅也道,“您放心,药材的利润不会太少。而且我很看好这个市场。我这次还和京市这边的大医院老中医聊过了,一部分中药的功能性很多。日常生活中哪怕没病,都可以起到一部分养生作用。这个市场一旦成熟了,需求会非常大的。”
  比如熬汤,比如喝茶,特别是泡茶方面的需求会很大。
  苏青玉表示目前这个市场已经够大了,这么大的一个市场,完全可以吃得下边州的这些产量。未来边州药材市场做好了之后,也会对这个市场进行一定的刺激,市场只会越来越大。没准还能养活其他地区的人呢。
  苏青玉道,“未来我们有钱了,也会支持药企针对中药进行开发,刺激这方面的需求。”
  陈玉梅笑道,“还是苏市长想的更周到。”没有市场也要创造市场。
  这才是销售的最高境界啊。
  陈玉梅心里不得不佩服这位自己的伯乐。
  两人聊完工作周,陈玉梅就表示等这边工厂开工了之后,她会过来参观,顺便带一些样品回省城公司。将边州的药材正式的作为土特产销售的一部分。
  苏青玉听了高兴极了,“欢迎欢迎,到时候把春妮儿也带过来,我可好久没看到她了,变化是不是很大?”
  “都长成大姑娘了。”陈玉梅说起自己的女儿,心里也是愉悦,“就是刚到省城上学,还不太适应,成绩没在云城的时候好,最近心情有些受到影响。”
  春妮如今刚刚通过中考,考上了省城的高中。但是因为两边的教育情况不一样,春妮才发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呢。心里有些挫败,又不想认输。
  苏青玉听着好笑,原来她妈小时候是这么好强的一个人。
  “你和她说,失败乃是成功之母,我对她有信心,尽力而为就好。”
  “谢谢苏市长关心,我一定把话带到。”


第459章 第459章
  十月中旬开始; 丹参等生长周期短的药材已经可以开始收成了。
  工厂员工培训也正式结束,开始正式开工了。
  生产线一开动,苏青玉就亲自带着队伍去下面各镇视察; 了解药材产量,以及加工情况。
  因为车子都没法上山,所以上面的药材都是靠着人力来运输下来。
  看着一箩筐一箩筐的药材从山里运出来,进入工厂,苏青玉开心之余也有些感慨; 这交通还是不够便利。以后总不能一直靠人工。这样太耽误事儿了。
  既然以后山里要作为药材种植基地; 路还是得修。
  就看着药材能够带来多大的利润了。
  看着厂里工人们开始加工了,这些青山县的干部们也是一个个乐呵呵的,满心欢喜。
  就是担心销路问题。之前青山县其他的单位的效益就不是很好; 不止没赚钱,还拖累了县里的发展。
  高县长担心道; “市长,这销路怎么办啊?”
  苏青玉道; “放心吧; 我和省里土特产公司的同志联系好了; 过两天他们就过来这边参观。只要品质过关; 一切都不成问题。”
  听到这话; 其他干部们都松了老大一口气。
  幸亏苏市长路子广; 连省里的土特产公司都能联系上。
  “另外市里制药厂建设好之后,也是要在这边拿货的。你们就好好管理种植和加工的问题。”
  高县长他们连连答应了。
  领导都帮衬到这个地步了; 他们可不能什么都不干; 那说不过去。
  参观完工厂情况,苏青玉他们就准备回县里去了,还要把这进度给市里进行汇报呢。
  一行人刚走出工厂; 一个背着背篓运输药材的年轻女同志就冲到苏青玉面前来了,“领导,领导给我做主啊领导。我被人顶了岗位。”
  好几个村民见状,赶紧过来拦着她。
  苏青玉这边的随行人员吓了一跳,也挡在苏青玉面前。
  苏青玉皱眉把他们推开,问道,“怎么回事,让她说,你们别拦着。”
  她对着左亮使眼色,让左亮将那些村民拦住。
  这女同志这才红着眼睛把自己的委屈说了。
  她叫黄敏,是嫁到吕家村的。
  她通过自学考上了药材厂的工人。可是在即将来报到的时候,她婆家小姑子,也就是她的娘家嫂子回来了,以她不安分为由,不让她下山当工人。并且顶替了她名额进了厂子。
  苏青玉听了之后,怒火中烧,还是尽量压制火气,“村干部都不管吗?”
