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穿书之裕妃升职记 >

第30章

穿书之裕妃升职记-第30章

小说: 穿书之裕妃升职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的是挽回了德贵妃的体面。
  正统帝这等帝王想讨好了人,自然就想给了对方最好的一切。
  “甄家犯了事儿。”
  永和宫中,正统帝跟德贵妃聊了一些事儿。
  正统帝说道:“朕一定会废后。”
  “婉儿表妹,等到了那一日,朕一定册封你为后。百年之后朕想与你同寝而居。”
  正统帝的心思,在到了永和宫后便忍不住的露了尾巴。
  “圣上。”
  德贵妃能说什么?
  她说了,不如不说。而且,她亦是盼着做了表哥的妻子。
  至于甄皇后?
  慕容家与甄家有什么和平可言呢。
  撕破脸,有人命官司在,就已经是仇人。德贵妃再心善,对于仇敌也不会生出了同情的。
  生死之间,非彼即吾。
  德贵妃想什么。
  正统帝没揣测了。
  正统帝是爱慕佳人,他就要让德贵妃未来成为了皇后。谁让与皇帝同寝而葬的那就得是皇后,其它的嫔妃可没这等资格。
  “你相信朕,这一天不会太久的。”
  正统帝说得信誓旦旦的。
  德贵妃依偎进了皇帝的怀中。
  “我从来都信了表哥的。”
  德贵妃听着正统帝的心胸声,她回了这么一句话,一句代表了德贵妃真心的话。


第40章 
  老大老二打架的话; 一般情况下应该是这二人打生打死。
  可问题在于秧及池鱼的话,可能变成了老三老四被逼死了,老大老二还在打的难解难分。
  后宫之中的甄皇后、德贵妃二人; 一个是中宫女主人,一个是皇帝的心尖尖。
  围绕着甄家、慕容家两系人马斗一个你死我活情况下。这关于这两边没分出了胜负; 倒是一直外围的势力,被认为了正统帝心腹的贤妃娘家出事儿了。
  永寿宫。
  玉荣怀着身孕呢,她自是好好的养胎。
  玉荣就听着小桂子禀了外面的消息。
  莫说宫妃就是后宫的嫔妃,不能干涉朝政啊。
  事实是宫妃们都跟朝常上的事情有干系的,毕竟,娘家给力不给力是很重要的。
  同样的若是宫妃在宫中地位稳固; 那么; 她的娘家肯定不能倒啊。
  这二人是一荣俱荣; 一损俱损的。
  “绣衣卫都指军使已经被入狱了。”
  小桂子说这话时; 眼神里也是有些惧怕的。
  在宫里宫外; 那绣衣卫的传说从来没好话。
  绣衣卫管的就是诏狱,这等地方进去了; 从来没见着囫囵出来的。
  现在绣衣卫的掌管者这入了狱; 这里得牵连了多大的事儿啊。
  这能不让人惊吗?
  “你怕什么。”
  玉荣瞧着小桂子的模样; 笑的从容。
  玉荣说道:“绣衣卫的都指挥大人真的倒了血霉; 那也是贤妃娘娘应该劳心费神的事儿。”
  玉荣知道的,贤妃娘娘肯定要头疼了。
  不过; 干她何事。
  玉荣能继续稳坐在永寿宫中笑看风云起。
  毕竟; 耿老爷这一位耿府的当家支柱,那是治河一事上得了正统帝的夸赞。
  这说明了耿老爷掺合不进去这些事儿。
  宫外只要耿老爷这一位当爹的稳得住。
  耿谨这个大哥、耿谨这个弟弟,这二人都是没入朝的读书人,耿家背后还有她这一个裕嫔和三皇子呢; 这就稳当着。
  至少,目前是稳得住,苟得安。
  “娘娘说的是。”
  小桂子附合了话。
  “娘娘,那咱们就干看着不成?”
