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七零做知青 >

第146章

穿越七零做知青-第146章

小说: 穿越七零做知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副厂长和刘副厂长:“……”这简直一针见血,直接插他们心窝子上了。
  两人对视一眼,还是张副厂长叹气,“行吧,四六就四六,但是管理权……”
  “发展方向按照总厂,但是在具体管理上面,还是由我们苏家屯决定。管理人员你们可以安排。”
  简而言之一句话,你们可以管,但是最终管理权归苏家屯。
  谈到这一份上,再扯下去也没意思了。
  年轻人当家就是这个不好,不好讲话啊。
  两位领导也是第一次搞这个。他们只能心里安慰自己,好歹管理方向是一致的,也能说得过去了。先进行试验再说。如果效果不好,到时候就撤厂,效果好,他们也可以在其他地方实行这个模式,一个苏家屯小厂不值一提。
  “好,就按照这些来谈。”
  见张副厂长表态了,苏家屯大队的干部们脸上都露出了笑容,心里也松了口气。
  接下来就是拟定细节了。
  拟定细节的时候苏青玉倒是没那么多要求了。除了之前的管理权和分成之外,苏青玉又谈到了帮助总厂普及饲料的事情。
  我们的销售人员如果接到了单子,我们自己生产来不及,直接从总厂发货,那么这销售的订单里面的利益,再扣除成本之后,苏家屯要占四成。
  张副厂长道,“你们就动动嘴皮子,我们负责生产和运输,最后还得分你们四成?”
  苏青玉和他分析,“要是没这四成,厂里同志也就没那份心思了。其实我觉得你们大可不必纠结这四成,因为如果我们真的到这份上了,那说明这边市场非常大了,你们大可以自己派人过来谈了。那给我们分几成,也没啥意思。这四成与其说是给我们的红利,还不如说是吊在我们这边饲料厂同志面前的一根胡萝卜,看得见吃不着,还白白给你们卖力气。这是为你们好。”
  “……”
  两个厂长都想笑了。瞅瞅这说的,他们是不是还得感谢苏家屯呢。
  要不是苏家屯在前面争的那么厉害,他们这会儿还真要信了。
  当然,两人也知道,现在的人可不比过去的工人了,没那份无私奉献想心思。都开始磨洋工了。如果没好处,这边分厂的同志估摸着吃饱了之后也要磨洋工。
  张副厂长一咬牙,“行,就这么定了。”他到时候还这就要另外安排人过来。
  这个谈妥之后,又谈到了后续的机器和技术支援。
  按着苏青玉的要求,但凡是饲料总厂可以选择是否继续无偿支持分厂的技术和机械,如果后续不支持,苏家屯自己购买了机械,那么就要稀释掉之前的分配占比。毕竟是合作办厂,总不能我们一直投入,你们就吃着老本还想占一样的红利啊。
  在这事儿上面,张副厂长和刘副厂长还是有点脸的。也不能白占别人便宜。
  当然,他们对于苏家屯这个饲料厂会做大,也带有一定的怀疑。
  因为如果真的这个地区饲料普及了,需求高了,总厂一定会安排人过来的,到时候苏家屯这小厂还真没什么扩大机会。
  于是张副厂长在这一点也点头了。
  苏青玉笑道,“介于你们的爽快,我们也爽快了。你们只需要出设备技术就行了,至于其他的工人安排、地皮、厂房建设、饲料普及方面,我们全权负责,一揽子全包了,不让你们费一点心思。我们也保证,分配到厂里的年轻人,绝对都是我们队里最优秀的。”
  张副厂长和刘副厂长笑着点头。
  心里想着,城里的知识分子都没啥工作呢,你们农村的同志,不是看不起,是教育方面确实差很多,就算最优秀,也比不上城里那些知识分子吧。
  这也是没选择,要是分厂开在海城,他们才是要在海城选最优秀的工人呢。
  最后就是关于分厂以后撤厂的事情,为了以防一方损害另外一方利益,这个厂子是否停工,得双方一致决定才行,任何一方不得单独提出来。否则就要赔偿对方损失。
  谈妥之后,双方又花了时间重新拟定协议,然后盖章签字。
  协议里还规定了,等协议拿到厂里之后,会让财务部门将之前的货款汇给苏家屯。后续的欠款单也会汇回来,苏家屯就彻底不欠海城饲料厂的钱了。
  协议完了之后,苏家屯的大队干部们心里高兴坏了。
  可算是不欠债了,还能把之前那笔钱拿回来呢。
  失而复得,没啥比这还要让人高兴的事情。
  办好了协议,这事儿还得去公社那边走个过场,证明这是联合办厂。
  何书记他们这会儿才知道苏家屯又搞出这新鲜事儿了。
  这一不留神,又搞个什么饲料厂,还和人家搞联合办厂?
