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在年代文里当极品 >

第246章

在年代文里当极品-第246章

小说: 在年代文里当极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看作者,都是他们取的那些不伦不类的樱花国的名儿。
  什么‘山野大胖’,什么‘高桥鬼子’……看的刘金涛直辣眼睛。
  翻开书页,看里面的漫画,对话已经全部被翻译成日文,刘金涛看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但是看看前头,再看看后头,总觉得还是自己家的人画的更好看。
  一群人兴致勃勃的去,气呼呼的回来了。
  “怎么了?”刘金涛一见他们这架势,立刻心里一个咯噔,紧张的问道。
  大家伙儿对视一眼,脸色青青白白的,十分难看,只是一个个的闭紧了嘴巴,都不吱声,尤其是昨夜和苏锦绣住一个屋子的女生,眼圈都憋红了,起身气呼呼的冲到最近的一个房间里,眼泪‘吧嗒’一下,就落了下来。
  刘金涛在外头看着,问离的最近的那个:“到底出什么事儿了?”
  “没事儿。”
  那人咬咬牙,却是摇摇头。
  苏锦绣在角落里站了会儿,然后倒了杯水去找那个女生去了。
  “说说看,到底发生什么事了?是有人欺负你们了么?”
  “不是。”女生擦干眼泪摇摇头:“只是……有点不甘心。”
  她吸了吸鼻子:“只是听到有人嘲笑我们感觉到伤心而已。”
  苏锦绣闻言,不由有些愕然,又连忙追问。
  原来这个女生的祖母曾今在樱花国留过学,会说一口流利的日语,回国后,就听从父母的意思嫁了人,嫁人后就跟随丈夫迁居另外一个城市,后来又因集团闹事,她不敢暴露自己留过学的经历,却又怀念当初年少时的辉煌,便偷偷的教导小孙女学习日语。
  本来出去一行人倒是挺开心的,只是女生偶然听见旁边人用外语议论她们。
  翻译虽然没有翻译,她却还是听懂了。
  这可真是……阴差阳错。
  苏锦绣不由唏嘘。
  看着她眼睛红红的样子,苏锦绣只好拍拍她的肩膀:“哭什么?没出息,听到这样的话,谁心里都难受,可这也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力量,一时的弱小而已,只要我们努力工作,认真建设我们的祖国,总有一天,我们能超过樱花国,成为能与漂亮国相比肩的超级大国。”
  女生抬头看向苏锦绣,眼底带着殷殷期盼。
  仿佛在问:“真的会么?”
  “你难道还不相信自己么?想想我们的历史,几千年来,我们是第一次遇见这样的事么?每一个朝代的灭绝都伴随着下一个朝代的崛起,然后迅速的重回到世界之巅,万国来朝,再过几百上千年,我们在子孙后代眼里,我们也会和那些历史中其它的朝代一样,置之死地而后生,我们的国家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苏锦绣想到日后在世界上与漂亮国博弈的华国,就忍不住的勾唇。
  “拿破仑曾经说过‘华国是一头狮子,当它醒来时,全世界将为之颤抖’,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头雄狮醒过来。”
  “说的好!”
  刘金涛大吼一声,紧跟着拍手。
  苏锦绣回头,这才发现不知何时这群人已经站在门口,不知听了多久。
  刚刚那群还很生气的人们,此时脸上的阴霾已经一扫而空,他们眼底燃烧着火焰,仿佛有一股力量在支撑的他们,他们只恨不得现在能回到他们的办公室,立刻挥笔作画,画出一幅幅充满爱国情怀的宏伟巨作。
  既然说了,索性苏锦绣站起来,继续说道:“虽然祖国积弱,但我们有一点,却是国外拍马都追不上的。”
  “厂长,快说说是什么?”
  “文化!”
  苏锦绣大声说道:“我们祖国延续数千年,数千年间积攒的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千万种,我们这些文艺工作者的作用是什么?是传播,是延续,是传承!”
