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七零做知青 >

第151章

穿越七零做知青-第151章

小说: 穿越七零做知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前就有人用饲料喂过了,因为没有对比,他们自己也不懂到底是有没有效果。现在队里给了对比了,效果就明显了。
  好些养了猪的人家,赶紧在家里找稻子和麦子,以及玉米之类的去换饲料。
  因为不拿现钱,用粮食换,大家也舍得。
  大袋的往家里扛。
  养猪场的张明同志在晚上的养猪课程里面也和大家说了,喂饲料可以不用全用饲料喂,掺和着喂也行。这样也可以营养均衡。
  队里的社员们心里嘀咕着,这年头猪吃的都比人好了。还营养均衡呢。他们这些人都营养不良了。
  队里的饲料宣传工作压根不用苏青玉操心,反而是往外面宣传的事儿要做。
  毕竟之前搞分厂的时候就说好了,分厂要在宁安地区搞起来。
  这第一个月苏青玉自己也是在电话里和高厂长说了,要在本地实验完了之后,才能拿出去宣传,这样有理有据。方便推广。
  现在实验完成了,宣传工作也得做起来了。
  这事儿是苏卫民做的,他也是天天往外跑,苏青玉也没问他干的怎么样。
  这会儿厂里要行动了,苏青玉就把他给叫回来问了。
  苏卫民道,“没问题,一点问题都没有。”
  苏青玉道,“啥叫没问题,具体点。”
  苏卫民笑了笑,“你说说,靠我吧,那不好办啊。我呢,就拿钱买了点礼物,找了些认识的人,让他们在队里帮着吹啊。他们日日吹夜夜吹,找到机会就吹。现在远的不说,咱红旗公社的队里社员们是知道饲料是个好东西了。”
  苏青玉诧异,“你还挺大方,还自己掏腰包?我和你说,这是你自己的事儿,厂里可不报销。”
  “规矩我懂,我不在乎。”苏卫民嘿嘿的笑了,他自己找会计帮忙算了,要是能够卖出多少饲料,他能拿多少钱,所以最后他还是赚了的。
  苏青玉道,“光吹没用啊,得买。”
  “对啊,我让他们帮我卖,卖出十块钱的饲料,我给他们五毛钱。他们吧,有点怕,说要等咱队里养猪情况出来之后才敢真的帮着卖,要不然一个队里的,出事了他们跑不了。”
  苏青玉点头,“这是对的,虽然咱也想卖东西,但是咱得对人负责,有理有据的。才能让人安心。”
  她说着,也对着苏卫民竖起了大拇指。
  她可发现了,她这二哥是个人物啊。
  苏卫民道,“现在咱队里这有数据了,我更好谈了,准备再把这附近的公社跑一跑。”
  苏青玉关心道,“你别的公社有熟人吗?”
  苏卫民得意道,“我没有,别人有啊。咱这就和一条网一样,总有离得近的,你传我,我传他。我和你说,就咱这地界儿,咱可以随便跑。”说完之后又故意叹气,“当然了,就是效果会差点,毕竟人家和咱不熟悉,这中间缺乏点信任,你也不让我坑蒙拐骗。”
  苏青玉指了指门外,“不是我不让,是外面的人不让。你要是被人抓了,那可不是我保得住你的。”
  苏卫民抓了抓脑袋,“行,我也就说说,可没那个胆子。反正我尽力了。能卖多少是多少。不过社员我倒是能吹吹,那些干部啊,还有啥公社养殖场,我是不敢去的。没那么大能耐。不过妹儿,真正的大头可是那些养殖场呢,农民还真是很少舍得花钱买猪食的。你看咱奶都扣扣索索的买,边喂猪还边要骂骂咧咧的,说人不如猪。你说猪也没求着她买啊,人家猪还不想长肉呢。”
  苏青玉噗呲一声笑了,用文件拍他一下,“可别让奶听到了,她老人家得把你扔去喂猪。”
  虽然苏卫民说的这事儿好笑,可是这也确实是个事儿。
  实在是农民同志确实穷。
  穷到明知道这样喂猪会多赚点儿,心里也会舍不得。
  而且这种零卖的方式来钱慢,还是要靠着县里的养殖场,甚至是地区下面其他县里养殖场。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哒。明天见。


第154章 
  苏青玉还是决定现在公社进行推广; 先把这窝边草吃一口; 再对外扩张。
