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零做知青-第3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是准备邀请农行的,可她觉得吧,信合好歹是邻居,就在隔壁。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不大好看。
要是他们这次愿意贷款,那以后还是好的合作伙伴。
她也没为难隔壁的信合小主任,而是自己去找了县里的薛主任。
薛主任和苏青玉倒是挺熟,毕竟信合到花岗之后,一切都很顺利。
苏青玉这个书记很支持信合,让信合在那边站稳脚跟了。
这次苏青玉来,薛主任以为苏青玉是来还贷款的。还很热情的招待。
结果苏青玉放下茶杯就兴奋道,“未来我们合作的机会可就更大了,我们公社大棚菜的事儿你知道吗?”
薛主任笑,“这自然是知道的,我家还买了菜呢。”
“今年我们大规模种植了,以后菜农和养殖户可都富裕了,农民同志收入增加了,就得存钱了。”
薛主任听了也高兴。虽然花岗的农民同志取钱的速度也快,可他们存钱也多。存存取取的,这数据也算好看。
以后更富裕了,这数据就更好看了。
苏青玉又说起了如今建设了几所学校,还有工厂。
以后老师和工人加起来,就是大几千人,另外工厂收入也是要存入银行啊。
薛主任一听,眼睛都亮了。
苏青玉就叹气了,目前建设中遇到点难题,毕竟搞建设嘛,总会遇到点困难的。
这个困难一般就是钱。
薛主任听出来了,这是要贷款。
他不动神色的问,“差几万啊?”
“苏青玉道,差不多三十多万吧。就想建个小自来水厂。”
薛主任:“……”
苏青玉道,“我知道你们为难,我也不好意思找你们,这不,今天过来就准备去找农行的。总不能光找你们贷款。我也不好意思。”
“……”薛主任笑了笑,“这有什么不好意思呢?既然我们是长期合作的,苏书记看得起我们,那这贷款还是可以谈的嘛。毕竟建设最重要。”
苏青玉道,“薛主任你这意思是,同意我们贷款?”
“这当然了,你找我们贷款就行了,还去找农行。何必再去看他们脸色呢?自己人不好办事?”
苏青玉高兴的端起茶杯,“我得感谢薛主任你啊,可真是帮我们大忙了。信合,果然是我们最好的伙伴,是我们农民同志建设事业的好助手。”
薛主任笑的脸都酸了。
第336章 第336章
苏青玉就如同一个基建狂魔一般; 贷款一下来就开始搞建设了。
她还指望着赶紧儿建设起来,然后让公社繁华,收入多点; 早点把钱给还了。虽然不多; 可也不能总是借款。
之前公社也是有自来水的; 毕竟镇上的人用水也是需要水; 总不能都挖水井。不过这水是从县里接过来的。
现在自己公社要修自来水公司,那可方便多了。以后不管搞什么建设; 手续方面的流程都要简便很多。
因为自来水公司的修建; 之前那些来参与招聘考试的人更加相信苏青玉给他们画的大饼了,觉得花岗公社确实会按着之前的规划那样修建下去。
以后这个地方不会差; 所以更加坚定的要留在花岗工作,不止如此,倒是还介绍了一些亲朋好友一起过来作伴。
负责招聘的王社长每天高兴的走路都带风。
他看过这次来应聘的这些人的资料了; 很多老师都是退休的老教师; 都是之前好学校退下来的。还有一部分年轻人,学历最差的也是高中生。
另外他还从一些师范学院也合作了; 也分配了一小部分老师资源过来。
光是学校这一块的师资力量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了。
毕竟之前公社小学的老师,连高中生都很少; 很多都是初中生。乡村就更不用说了; 还有自学的老师呢。
照着课本念; 一点教育的方式都没有; 所以花岗的教育一直不怎么样。上高中的都很少。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那会儿到处都是文盲的时候,能找个中学毕业的当老师就很不错了。
现在有了这些老师; 以后可就不一样了。
以后考上高中; 甚至考大学的都有可能。
作为一个曾经专门管教育的人; 王社长这心里就想想就觉得带劲儿。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啊。
这样教育出来的娃娃们,以后才能把花岗发展的更好。
王社长都可以想象,以后公社单位里面都是大学生的场景了。
就在整个花岗红红火火搞建设的时候,全国各地展开了轰轰烈了的严打活动。