  “我们的任务是要找到这些快要失传的‘遗产’,将它们记录下来,传播出去,传承给后代。”
  “我们要做的,是告诉所有同胞,不要自卑,要自信。”
  “谁给我们的自信?是我们的老祖宗,是那些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伟人,是那些默默无闻传承的工匠。”
  这些话,这些口号,苏锦绣喊过不止一次。
  之前他们还觉得很无所谓,可在遭遇过今天这件事后,他们却有了不同的感受。
  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大领导口中所说的那句‘落后就要挨打’是什么意思。
  曾今他们只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争取能够立项目,赚钱,甚至在国外的人来挖角的时候,产生过动摇,如今想想,只觉得羞愧无比,他们本以为自己的工作不受重视,如今才发现,纸笔便是他们的武器,他们的责任重大。
  这一瞬间,他们肩膀上的重量增加了。
  带着这样的精气神,一行人踏上了樱花国电影节的红毯。
  苏锦绣一席墨绿底色的丝缎旗袍,上面是用苏绣绣的金线凤凰,因为樱花国比马拉尼冷些,苏锦绣加了一件披帛,淡金色牡丹缂丝披帛,盘起的头发上,簪的是金陵绒花,这一身比之前马拉尼那一场,更加的昂贵,也更加的优雅美丽。
  哪怕他们不是明星,可这一身却还是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当然,不都是善意的。
  可此刻,无论是善意的,还是非善意的,那些眼神都落在他们身上,也证明着他们华国重新站在了艺术的这一个国际舞台上。
  当屏幕上出现《洪水滔天》的画面时,下面的观众哪怕看不懂,也被这精美的画面震撼不已。
  这一次苏锦绣上台时,就不像上次在马拉尼那样了,下面的观众机会都目光灼灼的看着领奖台上的苏锦绣,苏锦绣美丽优雅的身影,第二天便被刊登上了当地的报纸。
  苏锦绣也接到了一个杂志的采访。
  与此同时,苏锦绣举着奖杯笑的自信的照片也被传到了国内,在第二天一早,刊登在了京城早报上面。
  杂志看上的是苏锦绣身上的旗袍。
  当知道这套衣服用的都是千年以前的技艺时,来采访的那群人都惊讶了。
  一寸缂丝一寸金。
  昂贵的价格让这群记者在拍摄的时候,都小心翼翼的是,生怕破坏这份艺术品。
  等忙完这一切,苏锦绣又带着这群人逛了一天,然后才启程准备回国,却没想到,回国前居然接到了大使馆的邀请,原来是一位樱花国的政界收藏家,看中了苏锦绣身上的这件披帛,因为联系不到她本人,无奈之下,只好通过大使馆,想要像苏锦绣购买这件披帛。
  苏锦绣只好将披帛送到大使馆。
  由大使馆方处理这件披帛,但因为这间披帛价值非常昂贵,工艺极其复杂,最终卖出怎样的价格,苏锦绣也不知道,因为她已经踏上了回国的飞机。
  而她领奖穿的那两件旗袍虽然没人要,却还是被大使馆留下了。
  这也在日后变成一件令人捧腹大笑的奇事。
  回到了京城,苏锦绣身上一下子就仿佛没了精神气儿,在家躺了两天,宋清华看了吓了一跳,差点没请假回来伺候她,好歹给拦住了。
  三个孩子也已经从羊城回来了,看见苏锦绣一个个兴奋的不行。
  八两举着报纸挥舞:“妈妈,这个裙子好漂亮,我也要穿!”
  苏锦绣:“……”
  伸手揉揉八两的小脑袋瓜。
  抱歉啊,小八两,妈妈没能给你把衣服带回来,嘤。


第165章 中医
  休息了两天,终于缓了过来。
  苏锦绣销假准备上班,在上班前,她先去定做了两个专门用来成列奖杯的架子,然后顺路去找了之前给自己做旗袍的大师傅,约好了时间,等周末带八两和圆圆他们一起过来定做衣服。
  “还用之前的料子么?”
