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在年代文里当极品 >

第255章

在年代文里当极品-第255章

小说: 在年代文里当极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师可真是料事如神。”宋清华殷勤的给刘云飞倒杯茶。
  “呵。”刘云飞顿时冷笑一声。
  他伸手:“把稿子拿来我瞧瞧。”显然对宋清华了解的很。
  苏锦绣立刻从包里把稿子递给刘云飞。
  刘云飞虽然是学物理的,但不代表人家文学素养就不行了,相反,人家不仅写过小说,那写过剧本,出过诗集,之前之所以被下放,虽然有派系间的斗争,但也有这方面的问题。
  刘云飞开始看稿子,那架势,跟批改学生论文似的。
  在上面勾勾画画,又问了苏锦绣的诉求。
  其实苏锦绣的诉求很简单,就是吸收外来讯息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老祖宗留给子孙的文化瑰宝,在努力发展经济和国家建设的同时,也不要忘记精神文明的建设,要让孩子们在文化方面有自信,以后在面对外国文化入侵的时候,才会更加的爱护自己的祖国,而不是被国外文化所洗脑。
  还有就是不要一味的追求现代化,许许多多老祖宗留下来的技艺还是需要传承,现象几十年前被漂亮国抢注的‘失蜡法’,不要再让这样的悲剧发生。
  还有就是怎样通过动画的方式,让孩子们知道更多华国的传统,以及文明礼仪方面的教育。
  苏锦绣想到十几年后,国家富强,全世界都在批评华国百姓的不文明,可明明在过去的数千年礼,华国的头上最大的帽子便是礼仪之邦。
  她不知道自己能改变多少,但至少去做了。
  说到底,她只是不想自己的祖国,还有那些同胞们被人看不起罢了。
  苏锦绣絮絮叨叨的说了许久,连什么时候容丽回来了都不知道,宋清华轻轻的攥着她的手,刘云飞认真的听着,时不时的低头记一笔。
  等说的口干舌燥,才发现,其他人已经许久没有说话了。
  “我说的……是不是太多了?”苏锦绣有些汗颜。
  因为从动画界转到整个文艺界,这大大的压缩了她的发言时间,以及在这场论坛中的话语权。
  纵使如此,她也没想过拒绝。
  平台越大,她的话就会被更多人听见。
  她宁可不要话语权,也希望自己的理念能被更多的人接受,所以她这一次主持的会议一定要好好主持,不要假大空,希望每一句话都能引起别人的深思,精益求精。
  刘云飞听后,神色也认真了许多。
  他是支持科技兴国的。
  可在听到‘失蜡法’的时候,内心还是很触动的。
  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仅仅有封建糟粕,还有许多于国于民都非常好的东西。
  正如苏锦绣所说,才改革开放短短几年,国民思想就有了很大的转变,尤其是新兴的知识分子,他们接收到的外国讯息比较多,从而产生了‘外国的月亮比较圆’这样的说法。
  公派留学生的一去不回,如今经常听到的举家移民。
  都是这样说法下产生的。
  不得不说,苏锦绣的想法很理想化,却又十分贴近事实。
  “说的好啊。”
  容丽端着菜篓子走进来,她手扶着刘云飞的肩膀:“老刘,这份稿子你可得帮着小苏好好的写,咱们国家已经落后了,不能再被错误的思想所引导到歧路上去,得有人引导才行。”
  “什么叫我帮着写?这是小苏的稿子,自己拿去写。”
  刘云飞将稿纸递回给苏锦绣:“我在旁边指导指导还是行的。”
  苏锦绣顿时笑了。
  “有刘老师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容丽也跟着高兴:“我去买点菜,你们慢慢改,晚上就在家里吃饭了。”
  苏锦绣连忙点点头。
