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在年代文里当极品 >

第231章

在年代文里当极品-第231章

小说: 在年代文里当极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锦绣听到这话,微微松了口气。
  “不过……”
  刘秘书推了推眼镜:“厂长,要是《洪水滔天》也获奖的话,你是去马拉尼电影节还是去樱花国电影节呢?”
  这两个电影节的时间可是很接近的。
  苏锦绣:“……”
  懵了。
  这该死的,甜蜜的,烦恼!


第148章 消息
  苏锦绣急急忙忙又找人给《洪水滔天》组的工作人员办理护照。
  虽然能不能入围还不知道,但是时间紧迫,该办的东西得加紧办,别到时候真的入围获奖了,搞得个措手不及,那才叫冤枉呢。
  领奖这种高光时刻,要是主创人员不能出席的话,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遗憾。
  《洪水滔天》组的组员们得到消息后,心里头也是一阵儿的激动,要知道,他们可羡慕《少林小师叔》那组了,之前看见他们去办护照,心里头暗搓搓的下决心,在《洪水滔天》上精益求精,争取能出一趟国,为国争光。
  当然,如果《洪水滔天》不行,他们也不会气馁,而是要更加的努力。
  带着这样的想法,最近他们组是使劲儿的想项目。
  可没想到,项目还没想到呢,大馅饼就下来了,上头通知去办护照了,于是一窝蜂的冲到人事组那边开单位证明,不过鉴于苏锦绣要求他们‘低调’,所以他们来开证明的时候,一个个眼里溢着激动,嘴却变成了锯嘴葫芦。
  证明开完后,苏锦绣又把他们组给组织起来,交代道:“只是有消息说进入审核程序了,到底能不能入围,还是个未知数,护照办好了,先别急着声张,等消息下来了,大家伙儿再热闹一场。”
  这话一出,下面的人不由得都有些沮丧。
  还以为有确切消息了呢。
  苏锦绣环顾所有人的表情,轻咳一声:“不过大家也没必要沮丧,我对我们的电影还是很有自信的,而且咱们还是国家送展的,我相信,入围应该是没问题的,至于能不能获奖,就得看评委组是否有眼光了。”
  这话的潜意思,要是看不上就是人家眼光有问题!
  这股子护崽儿的劲,一下子将原本有些紧绷的氛围给搅和散了,下面一群同样护崽儿的组员乐呵呵的跟着笑。
  已经办完护照的刘洪涛拍拍日渐突出的肚皮:“要是真入围了,那我可是真得忙了。”
  他也是小师叔组的负责人,如果真的两部剧都能拿奖,那他面对的烦恼,可就和苏锦绣一模一样了。
  等散了会,刘洪涛满面红光的回家。
  “老刘啊,今天怎么这么高兴啊?”邻居碰见了忍不住的问道,语气里带着些微的讨好。
  谁不知道这老刘落魄了半辈子,四十多了碰上个好领导才翻了身,如今在他们胡同,那也是有名的能干人,听说在制片厂里还是个不大不小的干部呢。
  “哈哈,没啥,咱们厂长回来了。”
  “哦哦,那是该高兴,这么大的厂子,一走就是十来天的,也就你们厂长放心你们。”邻居这么一听也跟着附和:“我听说你们厂长是去港城是吧。”
  “嗯,她侄子参加国际比赛,得了银奖,为国争光哟。”
  “这事儿我也知道,前几天报纸还登了呢。”
  刘洪涛与有荣焉的点点头:“这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更别说学习成绩还特别好,哎,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还是条件好哦,要是条件不好,那能学那个小提琴。”
  这倒是真的。
  刘洪涛点点头,又寒暄了两句才转身回了家。
  一进家门,就看见自家老婆追着大孙子喂饭,顿时蹙眉:“他不想吃就别喂了,等肚子饿了自然知道吃饭。”
  “哎,你说这孩子,当初缺衣少粮的时候,粮食多矜贵啊,想吃口干的都难,现在的孩子真是蜜罐子里泡大的,真精米细粮的还不乐意吃了。”张翠英撇撇嘴。
  “那是因为奶做饭难吃,爷爷,你以后都带菜回来行不,小昭姐做的菜好吃。”大孙子也不甘示弱,回头做了个鬼脸就和刘洪涛撒娇。
  “你这臭小子!”张翠英眼睛一瞪,对着孙子扬扬拳头,孙子转身就跑了。
  一边跑还一边喊:“不好吃还不让人说,略略略……”
  等跑远了,张翠英才回头狠狠的等了一眼刘洪涛:“你就惯着吧。”
  刘洪涛摸摸鼻子,有点心虚,孩子一跑就不着家,一直到了傍晚,才被下班回来的爹妈给扭着耳朵给拎回来了,一家人坐下吃饭,儿媳妇张芳看看丈夫,再看看公公,放下碗,轻咳一声,小声问道:“爸,前两天跟你说的那个事儿,你考虑的怎么样了?”
