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穿书之裕妃升职记 >

第62章

穿书之裕妃升职记-第62章

小说: 穿书之裕妃升职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会子,良嫔很高兴的。
  她与惠贵妃二人啊,就一时好的,跟亲姐妹似乎的。
  关于惠贵妃、良嫔越走越近。
  宫里明眼人都出来。
  不过,大家伙不会当着人讲的。
  人人都是心头有数儿。
  六月三十日。
  玉荣起一个早。
  去了长春宫请安。
  玉荣到的不算晚。她的后面,惠贵妃是比平时晚了些才到。
  当然,这压轴的自然还是皇贵妃。
  宫人一传话儿时。
  众嫔妃们就是起身,给皇贵妃行礼问安。
  “妾见过皇贵妃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诸位妹妹请起。”
  皇贵妃似乎心情还不错。
  众嫔妃自然谢了话,然后,起身落座。
  这一众请安的嫔妃里,当然不是人人都来了。
  曹嫔是没来的。
  曹嫔的产期近了,皇贵妃给了口谕,说是奉了皇太后的意思,免了曹嫔晨昏定省的请安。
  “这晨间不错,天气凉爽。本宫就不担搁时间,这便领诸位妹妹去寿康宫给皇太后问安。”
  皇贵妃此时没为难谁的意思。
  去寿康宫问安,自然按着老规距。
  玉荣坐了撵时。
  她还是瞧了良嫔一眼。
  为何?
  因为良嫔跟惠贵妃这会子还在亲亲热热的说话。
  那等腻歪的神情,真跟热恋里的狗男女一样。
  等一众的嫔妃到了寿康宫。
  一宫主位娘娘们全进了寿康宫的殿内。至于嫔位以下的,似乎在殿外磕了头,就是做数了请安。
  殿内。
  众嫔妃在皇贵妃的带领下,给皇太后行礼问安。
  “妾参见皇太后,太后娘娘万福金安。”
  “平身。”
  皇太后落坐了,还是和蔼的紧,说话时语气里也是带了些暖意。
  “谢太后娘娘。”
  众嫔妃再度谢了话,然后,才是一一落坐。
  良嫔、刘嫔、李嫔、史嫔,这当然不是第一回 来寿康宫。
  她四人册封为嫔位后,就能正大光明的进寿康宫的正殿内请安。
  可皇太后的态度吗?
  那是一直做视了皇贵妃。
  其它的嫔妃?
  更多的时候,皇太后会偶尔的关心一句。然后,多半的时候,还是搁开了。
  依着皇太后的地位,自然不需要巴结谁。
  只有别人巴结了皇太后的地位。
  “皇贵妃,曹嫔的情况如何?你可有多关心一二?”
  皇太后打头里,就跟皇贵妃问了话。
  “回母后,儿有每天差遣了太医的太医去承乾宫给曹嫔请平安脉。太医回复,曹嫔腹中的皇嗣脉息健康。”
  皇贵妃自然忙是回了话。
  对于曹嫔那儿,哪怕是做戏呢。
  皇贵妃还是表示了关心的。
  打从史嫔落胎后,皇贵妃更注意形象了。
  毕竟,史嫔落胎了,可是让正统帝赐死了一个贾才人。
  皇贵妃也得了皇太后的敲打。
  皇太后的意思很明白,这是天子在杀鸡警猴。
  皇贵妃若不想真犯到了天子的威严,往后,当是谨守本份。
  至少,面上做一个贤惠人,也得做出一份贤惠来。
  皇贵妃懂了。
  打从她上位后,这后宫里的就不平静啊。
  瞧瞧,这宫妃怀孕了,一个平安生下来的都没有。
  这让人议论了,就怕议论皇贵妃管理宫权,这管的不够到位。
  皇贵妃很在意了她手中的宫权。
  若可能的话,她是不会想给人落了话柄的。
  “嗯,你用了心思,这很好。”
  皇太后的脸上有些笑意。
  显然,皇太后很满意了皇贵妃的做法。
  就是寿康宫中,气氛甚好时。
  有宫人来禀话。
  “禀太后娘娘,承乾宫来人报信,曹嫔要生了。”
  宫人赶紧的禀了话。
  “这……”
  皇贵妃迟疑了一下,忙是说道:“母后,儿这去承乾宫坐镇。”
  “皇嗣要紧,你且去。”
  皇太后不阻拦。
  皇贵妃都去了,在场的嫔妃有一个算一个,自然跟了皇贵妃后面,也往承乾宫去。
  承乾宫。
  曹嫔这边差人去乾清这、寿康宫报信了。
  可说实在的,这是曹嫔的头一胎,当然没那么快的生下来。
  等着玉荣等人到了时。
  承乾宫内。
  太医也在,产婆也进了产房里。
  正殿中,皇贵妃坐镇。
  皇贵妃还是关心的产房里的情况。
  有产婆回了话,说是曹嫔胎位正,一定能平安生产。
  这让皇贵妃的神色颇不错。
  “你等护好曹嫔和将要出世的皇嗣。待皇子或皇女平安降生,你等皆有重赏。不光是本宫会赏。乾清宫、寿康宫,也都会给你等厚赏。”
  皇贵妃许诺了话。
  “若是……”皇贵妃又是冷哼,有威胁之意,说道:“总之,护好了曹嫔和皇嗣。若有万一……后果你等都是担不起的。”
  具体如何担不起?
