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七零做知青 >

第262章

穿越七零做知青-第262章

小说: 穿越七零做知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副县长仔细的听完,然后自己内心一盘算,觉得苏青玉这个想法很好。
  带领农民致富就担心的是什么?不就是一部分人富裕了,另外一部分人越来越穷吗?
  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哪怕是农民同志之间,也是存在差距的。
  何副县长道,“你说的这些,可以在其他集体里面推广。”
  苏青玉道,“这要是我将要考虑的花岗公社的发展计划了。花岗公社并不是每个大队都有湖泊资源的,他们就没有办法利用湖泊养殖了,但是我们不缺淡水资源,可以充分的利用大队原有的池塘,小湖泊之类的,还可以开挖鱼池。当然,如果有不想养殖的社员,也可以走另外一条辅助路线。”
  何副县长十分感兴趣,“什么辅助路线?”
  “就是养鱼的附加产业,养鱼也是要吃饲料的,而鱼饲料也需要各种原材料。可以让其他大队集体办饲料厂,在公社有这么多养殖场的情况下,饲料厂是不用担心没有收入的。甚至还可以延伸出小作坊形式的渔网厂。各种捕鱼设备厂。我相信,甚至不需要我们动脑多想,很多聪明的社员就能发现这条经济链中的各种商机了。”
  何副县长听着,差点拍巴掌称好了。他觉得苏青玉这个年轻同志,可真的是一般的有才华,不止会养鱼,对经济也是很懂的。
  就这一番话,就让他看到了未来云城农村的发展模式了。
  不过他倒是还有点顾虑,“到时候都养鱼……也不行。”
  苏青玉笑道,“水产养殖只是作为主力经济,其实和水产养殖密不可分的还有家禽养殖。不过我目前只接触到水产养殖这一块了。”
  何副县长道,“已经很难得了。光是水产这一块做完,我们就能忙很久呢,但是出成绩,那也是很大的成绩啊。”
  “小苏啊,你这个想法很好。特别是你对花岗公社的安排,我相信,在农林渔这一块,你可以做出成绩来。”
  苏青玉这会儿就有些为难了,“我想在花岗公社推广,可能还不容易。我现在手里,只管着小严村这一档子的事儿呢。”
  何副县长一愣,随即也明白她的意思,脸色一板,“谁说的?你是县里任命的主管这一块的干部,你就有这个权利,谁说的都不算。你去推广,遇到问题,县里给你出主意!”
  苏青玉站起来道,“谢谢领导支持我的工作,有领导的支持,我对发展花岗公社的经济,很有信心。我也希望小严村模式可以复制整个公社,未来做出一个花岗公社模式,给其他公社做出一个榜样。也不辜负领导的信任。”
  何副县长满意的笑,“有志气,好样的!”
  从县里回到水产公司,苏青玉心里对于小严村的事儿已经定下了基调了。
  陈玉梅见她回来了,也来找她汇报这次水产公司的收入情况。
  水产公司收的价钱和卖家之前,隔着一毛五分钱的差价。
  这个钱并不算多,除掉运输成本和运营成本,其实没多少。毕竟水产公司的主要目的是管理规范这个市场,赚钱不是目的。也要让代理商有赚头,让老百姓可以买到便宜的鱼肉吃。
  不过这只是暂时的,毕竟目前只这一个养殖场。等全县都搞养殖场了,薄利多销,那可是大笔的钱了。