  这可真是稀奇了。
  特别是看到苏家屯和人家签订的协议之后,吴主任都不知道说什么了。
  苏家屯竟然得了这么多便宜。
  白开一个厂子,还能安排社员工作。地皮也不值钱啊,还有那个什么厂房……苏家屯从公社拿砖块,给的是最低的价钱,还拖欠账款呢。
  怎么就偏偏看上苏家屯了。
  别的不说,他们红旗公社比谁差了?
  在公社办好了手续,何书记他们还特地请了这两位厂长吃饭,感谢那他们对农村地区建设的支持。
  张副厂长叹气道,“支持就不敢说了,就是你们这里的同志,可真不好讲话,可真是一言九鼎啊。”
  他这话就带着点抱怨的意思了。
  何书记哈哈笑了笑,“年轻人,没办法,我们平时也管不着。谁让老百姓就喜欢她这样的领导呢?我这个公社书记说话都不一定管用呢。”
  他嘴里这么说,心里却想着,你这么不高兴,你咋还找他们呢?这不是自找吗?
  苏青玉高兴的给大伙儿敬茶,“各位领导,厂领导,这次事情可以说是工农合作的重要事件,我得代表社员同志们敬大家一杯,庆祝这伟大的时刻。我也在这里保证,饲料普及的事情,我一定会尽最大努力来办,绝对让总厂的投入物超所值!”
  大家举杯和她碰了一下,张副厂长道,“那我们可等你的好消息啊,苏书记。”
  “没问题!”苏青玉自信道。
  作者有话要说:  啊啊啊,迟到了……


第148章 
  饲料厂的两位副厂长办完了事情之后; 也不准备留在苏家屯搞什么联合办厂仪式; 就要回海城了。
  对于他们来说; 这还真不算什么分厂; 也就是个小作坊。
  当个试验品而已。
  他们在厂里事情多,哪里有时间在这里耽误。至于安排管理人员的事儿; 也方便,他们直接让周先梅在这边管理一阵子。
  反正也是厂里老干部了。
  周先梅没想到自己这又当上工人了,还当了个厂长,就是这厂子有些破,还在乡下,要是人年轻还好说; 还有干劲。可她年纪一大把了; 就怕生个病交待到这里了,到时候连家里人最后一面都见不到,想想就害怕。就有些不乐意。
  最后协议上一番,就让她在这苏家屯管一年; 一年之后回城,城里还会对她另外做安排,没准还能继续回城里走上工作岗位。
  这才把人给安排上了。
  安排好之后; 吃了饭下午就直奔县城去坐车了。
  苏青玉他们送人上了车; 回来就和何书记他们商量着自己搞活动。“这也是鼓励以后更多的单位来咱们这边联合办厂。”
  何书记这会儿心情也好的; 但是听到苏青玉这话,也有些犹豫,“农民同志还是以种田种地为主; 都当工人了,土地不就荒废了吗?”
  他虽然鼓励苏家屯搞发展,但是一想到公社所有大队都这么干,他还是觉得不踏实。
  苏青玉笑道,“赚了钱,咱加大农用机械使用。节省劳动力。实在无法用机械的活,咱还能请别的队里社员帮忙做。”
  何书记严肃道,“胡闹,那不是雇佣长工吗?把人家社员当长工了。”
  苏青玉道,“啥啊,咱农民同志帮助公社搞基建,不也是这个性质吗。说到底都是为了集体利益,都是为了建设农村这片土地。又不是我苏青玉本人请工人,我也没那个能耐,是我们苏家屯需要人。”
  何书记知道自己说不过苏青玉这些歪理,就笑着摇头,“你们自己看着办,我就说一句,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可不要太着急了。要稳扎稳打。”
  “我明白,您就放心吧,我保准不给公社添麻烦。等赚了钱,我就去买各种机器回来代替人工,社员整天干活我心疼,机器就算累坏了,我也不心疼。我还能鼓励开更多的荒地,种更多粮食。不会耽误种植工作的。”
  何书记听她这么说,心里还挺出动。
  华国的农民同志,确实苦了很多年了。解放前被地主老财主压迫,解放之后为了国家建设那是真的勒紧裤腰带。自己就是种地的,可种出来的粮食都支援国家建设了。
  都是一群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啊。
  “小苏啊,好好干,你要搞什么仪式就打电话,公社能支持的就支持。”
  苏青玉嘿嘿笑了笑,笑的有几分狡黠,“领导啊,那能不能再请县里宣传部的同志来宣传一下,咱们这工农一家亲,工人帮助农民同志搞建设的事儿,这多大的宣传亮点啊。是不是?”