苏青玉他们公社也接到了严打的通知。
看到文件上面的内容,好些干部都吓了一跳。严打的量刑和平时可不一样,按着这标准,之前花岗好多混混可都要被抓,。
这要是抓起来就不得了了。
全国各地的严打开展的让人始料不及,很多作奸犯科的人得到了严惩。
力度之大,几乎是前所有未有。
有消息传来,说隔壁某某县有人拦路抢劫,被抓枪毙。
还有混混因为在大街上和人斗殴也被抓判刑。
这种消息几乎每天都有。报纸上也都是报道相关方面的消息,可见这次国家对治安问题的重视。也从报纸上看出,这会儿的治安真的有问题,要不然也不可能抓这么多人了。就光团伙就抓不少。
反正这一阵子,全国都围绕着治安这个大问题进行动作。
相比之下,云城倒是显得宁静很多。
因为在这之前,云城就已经进行过一次严打了,虽然力度没有这么大,大好事范围还是很广的,全县都扫荡了一次。所以也让一些混混不敢闹事了,现在消息传出来,赵县长他们也是松了老大的一口气。
幸好当初他们重视了治安问题,把县里整顿了一番。要不然这会儿他们也是这其中一员了。
而且这种时候他们云城平平静静的,也是说明他们工作做得好。这也算是比较亮眼的成绩了。
赵县长道,“那些人倒是运气好,提前被抓了。要是换做现在,哼——”
现在云城的这些小混混,最应该感谢的就是县里当初那次大抓治安的行动了。
而花岗公社的这些闲散混混的家属,更是恨不得给苏青玉磕几个头。
看看现在的这个形式,要是当初苏书记不管他们家孩子,任由着孩子们自己瞎胡闹。现在只怕一个个的都得去坐牢,差一点的,估计还得吃枪子。
听着附近县里,某人吃枪子了,某人因为偷了邻居家的鸡被抓去判刑了,一个个的后怕的不得了。
当然,触动最大的还是混混们本人了。
被送去南方的混混们也听到消息了,因为南方也是大力整顿的地方。
在厂里每天都能听到这些消息,工人们也爱谈论。
这些年轻小伙子们听着之后,头皮都开始发麻,后背还冒汗。
他们发现,这里面有些人因为被判刑的某些事儿,他们也做过。比如偷鸡,比如打架。比如找商户要保护费……
越想越是吓得头皮发麻。
下了班,一个个的就赶紧去给老家打电话了。
现在队里都装了电话了,装好电话之后,家里人就通过队里电话给他们打过来留了电话号码。
这些年轻人都拍着队给家里人打电话,告诉他们,自己这几年不准备回去了。要安安生生的在这边打工。
“对对对,你们也没啥谋生的手艺,还是老老实实打工好。赚了钱也别乱花,现在咱老家这边投资的项目可多了,这不,前阵子咱还投资了食品厂。你们多赚钱拿回来投资,以后回来养老,不怕啥都没有。”
家里人也是这么想的,有个地方安安生生工作挣钱,还是别回来了。没本事回来又闲着,到时候可怎么办哟。
其他年轻人和家属也是这么个打算。
他们自己也没那个能力回去谋生,打算再多赚点钱回去。要不在外面学点手艺再回去也行,反正是不能回去闲着了。
闲着容易出事儿。
这么一弄下来,他们原本打算着赚点钱回去享福的心思也都歇了。
享福是不可能享福了,还是得工作。
感谢苏书记给他们提供了这么一份安全的工作。
一连好些天,苏青玉都能收到很多人的感谢。
走哪儿遇着熟人了,人家都得和她道声谢。
还有要送东西的。
苏青玉一律没接。
作为父母官,她当然也是希望自己自理下的老百姓都安居乐业,年轻人都能干正事儿。
而且这事儿她也没白干。现在到处都在抓治安,反而花岗不用抓,因为花岗治安很好,可以一心一意搞建设,完全不用耽误事儿。
因为这事儿是全国性的,所以苏家屯还特意打电话过来问苏青玉这边的情况。
之前苏青玉被袭击的事儿是没和老家人说的,免得他们担心。所以苏卫国还不知道云城之前已经搞过一次治安了。
他就担心苏青玉这边工作难做。
“挺好的,我们这边领导都很重视这个问题,之前就抓的很严,现在基本上没什么大的波折。我们花岗也很平静,社员都在一心一意赚钱。”
“我这就放心了,红旗公社也还行,就是有个别大队的还是出事儿了。反正搞的人挺害怕的。对了,有福叔家的婶儿还来道谢了。说多亏你当初管了满贯,要不然现在满贯肯定跑不掉。”
苏满贯当初从农场出来之后,就被全队的人盯着,慢慢的也老实了。娶妻生子,如今也过的平平淡淡的。
这次严打再次给他一个警醒,发现自己当初那些思想是多么的危险。得亏去农场改造了。
要不然如今吃枪子的绝对有他一个。
满贯娘也是这么想的,当即就满心感激的来找苏家道了谢,说都是多亏青玉当初费心了。
这可真是自家人才会这么费心管啊,要是换做外人,谁会管?
