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零做知青-第3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也是体会到了花岗修路之后的便利了。有了路; 就感觉活跃了一样。
车子开了一段路,离开了东山镇的范围,到了下面另外一个镇了,苏青玉就让左亮往一个村子开过去,想看看村落里的情况。
东山区区长看了眼,心里嘀咕着,时间这么赶,不知道村子里准备的怎么样。
他心之所以犯嘀咕,是因为他对其他镇的村子情况并不了解。之前他就管着东山,虽然已经升上来两年了,但是对下面的管控还是不如对东山镇的管控。
怎么就不在东山镇考察呢。他心里叹气。
当然,苏青玉其实也是这么考虑的。她自己也是从下面升上来的,自然知道这里面的弯弯道道。
想要合作,想要发展,就得知道这里的真实情况。
车子进村子还有些困难,都是小路。好不容易开一块空地上了,苏青玉干提议下车步行。
这会儿东山区区长觉得有些没面子。和花岗比起来,这下面乡里实在太差了。
车子停在路边。让东山的司机看着车子,苏青玉一行人就直接往村子里走。
一路上看田地里的农作物,看品种和长势。
“这可真不行,最多就吃饱饭,老百姓手里没钱。”
这会儿农民同志想要钱,只能卖粮食。但是粮食真卖不了多少钱。
高价钱的产量低,高产量的价格低。
苏青玉在农村长大,对于这些情况很了解。
自从花岗发展起来之后,苏青玉已经很久没有这种因为老百姓贫穷而感到堵心的感觉了。
东山虽然不是她治理下 ,但是看着,心里也有些感慨。
东山区的区长也点头,“所以,我们东山也是希望能够改变这个情况。”
苏青玉道,“别的我不敢说,但是只要东山上下一心,愿意想你相信我们花岗,那就没问题了。”
东山区区长正准备点头呢,田地里传来了吵闹声。
这会儿正式秋收的时候,田地里工作的人挺多。一下子就围城一个圈的看热闹了。
东山区的区长顿时变了脸色。国字脸都泛着黑色。
苏青玉看了他一眼,“咱也过去看看咋回事?”
东山区区长点点头。
左亮担心苏青玉被误伤,一直走在前面带路。
还没走过去,那边已经开始动手了。
有些村民就过去拉架,因为打的太狠,拉都拉不开。而且这会儿连个村干部都没有。
苏青玉赶紧对左亮道,“能拉的开吗?”
左亮一点头,冲进人群,伸手敏捷,一手拉一个,愣是给拉开了,然后往两边推。
这两人倒是好,楞了一下,一下子都朝着左亮冲过去了。
“干什么,你们这是干什么?”东山区区长都看不下去了,丢死人了。
他一脸威严的喊道,“你们村干部呢?”
可能是见他穿的整齐,有些威严,这两人倒是一下子没敢打架了,看着他。
然后问道,“你谁啊?”
“我是东山区区长于宏亮,让你们村干部马上过来!”东山区区长一脸严肃道。
老百姓对干部还是有些怕的,而且还是个区长,比镇长都大。
赶紧有麻溜的人去找村干部。
苏青玉道,“咱们也去看看吧,这村干部们估计在忙,看看在忙什么。”然后对其他人道,“别打架了,再打我就给派出所打电话了。待会儿找村干部来给你们评理。”
然后领着人跟着那个去跑腿的年轻小伙子后面走。
这小伙子有些紧张。
走路都同手同脚了。
苏青玉就问道,“你们村干部平时忙什么呀?”
“不知道,”
“他们给你们做了什么事儿了没?”
“不知道。”
“刚刚打架,怎么不去找村干部?”
“找干部做什么?”
光听着几个回答,东山区区长脸色就黑的如同锅底一般了。
等到了村干部在的小办公室的时候,更是气的当场发作了,“你们都在干什么,就坐在这里聊天喝茶嗑瓜子?”