  “嗯,就用之前的料子。”苏锦绣点点头。
  老师傅想到之前在报纸上看到的照片,忍不住的倒抽一口气:“这些料子可都是金贵料子啊,要是在老早,那可是只有宫里的格格才能穿的贡品呢。”
  话虽这么说,不过:“如今都是新社会了,不谈以前的老古话。”
  “这倒也是。”
  老师傅顿时乐呵呵的笑开了:“你之前不是舍了一块一米方的料子给我么,正好给我小重孙做了件兜子,咯咯咯,要换到几十年前,谁能想到还有这样的好衣裳穿。”
  “那你可得把这些料子保护好了,以后也是金贵料子。”
  苏锦绣意有所指的说道。
  老师傅愣了一下,随即捂着嘴笑了:“瞧您说的,可不金贵嘛。”
  笑完后就是无限的惆怅:“那些会织这些布的人啊,也不知道都去哪儿了,以后啊,想买都买不到咯。”
  “买是肯定能买到的。”
  就是买不买得起的问题了。
  将这些琐碎的事情做完后,又去红叶山见了一下宋征军,将在樱花国拍摄的照片洗出来送给他,看着照片上的人头攒动,高楼大厦,宋征军沉默了。
  他低垂着头,戴着老花镜,不停的翻看着照片。
  苏锦绣坐在旁边,静静的给他削苹果。
  她知道,老爷子看到樱花国这么繁华的街景,心里肯定不好受,看到曾经的敌人如今的生活那么的好,恐怕这会儿心里正破口大骂呢。
  宋征军看着照片,连中午饭都没吃。
  苏锦绣没办法,只好打电话让宋清华下班后过来一趟。
  宋清华回来后,便和宋征军去了书房,两个人也不知道谈了些什么,晚饭的时候,宋征军出来吃饭了,只是情绪依旧不太高的样子。
  吃完晚饭,三个孩子叽叽喳喳的陪在身边。
  同一个大院儿里的其它老爷子也晃晃悠悠的过来了,宋征军寻思着,不能自己一个人难受啊,于是把照片拿出来和大家分享,这一看,可没把这群老爷子给气坏了。
  虽然心里早就知道樱花国发展的好,可真看到了,还是觉得扎心。
  有了人陪老爷子,宋清华这才脱了身。
  “明天就要上班了吧。”
  他走到苏锦绣身边坐下,伸手一把揽住苏锦绣的肩膀。
  苏锦绣下意识的想靠在他肩膀上,又突然想到这会儿在红叶山,连忙往老爷子那边望了一眼,回头就推了他一把,小声斥责:“你疯啦,快往旁边坐点儿。”
  “我不。”
  宋清华不仅不往旁边挪,还搂的更紧了。
  在四合院那边,两个人就一天到晚黏黏糊糊的,到了红叶山苏锦绣倒是收敛点儿了,奈何宋清华不配合,两个人一个推一个搂的,很快把三个孩子给吸引来了。
  “你们干嘛呢?”九两奇怪的看着自家爹妈。
  “咳,没什么,爸爸妈妈说话呢。”
  苏锦绣有点尴尬的轻咳一声,转移话题把做衣服的事给八两说了,八两顿时兴奋的拍着手跳着转圈:“嗷嗷嗷,我要有新衣服穿咯。”
  这兴奋样儿,立刻把其他人的目光给吸引来了。
  “怎么了?说什么呢?小八两这么高兴?”□□端着茶杯走过来笑呵呵的问道。
  “我妈妈要给我做新衣服了,就像报纸上妈妈穿的那样。”
  八两怪里怪气的扭了扭屁股。
  老爷子们又是一阵笑。
  “小苏啊,我听说,你去领奖的衣服和披肩,都留在樱花国大使馆那边了?”
  “哪儿啊,我怎么听说那披肩都给卖了,卖了十多万块钱呢。”
  “嘶——这么贵呢?”
  “那可不。”
  “不就是一块布嘛,那人是不是人傻钱多?”
  “我瞧着不像人家傻,反倒是咱们傻,人家能花这么多钱买一块布,可见那块布肯定值这么多。”说着,说话的那个老爷子转过头来问苏锦绣:“小苏啊,你给说说,那块布怎么就那么值钱呢?”
  “因为文化内涵。”
  苏锦绣听到这个问题,心底不由一颤。
  本来还在思考该怎么宣传这些东西的价值,没想到这会儿□□就架到脚下了,那还愣着干啥,赶紧解释啊。
  “文化内涵?”几个老爷子有些懵,问话的老爷子倒是一脸深思。
  这位老爷子以前是干政委工作的,正儿八经的大学生,在国外留过学的那种,听苏锦绣这么一说顿时就来了兴趣,他拉了张凳子坐下来:“你给我好好的说一说这文化内涵。”
  “好。”
  苏锦绣点点头,也将凳子挪近了点。
  她先和他举例,说意国的皮具,法兰西的香水,瑞世的手表,说完又开始说这些里面比较出名的品牌的故事,当苏锦绣说道,有的故事是假的,并不是真实发生过的时候,老爷子忍不住的嗤笑一声。
  “这是没有历史,故意编纂个历史来太高自己的身价,这不是弄虚作假嘛。”
  苏锦绣忍不住轻咳一声:“话也不能这么说,这就和那些说前清皇帝下江南,吃过他们家米粉粥一样的意思罢了,为的不就是借着这个名头把东西卖出去而已,不过咱就不同了,咱们这些东西,可都是货真价实的好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