  小桂子还是小心的寻问了话。
  “当然是瞧着,咱们还掺合不成?”玉荣笑着反问了话。
  “一切自然听了娘娘的吩咐。”小桂子回了话。
  玉荣不会掺合。
  她掺合不起。
  特别是目前的情况,玉荣更求稳。
  她可是怀着身孕呢,这是把孩子平安保住了,这才是目前的关键。
  旁的哪能牵动了她的心思。
  永寿宫的玉荣有底气,那是不掺合了。
  可承乾宫的贤妃娘娘稳不住。
  明明是宠妃,可德贵妃打从入宫后,贤妃就是气不顺。
  再则是娘家出事儿后,贤妃就更是寝食难安了。
  “娘娘,您可是少用些午膳吧。”
  身边的嬷嬷劝了话。
  这是贤妃入宫后,娘家给安排的心腹。
  这一位是承乾宫的管事嬷嬷,也是宫中的老人儿,这时候,自然是劝了贤妃娘娘护住自身。
  “娘娘,您这般的不顾惜了身子骨,这人哪受得住。”
  管事嬷嬷是真担忧。
  这贤妃娘娘是她的主子,更是她的靠山,她肯定跟贤妃娘娘一样的心急。只是人老了,这活得够久了,见得多了也就懂得活着才是硬道理。
  人活着,才有可能,无限的可能。
  “嬷嬷,本宫哪有胃口。”
  贤妃娘娘说了心底话。
  在娘家的父亲没出事前,贤妃都有一些算计了。
  甄家、慕容家两边斗起来,贤妃本来都有些心动的想掺合。
  谁知道甄家、慕容家两边斗出了真火,这打生打死前,她的娘家也被牵连了进来。
  而且一出事儿,还是天大的祸事。
  单单从父亲入了狱,圣上那边一直没给了准话。
  贤妃娘娘心中的不安在护散。
  “父亲出事儿,娘家还不知道是一个什么情况?本宫……”
  贤妃说着话时,眼框子红红的,都是要落泪了。
  可这宫中的嫔妃们,个个都是本事人,真哭起来保证哭得又美又好看。
  可眼泪于这些宫妃而言是武器。
  既然是武器,肯定就要有人使用了。
  那么,意喻何为?
  这便是要打动了正统帝的心。
  可若是正统帝真不在跟前,这哭了,不是白哭嘛。
  “娘娘,您这儿可不能先乱了阵角。”
  管事嬷嬷劝了话,道:“您这儿稳着,宫外的娘家才稳得住。您现在可是主心骨。”
  管事嬷嬷的话,贤妃当然懂。
  只是懂是一回事,做是另外一回事。
  “本宫担心啊。”
  贤妃叹了一声。
  “嬷嬷,二皇儿那儿呢,他那儿一切可安排妥当?可使人一一盯紧了。”
  贤妃问了养在承乾宫的二皇子。
  这等时候,贤妃自然更要抓紧了二皇子,这可是她现在的依仗。
  “娘娘放心,二皇子那边一直使人盯紧了。必不敢松懈了半分的。”管事嬷嬷肯定的回了话。
  承乾宫的宫人,有一个算一个的。只要是贤妃的心腹亲信,人人知道二皇子的重要性。这可是大家伙下半辈子的依仗。
  “那便好。”
  贤妃颔首。
  “……”
  贤妃说了这话后,目光又是望向了乾清宫的方向。
  明明应该去求情的,可贤妃不敢去。
  做了这些年的所谓宠妃。
  贤妃对于枕边人,这一位帝王的心思摸得到一些。
  单从正统帝在慕容世子这事儿上,那都没松口。
  贤妃就清楚她父亲的事儿,若真属实了,肯定得不到正统帝的半点儿偏心。
  求情?
  去求了,指不定还落一个相反的结果。
  可不求情了?
  现在承乾宫中,贤妃只能自己煎熬了。
  那一种头顶悬着生死剑,可就是一直没落下的感觉,真是每时每刻都是熬人的磨难。
  这些日子里,后宫的气氛不甚好。
  贤妃娘家出事儿,这里面会牵连到谁?
  目前真是一个不明朗的情况。
  这时候,可没人敢挑了事儿。
  偏偏就是这等时候,宫中又出了事儿。
  永寿宫。
  玉荣在午间的小憩醒来后,就听着秋兰禀了最新的消息。
  “傅才人殁了。”
  玉荣有点儿不敢相信的。
  “这太突然了。”
  玉荣琢磨了一些味道,问了话,道: “可清楚傅才人的死因?”
  要知道打从傅才人这是关了禁闭思过后,这在后宫就跟小透明一样没声没息的。
  这自然一闹出来的消息,就是殁了。
  这跟突然扔了一个炸雷没两样。
  关键是傅才人死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大皇子。
  傅才人是大皇子的生母。
  “娘娘,傅才人的死因倒是有点儿含糊。”
  秋兰回了话。
  “哦。”
  玉荣挑眉。
  她懂了,这里面还真有问题啊。
  这是谁做的?
