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穿书之裕妃升职记 >

第167章

穿书之裕妃升职记-第167章

小说: 穿书之裕妃升职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子妃最是在意太子,所以,她后悔了。
  “呜呜……”
  太子妃哭了。
  “我错了,我当初……”
  太子妃望着太子,她真的觉得错了。她不应该任性而为,而应该听了奶嬷嬷的建议。
  太子此时是颓废的。
  他坐在皇长孙小榻边的位置上。他没发了一语。
  太子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
  他的父皇要废了他,要废了他啊。
  怎么会是这般的结果?
  他若不当了储君,一个废太子还有活路吗?
  东宫外。
  皇帝与皇后离开。帝后二人没有回了乾清宫,而是一起到了坤宁宫。
  坤宁宫。
  一归来后,玉荣与皇帝准备谈谈话。
  宫人送了茶水点心,然后,就被打发了。
  玉荣对皇帝说道:“圣上,先饮些茶,您缓缓气了,莫要过于伤怀,是伤了身子骨。”
  喝茶?
  正统帝哪有兴致。
  正统帝拿了茶盏,拿起来,又搁下。正统帝问道:“梓橦,朕若废了太子,你如何看待此事。”
  正统帝这般问了话,玉荣怎么回答。
  玉荣能说,她就站旁边看吗?当然不能的。
  玉荣于是回道:“圣上,您为了皇长孙的事情,真废了太子。会不会是一直情绪激动,这是早率了一些?等您消消气后,您也是会原谅了太子的。”
  玉荣能说,皇帝一定不会原谅了太子吗?
  拜托,太子可是皇帝的亲儿子。她只是嫡母而矣,可不敢火上烧油。
  万一往后的哪一天,皇帝突然念起太子的好来。
  她现在画蛇添足之举,那就是给自己埋了祸根。所以,玉荣得说道:“圣上,您是圣天子。不若,你再想想,多想想也免得将来后悔一时气情时,所做的决断了。”
  “父子之间,哪真有什么隔夜的仇怨。”玉荣简单的把话圈了范围,这是父子之间的小矛盾。
  正统帝听懂了。
  可正统帝摇摇头,他说道:“朕不是一时之气。朕是真觉得太子不合朕意,非是朕眼中的储君。”
  正统帝就是觉得太子不成了。
  太子既然不成了,那么,皇后的意见就更重要。
  毕竟,正统帝其它的儿子可都是皇后生的。
  正统帝也是此时突然发现,他除了太子外,能继承大位的。这就剩下老三、老五。
  老四不成的,一个患者了哑疾的儿子。
  唉,想到老四,皇帝就觉得武嫔当初得一个嫔的待遇料理后事,还是太宽恕了。
  搁现在,皇帝觉得给一个采女的位份足矣。
  当然,这也是现在皇太后薨逝。不然的话,皇帝肯定还是会给皇太后体面,武嫔那儿到底不会太**份。
  打武嫔的脸,那打的就是皇太后的脸。
  所幸的是皇太后已经薨逝,已经不在了。
  皇帝能想到的,就是老三、老五两个儿子。老五太小了,这能培养就剩下老三雍郡王司马贤。
  “朕意已决,太子,朕是废定了。”
  正统帝给了他的决断。
  玉荣听了,心中小欢喜。
  皇帝都说的如此肯定。
  太子废定了。
  太子倒台,她的儿子能上位。
  多欢喜的事情。
  可惜,当着皇帝的面,还得陪着皇帝难过。
  明明玉荣都是欢快的,想唱一首歌儿来庆祝一下了。
  此时,却要摆了一张晚娘脸,她也是挺辛苦的。
  在宫里活着,戏如人生,人生如戏。
  “太子不能担当储君大任,这一任的东宫太子,朕瞧着老三不错。”
  正统帝这话一出来。
  玉荣的心跳加快了一拍。她忙是回道:“圣上,太子的事情,您再多思量思量吧。至于老三……一切不急。您不妨再多考一考老三。”
  这时候,不能急。
  可不能猴急猴急的,那会怀了印象分。
  玉荣的人设不能崩。
  她儿子老三司马贤的人设,更不能崩。
  所以,玉荣忍得有点儿辛苦。
  可她心中美滋滋。
  真跟中了亿点点,那般一样。
  那是只有一个念头,发了,发了。
  正统二十年,秋。
  皇帝宣布废太子。
  朝野震动。
  京都内外,谣言纷纷。
  可这就是一个开头。
  皇帝颁布了废太子的圣旨,然后,就是让绣衣卫圈禁了慕容国舅的国公府。
  总之,绣衣卫出动,在京都大加拿人。
  那些人都跟慕容国舅有关系的。一个派系里的一条战壕内的盟友。
  京都内外,在慕容国舅一系人马出事后。
  官场上突然安静如鸡。
  人人都在揣测,这可是什么大同波。
  紧接着,慕容国舅府被查抄。慕容国舅被皇帝亲自赐了自尽。
  谣言散了。
  皇帝的圣旨,也在京都传开。
  有消息的都知道发生什么事情。
  慕容国舅与太子谋反。
  啧啧,这可是大事情。
  皇帝一举抓获人证、物证。然后,废太子的事情,赐死慕容国舅的事情,这便是有点儿顺利成章。
  事实呢?
