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七零做知青 >

第365章

穿越七零做知青-第365章

小说: 穿越七零做知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而越是临近苏青玉出月子,花岗政府的人越是开始忙碌起来。都开始反省自身,开始检查自己之前的工作中有没有什么失误的地方,另外就是赶紧做总结,随时等候苏区长归来。
  在众人瞩目中,苏青玉终于正式出了月子了。
  她顺产顺利,加上月子期间保养的好,气色十分的好。一出月子,就立马把自己浑身上下洗了个干干净净的。觉得浑身都有劲儿了。
  然后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了一顿饭,算是庆祝孩子满月。
  苏爷爷和苏奶奶还是觉得委屈了小元宝了,觉得要是在苏家屯,绝对可以办个流水席。
  元老爷子也不遑多让,觉得要是在首都,或者在南方,他也要搞流水席,甭管认不认识的,都拉过去吃一顿大餐。
  苏青玉和元归都低头听训。
  吃完饭之后,苏青玉就说起自己的安排了,她明天就要回到工作岗位上面去了,到时候会找时间回来给孩子喂奶。
  “爷奶,我也没时间陪你们出去玩,你们如果要出去,让元归陪你们。”
  苏奶奶摆手,“没啥好玩的,我们这老胳膊老腿的,也待不住。你大姑也想黑蛋他们了,我和你爷爷也想回家了。”
  本来来的时候就说住两三天的,这都快一个月了。
  两人实在不适应这边的生活。
  年纪越大,越是喜欢在自己的窝里待着。
  要不是有青玉和元宝,他们一天都待不住。
  现在青玉都要去工作了,他们也不在这边添乱了。
  唯一不想走的就是元老爷子,他想在这里看重孙女,然后建立感情。
  可是苏家两老要走,他就没理由留在这里了。只能一个劲儿的唉声叹气。
  “你们要是忙,我把孩子带首都去照顾也行。”他鼓起勇气道。
  元归对着他笑了笑。“您要是实在需要人陪着,我把我父亲从国外接回来陪你吧。”
  元老爷子顿时吹胡子瞪眼的。
  苏家两老没明白啥意思,但是对元老爷子这种行为是不赞同的。
  苏奶奶噼里啪啦的就说起来了,“亲家老爷子,你可不能这么封建,现在时代不同了,咱老人跟不上他们年轻人的想法,教育方式也不一样,咱要进步。孩子还是跟着自己爹妈好。再说了,你都这个身体了,你照顾谁啊?”
  元老爷子:“……”
  他看了眼苏爷爷,一脸你怎么受得了的表情。
  苏爷爷道,“咱要服老,我带重孙子那会儿,我还年轻。”
  意思是,你现在太老了。别想心思了。
  元老爷子抿了抿唇,一句话也没说了。虽然一开始就知道不会成功,只是想做最后的努力,顺便膈应一下自己孙子,结果他自己被膈应到了。
  他咳了咳,“我开玩笑的,你们激动什么啊?我还不喜欢带孩子呢,我这个年纪了,就应该开始享受生活了,我改天我去环游世界。”
  一辈子鲜少出门的苏爷爷和苏奶奶一点都不羡慕,他们又没见过外面世界的精彩,所以一点都不向往。而且这把年纪了,他们更喜欢在村里和老伙计们唠唠嗑,看看电视,听听戏。没事打个叶子牌。
  这种快乐,是元老头不理解的。
  苏爷爷还很真诚的邀请他跟着一起去苏家屯住一阵子。家里有地儿住,环境也不错。
  苏奶奶更是直白,“一把年纪,老胳膊老腿的别折腾了,回头路上有个好歹,那可就糟糕了。”
  元老爷子:“……”
  虽然元老爷子膈应,但是还是同意和两人一起回苏家屯去。
  他的说法是,把人带出来了,亲自送回去。
  这次苏青玉和元归都没啥意见,反正老年人自己想干啥干啥。他们年轻人也不插手。
  他们年轻人呢的矛盾,也不会影响老年人的交往。
  晚上,苏青玉将孩子哄睡着了,就早早的上了床了,然后靠床上等元归回房间。
  等了好一会儿,才等到洗了冷水找的元归回来。
  苏青玉一摸他的胳膊,发现冷冰冰的,不高兴道,“虽然现在天热,但是你洗冷水澡也不行,生病怎么办?”