  “考虑啥,不考虑,我现在工作挺好的。”
  刘洪涛眼皮子都不掀,只垂眸喝粥。
  张芳顿时急了:“爸,这工作再好能赚几个钱啊,人家也说了,只要你愿意过去,一个月工资就八百多美金,那可相当于一个月三千块呢,你在厂子里,忙死忙活,一个月也才七十多块钱。”
  “那也不去。”
  前些日子有一个人跑到他家来,话里话外的打听他的工资,等来往了几天后,才说漂亮国那边有大公司挖人,要找有做动画经验的技术人员,承诺一个月公司八百美金,说过去个几年,就能拿到本国绿卡,成为正儿八经的漂亮国人。
  从那时候起,家里就开始人心浮动了。
  尤其是儿媳妇张芳,心心念念的想要出国。
  “爸……我知道你舍不得你那厂子,可你那厂子的工资也不高啊,以后你孙子还要上大学娶媳妇儿,你不为我们想想,也为你孙子想想啊。”
  刘洪涛瞥了她一眼。
  他不是没动摇过,但是……自从得知自己的两个项目都有可能拿国际大奖后,他就再没有这个想法了。
  他虽然工资不高,但是在京美,他是美术组的老大,厂长有个什么想法,还得先和他商量一下呢,要是真到了国外,虽然工资高了,可到外头,那就是给人做孙子的,他这一辈子,前半辈子当了半辈子的缩头乌龟,后半辈子,说啥都得支起头来。
  张芳只知道工资高,却不知道,国外的花销有多大。
  中午在食堂吃饭的时候,听苏锦绣说港城的花销,吃个饭都几十块钱,这还是港城不是国外呢,要是……那八百块钱能买得起什么呀。
  “想拿绿卡,得和本国人结婚,你们要我和你妈离婚?”
  “啥?离婚?”
  张翠英吓了一跳,脸都白了,头摇的像拨浪鼓:“不出去不出去,在家一辈子了,出去干啥呀,张芳,你要是想出去你就自己走,把孙子给我留下就行。”
  “妈——”
  刘洪涛的儿子刘威一听不乐意了。
  咋,老一辈的不离婚就让他们小一辈的离?
  张芳一听脸色也白了,立刻不敢说话的低下头。
  她不想和刘威离婚,就算不出国,刘洪涛的工作,还有刘威本身是个大学生,都是她高攀了,她现在上蹿下跳,也是想跟着出国,要是撺掇到最后,公公带着全家出国,把她给扔下了,那才叫真的倒霉呢。
  “你们以为出国那么好出的?出国得花钱吧,一个人多少?”
  “五,五千……”
  “五千,呵。”刘洪涛都气笑了。
  “这全家加起来就是两万五,你倒是挺大方啊。”
  张芳的脑袋垂的更低了。
  刘威自顾自的吃饭,一点都不管刘洪涛为难自己媳妇儿。
  “还有你,你也想出国?”刘洪涛这把火烧到了刘威头上。
  刘威立刻告饶:“我疯了才想出国呢,我在我们单位大小是个干部,到国外去连个外语都不会说,被人骗了卖掉还帮人数钱呢,再说了,我听说啊,这国外全是大学毕业生,就我这啥都听不懂的……”他喝了口汤:“可算了吧,人家那儿扫地的都要看文凭。”
  张芳被噎了一下。
  怪不得在出国这件事上,刘威从来不表态呢,原来是压根没想过出国啊,那她这几天上蹿下跳的,到底是折腾个啥啊。
  苏锦绣可不知道有人挖墙脚挖到她头上。
  半个月后,《洪水滔天》入围的消息传到了厂里,苏锦绣第一时间就把事儿给刘洪涛说了,刘洪涛激动的眼睛都红了,连连感叹,辛亏他没有被资本主义腐蚀,否则这么大的名誉,他什么时候才能有啊。
  说到这儿,他就忍不住的想给海美那边打电话炫耀了。
  以前他们几个老东西去海美投奔人家,如今自己发达了,他也想在人家面前把腰杆子挺直了,当然,这种炫耀是不带恶意的,而是属于老朋友之间的调侃。
  结果打通了电话后,反倒是让他们心情不大好了。
  海美的两个技术人员出国了。
  苏锦绣听后心情有些低落。
  晚上吃饭的时候,宋清华就看出来了,当时没说话,而是如往常一般,陪着三个孩子做完作业,又看着他们练完琴,等他们睡下了,才问道:“今天心情不好?厂里出事了?”
  “没,海美那边几个技术人员出国了,我听了心里头不好受。”
  宋清华:“……”
  听到这事儿,他心情也不好了。
  不管是哪方面的技术人员,在目前百废待兴的华国来说,都是珍贵的人才。
  “国外的工资高,待遇好,会有人被吸引也是正常的事情。”
  这是决定改革开放时就已经预料到的事情,这几年来,他已经见到过很多次了,只是,无论多少次,每一次听见,心情依旧会忍不住的低落。
  “说真的,咱们这工资……确实没啥竞争力。”
  “你这思想不行,在外面可别乱说,别到时候被人抓住把柄了。”
  宋清华伸手牵住苏锦绣的手,将她拉到自己腿上坐下,将她紧紧的抱在怀里:“咱们国家一定会越来越好的,总有一天,这些出去的人,会后悔出去,甚至想要回来。”
  苏锦绣垂眸,伏在宋清华的怀里。
  她知道……
  “真希望这一天快点到来。”
  “一定会的,我们一起努力。”
  苏锦绣点点头:“好。”