  有点出入的。
  皇帝废太子,那是真的。
  皇后耿玉荣是当事人,那是亲眼见证。
  真正让皇帝动怒,会赐死慕容国舅的,那是的起因。
  起因便是东宫太子死了。
  太子的死,非关外人。
  而是他自己没了斗志,那是自己选择的一条路。
  总归,太子就是死的干脆。
  坤宁宫。
  玉荣知道的消息,便是早膳后,太子自尽的消息一传来。
  然后,午间,玉荣就得了慕容国舅府上,慕容国舅让皇帝赐死了。
  “唉,何苦呢。”
  玉荣摇摇头。
  玉荣很清楚的。皇帝废太子是真。可皇帝没想儿子去死。
  正统帝想的,就是让废太子圈禁起来,往后做一个牢犯,老实的过着被圈禁的日子。
  可现实是太子死了。
  “娘娘。”
  秋兰有些迟疑。
  她还是说道:“奴婢得了最新的消息。废太子死前,曾经见过雍郡王。”
  玉荣一听这消息,她愣了一下。
  “老三怎么会去东宫?他有事没事的,凑上去做什么?”玉荣想不通,她的儿子去东宫做什么?
  “有人给雍郡王传信。奴婢让人查了,那送信的是东宫的人。”
  秋兰给了肯定的回答。
  玉荣听了这一个答案,眉头一动,她说道:“去,传了老三,传他到乾清宫。”
  坤宁宫,这是属于后宫。
  倒底不方便见了随时见了已经成年的儿子。毕竟,司马贤已经册封为郡王,又是开府的王爷。
  玉荣还是要顾及了儿子的声名。
  所以,她去了乾清宫。
  乾清宫那儿见了儿子,见了外臣,都是使得的。
  “诺。”
  秋兰应了话。
  玉荣摆驾,去了乾清宫。
  玉荣刚到不久,雍郡王司马贤也到了。
  “儿子给母后请安。”
  “平身。”
  玉荣摆摆手,让儿子起身后,对身边的沈德子说道:“给王爷搬一把椅子。”
  沈德子应了话。
  然后,司马贤得了椅子,落了座。
  母子二人说些话,玉荣打发了侍候的宫人。
  殿中安静下来。
  玉荣才问道:“本宫刚得的消息,你去瞧了废太子?”
  “是。”
  雍郡王给了肯定的答案。
  “为何去之前,求跟母后通一个话儿?”玉荣摇摇头,说道:“这事情你可跟你父皇讲过?”
  “一时着急,儿子糊涂了。”
  雍郡王司马贤给了答案。
  “算了。也是一桩小事。只往后你可得做事前,想一个周全。似这等关系要紧的,还是与母后通通气儿。也免得有什么疏漏的,母后给你查补一二。”
  玉荣说道:“母后也不是说,你这事情哪做的不对。”
  “倒底废太子是你的兄长。他不做储君的位置,也是你的兄长。圣上……”玉荣叹息一声,道:“你这大哥殁了,你父皇也是伤心一回。如今都是闭关,不乐意见任何人。”
  玉荣是知道的,儿子殁了。
  正统帝在伤心。现在连她都不想见。
  玉荣能如何?
  让皇帝且去闭关吧。她是乐得清闲些。
  当然,面上不能这般表现,还得多关心皇帝,做一个知心皇后,做一个知心姐姐。
  一朵解语花嘛,玉荣演的像模像样。
  可在儿子这儿,玉荣又是一种态度。
  她道:“只是老三啊,你得知道了,你往后身上担子重。万万要谨慎些的好。”
  玉荣这是提醒。
  废太了倒台了,老三司马贤会做了新太子。
  可问题在于,现在这不没有立太了嘛。
  皇帝什么想法?