  就算花岗医院还不错,但是这个时代普遍的医疗水平可不高。
  她对元归这种习惯很不赞同。
  元归抿着嘴看了看她,“我下次不会了。”
  然后躺在床上关灯睡觉。
  苏青玉瞪眼看了他几眼,然后也躺了下来,黑暗中等了会儿,他没行动。
  她就往这边挪了一点,“睡了?”
  “嗯,明天早上还要送爷爷奶奶去省城呢。”
  “哦。”苏青玉也躺下来了,然后心里想着自己白表错情了。
  本来想着从怀孕到出月子,两人都没怎么亲近呢,以为他想那啥呢,结果……
  果然,自己这思想还是不够纯洁。
  算了,睡觉,她明天可也是很忙的!
  听到后面苏青玉呼吸均匀的声音,元归松了口气。
  心里更是下定了决心。
  第二一早,全家人呢都起得早。
  苏青玉只在门口送苏爷爷他们上车。
  元归则亲自送他们去省城。
  元老爷子又酸了,他心里门儿清,人家这不是送他的。这要是只有他一个人,这孙子肯定没这好心的。
  酸的一口老牙都疼了。
  苏青玉笑着送他们上车,小元宝则被林阿姨抱着,也睁着大眼睛看着他们。
  苏奶奶和她们又好好的看了元宝,这才不舍的坐上了车。
  看着车开远了,苏青玉眼睛突然有些酸。如果可以,她也想一家人一直生活在一起。
  回头再看看一脸懵懂的小元宝,她心里叹气,“元宝啊,等你断奶了,也要离开妈妈了。”
  这也是她和元归商量好的。
  她平时忙起来,压根就没有多少时间陪孩子。有保姆也无法替代家里人。而且花岗的条件确实也比不上元归身边。
  所以孩子断奶之后,就得跟着她爸爸一起了。元归可以把她带身边。外面大城市医疗条件更好,小孩子要是有个不舒服了,也方便。
  苏青玉点了一下孩子的鼻子,就让林阿姨抱孩子回去,她自己去上班。


第401章 第401章
  苏青玉阔别将近两个月重新回到岗位上; 可算是花岗一件大事儿了。
  没等她通知,各部门的人就主动过来汇报工作了,连下面镇领导们也打电话给林楠; 问苏区长有没有时间,他们想过来汇报这段时间的工作。
  林楠可不敢自己做主,赶紧去和苏青玉汇报。
  苏青玉还在适应重回岗位的感觉,见大家对工作都这样上心; 这样积极; 就干脆道,“不用一个一个来了,下午开个全区会议; 一起讨论。”
  这安排一下下来,下面立马开始准备起来。
  上午没人打扰,苏青玉就先自己看了手头上积压的一些文件,了解了如今区里的工作。
  现在花岗最重要的其实就两个事儿,一个就是医疗保障的试行情况; 另外一个就是旅游区建设。
  另外就是一些杂七杂八的事儿。
  本来也不归苏青玉这个区长去管; 但是她最近在琢磨一些基层干部的管理想法,所以让林楠平时多花了点心思去观察了解。
  医疗保障和旅游区的事儿都是区里直接监管的,所以问题不大。这些副区长们做这工作做的都很细致; 不用苏青玉操心。
  倒是基层一些工作做的让苏青玉不是那么顺心。
  比如说各村修路的事儿。
  这是开年就定下的任务。当时是和旅游区一起发起的。
  因为现在各个村也算有些收入了,这路他们也能修。就算钱不够; 镇上也能拨款给修了。所以并不需要区里去监督。
  毕竟区里是管大事儿的,这些村一级的事儿; 要是都往区里来; 那谁管得了。
  区里没人管; 苏青玉也只让林楠做了个统计。
  结果现在旅游区都开始建设了; 这村里的路竟然还有没动工的。
  虽然这么大的区,只有三个村没修,全区范围内这任务也算完成的不错了,可苏青玉还是不满意的。
  这就四个车轮子,有一个轮子它不动了一样。
  以小见大,可见下面基层干部也不都是能够跟的上区里的节奏的。
  苏青玉问道,“这什么情况?区里的安排他们没收到?”