  因为还在修路; 苏青玉也不乐意绕远路; 干脆自己步行去公社。路过正在新修的路,已经修了很长一段了。之前修的一段已经干了; 不过也没人在上面踩一,沿途也有人在巡视,生怕被不长眼的人在上面踩一脚。
  修路的社员们看到苏青玉的时候,热情的打着招呼。
  苏青玉看着这大热天的,让负责这工程的苏小六去找食堂那边熬点凉茶,可别中暑了。另外看看队里有没有种西瓜的; 收点回来; 或者去别的队里收也行,给大伙儿吃点水果。
  没工钱,但是也不能亏待人。
  苏小六立马道,“书记; 都安排了,我还给他们安排了绿豆粥,还加了糖呢; 可甜了。咱可不会欺负自己人。西瓜回头咱也去收。”
  苏青玉顿时笑了; “小六哥; 干的好。”
  苏小六咧着嘴高兴的笑。
  他知道青玉这人对社员好,所以他觉得对社员好肯定是没错的。当干部的一心为了自己的乡亲,总不会错的。
  要是现在公社不让青玉当领导了; 队里社员就不会答应。
  苏青玉到了公社没去找何书记,直接找的吴主任。
  吴主任看到她还有点怕,“公社给你们修这路,可是对你们好的不能再好了,你可不能开口了。”
  苏青玉摸自己的脑袋,“我现在这名声这么坏啦?见着我就和洪水猛兽一样的。”
  吴主任诚恳道,“哎,确实有点像。”
  苏青玉:“……”
  吴主任教育道,“小苏啊,其实你还是太年轻了。当时我就想提醒你的,组织上说要给你们支持,那是一片心意,你也不能让组织上为难啊,你这路是修了,可以后公社肯定不会再给你们什么支持了,幸好何书记他们心眼不小,要不然你都得受到影响。”
  苏青玉笑道,“那还不是因为我知道公社领导好。而且就算受影响,该争取的咱也要争取。我一个人被批评,被处分,但是只要能修一条好路给我们队里人走,我也愿意接受处分。”
  以前收养她的干部,为了给村里争取扶贫基金,那也是跟多少村子争啊,天天去镇上财务部门站岗受人白眼。早上揣着个馒头就出门,晚上才回来。
  “你说说你……”吴主任不知道怎么说了。苏青玉这思想确实好。但是太年轻了。每个领导有每个领导的脾气,你不知道变通,以后总会吃亏的。
  他确实觉得苏青玉很难得。一个年纪轻轻的女同志干出了这么大的成绩,他希望苏青玉以后前途光明。
  “其实吴主任,我知道你担心,但是你真的不用担心,我其实也是看脸色行事,我知道领导们都好,所以才敢开口的。”
  吴主任笑了笑,“哎,行吧,你还年轻。就算被处分啊,也算是磨一磨你的脾气。对了,你今天来做什么啊?肯定不是要东西的吧。”
  苏青玉道,“不是要东西的,我是来送东西的。”
  吴主任道,“送啥啊?”
  “我们饲料厂不是开工了吗,本着对人民群众负责的原则,我们还专门在自己的养猪场里进行试验了,经过比对之后,发现吃饲料的猪确实比没吃饲料的猪要长的更快。一个月多长几斤肉呢,把成本算进去了,也还是能赚一半的。就想着给公社养猪场送点,也算是感谢你们为我们修路了。”
  吴主任惊讶,“白送,不要钱?”
  苏青玉点头,“先送两百斤,你们喂猪吃吃看。要是好,你们以后也捧个场。要是觉得不好,那就不用管了。”
  吴主任笑道,“你们挺大方啊。听说你们猪饲料两毛一斤?两百斤也是四十块钱了,咱这一个月工资都买不到。”
  苏青玉笑道,“给自己公社用,咱也不说钱不钱的了。用得好就行,要是用得好,公社也找我们买,咱不说别的,吃了肯定比不吃要长肉多,而且长得快。我琢磨着我们以前得一年出栏的猪,现在半年就能出了。”
  “饲料真这么好?”吴主任惊讶道。
  苏青玉道,“吴主任,咱要相信科学,这机器干活就是比人做的快,这饲料既然生产了,肯定是有他的好处。咱也做过实验了。确实好,我们今年还准备扩大养猪场。有了这饲料厂,我相信养殖事业是可以扩大的。咱土地也不如人家肥沃,就得多想办法赚钱。”
  “说的也是。”吴主任深有体会,红旗公社,不应该是宁安县,太尴尬了。
  “你还不知道吧,现在大伙儿都在学你们去外面找单位支援开分厂呢。咱队里别的大队也找人了,可是没成功。何书记也去过县里了,也没成功。这不,听和书记说,县里孙书记也是去市里找单位了,没找到。这也是为啥何书记咬着牙给你们修路的原因,他觉得你们挺不容易,也挺能干。”
  苏青玉闻言,就道,“县里要引进啥性质的厂子,怎么被拒绝了呢?”