  很重要的。
  老三这等风口浪尖里,可不能给人寻了短处。
  “儿子谨记母后的教诲。”
  雍郡王司马贤回了话。
  他的态度是诚恳的。可他的心中,却是起了波澜。
  雍郡王想到的,就是他的大哥死之前,与他的谈话。
  大哥告诉他的话,还在耳朵回响。
  “三弟,恭喜啊,有了母后的帮衬,你这坤宁宫的嫡长子注定要入主东宫。”
  太子当时说话时,说着恭喜,可没恭喜的神色。
  这些雍郡王记得清清楚楚。
  还有太子的一些挑拔之语。
  雍郡王也记得清楚。
  雍郡王是不相信了太子的挑拔的。
  他跟四弟是兄弟情深。
  四弟待他这一位兄长一片赤诚,何来的嫉妒一说?
  还有五弟,五弟是他的最小兄弟。
  他爱护都来不及,如何就会讨厌了这一位亲兄弟。
  至于说母后?
  太子说母后揽权,将来必然是什么牝鸡司晨。母后乐意扶了幼子上位,做一位垂帘听政的太后。
  现在一切都是父皇的意思。
  母后如何行事?
  太子大哥的话,皆是挑拔的言语。
  雍郡王司马贤当时义正辞言的,那是批了太子大哥的话。
  哪料想,那一见,竟然是最后的一面。
  玉荣与老三的谈话。
  倒也瞧出了这一个儿子的态度。
  既然儿子态度不错。
  玉荣不多唠叨,毕竟,她知道唠叨久了,会惹人嫌弃的。
  儿子这里不唠叨了。
  玉荣又去了通天阁。她去看望皇帝。
  天天去,一天去三回。
  跟三餐一样的,准时准点。
  总归,知心姐姐不好当。
  “圣上,皇后娘娘来了。”李公公在皇帝跟前,不心的禀了话。
  皇帝的目光幽幽,他想通了许久事情。
  他说道:“让皇后进来吧。”
  “诺。”
  李公公应这话时,声音带了一点小激动。
  为何?
  在李公公看来,皇帝乐意见了皇后,这说明事情应该过去。这等日子下的低气压,这算是趟过了台风眼儿。
  玉荣一进殿中。
  她福了一礼,道:“恭请圣安。”
  “免礼。”
  皇帝回了一句。
  “梓橦,坐吧。”
  正统帝指了身边的小榻,说道:“你来陪朕说说话,也好,也好。”
  “太子,不,老大突然殁了,朕倒底还是要接受事情的。”正统帝叹了一声。皇帝是真的想通了。
  这世道,救谁,也救不活一心求死的。
  既然是老大自己的意思,他也不过问了。
  总归,是他们父子情份浅了一些。
  “圣上,老大的身后事,我已经一一料理。”
  皇后还是把废太子的身后事,按着王爵给办理的。总归,也算得一片风光。
  真当一个庶民?
  当一个废太子对待?
  哪可能啊。
  玉荣还要顾及了皇帝的看法。
  “圣上,现在关于皇长孙、还有两位皇孙女的事情,不知道圣上有没有什么吩咐?”玉荣把话题挪到了第三代的身上。
  这儿子没了。
  可还有孙子,孙女呢。
  皇帝听后,说道:“皇长孙殃了。”
  玉荣一听这答案,当时,就是愣了一下。
  明明皇长孙好好的活着。
  皇帝这要会了皇长孙?
  “太子妃对朕的长子一片深情,她亦殉情而去。”
  皇帝给这一个儿媳的命运做了决断。
  玉荣听后,只可惜了太子妃。不过,玉荣很清楚的,其时,太子妃真没多少活路。
  皇帝这是牵怒。
  皇帝牵怒太子妃,这能不牵怒了宁国公主府?
  玉荣觉得宁国公主往后在皇宫里的体面,怕要薄了。
  倒底姐姐、外甥女,那也是比不过亲儿子的。
  “圣上,太子妃待老大一片深情,她殉情而去,她怕是愿意的。唯皇长孙……”玉荣还是提了话。
  倒底皇长孙一个小儿,殁了?
  这太残忍。
  “皇长孙殁了。我就想着也许皇家的寺庙里,多了一个小沙弥,一个在佛祖跟前为长辈祈福的小少弥。”
  玉荣的提议也简单。
  皇长孙殁了,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