村里的几个干部赶紧从位置上站起来了。
他们对东山区大领导还是认识的,毕竟当初上任的时候,是传了照片下来的。
“与区长,您怎么过来了?”村支书麻溜的跑过来迎接。
“我怎么过来了,我要是不过来,我都不知道,基层干部这么清闲。”
寒心,真是寒心。还特别丢人。
想想他在花岗见到的那些基层干部,人家那忙的脚不沾地的,再看看自己的东山区。
他都提前让人通知下来了,竟然还闹出这事儿了。
可见东山区问题有多大。
苏青玉在边上也没吭声。这毕竟不是花岗,她是个客人。在这里也没她说话的份儿。
东山区区长立马让村干部去解决田地里打架的事情。然后问村支书,他们平时在村里都干嘛,田地里秋收这么大的事情,为什么没人去关心一下。基层干部就坐在办公室里面能管好基层吗?
村支书解释道,“田地都分了,我们去田地里也没用啊。”
以前走集体的时候还要去看着,现在都各家忙各家的了,他们还去做什么?
“至于打架……”平时也没少打啊,邻里之间,一棵白菜,一只鸡蛋的归属,都能打起起来。
连兄弟之间分家,都能因为一条板凳的归属争的头破血流的。他不敢这么说,就委婉道,“咱农村人性子都比较急,动动手,回头又好了。”
东山区区长:“……”这就是闲在办公室里抽烟嗑瓜子的理由?
苏青玉道,“于区长,这次我们主要是考察村里情况的,先了解清楚吧。”
她怕把于区长给气坏了。
要在花岗,她估计得拍桌子了。
不过花岗肯定也有,只是那会儿她没有遇上而已。
东山区于区长这才出了口气,“赶紧了解清楚那边怎么打架了。”
村支书看他心情可不好,赶紧儿又安排人过去把打架的村民叫过来了。
然后请于区长他们去办公室喝茶。
“喝不下。”于区长语气硬邦邦道。
过了一会儿,两个打架的村民就过来了,还有点儿紧张。
当着苏青玉他们的面,村干部们也把这两人打架的原因给问出来了。
就是其中一家放牛的时候,没注意,牛跑另外一家田里去了,糟蹋了一下片庄稼。
哪怕是一小片,在庄稼人心里那也是心头肉。
两人在赔偿的问题上面没扯清楚,就开打了。
村干部们严肃批评道,“非得闹事,非得这个时候打架!你们可真会挑日子闹事!”
东山区区长:“……”这什么意思,这是只要没看到,别的时候就随便打了?
苏青玉也是一言难尽,“于区长,让村子解决这个事儿,咱们还得去别的地方看看呢。”
东山区区长也看不下去了,“你们自己好好解决,回头再写一份检讨交上来……”他都懒得说了,准备回头让镇里干部过来看看。好好教育教育,这都是什么素质啊?
然后就和苏青玉他们一起走了。
他们一走,村干部们也抱怨起来了,“这也太倒霉了,怎么就跑我们村里来了。这么多村子不去,来我们村子。关键是咱也没做错什么啊。上面要求的事情都做完了。”
一直到坐上车了,东山区区长脸色也还是不好。
但是他还得忍住自己的脾气,好声好气的和苏青玉解释,“这是个例。”
这话他自己也不信。
苏青玉道,“于区长,这些问题其实我们是可以理解的。自从不用走集体,而是分田地之后,很多基层干部还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走集体那会儿,他们做什么都有上面领导安排,按部就班的,就不容易出错。现在各方面工作调整了,就和以前不一样了。”
东山区区长点头。接着苏青玉就道,“所以我们作为上面的领导,就要起到引导作用。我认为,如果要合作,东山区先从上到下,都需要进行大的调整!”
