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之裕妃升职记-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乾清宫。
正统帝在受了王太医的施针。
玉荣到时,没打扰了一切。
她只是静静的看着,静静的等待。
等着王太医施针结束后。
玉荣瞧着正统帝还是服一些药汤。
“圣上,这般治标不治本,您受苦了。那绣衣卫和暗卫一直没法子寻得良医名手吗?”
玉荣关心的说了话。
对于正统帝的身体?
玉荣真关心。
毕竟,玉荣和儿子们的支撑可是正统帝。
一旦正统帝真有恙,一旦出了大问题。太子上位了?
玉荣哪会有现在的好日子。
这是利益纠葛。
这等纠葛比什么都重。
在利益面前,清清白白的,一眼能看清楚了人心啊。
“请了一些良医名手,那效果一般。倒不如王太医。”
正统帝得承认了,王太医的医术不错。
这些年,也是想法子的请了一些民间的良医。
可效果吗?
正统帝没有瞧出来些什么。
倒是一些偏方的苦头,正统帝尝出来了一些。
“那我一定要厚赏了王太医。王太医为圣上分忧,也是王太医的本事。”
玉荣此时的态度,自然又不同。
知道这一位于正统帝大大有利,这自然要赏,要越加的拉拢一二。
“梓橦一般心意,朕不阻止。”
正统帝笑回了话。
帝后二人谈些话。
玉荣又挪了话题。
玉荣笑道:“我要恭喜了圣上。李妃万寿节诊出身怀皇嗣。今个儿,高采女、魏采女二人也是诊出怀上皇嗣。”
“只是有一件事情,我思考了许久,还得说与圣上听听。让圣上拿一个主意。”
玉荣提了事情。
“哦,何事?”
正统帝挑眉问道。
“高采女、魏采女二人的位份低了些,倒怕委屈了皇嗣。”玉荣就是这般的贤惠。既然要做了贤惠的名儿,肯定还要把态度摆出来。
“我不知道圣上对这二位采女是打算施了多大的隆恩。这不,替二位采女腹中的皇嗣,是求问了圣上跟前。”
玉荣表明了态度。
她会问话,跟两个采女没有关系。
有关系的是二人怀了皇嗣。
“梓橦以为如何?”
正统帝反问一句。
“魏采女居于咸福宫。咸福宫的主位是史妃妹妹。史妃妹妹膝下无嗣。这看圣上是准备让魏采女生下皇嗣后,提拔了魏采女的位份,由得魏采女这一位生母抚养皇嗣。还是由史妃妹妹抱养了皇嗣?”
玉荣说的直接。
她是皇后。
这管理了后宫的一切。
当然,皇后嘛,做事情前还要衡量一下皇帝的意思。
玉荣可是正统帝的脑残粉,这肯定要依了正统帝的想法。
“至于高采女?她与魏采女的身份相同。不过,高采女居住的储秀宫无主位,也要看圣上于高采女这一胎有没有什么施恩的打算?”
玉荣的话更明白。
正统帝思考了片刻后。
他没给了答案。
正统帝笑说道:“依梓橦之意,是提拔二人将来自己抚养皇嗣的好?还是由得高位妃子抱养?”
“生恩养恩,皆是恩。”
玉荣这般回道。
“圣上觉得哪般好,我就觉得哪般好。”
玉荣肯定了自己的态度。
“不过,若是圣上觉得合适,我可得给高采女、魏采女二人提前求了恩典,让二位采女怀孕期间享受了嫔位待遇。”
玉荣这话说的,就有水平了。
怀孕时享了嫔位的待遇。至于生下皇嗣后如何?那是一句话的事情。
是提拔,是冷落,看正统帝的心思。
“那就是暂时二人享受嫔位待遇。其余的打算?朕要看看这二人生下的是皇子?还是皇女?”正统帝的心中,皇子皇女都是他的儿女。
可这打的盘算肯定不同。
玉荣听得正统帝这般讲,当然同意了。
当天下午。
玉荣在乾清宫的御书房里,给正统帝做了替笔。
玉荣已经有一些发现了。
正统帝似乎也有意培养了好。
慢慢的,一些不那么重要的政务奏章,她也会看到了。
至于替笔?
倒也替着批了一些小事儿。
可在玉荣想来,朝堂之上,哪有什么真正的小事?