  皇贵妃没有明讲。
  可这等话,就是留给了这些人无限的害怕。
  人的恐惧,未知才是最可怕的。
  正殿中。
  一众的嫔妃们都在干等着。
  玉荣自然也是其中的一员。
  “刘嫔妹妹,你说说,曹嫔这一胎会是皇子?或是皇女?”
  玉荣跟刘嫔小声的交谈了话。
  这时候,惠贵妃与良嫔也在说了话。
  玉荣自然也不想端坐着,跟木头桩子一样的无聊。
  寻些话,就当打发了时间。
  “妾不知。”
  刘嫔回的直接。
  玉荣听后,轻轻颔首。
  “是啊,没生下来,哪能知道。”玉荣能如何?刘嫔都直接的回了话,她只能自己把话圆回来,也免得尴尬。
  “二公主进学了,瞧着规距学得好。教学的师傅也是多有夸赞。”玉荣寻了新话,这是讲了刘嫔一定在意的二公主。
  二公主说是规距好,这翻译过来,也可以说是木讷的紧。
  总之,这美化的**,人人都会的。
  “比不得大公主,大公主皆是夸了聪慧,就是圣上也是夸大公主实是皇室典范。”刘嫔赶紧的把话头这挪了挪,此时,就是说了大公主的好话。
  玉荣听着刘嫔的话,那是嘴角抽了抽。
  当然,玉荣还是注意到了,刘嫔夸了大公主时,惠贵妃有点儿小得意啊。
  “是啊,大公主甚有皇室长公主的气度。”
  玉荣自然不会说了大公主哪不好。
  确实如此,大公主一直表现的非常好。只能说惠贵妃在女儿的身上,那花的功夫够多。
  “……”
  这般聊了几句。
  玉荣看懂了一件事情。刘嫔可能低调成习惯,她貌似已经不愿意与人成了圈子。
  刘嫔既然想继续的低调下去。
  玉荣就不准备继续拉着对方讲下去。
  这话太尴尬的话,也是讲的无甚的趣话。
  于是,玉荣就是做了一个倾听者。
  玉荣听着惠贵妃与良嫔聊一个愉快。
  这二人说的自然是衣裳、头面手饰。
  这说了京都里的最新潮流。
  瞧着,惠贵妃说的兴趣,良嫔与之交谈时,也是各有见解。
  这二人说的愉快。
  玉荣倒是更关心了。
  良嫔的花销可是大手大脚了起来。
  比之以往,更见真章。
  这真章自然是指了银子。
  宫妃的份例,那有限的。
  这若是花了份例以外,就要自己贴补。
  当然,也可能是皇帝贴补的?
  玉荣有这么一个猜测。
  玉荣是瞧了良嫔的那一张脸。
  唉,这真是优势。
  旁人一般的,还真学不来。
  时间慢慢的过去。
  一直在椅子上坐着,玉荣都是喝了一盏茶,又是吃了小半碟子的点心。
  这时间还得熬着。
  熬了多久?
  玉荣都不知道了。
  那承乾清的产房内。
  传来了“哇哇”婴儿的啼哭声。
  “生了,生了。”
  这等声音在曹嫔的耳里,真如天籁之音。
  熬这般久,这头胎生的,曹嫔都是浑身跟水里捞出来一样。
  那整个人都是快要虚脱了。
  “是皇子吗?”