  下午的时候,苏锦绣就和刘云飞两个人将稿子从上到下顺了一遍,至于宋清华,他从刘云飞书柜里找了一本书,端着茶杯坐在沙发上看书,翘着二郎腿的样子和在家里简直没区别。
  等完稿的时候,天都已经黑了。
  宋清华已经去学校把孩子接过来一起吃饭了。
  容丽连忙去热菜,吃了顿晚饭后,苏锦绣才和宋清华起身带着孩子里面告辞。
  容丽拎着他们带来的东西想要塞回给他们,吓得苏锦绣连忙拉着俩孩子的手就跑了,宋清华一看,弯腰抱起九两就追了上去,急的容丽追了好几步没追上,最后脸上挂着笑,嘴里满是埋怨的回了家。
  回到家拆开包裹一看,里面有两块很好的料子。
  容丽扯着布:“哎哟,这么好的布,留着给自己做衣裳多好呀。”
  “这是孩子们的孝心。”
  刘云飞喝了口茶,嘟囔了一句:“这亲生的还不如别人家的,都是些没良心的东西。”
  容丽叹了口气,想到自己几个糟心的儿女,忍不住的难受:“早晚有他们后悔的时候。”
  回到家的苏锦绣可不知道他们离开后刘云飞和容丽想到了自己的几个儿女。
  她一直都没睡,连夜把稿子熟读了一遍又一遍,最后干脆背诵了下来。
  直到宋清华睡到半夜醒来,发现身边没人,来书房找她的时候,才念念不舍的去睡觉,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就又醒了,她起床洗脸,化妆,换衣服。
  等小周把孩子们接去上学后,才背着小包,小跑着往会场跑去。
  她脸上挂着笑,眼睛里面有着光,她看着会场的大门,深深的吸了口气。
  然后毅然决然的走了进去。


第176章 开会
  会场很大。
  因为怕有人浑水摸鱼;所以进门前才会根据邀请函发吊牌。
  苏锦绣是组织者,所以她的吊牌是紫色的。
  她来的早,进会场的时候;里面只有服务员在放茶杯和放名牌;做迎宾的女同志们正排着队的领绶带;领完了绶带后,又各自去各自的岗位上去;准备迎接到来的参会人员。
  苏锦绣忙里忙外的;一直把控着会场的全局。
  京美的年轻员工们;各司其职;虽说偶尔会有疏漏;但总体来说,办的还是很不错的,他们自己也挺满意,毕竟年纪轻轻就能参与到这样的盛会中来,在别的单位可没这样的机会。
  有这样的一份履历,日后无论是晋升;还是独立负责项目;都是一份底气。
  其他制片厂的人忙的高兴,毕竟这也是一份阅历;只是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京美的人会那么的高兴;那眼睛里面放光的;好似过年发了福利似的。
  有自诩与京美这群人处的还不错的;趁着休息的功夫,半开玩笑半认真的问道:“虽说能参会是一件很荣幸的事,你们也太高兴了吧。”
  京美员工闻言;忍不住神秘一笑:“你不懂。”
  “……”
  那人先是一懵,随即一把扯住准备离开的人:“欸,我怎么就不懂了,你给我说清楚我不就懂了么?”
  “这个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神秘兮兮的丢下一句,转身大跨步的离开去忙自己的事儿去了。
  被回了这么一句的人一脸茫然的看着他的背影,站了一会儿才回头看向同伴:“他是什么意思?”
  “也许……是让咱们自己观察?”同伴也一头雾水。
  “有道理。”
  抓抓头,他决定今天就紧跟着京美的同志们行动了。
  苏锦绣视察完了外面的场馆布置后,就挑了个没人的角落,将自己的文件又拿出来翻了一下,外面大厅里,如约而至的各位参会人员,依照流程缓缓入场。
  许多从外地赶过来的人员身上,脸上还有着远道而来的疲惫。
  “老王啊,你也来了?”喜都制片厂的制片组主任看见安城制片厂的制片组主任老王,立刻对他招了招手。
  “来了来了,这鬼天,也太闷太热了。”
  老王抬手掏出手帕擦擦额头上的汗,看向喜都的张主任:“我说老张啊,你这衬衫还扣到脖子,你就不热么?”