  现在小严村养殖场基本上每天都有新鲜的水产往外拉,数目不大,一天也就几千斤。
  所以水产公司每天都是有收入的。
  这一点要让陈玉梅他们这批工人十分高兴。
  只不过人手确实不足了,工作开展之后,大家才发现忙碌的时候,比之前做准备工作要忙多了。
  陈玉梅汇报完这些之后,就和苏青玉提了人手的问题。
  苏青玉道,“招人的事情你们看着办。你现在也是我的助理了,这边你要多费心。招人一定要严格要求,千万不能徇私。玉梅同志,你要知道,我们现在还是起步阶段,最怕的就是害群之马。一旦有一个害群之马,可能害了所有人的利益。你得把好关。不怕得罪人,有我在。”
  陈玉梅十分感动苏青玉的这份信任。也是因为这份信任,才让她有很多锻炼的机会,这短短的时间,她感觉自己成长了很多。
  招人的工作,苏青玉就让陈玉梅她们负责了,她得赶紧回去主持小严村养殖场的工作。
  这也是这次最关键的事儿,拉小严村社员入伙。
  小严村的干部们这两天憋坏了,他们心里憋着大事儿,大喜事,可是就是不敢说。
  没有苏青玉的允许,他们怕说的早了,坏了事儿。连自己媳妇都不敢说。
  特别是苏青玉去县里办事之后,他们就盼着苏青玉回来。
  盼星星盼月亮的,苏青玉终于回来了。
  而且一回来就告诉他们,关于小严村养殖场的安排计划,已经和何副县长说了,何副县长也同意了。
  接下来,就要开大队集体会议,将事情和所有人宣布。
  早点定好了,拉了社员投资入股了,早日下鱼苗。明年社员也有分红了。


第283章 
  当然; 开大会之前,具体文件也是要出来的。
  因为这是小严村内部的事儿,所以都不用经过公社; 小严村大队部就能直接出文件了。
  苏青玉回来当天; 就开了一整天封闭式会议; 饭都是在会议室里吃的。就是为了将细节完善。
  除了之前的细节之之外; 苏青玉提议; 不管男女; 不管是嫁过来的媳妇; 还是入赘进来的女婿,都可以参与养殖场投资。
  而分红一定要算到每个人的头上去。这样才避免未来家庭内部矛盾; 以及产权不清晰。
  何穷笑道; “这样下来,人人有恒产。”
  严队长道; “女娃子要是出嫁了怎么办?”
  一般女孩子嫁人之后; 户口就转出去了。
  苏青玉道; “只要户口不转; 就能保持她的这份股权。如果转户口了,就撤资。”
  毕竟未来花岗公社各个大队都是要发展的,一个户口不能享受两个大队的待遇,“男同志也是一样的; 如果户口不转进村里来; 也是不能参与投资的。以户口为准。”
  严队长道; “那这样肯定很多女娃子不乐意转户口呢。”
  “不乐意就不转,谁也没规定嫁人一定要转户口的。”
  大队干部们无话可说。又问道,“那要是很多男娃子把户口转进来怎么办?”
  他们想着,女婿到底是外人; 到时候参与分红,小严村的人就比较吃亏了。
  苏青玉道,“那他们只要参与投资了,不就有更多钱扩大养殖场养殖了吗?人多力量大。真要是来了很多人,还怕不能搞发展?”
  何穷也道,“你们这些人啊,就是思想太局限了。有人了,就不怕没钱。苏社长之前管理的苏家屯大队,人家那是只要是女婿进队里盖房子,都给补贴钱的,和小严村年轻人一个待遇,苏家屯穷了吗?”
  严队长他们嘿嘿的笑了起来,“苏社长别见怪,咱这是突然暴富,脑袋还没转过弯来,我们争取多转转。”
  苏青玉道,“说来说去你们这还是重男轻女,怎么就没人问我儿媳妇户口进来怎么办呢?”