  “他们都是姓吕的,都帮着他们自己人。我娘家人也不管,巴不得我嫂子当工人。”
  黄敏说着愣是忍不住哭了,“我被他们一直关到现在才放出来。领导,你可要为我做主啊,我是完全靠自己学习考上的工人。我一直很努力。就想当个有出息的人。”
  她现在都还没忘记那天被家里人关起来的经历。
  不管是娘家人还是婆家人,都不答应她来当工人。
  只因为她劝说丈夫也要参与扫盲,学知识。要不然她就不想和他过日子了。
  就这样,婆家人坚定的不让她当工人。觉得她不安分,当了工人就要跑。
  她就眼看着自己的嫂子顶替了自己的职位下了山。
  村里人都不想得罪人,也因为都姓吕,偏帮着他们。娘家人也为了有一个工人媳妇,也帮着大伙儿瞒着。
  她委屈啊,委屈了这么久,一点机会都没有。还是后来村里人忙着运输药材,人手不够。加上她说不追究了,过这么久也改变不了了,才把她放出来跟着干活。这才找到机会的。
  她本来是想找厂里领导的,可厂里领导和村干部还是熟人呢。她也不知道有没有用。幸好看到这群领导了。知道这些都是大领导,肯定能帮助她的。
  苏青玉听完前因后果,气的脸色都变了,眼神看向旁边的镇领导们。
  县里领导们也是一脸难看的看着镇上的这些领导。这些镇领导一个个脑门上都冒汗了。
  想不通这怎么突然就发生这事儿了。刚刚大家都还挺开心,领导们都还挺满意的。
  苏青玉收回视线,对着黄敏道,“你放心,我们会调查这个事情,如果属实,会还给你公道的。该给你的不会变。”
  高县长立马站出来对着这边镇领导们道,“这事儿赶紧查清楚,绝对不能够让老百姓受委屈。”
  镇领导们连连点头。
  旁边村民是黄敏的婆婆,就道,“领导,这都是咱们两家自己乐意的。”
  苏青玉严肃道,“这工厂是公家开的,不是你们两家人开的。我们招的工人是符合标准的,不是你们随便塞人进来就行的。你们这是犯法的!”
  这犯法两个字可把这黄敏的婆婆吓坏了。
  她想不通,自家的儿媳妇和闺女换个工作,怎么还犯法了。这不都是自家的肉烂在自己家里的锅里吗?
