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七零做知青-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牛芳笑道,“我这个老大姐也不能占着年龄便宜了,得学。”
“那咱们就一起努力,团结的力量是巨大的。”苏青玉高兴道。
她知道,自己这些室友都有才华,要不然也考不上这大学,也勤快,看她们手上的茧子就知道了。唯一的欠缺的就是一往无前的决心。这是很正常的,社会环境如此。但是只需要带动起来,她们的能量也是巨大的。
苏青玉希望能够收获这样的一批优秀的同学,室友。成为她未来人生事业上的挚友和伙伴。所以带动她们这事儿也是必然要做的。
用小推车推行李,成了学校里一道风景了。
推车虽然小,但是效率很高,一路上可以帮好些人一起。苏青玉也让其他几个学着互相交换信息。把这一段善缘保留下来。
大学四年,总不至于最后只认识自己班上那几十个学生,那多没意思啊。
选择的基数大了,才能选出更多志同道合的同学。
干完活,中午还能领一张饭票去食堂吃饭,菜票是要自己买的。不过也算是节省了点了。之前来报名的时候,张娟和牛芳都是自己背着粮食来学校换的粮票呢人。
吃完饭之后,又去帮食堂收拾桌椅,勒着袖子清洗后厨。可把后厨这些后勤大师傅和阿姨们给震惊了。
他们还以为大学生都只会念书呢。瞅瞅这干活还挺麻溜,也挺勤快的。
负责炒大锅菜的张大师傅抽着烟,瞅了瞅苏青玉她们。
等活干完了,问道,“明天还来干活?”
苏青玉笑道,“来啊,明天后天都要借车,都来。您不会是嫌弃我们干活干的不好吧,师傅你随便批评,我们改正,可千万别赶我们走啊。”
旁边拜访饭盆和菜盆的阿姨笑道,“干的这么好,谁赶你们走啊。借个车而已,还干这么多活,我们反而还不好意思呢。”
张大师傅道,“倒不是嫌弃你们,就是咱们食堂平时打饭的时候窗口需要个打菜的,本来是想对外招的,你们看看有没有想法。”
听到这话,苏青玉一愣,看向其他人。李乐乐倒是也很意外,张娟满脸惊喜,牛芳也高兴的看向张娟。
苏青玉笑道,“有,有想法,我们想干这活。”
张大师傅点头,“就需要一个人,你们自己商量着办。中午下课之后来打菜,晚上也是的。不耽误学习,就是辛苦。待遇也没多好,我听管后勤的许主任说八块钱一个月。包两顿饭。”
这工资看着少,但是主要是包饭菜啊。而且一天也就只干那一点时间。
苏青玉他们来上学,但凡是大队和单位开了证明的,证明生活困难,在学校就能领到补贴,但是这个补贴是不给现金的,而是用食堂饭票菜票抵扣,一个月也不多,抵扣标准有的十块,有的十二块,多的十五块。
但是大学生文具生活用品可都是要花钱的。
所以即便学校不要学费,花销依然也是要的。
苏青玉是不需要的,她目前是带薪上学。没错,公社就是对她这么照顾。李乐乐也不需要,家里双职工家庭。牛芳家是县城的,老知青,没结婚,自己有点存款,家里因为她当年下乡,所以也支援生活费。
离开食堂,四人就商量起来了。
苏青玉表示自己学习任务重,还要忙着结交五湖四海的同学,可能忙不过来。
李乐乐道,“我也不行,我拿不动那大勺子。
牛芳道,“也别看我,我一把年纪了还没结婚,想抽点时间,没准偷偷的处个对象。”
张娟搓了搓手,“我可以干。我力气还挺大的。”
苏青玉她们都松了口气,“幸亏有你撑着,要不然咱还不好和食堂交代,他们一片好心,咱拒绝了,就不好看了。”
张娟笑了起来,“我也确实需要一份工作。我婆婆说每个月给我寄生活费。可那都是我丈夫的负伤补贴,我用着不安心。我想赚点钱寄回去,以后还能攒钱,在这边租房子,把我丈夫接过来。”
苏青玉道,“那你先暂时干着,以后咱们找到能赚钱的工作了,再推荐别人干。”
“嗯。”张娟高兴的点头。
觉得青玉说的果然没错,人只要主动一点,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就和这次一样,主动帮食堂干活了,就得到了一份工作机会。
又连续忙了两天,苏青玉她们这招生工作才算忙完。
因为她们干活积极,有分寸,还被招生办的老师给表扬了,并且询问他们过几个月能不能再帮忙迎接一批新生。因为下一批的新生八月底也是要入校的。
干活这事儿她们也没推脱。虽然老师也没承诺什么好处,不过苏青玉她们也不计较这些。
黄老师又问苏青玉,“对了青玉同学,文学系的陈教授来找过你了。你这几天忙,她说让你忙完了,去文学系找她。”
苏青玉道,“陈教授……”
“陈书华教授。”
苏青玉顿时满眼惊喜,“陈老师啊。”
“你记得去找她。”黄老师交代道。
苏青玉点头。
离开招生办,牛芳她们也没问苏青玉怎么认识陈教授的。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事儿。总不能自家亲戚是谁都往外说。
苏青玉倒是没啥不好说的,就和他们说了陈教授的情况。
张娟闻言,眼睛一红。
牛芳拍了拍她的肩膀。又对苏青玉道,“那你现在要去找陈教授吗?”