  “服装厂,孙书记的意思是,去找大厂开分厂,他们名头大,衣服好卖。咱县里服装厂生产的衣服,卖的不大好,有钱的看不上,没钱的买不起。可人家大厂也看不上咱这小地方啊。”
  苏青玉也了解这个时代的情况,这要是在前些年,连布料都不好买的时候,县里服装厂的衣服倒是不怕没人买,反而供不应求。但是这几年国家新型布料也出现了,大城市的服装供应也多了起来了,小型厂子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甚至在未来两三年改革开放后,很多国营小厂因为经营不下去,不得不倒闭,最后变成被私人承包成了私营厂子。
  说起服装厂,苏青玉手还真有一条关系。
  当初她下乡的时候和李小娟换了地儿,她把好的农场名额让给了李小娟。而李小娟的爸,就是海城最大的服装厂的车间主任。
  因为她下来之后没有准备发展服装方面,所以就没用上这条线。
  她倒是有心给县里牵个头,帮着县里发展做点贡献,但是也不能确保能不能办成。所以干脆没说,只把这事儿记在心里了。
  和吴主任约定了去大队饲料厂拿饲料的事儿之后,苏青玉就回队里了,也没去找何书记和朱社长。这两位刚付出了心血,可不能去刺激他们了。
  回了队里,苏青玉就找苏卫民了,让他去和其他大队宣传一下,现在红旗公社养猪场都找他们拿饲料了,这说明饲料好。而且县里也在用。
  苏卫民道,“你这出去一趟,这就谈成了,县里也谈了?”
  苏青玉摇头,“我可没这么大本事,我给红旗公社送了两百斤饲料,准备再往县里再送两百斤。”
  苏卫民:“……”
  他咋不知道他这精打细算的妹子什么时候成散财童子了。
  苏青玉道,“放心吧,肯定不白送,东西好不好,他们自己用过就知道了。而且主要是为了让他们打广告。让人知道,连县里和咱自己公社都用了,说明肯定东西好。告诉社员们,跟着组织走准没错。”
  苏卫民也是聪明人,听到苏青玉这么一说就明白了。
  社员们对外人的肯定是不信任的,但是如果说县里咋样咋样的,那他们肯定信了。还会跟风学。
  苏卫民兴奋道,“我懂了,这就叫做舍不着孩子套不着狼啊。咱有底气了,你放心,这样一来,我保准买的人更多。”
  苏青玉道,“别吹牛了,我看结果。条件都给你们搭好了,你们可不能浪费了。”
  “行。”
  苏卫民兴匆匆出去发展开拓市场了。苏青玉则翻出自己的小本本,拿起来打了个长途电话。
  电话是打给海城西区服装厂的。
  经过转接,才终于找到了李小娟的爸。
  “李叔叔,你好,我是苏青玉,小娟的同学,你还记得我吗?”
  “苏青玉啊,”李爸立马就知道是谁了,这可是和他闺女换地方的好同学呢。
  当初他塞了钱,人家都没有要。
  “我当然记得啊,当初我家小娟那事儿多亏了你了。她现在在那边当上农场小学老师了。你过的怎么样,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啊。”
  苏青玉笑道,“小娟过的好就行,我也没什么困难,这边老百姓都很淳朴。就是有些事情想找李叔叔咨询一下。”
  李爸立马道,“什么事情呀。”
  “李叔叔,你们这样的大厂,如果要开分厂,会考虑哪些情况啊。有可能考虑我们这样的县城吗?”
  “开分厂?这个我可不是很了解,这都是厂长他们的事情。不过你们那县城肯定不会的,再差也要去市里。你也知道,开厂子都要考虑交通这一块的。另外就是地域也要考虑,买衣服的一听是大城市的,心理上都会觉得好。怎么,你们想搞分厂?你不是在大队里干活吗?”
  苏青玉笑道,“是我们县里有这个需求,所以我帮助打听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