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零做知青-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跟着大货车就一起走。热热闹闹的。
苏青玉看着这架势,哭笑不得,她又不是什么大人物,可用不着这阵势啊。
“青玉,你瘦了。”
“白净了。”
“首都就是不一样啊,去了一趟,人也不大一样了。更精神了。”
“青玉书记可是干了大事儿的人。”
苏青玉笑着和他们摆手,“大伙儿不冷啊,”
婶子嫂子们都笑了,“不冷,就想和你说说话。你咋冷不丁干那么大的事儿哟。”
苏青玉笑道,“可不是冷不丁,咱小红旗能有今天的,走了多少路了。都是大伙儿一点一点的干出来的。以后大家也要保持这种精神,好好干,小红旗好,咱苏家屯的社员也能过得好。家家住新房,骑自行车,吃细粮,吃肉。”
这话可说的大伙儿乐的合不拢嘴的。
觉得听青玉书记说话就是够味儿。也让人觉得可信。
别的干部要是说这话,那就是说大话,场面话。青玉说的,那就是肯定会做到的。
大家簇拥着和她一起回苏家。
苏奶奶年纪大了,不好在雪地里奔波,在自家院子门口抱着暖炉等着呢。看到一大群人来了,就知道是自家孙女回来了。赶紧儿让儿子出来放鞭炮,“赶紧的,别耽误了,你年纪轻轻的咋腿脚也不利索。”
早就当了爷爷的苏有材便是很委屈。
青玉到了家门口,苏奶奶激动的拉着她进屋里了,后面鞭炮声就响起来了。
苏青玉听着鞭炮声只能扶额。
“可算回来了,这都一年没见了。哎哟喂,我这心里可惦记了。”
苏奶奶又骄傲又高兴。
自家大学生孙女回来了,还干了那么大的事儿。
她这辈子可真是值当了。
大儿子也没白生,好歹给了她这么一个好孙女。
苏青玉笑着握苏奶奶的手,“奶,在外面等着干啥啊,可冷了。”
“不冷,我心里热乎呢。”苏奶奶笑的一脸褶子。
“老姐姐这是心里热乎,浑身热乎呢。”其他老太太也是凑热闹来了。
苏青玉拿出在首都买的甜瓜子给他们吃。
大家吃着就纳闷,“还是甜的呢。”
“用糖炒的。”
“用糖炒瓜子啊,这大城市就是不一样。”
张主任也上门来了,见这么多人,赶紧劝着大伙儿回家去,“有事儿明天来,青玉书记今天刚回来呢,这么多人围着,咋休息啊?”
听到这话,大家也不好意思了,她们就是想凑个热闹。也想听听青玉将大城市的事儿。
苏青玉笑道,“我今天也没啥准备,明天我开个大会,和大家讲讲小红旗的事儿,也讲讲咱们队里未来的发展方向。让大家都有个谱儿。今天我还要和干部们开会呢。”
听到苏青玉这话,大伙儿更不好打扰了,赶紧散伙了。
等人都走了,张主任才道,“书记,今天还要开会?我这可不是来汇报工作的,我就是听说人来多了,帮你赶人的。反正我做坏人做的多,也不差这一件。”
苏青玉笑道,“还真是要开会,我这次回来时间紧,过几天还得出门去各地区建粮油站,在家里待不了几天。”
苏奶奶一听就急了,“就待几天啊。”
苏青玉道,“奶,这是没办法的,我现在上学,也就放这长假好干活。要不然上学了,我没法干。”
“哎……”苏奶奶听着就觉得孙女辛苦。
再看看自家闲着的大老爷们,顿时嫌弃的不要不要的。
张主任连忙去让大伙儿准备开会,苏青玉则收拾收拾,就和苏卫国出门去大队部会议室了。
苏青玉走了之后,队里也吸纳了几个年轻的干部,都是苏家屯人。
老干部倒是也换了几个。
苏青玉道,“这次的情况,你们也大概了解一些了,我在这里也和大家细说一遍。”
她将如何建立粮油站,粮油站建立之后,对于小红旗的发展有什么帮助,以及除了建立粮油站之外,厂房扩建,增加车辆方面进行了一些安排。
“同志们,总而言之就一句话,我们小红旗,不,应该说,我们苏家屯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了。这是得益于国家政策帮助,也是得益于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就是全力以赴,抓住机遇,让小红旗的名字传遍全国,让小红旗的产品卖遍全国。为了迎接不久的将来的发展重任,对于我们苏家屯,我也有另外的计划。”