  “行,给你请,可我面子不大,能不能请过来就不知道了。”
  “您出马,那绝对能行。要是县里宣传部的同志连这工农合作都不宣传,那还要宣传什么?我得写信举报他们不干正事儿。”
  “行,你这年轻人,说话也年轻气盛,我尽量给你们请,你自己回去做好准备。”
  得到何书记的保证,苏青玉立马坐上队里的拖拉机回苏家屯去。
  队里人都知道今天这事儿办成了,以后他们也不欠那个什么饲料厂的债了,连之前花出去的钱都要还回来,都高兴坏了。直呼青玉有本事。
  他们也不懂联合办厂有什么不好的,赚多赚少对于他们来说都是赚钱。但是一分钱不用花能赚钱,能给社员们安排岗位,还能让大伙儿用饲料,那这本事可真是太大了。
  苏青玉还没回来呢,他们就在饲料厂前面的广场议论这事儿。等苏青玉回来了,都过来围着苏青玉,打听厂子的事儿,问是不是以后真不用还债了。
  苏青玉笑道,“虽然不用还债,可工人还是要咱们自己养啊。不过咱办厂也主要是为了队里发展,为了社员同志们养好猪,养肥猪,所以啊,花费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饲料真的有用,我们队里已经在做实验了,一个月之后就能让大家切切实实的看到结果。如果效果好,我还是鼓励大家用饲料的。毕竟咱自己人可以不用钱买,用粮食和米糠麦麸换都行。到时候饲料和猪食掺和着喂,猪多养肥几十斤,那不也是几十块钱吗?”
  听听,这全都是一心一意为了大队社员啊。社员们听着心里舒坦极了。
  大队为了他们养猪,都还办厂了,还怕给他们带来损失,先用队里的猪做实验呢。
  这还有啥好说的。要真厚效果,甭管划不划算,也得先支持一波。
  养了猪的社员们立马附和着,就是现在换都成,和队里猪一起做实验。
  苏青玉道,“也行,少换点,先看效果好不好。咱不能对不起自己社员。”
  越是这样,越让人心里亮堂。
  等苏青玉走了,还真有一些养猪的去饲料厂换饲料,也不还多了,就换个几斤,掺和着喂喂。
  苏青玉倒是也不着急卖饲料,她琢磨着饲料厂的事情要好好宣传。
  一是看看以后没准能吸引别的厂子来,二也是让宁安县的人知道,他们这厂子可不是小厂,而是海城饲料厂的分厂——海城饲料厂苏家屯联合分厂。
  前面一个海城,后面一个分厂,够唬人了。
  连夜,她就召集了个会议,给队里人安排工作,饲料厂分厂还是要建起来。这是要统一安排到工业区去,目前这个老厂只是个临时停靠点。
  苏大宝笑嘻嘻道,“这没问题,我建议好好建,反正这次节省钱了。”
  不用还债,之前的钱还能弄回来,他是最高兴的了。
  苏卫国道,“我明天安排人去拉砖,然后安排人挖地基。房子建设可以缓慢点。”
  苏青玉道,“不行,新房建设不能停,不能让社员觉得队里发展就阻碍他们幸福生活。建厂房另外请人吧,给工钱也行。大伙儿下工之后可以去帮着建厂房,也给社员同志增加点收入。”
  张主任道,“你这可真是把他们当宝贝了?又是补贴建房子,又是怕耽误他们房子工期,帮着干活都要另外给钱。”
  苏青玉笑着摇头,“张主任,这都是社员同志们用劳力换来的,他们可没占便宜。至于那些补贴建房子的钱,咱们自己也看到了,用这些钱,咱买了机器扩大了厂房,有了下金蛋的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