忙碌了一天。
等着从乾清宫里出来。
这已经过了晚膳。
当天的晚膳,玉荣在乾清宫与正统帝一起用的。
玉荣回了坤宁宫。
正统帝当晚是一个人宿于乾清宫。
接下来的日子。
正统帝留宿于乾清宫的日子居多。
三月,百花开。
又是春暖时。
玉荣心情不错。
此时,她在坤宁宫中,那是赏了殿外的百花开。
一片的花簇,那是摆了盆栽中。
一片一片儿的,看着五彩缤纷,心情甚好。
“娘娘,太医请来了。”
秋兰恭敬的回了话。
“成,让太医给本宫诊一个平安脉。”
每一个月请了平安脉。
玉荣也是一个重视了自己身子骨的人。
好好养生,长命百岁。
在后宫中,活得长久也是一种优势。
“臣参见皇后娘娘。”
“平身。”
玉荣摆摆手。
由得太医起身后。
谢过话,方落坐。
待太医落了坐,拿出脉案。
此刻,秋兰从太医手中接过了一条丝线。
丝线系于玉荣的腕间,然后,太医开始诊脉。
对于太医们的医术,玉荣是信任的。
不肖片刻。
诊脉结束。
太医的神色间,全是笑意。
“恭喜娘娘,贺喜娘娘,娘娘身怀龙嗣,已经两月余的喜脉。”
太医这话一出来,真是让玉荣欢喜。
“好。”
玉荣一个好字出口。
她是真高兴的。
万万想不到,这些年了,她又怀上了孩子。
这一个孩子是玉荣正式册立皇后,怀上的一胎。
她当然是重视了的。
“秋兰,赏。”
玉荣吩咐了话。
秋兰听了玉荣的话,当然应了诺。
赏,自然不光是太医。
对于坤宁宫的所有宫人们。
玉荣也是发了话,人人皆有赏。每一个宫人,皆赏了两个月的例钱。
至于报喜儿的宫人。
这会子,有的是小黄门乐意这等美差。
去报了信儿。
乾清宫、寿康宫,不掬哪一宫,都会给了打赏。
乾清宫。
正统帝得了消息,知道玉荣怀上皇嗣时。
正统帝非常高兴。
“皇后有喜,此事大善。”
对于皇后怀上了,正统帝是非常开心的。
想一想,后妃四人皆孕。
这在正统帝看来,就是多子多福。
正统帝得了好消息。
自然乐得赐了不少的好物件,那是差李公公亲自去坤宁宫送了赏。
至于正统帝本人?
这政务肯定要帝王揽起来。
毕竟,皇后要养胎。
三个月未坐稳前,正统帝觉得他多受些累。万万不敢累着了皇后腹中的皇嗣。
对于孩子,正统帝是稀罕的。
寿康宫。
皇太后也是吩咐了武嬷嬷,亲自去坤宁宫送了贺喜的礼。
“皇后倒是喜事临门。”
皇太后的眼中,倒是有些羡慕了。
在后宫这些年。
瞧着皇太后也算人生赢家。
从宫妃到太后,多少女人一辈子都羡慕了这等富贵。
可皇太后呢?
她是羡慕了皇后耿氏,觉得耿氏这般就是福气大。
“哀家当年果然没瞧错,皇后是一个有福之人。”
皇太后是这般觉得。
说话时,也是见了真诚。
“皇后娘娘入了太后娘娘的眼缘,肯定是你们儿是一对命中注定的婆媳。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武嬷嬷捡了好话讲。
“哈哈哈……”
皇太后笑了。
难得的,是放开了声音的笑。
等笑后,皇太后的神色间,还是有愉快的情绪。
“皇后有福气,也是皇后明事非,懂取舍。”
皇太后想起了往事。
皇太后说道:“后宫的嫔妃,能侍候了天子的,哪一个没些福份?就是在明事非上,不是人人拧得清楚。也不是人人懂是了取舍,知道福份有限,不可多占了,会折了功德。”
皇太后当年在太宗朝的后宫里。
也不是多出彩的。
她能上位也是她有自知之明。
同样的,皇后能上位,皇太后也看得明白。
这占了天时,占了地利,更占了人和。
哪一样,都有了。
皇后会上位,这就是合数使然。
“太后娘娘的话在理儿。”
武嬷嬷自然同意了皇太后的话。
在武嬷嬷与皇太后附合了话时。
东宫。
太子得了最新的消息。
在知道了嫡母又怀上了皇嗣时。
太子只能感慨。
他这一位嫡母倒是得宠的。
转念一想,也是啊。若不然的话,父皇岂会册立皇后?