第149章 病倒
  因为一个电话的原因,夫妻俩这几天心情都不大好。
  家里的氛围也有些沉闷,三个孩子都是有眼色的,一个个乖巧的不得了,读书练琴什么的,都不需要人催,自己就忙活完了,恰好快要期中考试了。
  圆圆因为精力大部分放在练琴上的缘故,成绩算不上顶好,虽然在班上排前三名,可每次考试,总有那么一两条因为粗心大意扣分。
  这几天临时抱佛脚的,期中考试居然考了个第一名。
  八两九两两个人就更不要担心了,两个人在自己班上是永远的第一名,八两和弟弟比着学,生怕考的没弟弟好,立不住姐姐的威严,姐弟俩分在两个班,不仅是姐弟,还是竞争对手。
  三个孩子的好成绩,让苏锦绣的心情立刻好了起来。
  想要离开的人,拦也拦不住,她现在能做的,就是做好爱国教育,保证给员工能给到的最好待遇。
  苏锦绣准备借着元旦发福利的机会,在员工中做一个调查,看看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
  宋清华是真的忙,已经陪着领导出差好几天了。
  成绩下来后第二天就是周六,苏锦绣带着孩子们准备回红叶山,沈燕接到电话,立刻让小周来接。
  回红叶山之前,苏锦绣想起以前老宅的地窖里还有去年做的葡萄酒,上次圆圆拿了奖牌,宋征军想喝酒又不敢喝的样子让苏锦绣记挂在了心里。
  正好小周开了车,一上车苏锦绣就招呼道:“咱们从老宅那边走一趟。”
  “嫂子要去老宅取东西?”小周一边拧钥匙一边问道。
  “嗯,去年晾的葡萄酒,带回去看看爷爷能不能喝。”
  小周想到老将军在家为了口酒和沈奶奶斗智斗勇的样子,也觉得有点好笑,老小孩老小孩的,不说旁人,就连小周都觉得老将军如今活泼多了。
  “那得问问医务室的大夫。”
  四合院和老院距离虽然不远,但他们之前抄近路的巷子是个小巷子,骑个自行车还行,汽车就别想从里面走了。
  从大路走四合院和老院距离就远了,绕了一大圈,开车开了有十分钟才到了。
  一到老宅,三个孩子撒欢的往车下蹦。
  苏锦绣一边喊一边跟着下了车。
  许是他们的动静太大,惊动了隔壁的邻居,门一开,一黑一白两只小京巴从里面率先跑了出来,三个孩子一看到两条狗,立刻喊道:“招财,来福!”
  两个小狗狗听到熟悉的声音,茫然的原地转了个圈,才又朝着三个孩子扑了过来。
  “汪汪汪——”
  “你们回来啦。”邻居跟在后面,把两扇门彻底拉开,端着碗走了出来。
  “曹奶奶。”三个孩子看见邻居,立刻十分有礼貌的喊道。
  “曹婶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