“……”
苏青玉严肃道,“东山已经落后了,两年的时间,可以改变很多问题。花岗当初走发展的路的时候,才分田地没两年,干部们还都是比较负责的心态。”
“哪怕这样,花岗基层干部里也存在一些不作为的,后期我们也是及时发现才没出现损失。而现在,东山区在这方面就落后了,现在基层干部还能不能担起重担,如果基层干部不作为,再好的政策也办不起来。所以我认为,从上到下需要改变,需要调整。能教育的就教育,能换的就换。”
见东山区区长脸色不太好的样子,苏青玉继续道,“既然要合作,我希望合作的对象也能够朝着我们预期的方向发展。否则我们花了大把力气,结果另外一方跟不上,那就很耽误事儿了。”
“……”
后面两人也没怎么交流了,又挑了一个村子看了看,这次倒是没人打架。但是村干部们确实也没充分的发挥他们的作用出来。
这一路上,苏青玉倒是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感悟。
花岗当初能够发展起来,确实也是赶上好时机了。
那会儿刚取消公社,设置了区,但是几个从各个镇提升上来的领导还都很心系自己的管辖的镇,所以都寻求发展。苏青玉给了他们机会,他们也铆足劲儿抓住机会。
作为管理多年的镇,他们自然也更了解,所以实施的时候更容易一些。
要换做现在来做,估计也不会比东山区情况好。
她觉得自己以后如果去了别的地方,可能面临的局面比东山区的局面更差。
这次倒是也是个机会,让她多积累经验。之前太顺利了,反而让她忽略很多现实的困难。
第410章 第410章
离开东山; 苏青玉又坐车去了其他区。
东山区于区长倒是没跟着一起去,之前苏青玉和他说的那些话,让他心里有些乱。
他需要时间来缓缓心情。
对东山大动; 这对于他来说也不是一件下得了决心的事情。
苏青玉没勉强他,她毕竟只是花岗的领导; 手伸不到东山。
而且她觉得没有什么事情是下不了决心的。就算一时没下决心,那也只是因为觉得收获不够多而已。
她又和左亮他们直接往华阳区和临河区去了。
路上; 林楠问道,“区长; 其他区的情况可不怎么好。都没什么工作积极性。”
苏青玉道; “积极性都是人推动出来的。只要是有好处的事儿; 任何人都会有积极性。忘了以前我们花岗的那些懒汉了?现在让他们从外面回来; 都不乐意呢。”
花岗的那些懒汉,林楠倒是知道的。
因为清水也有人出去。
听说现在出去的那一批人里面; 已经有一些人发了财; 当了老板了,还回老家来吆喝人出去创业。在南方那边办厂。
不过没多少人愿意跟着出去,因为家乡就能挣; 谁也不乐意背井离乡的去外地。
苏青玉有移动电话,路上就联系了其他区的领导们。
她也不准备在别人管辖的范围内来个微服私访; 到了当地还是要和当地领导一起行动。
这两个区显然也是做过准备的。
倒是没出现东山之前村民打架的情况。
但是存在的问题也差不多; 首先是交通不便利。其次就是小部分村干部存在感不强。
以前走集体那会儿干部每天都会跟着老百姓们一起劳作; 现在分田地了; 接触到就少了。
有些村干部平时看不到人。
让苏青玉欣慰的是,有干部也在学习花岗这边的致富; 带着村民搞发展; 倒是因为没有路子; 也没人带,所以收效不大。
不过不管怎么样,这些区,从上到下还是要自己调整一下。
对仍然积极努力寻求发展的干部,给与更多的机会。
对于混日子的,要进行调动。
她把之前对东山区于区长讲的话也对这两个区的领导讲了一遍。
和东山区区长一样,这两个区的领导对于这种大的变动也带着迟疑。
不是每个区都和花岗一样,从上到下都很团结。
对于其他区而言,大的变动代表着很多人要上来,很多人要下去。这其中遇到的阻力不会小。
哪怕是区领导,也要慎重考虑。
苏青玉叶没多说,任何改变面前,都需要要时间来考虑。
不过她临走的时候还是提了一下,花岗目前也没那个精力和每一个区都合作,所以会优先选择条件符合的区合作。
这倒不是吓唬其他区,而是花岗却是也是这么个情况。
而且从这次考察里面,她也看出了很多问题,所以对于双方合作,并没有之前想的那么轻松。
自然比之前要更慎重。先和一个区合作试试,消化一些之后,再和其他区进行合作。
她是胆子大,但是在合作这种事儿上面没必要冒险,她自然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