“孤知道母后有喜,这乃是皇家添嗣的好兆头。孤还要给母后准备了贺礼。”
太子表示了他的气度。
至少,他要在父皇跟前,表示一下他对新的弟弟妹妹的欢迎。
更何况,一个新的嫡子,又或嫡女又如何?
双方年岁差别有些大。
太子今年十一岁,是一位少年郎。
再两年,他都要挑了太子妃。
真正在让太子更在意的,还是三皇子司马贤。
这一位年长的弟弟,才是太子更在意的。
“殿下仁善。圣上一定欣喜殿下告诉弟弟妹妹们的一片兄长之义。”
太子身边的小太监自然巴结了好话。
太子听了。就是笑一笑。
身为储君,他还是有度量的。
只是这度量,也要分了人。
若是可以的话,太子还是盼着嫡母的这一胎是一个妹妹。
皇家添些皇女,太子觉得甚好。
特别是嫡出的妹妹更好。
若是嫡出的弟弟多了,太子压力更大。
后宫之中,在知道皇后有喜时。
那是心思各动。
一时间,人人都往坤宁宫去道喜。
坤宁宫热闹起来,玉荣哪怕不想呢。
可别人来讨了喜气,说了好话。
她倒底要顾了体面的。
好歹,这些后宫的嫔妃们都是识趣的。
人人一定是捡了好话讲,是来坤宁宫捧了玉荣的。
听些好话。
人的心情甚是舒坦。
咸福宫。
史妃是跟魏采女一起回的咸福宫。
二人都是坐了撵,从坤宁宫归来。
史妃是妃位,她自然能享受了妃位的一切。
魏采女则是因为怀了皇嗣,得了皇后的恩典,那能享受了嫔位的一切待遇。
“魏妹妹,时间还早呢。不若到本宫的正殿坐坐。”
史妃提了话。
魏采女听后,同意了。
魏采女进宫的这些年,要说得宠?
一点儿也不同。
她这一回能怀上了,可谓是感谢了漫天的神佛。
“妾谢史妃娘娘。”
魏采女没拒绝。
她哪怕享了嫔位的待遇。
可位份摆那儿,是后宫最低的一等妃嫔。
哪敢摆什么谱?
魏采女不敢的。
在咸福宫的正殿,二人落了坐。
史妃叮嘱了宫人,给魏采女送来的自然是孕妇能喝了的蜂蜜水、小甜酿等等的饮品。
“听说妹妹爱吃甜。”
史妃解释了话,笑道:“这些望妹妹不介意,都是甜味儿的饮品。”
“劳娘娘关心,妾瞧着都好。”
魏采女笑应了话。
至于品了什么饮品?
魏采女倒真没多少心思。
魏采女想的是史妃与她谈话?
这想谈些什么。
“妹妹与本宫有缘的,咱们都是一年进的宫。”
史妃在回忆过往,她道:“本宫可记得当年妹妹选秀时,还是珠绿水袖裙,抚琴生雅韵。”
魏采女也是回忆起了当初。
魏采女善琴,这等事情当然瞒不了人。
可打入宫。
魏采女对于琴的钻研少了些。
当年能入宫时,自然也有青云志。
可事情呢?
多年下来,也在现实面前,一切看淡了。
天子的恩宠。
这是后宫的嫔妃们,人人都盼的。
可天子就一人,后宫的嫔妃不缺了。
这争夺一起,有人赢,自然就有人输。
魏采女自然就是不起眼的一人。
要说赢,自然不是什么赢家。
要说输?
比起那些没了性命的。
魏采女觉得除了幸运外,她不敢再求更多。
一年一年的圣宠淡了。
好不容易的怀上了皇嗣。
这可谓是魏采女一辈子的希望了。
“娘娘的记性好。妾自个儿倒忘记的差不多了。”
魏采女淡然一笑。
对于往昔,她不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