下面的干部们都是又兴奋,又紧张的听着。
“第一点,重视教育,给每一户家里人做好思想工作,必须送每个孩子去接受教育,再困难,都必须上学。实在困难就让家里打欠条,等孩子学完之后赚钱了,在还给队里。孩子能学好,尽量鼓励学,学完初中学高中,然后念大学。咱们小红旗未来可不是现在这样了,没有大学学历,都不能当管理者。”
这话可把大干部们都吓坏了。
苏青玉就和他们说了,现在帮他们小红旗在外面建粮油站的,那都是她的大学同学,以及一些留洋归来的人才。
这些都让大队干部们意识到以后苏家屯是真的不一样了吗,没文化不行。
“教育这一块,我们也划分一下,由妇联张主任负责,毕竟孩子也是属于妇联这一块管的,你们就能者多劳了,”
“好嘞。”张主任兴奋的应了。
教育说完,苏青玉就说到苏家屯的重头戏了,就是苏家屯在未来是否要分家的问题。
这一次也是她回来要完成的一件事儿,要让全队按手印,未来不分家,但是苏家屯会按照人头进行划分土地,这些土地作为他们的投资,未来全部并入小红旗粮油厂,成为粮油厂的种植基地,而粮油厂每年会给他们进行分红,这笔分红,绝对是比他们自己种地收入要高的。
苏青玉这计划,又如同一个惊雷一般,将大队干部们给炸晕了。
这不是躺在家里拿钱了吗?
苏卫国道,“那大家都不干活咋办啊?”
苏青玉笑道,“那也行,他们不干活,咱就请外人来咱队里干活,不都一样吗,到时候外面队里的人赚钱了,天天吃肉了,那就别怪咱队里了。而且,我也不信我们队里人能做得出不干活这种事儿。你们要是能躺着拿钱,能不干活?”
“那还真不会。”
大队干部们自己一想也是,做人只要不是那种懒到极点的,谁还真能闲得住啊。
“我这样做,是方便管理土地,二来也是应对未来分田地的困扰,有了更好的生活,大家才会拧成一股绳子,不会想着分家。我们当初既然是要用小红旗养活队里人,现在就是走这一步。让大伙儿整体提升收入水平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让有能力的人在提升水平的基础上能够得到额外的收入。只要家里孩子有出息,进入厂里干的好,一个人拿的工资都能抵得上这种地的全年收入了。”
苏青玉这话还真不是瞎说,苏家屯这种如果分家,就这土壤情况,散户种植,种地一年还真赚不了多少钱。
扣除成本,就是赚个辛苦钱。所有的土地和一家人辛苦工作,还不如一个工人在厂里一年的工资。
听到苏青玉说了这些话,大队干部们心里都砰砰跳。
本来以为小红旗扩大规模,扩招工人,就已经是很大的喜事了,现在苏青玉一说这计划,这还真是把苏家屯的天都给变了。
别说苏家屯的社员了,他们自己听着,这会儿都激动的说不出话来了。光是每年分红这一块,未来子孙的生活,他们都不愁了。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哒。
第218章
具体分配制度; 苏青玉还没做完; 这是她的一个规划; 现在以小红旗这样的情况; 也不可能马上实施。
现在提出来,也是为了让苏家屯的众人知道苏家屯未来的发展方向; 而不是会因为国家政策上的变化,就开始人心惶惶。
真正的试试,还要等小红旗的事情解决之后。
不过倒是可以开始划分土地了。
所以苏青玉回来当天下午,一直到晚上通宵,都在和干部们开会,商量分配制度; 商量未来如何划分土地。
本来苏青玉是想照搬未来的那些做得好的集体制新农村的; 但是考虑到目前的实际情况和时代背景,还是打算按着苏家屯实际情况来重新制定,以后随着发展,肯定还是要进行更改的。
但是苏家屯一定要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出来。
张主任问道; “分土地,女娃子能分不?”
