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零做知青-第3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青玉点头,“材料方面一定要监督好,绝对不能让人乱伸手,搞豆腐渣工程。另外那些建筑队,包工队,虽然不属于我们管理,但是我们也要监督他们按时发放工人工资,不能搞出拖欠工资的这种事情发生。还有就是这个大热天的,工人也是为我们工作,所以解暑方面的事儿要做好,吃的喝的,该负责就负责,别舍不得钱。”
高副区心里惭愧,他还真没想到这么细致。
光顾着工程进度的事儿了。这确实也是自己的疏忽。苏区长提供的这些问题确实也要照顾到。要不然出了事儿,也是区里的事儿。
“这些我会后就安排。”
下面的干部们就紧张了。
瞅瞅,这就是苏区长的风格。咱自己觉得自己工作做得很细致,很周到了,可总能挑出点不对来。
所以等轮到他们汇报工作的时候,一个个的都有些紧张。说话都慢了几分。
苏青玉也听的认真。
各个镇汇报的也很细致。比如上半年收入多少,支出多少。做出了那些基建工作,为老百姓解决了什么问题。连计划生育,教育卫生情况也做了详细汇报。
总体而言,苏青玉还算满意。因为各个镇都很稳定,都在进步。
只要按着这个速度,花岗在明年又是一番新天地。
改革开放的这趟致富列车,花岗是坐上去了。
等大家汇报完了之后,苏青玉笑着道,“我收假回来之后,看到大家这样的工作成绩,心里非常的高兴。这代表我们花岗干部都是积极进步的,没有辜负花岗老百姓的期望。我也相信,我们的干部,一定可以带领花岗人民过上幸福富足的生活。”
这话可把这些干部们说的眉开眼笑的。
一个个觉得自己确实干的很不错啊。
和几年前比,那简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了。
以前那里敢想有如今这样的好生活啊。不敢想不敢想。
现在一看,都成现实了。
作为干部,他们以前一个月也就能吃一次大肉,平时能吃点肉末就算不错了。最多吃点豆腐之类的算是改善伙食了。
现在不一样了,有好山充足的肉类供应,全区老百姓都能吃上新鲜肉。花岗提供的水产,家家户户都能吃上便宜的鱼。
就连穿的也不少,广地工业区那些厂子的供货便宜,量大。
最直观的就是,大家都胖了。
越想,大家越高兴。
苏青玉就在大家高兴的时候,提出了问题,“下面基层工作,你们平时关心吗?区里安排的一些基建计划,都完成了吗?有没有做好监督管理工作?”
“……”
大家都看着她,不知道她为什么这么问。
苏青玉认真道,“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胜利的果实也需要我们自己保护。现在花岗形式一片大好,我也不想给大家泼凉水,可正因为形势大好,所以一些工作,我觉得我们也要做好防范工作。最紧要的,就是基层的监督管理。”
不是她不信任基层的同志们,而是生活现在越来越好了,下面各个村都搞投资,都有大的流水进出,这就容易产生一些不好的效应。
就和之前那三个村不修路一样,他们为什么不修路?想搞投资,他们认为这钱用来投资,可以赚更多钱,就不用去修路了。
这也说明,他们心里,赚钱比搞基建更重要。
苏青玉怕的就是这个。把赚钱和人民之间的地位搞反了。
赚钱实际上就是为了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第402章 第402章
苏青玉发完言; 就把自己调查的那个三个村的名字报了一下。
都是清水,好山,和广地的村子。
这三个镇领导都有些尴尬。
还真的被挑出错误来了。
苏青玉道; “这不是一条路的问题。我们以点看面,我们是只发现了这一条路,那还有没发现的问题呢?你们能确定,基层的信息; 你们都掌握了吗?”
