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零做知青-第1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老师笑了; “可别说温暖了; 这大热天的可热死了。”
苏青玉道,“老师,咱有经费吗,要不让学校再熬点凉茶吧; 就在大门口大棚子,学生们进门了,能有口水喝。”
金老师赞同道; “这个可以; 凉茶没什么成本。”
“咱要是能去外面弄一辆公交车就好了; 直接在车站一起拉人,就不用学生们这大热天里来回的跑了。”
这可不是他们入学那会儿,春光明媚不冷不热的。
其他老师笑着摇头。
倒不是舍不得这个钱; 学校确实也没什么钱,这才刚恢复呢,要给老师们补发工资,要修缮学校,确实用钱的地方也多。可是要能租车也拿得出来。
问题是没车租啊。
公交车那都是要跑路线的,哪里租车?
苏青玉叹气,还是太困难了,这要是以后,学校都有豪华大巴车当校车的。
可不用这么艰苦了。
不过困难是困难,总要想办法克服。
苏青玉包揽下了学校内部的接待工作,采购凉茶,安排食堂烧茶水之类的,以及在外面去借小板车。这种车一般单位食堂都有,之前是找学校食堂借的,这次因为要做好,数目肯定不够,得从外面借。
好在她有万能小本本,认识的本地学生联系方式都有,让本地的,家里是单位领导的帮着借,资源凑在一起之后,这小板车就够了。
招生办公室电话也由着她用,几个电话打出去,事儿就安排好 。
只要等学生们回学校了,就可以给大家安排工作了。
苏青玉没等来学校其他学生来学校,倒是等到了元华集团来搞捐赠了。
因为苏青玉之前给元归做过翻译,而且这事儿也是她从中撮合的,所以老师还特意通知了她,让她一起接待一下。
高校长他们还挺意外的,因为原本以为这位是要等开学之后了,结果这会儿来。
不过也好,开学之后还有一阵子忙呢,这会儿速战速决的好。学校这次也很重视,毕竟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接受私人企业捐赠,而且人家好像答应的要捐赠不少呢。
元华集团来的这天,学校几个领导也是亲自迎接的。
互相之间说了一番客气话,元归就一脸感慨道,“自从那次参观学校之后,我回去之后就感慨万分,我的爷爷也觉得我们华国的学生应该在最好的教育环境里学习。我们虽然没来得及参与建设学校,但是可以帮助修缮。所以这次,我们准备捐赠一百万,用于修建图书馆,置换实验器材之类的。希望贵校能够接受。”
一百万!!!
饶是这些校领导也是接触过大数目的钱的,这会儿心都抖动了一下。
这一百万可是白白的个人捐赠啊,可不是国家批的公款。
这对于个人来说,是多大的一笔钱了,这就捐了?
苏青玉都眼热了。
一百万,这要是用于农村建设,在这会儿能建个新农村出来了。
这元先生太有钱了。
校领导们热情的和元归握了握手,“我们代替全校的师生,感谢元华集团,元先生对我们的支持与贡献。等图书馆建好之后,我们以元华的名义命名,就叫元华楼。怎么样?”
元归道,“这,不必了吧。”
“必须的,元先生对我们的贡献,是必须让师生们铭记的。”
这些校领导们一辈子醉心于学术,还真不搞虚的那一套。
都觉得人家拿了那么一笔钱不能白拿,这名声还是得宣传一下的。
元归压下嘴角的笑容,“那,我就不拒绝了。”他觉得这话说的还不够完美,应该用一句别的话来代替。以后还是要多学习华语知识。
苏青玉发现元归还挺吃这套的样子,琢磨着以后要是以后让元归去修路,直接取名叫元归路,不知道他乐不乐意。
喜欢名声好啊,那可太容易了。
等捐赠仪式之后,校领导们还准备请元归吃饭。
元归笑着拒绝了,表示还要回去照顾家里中风的长辈们。
校领导们也就不多留了,送他离开。
元归也客气的没让送,自己坐车出门。苏青玉作为临时接待的翻译也趁机和元归打招呼。
“元先生。方便上车吗?”