  曹嫔跟身边人问了一句。
  她的眼中有欣喜的光芒。


第67章 
  接生的奶嬷嬷们; 自然各有其职。
  曹嫔给收拾妥当了,刚出的皇嗣也是收拾妥当了。
  然后,一位奶嬷嬷抱着包裹好的小婴儿。
  那是到了曹嫔的跟前; 笑说道:“恭敬曹嫔娘娘; 娘娘生了一位小公主。”
  小公主。
  这三个字落了曹嫔的耳中; 曹嫔那一瞬间是有些失落的。
  可转念头一想; 她总归有了孩子。
  这是亲生的骨肉。
  受了这些罪; 吃了这些苦头。
  这养胎的日子; 曹家是花了很大的心思; 才是保住了曹嫔的这一胎。
  “好; 快去报喜讯儿吧。”
  曹嫔笑着; 勉强的鼓励了一句; 道:“本宫会赏; 你等皆有重赏。”
  甭管是男是女,这是皇嗣; 就是精贵的。
  曹嫔念头转过来后; 这还是一个精明的宫妃。
  当然; 许是累得紧。
  曹嫔跟身边人交待了话; 很快的就是晕睡了过去。
  承乾宫,正殿中。
  奶嬷嬷抱着三公主来报了喜讯儿。
  “禀皇贵妃娘娘; 曹嫔娘娘生下一位小公主。”
  奶嬷嬷跪下来,那是恭敬的回了话。
  奶嬷嬷的手上,还是双手捧着小公主。
  皇贵妃瞧了一眼。
  哪怕是皇帝表哥的子嗣。
  皇贵妃也得说一句,刚出生的婴儿都不怎么好看啊。
  想到了只是一位公主。
  皇贵妃就更加的不会观注了。
  “好; 曹嫔诞下公主,于皇家有功。本宫会向圣上、皇太后请示,必然会重赏了曹嫔; 以及你等护持有功之人。”
  皇贵妃自然例行了公事。
  这时候,肯定会说了好话的。
  反正要赏,也是按着皇家的规距赏就是。
  报喜讯儿,安排了宫人去报就是。
  一个小公主,皇家不缺了养一个公主的禄米钱。
  在场的嫔妃,有一人算一人,自然人人也跟着说了好话。
  不外乎,就是曹嫔有福气,这生下一位小公主。
  夸了话。
  这曹嫔的生产事情,这是告一的段落。
  然后,自然是得了皇贵妃的话,各宫的嫔妃们,就是各自回了寝宫去。
  出了承乾宫。
  玉荣打头离开了。
  惠贵妃、良嫔落了后面。
  这二人还是兴致不错的,那是相邀了去御花园的荷花池边,去赏了七月的莲花开。
  池边。
  有风、有水,倒是解一些暑意。
  望着满池的荷花开。
  惠贵妃笑道:“待秋时,就有莲子吃。”
  “是啊,莲子羹倒是妙味。”
  良嫔附合了话。
  “说起来,本宫倒要谢谢妹妹,有妹妹的撮合。这是让本宫在娘家面前,也是显了一回的威风体面。”
  惠贵妃说的自然是皇商的事儿,这有良嫔帮衬了,这解决的干脆利落。
  惠贵妃在娘家,那自然就显得牌面大。
  “也是与贵妃姐姐相互帮衬了。”
  良嫔捂嘴,还是笑了。
  不光是惠贵妃得了好处。
  良嫔也是收获颇丰的。她的娘家那边儿,有族长一家出面,这建了省亲别墅的事情,自然是族长一家在里面帮衬着操作。
  至于良嫔的父亲?
  这一位没什么本事,就是充一个人面。
  其时,良嫔自个儿更清楚。
  她家跟族长一家,哪真是出了五服的,都不知道算不算亲戚?
  良嫔在只是跟族长一家那是同一个姓氏。
  又是在一个村子里住着,她家就是租种了族长家的田地。
  如果不是良嫔在宫里爬上了高位。
  如果不是良嫔对娘家多少有点儿补贴。这一回,又是给族里添了光彩。
  这族长一家真是未必乐意了沾了这省亲的事情。
  只是,良嫔与惠贵妃合作了。
  这二人一联手,这里面有惠贵妃的娘家去说情。
  那族长一家自然就是屈服了。
  有族长一家的帮衬。
  良嫔才算得放心。
  好歹那一位族长也是有功名的。
  其长子更是入了官场,哪怕是一个区区八品末微小官。
  好歹,那也是官。
  想是多少的青年俊杰,这是求了仕途,求一官而不得。
  “……”
  又是聊了些省亲的事情。
  惠贵妃、良嫔是聊了心情好。
  慢慢的,就是转移了话题。
  惠贵妃说道:“圣上又添了一位公主,今个儿是一桩喜事。”
  “圣上的子嗣还是少了些。”
  良嫔补充了一话,说道:“三位公主,四位皇子,于皇家而言,这怕是皇太后又会催促了天子纳新的嫔妃。”
  “妹妹担忧了?”
  惠贵妃问道。
  “只闻新人笑,哪见旧人哭?”
  良嫔说的实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