  林楠道,“问过了,说是没钱,钱都拿去投资了。他们想多投钱,以后有钱了再修路。”
  苏青玉道,“他们还挺有主见的。集体赚钱就是为了给村民们搞建设的,咱搞投资是为了富村民,不是为了富村组织。”
  林楠问道,“是不是要去通知他们一声,”
  “不用,下午会议上我正好讲讲这个问题。”
  上午忙忘了,还是林阿姨打电话过来了,苏青玉才想起来回去喂奶。赶紧儿往家里赶。
  回去的时候,小元宝哭的厉害。
  这孩子嘴刁,就喝母乳,奶粉别想进嘴里。
  心满意足的吃完了,孩子才呼噜噜的睡觉。
  孩子喝完奶了,苏青玉一看时间,都要下班了,也干脆没去办公室。准备等吃了午饭再过去。毕竟下午要开一下午的会议,可能没时间回来喂奶了。
  苏青玉还等着元归中午一起回来吃午饭。结果他打电话说这几天就在省城忙工作,不准备回来了。
  对此苏青玉倒是能够理解,毕竟这位也是休息了很久了。忙工作也是应该的。
  只是她差点习惯了人随时在身边,这冷不丁的没缓过来。
  她笑着捏了捏熟睡的孩子小手,“爸爸也开始满工作啦。你要乖乖的。”
  ……
  下午区里的会议室里面,区里的干部,以及下面镇的书记,镇长副镇长基本上都来了。
  大家都是做好了汇报工作的准备的。这会儿心有成足。
  趁着苏青玉和老书记们还没来,他们倒是先聊了起来。
  广地的镇领导们炫耀又来了两家新的企业入驻工业区。他们广地全镇百分之六十现在都是工人,基本上家家户户有工人,广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反正现在收入已经比往年提升了三倍不止。
  好山对此一点都不羡慕,他们已经实现了家家户户搞养殖,家家户户不缺肉吃,不缺钱花。今年都要盖新房子了,盖一模一样的那种房子。还要给鸡鸭鹅猪牛羊盖新房子。
  清水的也不落后,立马表示,如今清泉酒厂也算是在全国范围内有了名气了,现在还在和市里的农产品公司谈特产的问题,以后清泉酒就是云城特产了。另外他们镇上其他村子也办了酒厂,酒水可赚钱了,他们不缺钱。
  花岗的镇长何穷和王书记相视一笑,“我们花岗倒是也没什么好说的,毕竟早就已经实现富裕了,修房子已经不稀奇了,我们基本上都修了,没修的也在修。其他什么赚钱不赚钱的,对我们来说没什么稀奇了,最近就忙着开发交通路线,准备全镇通公交。让老百姓全天都能坐车进城。”
  “……”
  几个镇的立马都不说话了。
  这抱着区领导大腿的花岗镇,有什么好说的。
  不就是当初先走了一步吗?靠养鱼发家的,就是个渔夫!
  苏青玉和江老书记严肃的进了会议室的时候,这气氛才又活跃起来。
  大家都高兴的和苏青玉打招呼。
  苏青玉也对着他们抿嘴微笑,“这阵子都辛苦 ,工作都做的不错。”
  大家都客气的说不辛苦,都是为人民服务。这是该做的。
  苏青玉开大会也不说废话,直接开门见山的的说了这次会议的主题。
  因为现在都已经是八月中旬了,上半年也过去了一大半了,所以这会儿也算是对上半年做一个工作的总结汇报。
  大家从总结中发现点问题。
  先是区里的几个副区长进行工作山的汇报。
  然后是各个镇的汇报。
  情况和苏青玉了解的都差不多,都完成的很好。
  特别是旅游区和医疗保障这两件事儿的工作,做的相当好。
  据统计,每个月的医疗保障数据都在逐月递增。
  虽然花钱花多了,可是也表明老百姓们对这个政策也越发的接受和认可了。
  而且已经因为这个政策的缘故,所以都主动来就医了。
  这就说明他们的观念也改变了。
  这也是当初试行这一政策的初衷。
  苏青玉道,“只要是正常报销,咱们就要维持住,动哪里的钱,都不能动这方面的钱。”
  胡副区长立马应了。
  旅游区的建设是江老书记监督,其他几个副区长协助的。
  这会儿江老书记当然不会汇报工作,这工作是让高副区长代劳的。
  高副区长也把这工作说了一下。
  已经动工了,各方面有条不紊的进行中。资金方面因为有省里和市里的支援,所以还是比较宽裕的。
  苏青玉点头,“材料方面一定要监督好,绝对不能让人乱伸手,搞豆腐渣工程。另外那些建筑队,包工队,虽然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