“啊,苏老师啊。当然可以。”元归突然一愣,没想到她会跟过来,一脸疑惑道。“今天要上课吗?”
苏青玉进车坐好,笑着摇头,“不用上课,我是特意来感谢元先生的。您这次可真是为我们做出大贡献了。”
元归一本正经道,“钱财乃是身外之物……我用的没错吧。”
苏青玉笑道,“没错,说的太对了。您这种视金钱如粪土的品格,太符合一名党员的要求了。”
元归笑了笑,“我的入党申请书并没有被同意。”
“迟早的事儿,不过我倒是有些建议,没准能给您入党多几分帮助。”
元归眉头一挑,“哦,怎么说?”
“这种捐款的大事儿会为您带来巨大的名声,但是吧,入党是讲究群众基础的。就比如我,当初入党就是受到我们生产队的人民群众支持。您现在需要一些群众基础,但是太刻意的去做,就显得嗯……你知道的,我们最好顺其自然点。”
元归嘴角弯了弯,“对,顺其自然。”
苏青玉笑道,“您这不是刚从学校出来吗,正好,我们学校最近在招生,情况十分艰苦。您知道吗,所有外地来的学生下了火车之后,只能自己坐车从车站来学校。我们学校倒是想租公车,可是没找到。唯一的一辆校车太小了,容纳不了几个学生,还费油。我们学校领导十分节俭……”
元归听明白了,伸出食指,“懂了。”
苏青玉抿着嘴微笑,“两辆大巴车,到时候我们横幅一拉,写上元华的名字。来回这么一开,路上多少群众看到啊。这既是群众基础。”
“苏老师你不愧是经济学高材生,果然很有能力。”元华夸赞道。
“过奖了,我只是急人之所及……就是提出一些别人需要的意见。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元归笑着点头,“当然有帮助,以后如果我入党成功了,一定请苏老师吃饭。”
“元先生客气了。”苏青玉稍微有点心虚,但是吧,她觉得虽然自己忽悠了人,但是也不算骗人。最起码元华的广告是打出去了。
您老不是要好名声吗,咱也成全了。
车子绕了一圈,又把苏青玉给送回学校门口了。
小章坐在副驾驶上面,嘴一直张着,就是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先生,她以后真的会成为您的助理吗?”
他怎么觉得自己斗不过此人呢。这要是竞争,连先生都能被说服,他还怎么争啊。
元归道,“不,以前是助理,我现在觉得她稍微锻炼之后,可以作为高层管理。以最小的付出,赢取最大的利益。她很聪明。”
小章张了张嘴,实在不知道怎么说了,这还没任职呢,就升职了?
“就是不爱钱……”元归皱了皱眉头。
他第一次见到钱不能解决的人。有些难办。
苏青玉可没这么多想法,得到元归的承诺之后,下午过两天车就能到位了。
司机和油都是配好的,直接用上。
苏青玉回去就和招生办老师汇报了这事儿。
金老师惊讶道,“这位元先生也太好了吧,”
苏青玉道,“这是一位希望入党的好同志,他知道我们的困难之后,就提出帮助我们。不过我建议为了感谢,到时候车上贴上红字,感谢元华集团赞助。”
“那当然是要感谢的。”金老师高兴极了。
在这一穷二白的时候,能够得到帮助,那就如同久旱逢甘露一般了。
必须感谢。
过了两天,车次果然到位了,还是新车,一车能坐三十多人,到时候轮流拉,新生们可就舒服多了。
临近开学前五天,苏青玉宿舍里的人都来了。
连外地的张娟他们都来了,都分享了自己带来的土特产。张娟这次带回来一堆吃的,都是她婆婆亲手做的,说是感谢宿舍的人照顾张娟。还让她得了个工作。能在学校吃饱饭。
“你婆婆也太客气了。”苏青玉吃着张娟带来的麻花,边笑道。
“我婆婆说,该感谢的要感谢,不能觉得理所当然。”
牛芳也笑道,“你这说的我都羡慕了,希望我未来婆婆也这么好。”
李乐乐立马道,“啊,让张娟你问问她婆婆有没有其他儿子。”
“去你的。”牛芳红着脸拍她一下,都笑了起来。
苏青玉道,“行了,赶紧吃,吃完了安排工作,这次新生接待工作大家任务重。”
“好嘞。”