苏青玉笑道,“女娃子得吃饭; 当然得分地。”
张主任就乐了; 她搞妇联工作; 那是和妇女利益休戚相关的。
就红旗公社另外一个队里今年年底也划分土地了,都不给女娃子分,只分给男娃子。
女娃子要是有分红了; 那未来就有保障了,一辈子都不愁了。
会议开了一晚上,天快亮了,大伙儿才回家睡觉。
苏青玉回家就躺床上休息了,让陈爱兰中午喊她起床,下午还得开大队会议。
虽然不是自己亲闺女,陈爱兰看着也心里不得劲儿,觉得实在辛苦,打心眼里佩服苏青玉。
以前她以为一个女人最强的就是能当家,管得住男人,不受婆家的气,儿女们也听话。
现在看到青玉这样子,她才发现,自己以前那些年真是白活了。
心里还有些遗憾,要是年轻那会儿能遇着青玉,那该有多好啊。
苏家屯的其他干部也是都在家里睡大觉。
面对好奇昨晚上都说了啥的社员们,干部家属们也说不出个一二来,“反正挺高兴,回来就睡觉了,说下午有好事儿要说。”
这可把大伙儿心都给勾着了。
又不敢催。
谁都知道青玉书记昨天半晚上回来的,开会都开到早上了。
这会儿谁要是去吵着青玉书记休息了,那就得被人戳脊梁骨。
只能安安分分的等着。
这大冬天也没事儿干,年轻人们都在厂里干活,汉子们还在搞建设,老人们没事干,就带着娃子们在村里走家串户的谈论着下午可能说的事儿。
猜测是不是又要招工了。一边磕着瓜子,一边讨论着现在这日子。
老人们表示对目前的生活很满足了。
有了饲料厂之后,家家户户养猪,都不缺肉吃。厂子扩招,家家户户也有工人,地里收的粮食吃不完,立马就能换成钱,不缺钱花。想要啥工业品又没有票的,找厂里报个名,月底也能换回来。
这一年,全队的房子都翻新了,家家户户住这新房,都心里幸福的很。
至于老人们,也没有儿孙敢不孝顺的,不养老的。
“反正青玉书记说啥,咱听着就是。准没错。”
说是睡到中午起床,但是陈爱兰也没叫她,愣是让她多睡了两个小时,才喊起来的。
睡了一觉,苏青玉整个人都精神了,赶紧洗了脸刷牙才,吃了饭。
苏叶也从县里回来了,她本来是在县里帮着县里粮油站的,知道青玉回来了,立马赶回来了。
见苏青玉这样子,就道,“妹儿啊,你说你咋把自己弄的这么辛苦。姐看着心疼。”她现在都形成习惯了,面对青玉,说话都说的动听一些。
苏奶奶翻白眼,“那还不是为了让大伙儿过好日子。你一个占便宜的别说风凉话了。”
苏叶:“……”
苏奶奶手里捧着苏青玉给她买回来的小铜炉,“青玉啊,待会儿这是要说啥啊?我今天在外面听着说要说好事儿,大家都特别惦记,问我几次,我也好奇呢。”
“没啥,就是说说未来的规划。我这一走,不知道啥时候能有机会和他们说呢,趁着回来就给办了。”
苏奶奶不懂规划,但是知道是队里的大事儿,“那你慢慢吃,不着急,让他们等着。反正都闲在家里没事儿干的。”
闲着没事儿干的社员们早就等在队里的广场了,也不嫌这外面冷。
大家还帮着苏青玉搭台子,让她待会儿站在上面讲话。队里的电工则开始把讲话的话筒给弄到外面来。
等苏青玉来的时候,准备工作已经做好了。
就等着她上台发表讲话了。
看着苏青玉来了,苏家屯的社员也热闹起来了,各个都眼神热乎乎的看着苏青玉。
苏青玉就在这万众瞩目中上了台,拿起话筒试了试音,笑着道,“各位社员同志们,快一年没见了,这一年过的咋样啊?”
“好着哩。”
“吃得好穿得好。”
“都挺好。”
下面乐呵呵的叫着。
苏青玉笑道,“过的好就好,说明我们干部同志们干的好,社员同志们又勤劳工作了一年了。今年也是我们丰收的一年,小红旗向全国发展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吧,”
“知道。”
这次大家异口同声,苏青玉回来之前,他们就谈论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