  干部们都不好意思笑了,多少年的老观念了,一下子转不过来。
  苏青玉道,“你们要改改了,现在国家抓计划生育,队里有人为了生儿子超生,这都是一些老观念导致的。”
  说起计划生育,严队长也是一头包,去年推行的政策,如今管的越发严格了,都是一个队里的,谁家要是超生了,还真是没办法管。
  公社计生办人来了,他们都不知道怎么办。
  “要把经济发展和计划生育相结合,鼓励社员少生孩子多挣钱。男娃女娃一个样。”
  严队长立马道,“苏社长,我们会尽量做好这方面工作的。”
  队里会计又提出问题,“那每年社员分红可不是小数目啊。”
  “所以我提出每年可以增加投资。鼓励社员多存钱在大队里面。钱存在银行里,不如放养殖场来投资。毕竟随着经济发展,未来的钱不一定和现在这样,比如这两年物价就开始变化了,工人工资也变了。这是一个趋势。”
  何穷觉得这点很重要。
  他这会儿也认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了。
  京大高材生就是不一样啊,连未来货币贬值趋势都能预测。
  要是他带着社员瞎搞,还真是糊里糊涂的办事。
  最后一点,苏青玉也商量到了风险问题。
  投资毕竟是有风险的,哪怕小严村养殖基地已经成功了,她也不能保证说下一次就能赚很多钱。
  所以这第一批的投资,她也是有要求的,单人投资不能超过两百。这样既可以保证了投资风险可控,不至于让社员激动的全都把钱投进来。另外一方面也可以让社员们不至于做出将全家的钱投给一个人,或者一家子人互相争财产投资这种事儿。
  这还真的有可能。
  到时候为了投资这事儿闹的家家户户不安宁,可不行。
  所以每一批的投资,苏青玉都准备限额。
  为了配合计划生育政策,干部们还提出,未来超生的孩子,没有资格参与投资。看他们还生不生。
  苏青玉道,“关孩子什么事儿?这是爹妈的问题,他们违反国家政策,所以要做出处分。超生一个孩子,首先将当爹的资格取消了,再超生,就取消当妈的投资资格。”
  干部们:“……”有道理。看这些当爹妈的自己怎么想的。
  该考虑的细节都考虑好了,小严村这个大会就要开始了。
  当天晚上,大队就召开了会议。
  因为晚上都在家里,不担心大家出早工看不到通知。
  也没让人聚集,只通知大伙儿在家门口认真听广播消息。
  队里的大喇嘛一开,好些人端着饭碗就出门,跑门口坐着了,边吃饭边听广播。
  旁边的邻居也听着动静出来了,大伙儿热闹的聊着天,“也不知道大队这是要开啥会啊,不过这大喇嘛倒是挺方便的,咱都不用集合了。”
  “可不是吗,还能边聊天边开会,没以前那么无聊了。干部们都特能说,一说就说个不停,咱一个字也他听不懂。”
  社员们互相聊着天的时候,严队长的大嗓门就在广播里面嚷嚷起来了,声音透着一股子激情,“小严村生产大队的乡亲们,都停下手里的工作,吃饭的也别吃了,下面有非常重要的事儿要宣布。错过了让你们后悔的哭。”
  听着这话,好些社员都笑了。
  “接下来,有请何书记,来宣读大队的通知。”
  这次苏青玉没发言,作为一个副社长,她也不和基层干部们抢这些事儿干。
  何穷激动的声音在广播里面响了起来,“小严村的社员同志们,小严村水产养殖场,作为县里重视的试点基地,是为了带领社员走向致富的道路的。现在,小严村水产养殖基地丰收了,这代表养殖事业是成功的,可行的一条道路。”
  社员吃着饭,支着耳朵,心道这事儿大家都知道啊,还说什么?
  “同志们,试点成功了,小严村找到了一条致富的道路。小严村大队要开始带着社员同志们致富了……”
  听到致富两个字,社员们才来了精神,嘀咕道,“队里赚钱了,是要修什么了?”
  “经过苏社长的指示,以及小严村大队干部们全票通过,决定提供以下两条致富道路,由社员自行选择,第一条,如果社员想搞水产养殖,可以在养殖场学习技术,可以赊欠第一期的鱼苗。可以租赁养殖场设备。”
  听到何穷这话,好些懂了脑经的社员顿时放下碗筷了,站起来朝着大喇嘛的方向走过去,似乎是想听的更仔细一些。
  这要是真有这么多支持,养鱼也不是不行啊。
  就连一些没想法的,听到这说法,也心动了。
  能得到这么多支持,那成本也不大啊,自家也是可以试试的。
  何穷又说第二条路了,“第二,社员如果没有单干的想法,可以投钱加入小严村水产养殖基地,参与分红。分红比例,根据社员投资多少来决定。具体分配事宜,以大队出示详细文件为主。”
  “什么叫分红,这个什么意思?”
  立马有社员问自己的家里年轻人了。
  年轻人对这些也不大懂,但是康莱投资养殖场的事儿倒是听说了,“好像是投钱进养殖场,然后赚钱了可以分钱。这次那个什么企业就赚几万呢。”
  投钱赚钱?
  这不就是以后自家有个来源了吗?
  绝大对数的社员被这第二点给吸引了,恨不得立马当面问清楚,这个投钱是啥意思,到底怎么分钱的。
  好在何穷也在广播里说了,让这些社员有疑问,可以找小队长咨询。也可以直接去大队部。
  好些人麻溜的往小队长家里跑了,或者往自己认识的干部家里。
  当天晚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