苏青玉笑道,“这样太突然了,回去准备点土特产带过去。”
晚上,苏青玉就清理了一下自己带过来的东西。
弄了两份晒干的野山菌。这都是她备着送人的。在队里来说不值钱,可拿在城里来却也是个稀罕物。
但是又不会显得扎眼,也拿得出手。
她收拾东西的时候,另外那三个本地的学生时不时的看向她。
还总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人就是这样,有些慕强心理。
苏青玉长得好,性子也好。而且这三个学生还看过她上的报纸,知道是个名人。这几天又带着张娟他们帮学校做事,新生生活过的风风火火的,反观她们这些本地孩子,除了在寝室待着,就是在学校里转。她们心里就有些纠结了,想跟着苏青玉结交一下。
毕竟一个寝室的,也没什么矛盾。
她们对于其他人也不是多嫌弃,只是之前看不上张娟,继而对和张娟关系好的人也就远了几分。
所以这会儿她们就想把苏青玉拉入自己的阵营里面来。
之前苏青玉她们几个总是同进同出的,没什么机会。这会儿见她收拾东西准备出去了,就也跟着出去了。
牛芳看了眼,摇着头笑了笑,继续看书。
外面,苏青玉准备去找陈教授,就被人喊住了。
回头一看,是她们寝室那三个和她们不大和的本地学生。
这个扎着短马尾的叫李慧云。
苏青玉回过头来看了眼,也没意外。这几天她就感觉这几个人一脸想说话又没说的样子,她也没理会。对于这种性子不大友好的舍友,她从来不会主动去招惹。她一向认为,解决任何矛盾,最好的办法就是自身强大,当她们必须仰望自己的时候,什么矛盾都是小事儿了。所以她在宿舍里也不急着去解决什么宿舍矛盾。
她道,“有事儿吗?”
李慧云尴尬的动了动嘴唇,“苏青玉同学,我觉得我们都是一个寝室的,你对我们有些误会。”
苏青玉道,“什么误会?”
“……你知道那个张娟同学的情况吗?”
“知道。”苏青玉点头。她觉得该知道的都知道了。
“她那样的成分,而且家庭还是那样的家庭……”
苏青玉皱着眉头道,“什么成分不成分的。”
“你不知道啊,”李慧云惊讶道,“她家里原先是臭老九,为了换个成分,她才嫁给她丈夫的,要不然她为什么会嫁给一个残疾人呢?”