  “还好吧。”
  老张一身清爽,弯腰在签到簿上签上名,领过自己的吊牌,又顺手给老王取了一张吊牌。
  老王承情,弯腰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接过吊牌和老张相携进了会场,一进去,就感觉豁然开朗,目光的尽头是高台,高台下面是呈扇形铺开的长条桌,每张桌子上都放着好几个名字的立牌。
  两个老同志转了一圈,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咱俩还挺有缘的。”
  老王拍拍肚子,乐呵呵的笑了笑。
  老张则是转头看看两旁边的名牌,发现都是陌生的名字,也回头对着老王点点头:“是啊,还就我俩熟的。”
  两个人拉开凳子坐下。
  刚一落座,一个服务员就拎着热水瓶给他们泡茶,还递给他们开会的会议资料。
  “这是今天的资料。”
  老王接过来,先随手放在桌上,然后用手帕擦了擦手才去拿资料,生怕把资料给弄脏了,老张就没这方面的烦恼了,他从口袋里掏出老花镜带上。
  静静的看了一会儿,资料并不很厚,看了不到十分钟,就看完了。
  看完后谁都没有说话,都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
  说实话,资料里的内容并不很多,甚至许多观点都能引起他们的共鸣,只是他们没想过这些事居然在这个全民搞经济发展的时候提出来,不可谓不大胆。
  二十年前的清除封建糟粕还历历在目,短短二十年后,又将这些文化奉为瑰宝。
  该说太胆大了,还是该说,时代变了,人的心思也变了。
  会场里空空荡荡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的坐满了人,苏锦绣也起身,将位置让给位置的主人,自己则是去最前面的那排领导位落座。
  给会议做旁白主持的,是国家电视台里一位有名的访谈类节目主持人。
  他专业知识过硬,本身的主持风格也是可正统可诙谐的,是苏锦绣亲自去电视台请过来的,会场的几个角落里,国家电视台特派的摄影师,记者则是坐在角落的一张桌子上,和他们同桌的是速记员和公证员,以保证这场会议的严肃性和正式性。
  这一次能来开会的,几乎都是党员,便是没有入党的,也都是团员身份。
  所以开会前,照例放国歌。
  国歌过后,主持人走到讲台后面,说开场白,介绍道苏锦绣的时候,苏锦绣起身对着下面的所有参会人员鞠了一躬,等介绍完了后,前面曲艺界的一个前辈先发言。
  他发言的主题的是曲艺的发展方向,以及未来的一个走向趋势,以及根据政策,发展新的方向,新的剧本创作,如何根据时事写出符合民情民心的剧本。
  这是一位老前辈,相声,评书,三弦都很擅长,门下徒子徒孙无数。
  老前辈收徒很传统,将徒弟当自己的亲生孩子养,当年受了难,有几个弟子家中成分好,返回家中后,还经常给他寄吃的寄喝的,如今他回头,又将那些弟子给带到身边来,如今舞台上活跃的,就有好几个是他手把手带出来的弟子,这一次之所以争取到这个报告的机会,也有弟子在其中出力的关系。
  老前辈年纪大了,说话比较慢,但是下面的人却听的很认真。
  说完后,掌声如雷。
  苏锦绣一边听一边回忆自己的稿子,有些自己没有想到的点,还拿笔记了下来,也许自己的稿子用不到,但是回去在厂里开会的时候,却是可以拿出来说的。
  老前辈后面,就是苏锦绣的发言时间。
  她拿起稿子,看了一眼,然后扶了扶话筒:“大家好,我是京城美术制片厂的厂长苏锦绣。”
  “啪啪啪——”
  又是一阵激烈的掌声。
  和老前辈不同,苏锦绣的年纪太年轻了,坐在中间也严肃不起来,干脆脸上挂着笑,温和的说道:“想必大家都看过我的扫盲电影系列与防灾电影系列吧。”
  “今天我要说的主题是关于动画业未来的发展,以及我们动画人在这些发展中,能尽到的社会责任以及历史责任。”
  苏锦绣放下稿子,脸上带着微微笑意,脱稿开始演讲。
  她的声音澎湃中带着温和。
  她讲到孩子们喜欢看动画片,但是什么年龄段应该看什么动画片,国内却没有一个确切的表示,有些动画,适合十岁的孩子看,却不一定适合五岁的儿童看。
  所以要根据年龄段来制作动画,这一点,他还点了电影界以及电视制作界的几位领导。
  她又以扫盲电影和防灾电影为例,讲到动画片在社会中,尤其是青少年环境中应该尽到的责任,譬如文明礼貌,譬如各种学习类动画。
  这里,她忍不住的举了个例子:“咱们都知道,再过两年就要举办亚运会了,咱们是不是该提前宣传宣传各种运动项目呢?”
  “譬如华国女排,从八二年起,咱们国家的女排一直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可大家都知道,女排虽然强,可各个学校里学习排球的孩子却很少,奥林匹克的目的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夺得金牌么?错了,是为了宣传体育精神,让国民爱上体育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