苏青玉听了就乐了,她当初管苏满贯,还真的只是不想出个混混搞破坏而已。
不过也算他自己聪明,后来没犯事儿,要不然谁也救不了。
八月底,全国的严打还在持续,花岗公社的各个养殖场,再次迎来了一次丰收。
除此之外,花岗公社的新修的学校也开始招生了。
就连食品厂第一期的厂房也修起来了。
苏青玉让康莱帮忙采购的一批食品机器也到了。
毕竟是给康莱代加工的,所以康莱在技术和设备上面都是要提供的,虽然设备是花岗食品厂掏钱买的,可是有康莱从中帮忙,就省时省力了。
苏青玉来看机器的时候,就和袁厂长说了,让他们安排人去。这样就不用担心花岗食品厂生产的产品不达标了。
“你们的人亲自看着,那就没问题了。虽然我们之间只是代加工,但是我们花岗食品厂是完全尊重客户的。”
袁厂长道,“按照什么标准来呢?”
“你们要求什么标准,我们就什么标准,保证没异议。”苏青玉一口保证道。
听着这话,袁厂长心里特满意,要是所有的代加工厂都有这个意识就好了。
那这样他们也用自己扩大投资了。
要是生产个什么产品都靠自己加工,那是相当费人力物力的。
当即就在厂里安排了几个管理人员去花岗食品厂,指导他们工作。要求对花岗食品厂严格要求。标准和康莱要一样。
厂子开始运营,苏青玉也没有急着任命厂长。
毕竟公社这些人里面还真没有合适的人。
她打算从这第一批工人里面选一个。所以暂时管理上她自己多费点心。好歹也是跟着元华的团队学过的,她自觉管理经验还是有的。
这种时候她就特别羡慕未来到处都是人才的社会了。
要是在未来,她就可以直接发布招聘信息,什么高管都可以招聘到。
现在就没这个条件了。
真正有能力的高管有好单位都在大城市大厂,不会轻易来一个小厂。而退休的老厂长,思想上还是带着过去的观念,也不适合来带领厂子。
好在这次招聘里面,中层管理倒是有很多。都是被花岗的投资制度给吸引过来的。
苏青玉觉得倒是可以从这些人里面培养。
反正现在有康莱的人带着,现成的老师呢。
第337章 第337章
有了康莱的加入; 花岗食品厂开始加工了。
都不需要苏青玉怎么操心,康莱的这些管理人员就手把手的教起来了。对这些工人进行培训,教他们技术; 对他们实行严格的要求。
康莱这一套完全就是对进出口食品的标准; 好些工人都不适应。
不过因为食品厂的待遇好,大家理解成高薪酬高标准; 倒是都还忍受下来了。
十月份; 食品厂就正式开工了。
每天机器转动的声音; 花岗镇街上的人都能听到。
因为有了这个工厂,花岗街上的很多人倒是基本上都有了一份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