作者有话要说: 八点见。
第182章
李慧云家里是干部家庭; 是那种具有极左思想的干部。所以她长期受到的教育就是对于阶级敌人要远离; 要斗争。
所以在知道张娟的情况之后; 她很不喜欢。
牛芳她们只以为她是瞧不起张娟家里穷和结婚; 但是实际上更重要的是她的成分,以及她为了掩盖成分嫁人的行为。这简直就是打入了社会主义阶层的阶级敌人。
李慧云又道; “她还用婆家的东西去帮助她在农场接受改造的父母。这是挖社会主义的墙角。”
苏青玉木着脸道,“你怎么知道的。”
“她自己说的。”
苏青玉猜测可能是刚来学校,张娟一激动,就和人交了底了。
当然说法肯定不是这么说的,她自己脑子里稍微整理了一下,加上平时张娟言语里对婆家的重视; 她也猜出几分了。
也许是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里; 张娟家里出了事儿,在局势复杂的情况下结婚了,得到了婆家的帮助。所以张娟对婆家还是很感激的。她也不觉得这是见不得人的事儿,在和同学们说起以前的事情的时候; 毫不避讳。
苏青玉想起了自己。小学和初中,有哥哥姐姐们保护,谁也没法欺负她。上了高中; 她的成绩在那个小县城一骑绝尘; 更没人会说她坏话。人生唯一一次的打击也是在大学。
被人背地里说闲话。孤儿、没爹妈、靠着村里人养大的; 读书都是靠着村里人接济,还买了新衣服,怎么有那个脸?
这本来也是事实; 但是从那些人的语气里,她听出了很不一样的情绪。
当然,后来她也感激这些人对她的打击,让她迅速成长起来了。村里人只能护着她一时,未来的路,她要比别人走的更艰难,所以要更勇敢,更努力。
“苏青玉,我知道你上过报纸被表扬过,你当过干部,应该很有阶级立场。”
苏青玉严肃道,“李慧云同学,你完蛋了。”
李慧云:“……我,我怎么了?”
“你知不知道你很危险。”苏青玉严肃的看了她一眼,背着手就走。
李慧云赶紧追上去,“我怎么危险了,我爸妈都是干部。怎么危险了?”
“还是干部?那就更危险了。”苏青玉严肃,“你现在别和我说话,我可不想被你连累。你自己好好反省吧,我不会去举报你,但是你说过什么,做过什么,自己心里清楚。”
她说完加快步伐,这次走的十分坚决,连李慧云都跟不上了。
李慧云:“……”
其他两个学生从宿舍跑出来找她,见她发呆,就问道,“怎么了,你们说什么了,她什么意见啊?”
“……她说我很危险。”李慧云一脸莫名道,“我哪里危险了。”
其他两个女学生都摇摇头,其中一个齐耳短发的女生道,“要不,要不以后别这样了,就这么处着吧。”
李慧云道,“可是我得知道她为什么要那么说啊,我好说歹说的和她说话,她也不能吓唬我啊。”
关键是她自己心里特别发毛。
“真是的,她凭什么这么吓唬人啊。”
李慧云不高兴的嘀咕。
苏青玉还就是吓唬她的,而且她深信自己这吓唬人也是有理有据的。只不过先故意不和这李慧云说清楚,让她自己先担心一段时间再说。
她对于李慧云这种不知道人间疾苦,抬着眼皮子看人的人,也不是很喜欢。
所以已经把她们放到工具人的行列里面了。朋友是不可能了。
大学这么多有为青年,干嘛要选这样的人啊。
如果不是一个寝室,她甚至连吓唬李慧云都不准备的。
一路高高兴兴的,苏青玉就到了文学系的办公楼了。
得亏了这几天给学校帮忙迎接学生,她和牛芳她们几个把这学校都给走遍了,混熟了,可能比一些不爱出门晃荡的老生都要熟悉这学校了。
到了办公楼楼下,她就楼下的门卫问路,问陈书华教授在哪个办公室。
门卫大叔这几天也看到苏青玉经常帮助其他学生指路找院系,知道是给学校办事的学生,所以也很信任她,给她指了路就放行了。
苏青玉高兴道了谢,就往楼上跑。
作为老教授,陈教授有自己单独的办公室,这会儿正在忙着整理教案。
因为明天就要开始开学了,她好多年没有站在大学讲台上,很担心自己讲的不够好。
她又想起苏家屯的讲台了。
想起了那里的学生们。
苏青玉敲了敲门,“陈老师。”
陈教授闻言,抬头看过去,扶了扶自己的眼镜框,看清楚门口的人之后,高兴的站了起来,“青玉,苏青玉书记来了。快进来。”
苏青玉笑了起来,“老师,你可别喊我什么书记了,我现在是你们的学生。”
陈教授笑道,“这称呼还比较亲切。我一喊着,就想起了苏家屯了。你们这次考的可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