  可惜她不知道,这碗肉哪怕是烂掉了,也由不得她自家处置。
  苏青玉连午饭都不吃了,就在这厂长办公室里等消息,等调查结果。
  她也不掺和怎么调查的,只说了自己的要求,从上到下,任何参与其中的人,每个人都要查清楚。一个都不要漏掉。她倒是要看看,谁敢在这种事情上面动手脚。
  高县长他们还是第一次看到苏青玉发这么大的火气,心里都紧张兮兮的。
  以前哪怕他们工作做的不好,做错了,苏市长也总是勉励为主的。
  这次可真是动怒了。
  办公室,林楠给苏青玉到了茶水,让她消消火。
  苏青玉喝了水,叹气道,“这火不能消,我就得让他们看看我的态度问题。这次除了冒名顶替之外,更是涉及到了当地的一些不良风俗。换亲,侵犯人权等行为,实在太恶劣了。这次的事情必须严惩,给他们一个警示。”
  反正这次是绝对不可能轻拿轻放的。
  林楠想着,这当个领导也不容易。
  连发脾气那也不能随便发,还得是有缘由的,有目的的发。
  这些县里干部是不知道苏青玉真发火还是假发火的,看到苏青玉连饭都不吃就等消息,他们也不敢耽误,盯着镇上开始进行调查这事儿,想尽快搞清楚原委,给苏市长一个交代。
  这事儿也好调查,虽然这会儿档案上面没有照片,但是谁是黄敏,谁是吕芳,还是有人能认出来的。
  这事儿就很快确定了,目前厂里顶替黄敏的整个人确实叫吕芳。是黄敏的嫂子。
  吕芳顶替着黄敏的名字来厂里报到,这事儿厂领导们确实没察觉到。毕竟当时面试的人挺多,不可能记住每个人。这会儿也没有照片。而且人也是村干部统一送过来的,也没人想到会发生这种事情。
  苏青玉了解事情原委之后,就要求以后工人档案都要配照片。工作证也都要有照片。
  要求厂里重新进行核查,确保没有类似事情发生。并且也给这些厂领导们进行了罚款的处分,给他们一个警示。
  至于吕家村的村干部,从上倒下全撸。
  一时间就把整个吕家村都给震动了。
  谁也没想到,就一个黄敏的事儿,竟然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那么多老干部娿,都是一把年纪的村干部。走集体的时候就带着大伙儿一起工作的。所以在村里十分具有威信。
  这会让一撸,这些人还挺不服气,不接受这样的处分。
  苏青玉可不管他们接不接受,立马就从吕家村的年轻人里面选了新的干部。
  这些人都是之前帮助过队里工作过的年轻人。
  一部分人考上了工厂单位的工人,这部分人算是落选的。本来还准备继续学,继续考的。没想到这一转眼,就成干部了。
  不过他们目前都是代的,得等做几个月之后,村民们还得进行一次选举才能最终确认。
  因为这些年轻人之前都跟着干部们工作过,有一定的经验,所以工作都能立马上手。
  而且因为是本村人,所以村民们也没排斥他们。反而觉得这次换干部的事儿挺热闹。至于支持谁,反对谁……这也完全没必要,都是一个村子的。而且年轻娃子们不也会工作了吗,谁当干部没差别。
  而且说句实在的,这些年轻人干活还更积极,现在他们每天种药材收药材,不都是这些年轻娃子们带着吗?
  这些年轻人当了干部,也担心到时候比这些以前的老干部做的差,都铆足劲的工作。
  所以这次干部换人,奇异的没有引起什么反弹。
  这会儿高县长这个时刻都在揣摩苏青玉决策的人立马就反应过来当初苏青玉为什么要安排年轻人辅助干部工作了。
  原来这也是提前准备着呢。
  这次换干部最大的影响,大概是让这些村子里的人突然意识到法的存在。谁也没想到黄敏这事儿能闹这么大。
  他们都觉得有些小题大做了。
  特别是黄敏重新进入单位报到之后,就和老吕家这边提出离婚的要求之后,更是让这附近的村子都轰动了。更轰动的是,黄敏不止提出离婚,还告了婆家人非法拘禁她。
  关键是镇上派出所还真把老吕家人给带走了。
  黄敏在镇上的时候,林楠就告诉她了,她之前的经历叫做被非法拘禁,这个是可以追究责任的。
  如果她想追究责任,就可以依法追究责任。
  黄敏当时心里还挺犹豫。毕竟都是一家人,她总是过不了那个坎。
  哪怕她努力自学,思想上多少还是受到环境影响,总是逃脱不了原生家庭的影响。
  要不然当初也不会考上工人之后依然没想过离婚,只是希望丈夫可以学知识。
  可林楠当时就对她说了一句话,“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黄敏琢磨了很久才终于下定决心,彻底开始反抗,要为自己的人生争取一次。要彻底掌握自己的命运,再也不要被人非法拘禁。


第460章 第46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