几个镇领导没说话。
苏青玉道; “我能说,你们几个镇政府的工作情况,哪怕你们不来汇报; 我也能知道个大概。”
“……”
“其实这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平时我让人随便镇上老百姓聊几句,就知道你们镇上工作开展的怎么样了?你们觉,检验你们工作的人是上级领导。你们错了,检验你们的,是老百姓。你们做的工作; 最终是反馈到老百姓的身上。”
“你们什么时候能够做到; 政策都让老百姓知道,那才说明你们确确实实办了事儿。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话!要是你们服务的对象都不知道你们做了什么; 那还谈什么服务?”
苏青玉这番话铿锵有力,说的镇领导们面红耳赤。
江老书记激动道; “青玉同志说得好!这话说的太对了,老百姓说你们好; 我们什么都可以不管。老百姓要是说你们不好; 那你们在我们面前表现再好; 那也是白搭!”
何穷立赶紧儿表态; “区长,我们花岗回去就立马商量对基层工作的监管工作。”
其他人也跟着表态,虽然他们现在挺不自在,但是也知道苏区长这番话确实是正确的。
这个思想方向也是对的。
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话。
见他们态度良好,苏青玉脸色也好了很多。
刚是有些激动,但是批评并不是她的主要目的,她只是希望大家重视这个问题而已。
很不希望未来的村民投资致富路,成了某些人的捞钱路。
更不希望他们利用村民们对他们的信任,搞一些损害村民利益的事儿。
她一脸严肃道,“你们什么对策,我暂时也不过问。你们自己回去想意见。我现在提一个针对这个问题的对策。每个村以后工作透明化。出了什么新政策,新工作,首先在宣传栏进行公示。并且标明完成时间。而同时,我们区里会设置信箱。接受老百姓的监督,凡是老百姓觉得哪里工作没按时完成的,没做到位的,或者有什么问题的,可以通过信箱来传达消息。”
听到苏青玉这话,其他人立马意识到,基层人员的压力大了。
老百姓的眼睛多厉害啊,这么多老百姓盯着,真要是不好好工作,立马就能被发现。
不过这确实也是一把火,能最快的烧掉那些不好的习惯。
镇上领导们纷纷提出,以后镇上也会设置信箱,尽量不给区里添麻烦。
他们也不想事儿真的捅到了苏区长的面前了。
苏青玉道,“你们有这个想法,那我们区里自然也尊重你们。不过我们的信箱也是要设立的。主要是针对你们镇这一级别的工作。咱们互相的完成监管工作。”
镇领导们:“……”
刚还担心人家村里干部们,现在得开始担心自己了。
苏青玉说完自己的意见,就问江老书记他们的意见。
“我同意,这办法也很好。是该好好监管。”江老书记很是赞同。
作为一个老干部,他也觉得要监管严格一些。
其他副区长更没什么意见了。
这毕竟是对干部们的一个监管而已,并不是什么大的决策,对区里的发展没有太大影响。
而且作为区领导这级别而言,他们也是希望区里的基层干部们都能够好好做事的。
大家都同意,这事儿就定了下来。
这会议的目的算是达到了。
散会之前,苏青玉再次强调,“不管是区里还是镇,或者村里,咱们都只有一个想法。要以人为本。花岗是我们的家,老百姓是我们的家人。我们赚钱的目的是为了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不是为了苦着家里人,使劲儿去赚钱的。利民的基建该做就做。”
大家都知道了,咱这区长就是喜欢搞基建。
散会后,大家赶紧儿慌慌张张的往回赶了。
特别是那几个被点名的镇,准备回去让那几个村子赶紧把路给修起来。
虽晚晚了点儿,可也要早点补救。
之前那种放松的工作氛围在苏区长回归之后,就没了。而且还比过去更加严格了。
回去之后,立马亲自打电话把村干部们都叫过来连夜开会了。
这些基层干部们知道他们以后要被村民们监督之后,多少有些不高兴。觉得有些憋屈。
“憋屈?我们还被全镇人监督呢!”
镇长们当即就拍桌子了。
“你们按部就班的工作,不搞小动作,谁乐意盯着你们呢。又不是长得俊!”