  这是玉荣脑海里的第一个念头。
  可随即她又扔了出去。
  她琢磨起来,这傅才人死了谁得到好处?
  貌似看起来是德贵妃啊。
  毕竟,谁让大皇子现在是德贵妃抚养呢。
  可德贵妃是傅才人之死的原因吗?
  这答案在两可之间。
  玉荣是有点儿拿捏不准的。
  谁让她是没本事看见谁心底的真正想法。
  “后宫真不平静。”
  玉荣下了这样一个结论。
  这事儿看似关系不上了玉荣。
  可玉荣在想了,这事情背后的影响。
  大皇子啊,这可占一个长。
  目前,正统帝是没有嫡子的。
  若是依了储君的册立之依据。
  若么立嫡,若么立长,再或者立贤?
  这些皇子都是小屁孩子,哪有什么贤德可言。
  那么,无嫡自然就立长。
  大皇子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
  玉荣想到这些时,就是唇角含了笑容。
  先笑不是笑,笑到最后才是赢家。
  如今的一切看来,有人在布局了。
  就是不知道谁是最后的大赢家?
  乾清宫。
  正统帝听了李公公的回禀,就是头微微疼。
  他万万想不到,一个在他的脑海里一直没印象了的傅才人突然跳出来找了存在感。
  “确定是自缢?”
  正统帝问了话。
  “圣上,傅才人那儿已经让医女验了,确定是自缢。”
  李公公躬身回了话。
  这傅才人的死关系到了大皇子。
  这里面若有问题,岂能不查清楚。
  李公公让人验了,这傅才人确实是自缢。
  当然,李公公也没忘记了告诉正统帝,傅才人死前,有人去过延禧宫。
  刘才人给了佐证。
  “圣上,可要继续查下去。”
  李公公表示了,这查来查去,去了延禧宫那一个奴才是被找到了,只是找到时,已经是一具尸体。
  目前线索是断了。
  至于后面嘛,就要继续查下去,然后,才能查出了谁让傅才人心甘情愿的去死。
  正统帝沉默了片刻后,他说道:“不必了。”
  正统帝摆摆手,说道:“此事到此为止。”继续查下去吗?
  正统帝不想查下去。
  听着那一个死去的奴才的消息,正统帝就知道里面有人动手了。
  可他不想查下去的原由很简单。
  大皇子目前养大德贵妃那儿。正统帝是怕的,怕这一切跟德贵妃有关。
  正统帝不想查。
  李公公当然就是装了糊涂。
  “诺。”
  李公公应了话。
  后宫之中,傅才人的死,貌似有皇帝的意思,自然是平息了。
  大皇子自然要给生母守一守孝期。
  这一位皇子已经五周岁了,翻了年,就要正式的进学。
  在皇宫里的孩子,自然成熟的快。
  大皇子很明白一个些道理的。
  自然的,他也听到了一些流言扉语。
  可大皇子自然有他的判断。
  当然,在心中,大皇子对于一些事情,也不会那么容易相信的。
  这一位大皇子从小被甄皇后抱养。
  要说跟生母傅才人的感情有多深?
  其时,这生母的感情,未必有养母甄皇后的深。
  只是,正统帝做了决断,又把大皇子从生母、养母的身边隔开,后面挪给了德贵妃抚养。
  德贵妃在大皇子的眼中很温柔。
  不可否认的是打从养在了德贵妃的永和宫,大皇子连见了父皇的次数也多了。
  特别是当着贵妃母的面儿时,父皇待他也是多了些慈爱。
  哪个当儿子的眼前,父亲都是一尊伟岸的深影。
  更何况是皇家呢。
  皇帝是天子,是君父。
  这儿子眼中的君父,即是君上,亦是父亲。
  那一种天子至高无上的思想,无时无刻的不在影响了大皇子。
  大皇子自然是盼望着,得到了父皇的肯定与赞赏。
  这一种肯定,似乎比什么都重要。
  这一种赞赏,就像是天下最美好的祝福与奖励。
  “本皇子要去贵妃母那儿。”
  大皇子本来在御花园走走,那是摘些花儿,他想送给送贵妃母的。
  可听了一些宫女的小话后,大皇子默默的走开,然后,跟身边的太监宫人们吩咐了话。
  至于说,那些传了流言扉语的小宫女们?
  大皇子是不管的。
  自然有侍候的太监宫人们去抓了人。
  然后,这事情肯定会禀报了上去。
  从御花园回了永和宫。
  大皇子手上握着一束花,他直奔了德贵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