李慧云她们看着苏青玉这边和谐的氛围,羡慕不已。特别是听到还要接待新生。
于是鼓起勇气道,“苏青玉,我们能参加吗?帮忙干活。”
苏青玉看她们一眼,笑道,“当然能,但是如果干的不好,可要批评的。”
“我们会好好干的。”
李慧云高兴道。
牛芳她们倒是也没提出反对的想法。多个人干活当然好。
而且她们对之前的事情也释怀了。自己变得优秀了,让那些以前看不起自己的人,都只能高看一眼。
就比如现在李慧云她们还主动凑过来呢。
这次新生迎接工作,京大各方面都安排的很好。
特别时候去车站接学生的,可让其他院校都眼热了。
一听还是人家自己借的,帮助京大解决新生迎接工作的。
有了车子接送,也不用学生们一个个的往学校领了,而是等车子坐了大部分的人,一起拉回去。学生们自己也舒服。
至于学校里也安排的好,有专门的拉行李的队伍,有专门指路的,有专门给人供应凉茶的。
安排的有条有理的。
苏青玉今年不用给人搬行李了,而是帮助招生办,给这些帮忙的学生发饭票。
忙了几天,直到开学前一天,新生迎接工作才圆满完成。
也是这时候,苏青玉她们发现,自己宿舍少了个人。林佳华一直没来学校报到。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三更,十点半。
第201章
没办法; 这人平时存在感实在太低了; 大家这几天忙的脚不沾地的; 还真没人注意谁来没来。
但是现在发现了; 也不能不管,毕竟是一个宿舍的; 万一出事儿呢?
牛芳就将名字报给了宿管老师了,让宿管老师上报,然后学校就可以根据联系方式,联系家里问清楚情况了。
李乐乐他们倒是挺乐观的,“明天才开学呢,没准明天来了。她不是也是本地的人吗?”
苏青玉嗯了一声; 心里就有些嘀咕; 就算谈恋爱了,也不至于连学也不上吧。
第二天正式开学,林佳华也没回宿舍,苏青玉她们也没办法了; 毕竟已经把名字报上去了,其他的也做不了,干脆安安心心去上课。
第一节 课还是辅导员给他们讲事儿的。大家好久没见到辅导员了; 还有些想念。
辅导员李老师抹了一把头发; 笑道; “同学们,好久没见了,可想我了?”
班上学生顿时爆发出一阵笑声。
“笑什么; 我对你们可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啊。”
班上同学又笑了,觉得老李这学期变得接地气了,还有些不正经。
结果李老师严肃道,“笑什么,不觉得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个词很熟悉吗?”
“……”班上顿时一阵宁静。
李老师背着手走来走去,“还有很多词儿我都知道呢,想不到啊,你们学经济学的,文采挺不错。”
几个男生涨红了脸。
李老师拍了拍桌子,“知道吗,你们期末考试,我就知道这些了,为了让你们过个愉快的暑假,我忍了一个暑假。说了多少次了,在学校里以学业为主,别整天想着处对象。到了单位,还能找不到对象?就算找不到,组织上也能给你们介绍。”
立马有学生道,“不想给组织上添麻烦。个人问题个人解决。”
班上学生们顿时忍不住笑了。
苏青玉咳了咳,“听老师讲话,别插嘴。”
转头又和李老师道,“李老师,要不,咱开学第一个辩论,就以,大学期间应不应该谈恋爱为辩题,让他们辩论一番?”
李老师双手一拍,“班长这提议好,可以,就辩一下。让你们自己好好思考应不应该处对象。还偷偷摸摸的搞的见不得人,也不怕委屈了人家女同学。”
好几个女学生脸也红了,还瞪了眼班上的男同学。
都怪这些没节操的男生。
又有学生问道,“那,要是辩论出来应该谈恋爱呢?”
李老师道,“在我这里没这个结果,输的人洗一学期厕所。给卫生叔叔阿姨减轻负担。”
“……”
等辅导员走后,大家都围着苏青玉找解决办法。
大家都是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