“……”
“都好好工作,苏区长亲自下的指令。我们现在镇上以后也是要被监督的,所以啊,你们也别指望镇上给你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是不可能的。我们管不住,区里该亲自管你们啦。苏区长的脾气你们知道的。”
那还真是知道。
这位苏区长的作风就是眼睛里容不得沙子。而且是个行动力特别强的领导。
指望她老人家大人不记小人过,那是不可能的。
特别是这次她老人家在家里坐月子呢,出月子就能找出三家没修路的村子。
人家一个区长,连这村子修没修路都搞清楚了,想想都可怕。
虽然觉得不如以前自由了,可是这一政策还是要执行。
第二天就在村里的宣传栏上面进行宣传公示了。
村民们因为参与村里投资的事儿,所以现在都很关注村组织的信息。
平时没事儿就往这边跑,看看村里有什么新赚钱的指示。
一大早的端着饭碗过来看信息的时候,就看到了。
然后就热闹的议论起来。
“这是以后让咱们监督他们干的好不好呢?”
“早该这么干了。”
“看以后他们谁敢乱安排人。学历还没我高,老出错。”
其实村民们还真没有那么闲着无聊的盯着哪个干部看。他们唯一能看到的,也就是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的利益。
谁侵害了自己的利益,他们就会盯着谁。
比如之前哪个干部安排了哪个亲戚去岗位上面了,他们也不会去计较。
可要是这亲戚干啥事儿影响他们了,他们才会去说。
不过甭管他们会不会去告状,去检举,这都不妨碍他们对于这个政策的喜爱。
这个安排给了他们更多的安全感。
以前是有想法没处说,不知道给谁说,也不敢乱说。
可现在不一样了,可以直接写信,有问题就能直接和领导说。那他们就不怕以后受委屈了。
为了表示自己对这个政策的喜爱,在信箱设立的第一天,各个镇的信箱,以及区里的信箱就被塞满了。
很多老百姓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有些是检举某个干部乱安排亲戚,或者消极怠工的。
有些则是提出自己对自己村子某些建设不满的。
有些则是提出自己的诉求。
甚至还有人写了某某人的坏话也塞进来了。
林楠在办公室里读给苏青玉听。
读的都不好意思了。
这工作其实是有专门的干事负责的。只是因为这是第一天,所以苏青玉才好奇的想听听。
没想到哦啊听到这些。
不过也早有心里准备了,毕竟这么多老百姓,任何可能会出现。
林楠哭笑不得,“区长,这样一来,他们真是什么都说。”
苏青玉笑道,“说不要紧,就怕不说。哪些需要去办的,咱自己也都清楚。那些没什么用处的,就当乐呵乐呵。”
林楠点头,“那我回头让他们也分类。”
苏青玉道,“你还得回访一下下面镇,看他们问题解决的怎么样。别只做个样子。”
“行,我回头一个个核查。”
新官上任三把火,这新的政策上来了,那也是要烧几把火的。
镇上的信箱比区里还要丰富。还真查了几件村里的事儿出来了。
比如每个村民都有规定的最大额度的投资,但是竟然出现了几起超额的。
这事儿被检举出来之后,镇领导一阵后怕,然后气的拍桌子。
幸好啊,幸好发现的及时。这还只是个例。
可以想象,如果这事儿长时间没人发现,没人管,某些人的胃口是不是就会越养越大了。
然后这种现象只会越来越多,那最后损害的是谁的利益?
肯定是老百姓的利益啊。
这企业是给所有老百姓一个保障的,不是给某些人发大财的。
你要有本事,你自己去开公司,没人拦着你。可你来占份额,那就不一样了。
时间一长,这村里的企业成了谁的企业了?村民还能分多少钱?
太危险了。
这事儿没法姑息,相关的负责人直接从重处分了,追究责任,然后对外公示。把这些不好的事情扼杀在摇篮中。
而且还专门针对这种情况,对全镇的企业进行一个仔细的核查。
苏青玉听到这消息,心情也是放松很多。
前期发现问题对于她来说不是坏事。前期发现问题,反而能够让干部们更重视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